【親子教養篇】陪孩子面對畢業的感傷情緒

對於畢業與離別,每個孩子的感受大不同, 有人哭到淚眼汪汪,也有人無動於衷, 過與不及,都需要爸爸、媽媽引導他們適當的表達情緒。
「畢業」對於孩子來說,有點懵懵懂懂的,特別是第一次要參加幼兒園哥哥、姐姐的畢業典禮的孩子,還不懂得珍重再見的感受。情緒,會因為欲望、信念、經驗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件事情,給每個人的感受並不一樣,不像考試有標準答案。

對於畢業與離別的感受,通常與個人的經驗有關。家裡有哥哥或姐姐的孩子,往往會顯得比較成熟,較懂得離情依依的氛圍,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可能不是第一次碰到的經驗。此外,有過離別經驗的孩子,例如:爸爸經常要出差,每隔幾個月就會消失一小段時間,他們因為有過「思念」與「等待」的感受,也較能體會離別時的感傷。

相反的,對於畢業還搞不清狀況的孩子,絕大多數是因為缺乏經驗,爸爸、媽媽不需要特別擔心。但有少部分孩子是因為情境察覺不成熟或比較自我中心,爸媽可能需要注意一下。前者是不能分辨當下的情境和氛圍,往往需要旁人提醒,例如:「大家都安靜了,你也要安靜,不要再說話了。」;後者是凡事只想到自己,無法察覺別人的感受,平常可以多和孩子玩觀察遊戲,引導他去猜想別人正在想什麼。

引導孩子正向看待「畢業」

回到我們的主題,對於離別過度感傷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引導他正向看待「畢業」這件事,可以使用三個小技巧:

1、去小學看一看

讓孩子知道,幼兒園的哥哥、姐姐畢業以後,會去小學就讀。除了口頭告知,也可以帶孩子去小學的校園走一走,讓他知道以後雖然看不到哥哥、姐姐,但他們並不是憑空消失,而是到小學去讀書、學習。

2、增加正向經驗

讓孩子知道,雖然哥哥、姐姐們離開了幼兒園,但以後大家仍然有機會再碰面。基本上,小學和幼兒園可能相距不遠,在路上自然會有碰面的機會,所以不用太難過。然而,如果孩子是越區就讀幼兒園,爸爸、媽媽可能就需要額外「安排」,讓孩子們可以有碰面的機會,通常只要一、兩次的巧遇,孩子就會漸漸釋懷,而不再難過了。

3、爸媽不能食言

對於「分離」特別敏感的孩子,在離別時往往會顯得較憂傷,對於說「再見」也顯得較有困難。這些孩子對於不確定的事情,往往會不停反覆詢問,其實不是孩子愛找麻煩,而是他們擔心「失去」。因此,爸爸、媽媽承諾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記得「說到做到」。比如 :接送孩子務必要準時,也是給予孩子安慰的一種方式。

「畢業」代表長大了,要開始另一階段的學習,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不妨告訴孩子,等到明年(或後年)自己上了小學,就可以再和哥哥、姐姐們見面。用長大的喜悅來替代離別的感傷,可以讓孩子更期待快點長大喔!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