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腸病毒

衛生檢查與宣導

週一衛生所人員來園訪視有關衛生保健方面的檢查,項目包括:活動環境、飲食安全、衛生保健、腸病毒防治等。衛生所人員逐項仔細檢視,毫不含糊。 為了保護孩子們的健康,園內平時自我督促,確保每個項目執行到位,並希望家長能全力配合,一起守護孩子的健康。 檢查項目 活動環境 每學期至少實施一次全園環境消毒。 教室桌面平均照度至少500 Lux,不得高於750 Lux。 每名幼兒均有獨立、通風透氣的棉被收納空間,且至少每二週清洗一次棉被。 飲食安全 公布當月餐點表並告知家長。 餐點至少留樣200公克,標明日期與餐次,保存於7℃以下48小時。 冷凍設備應保持-18℃以下,冷藏設備應保持7℃以下。 點心與正餐供應時間應間隔至少二小時。 幼兒使用之餐具不得為塑膠或美耐皿材質。 廚房出入口應設病媒防治措施(如紗網),且無損壞。 食品製備設備應保持清潔。 食品從業人員需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衛生保健 盥洗室(含廁所)應保持通風良好,無積水。 盥洗室(含廁所)應有隔間設計。 建立託藥措施並告知家長,餵藥紀錄完整。 訂有緊急事件處理機制。 腸病毒防治檢查項目 A. 洗手環境與行為 洗手台數量與肥皂 擦手紙或手帕 洗手台高度 洗手的正確步驟 洗手的正確時機 B. 衛教宣導 宣導幼童與家長正確腸病毒防治知識及「生病不上學」概念。 教育幼童落實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張貼腸病毒防治相關宣導資料。 C. 環境清潔與消毒 使用有效消毒藥品,正確配置500ppm漂白水。 定期進行環境清潔與重點消毒,並製作清潔消毒紀錄。 D. 防疫機制 每日關注幼童健康狀況,建立健康監視紀錄。 瞭解縣市腸病毒疫情通報與停課機制,並依循運作。 依據「教托育人員腸病毒防治手冊」,落實機構內防疫工作。 配合縣市政府督導查核,提供相關衛教、健康監視及清消紀錄。 祝 假日愉快,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開學!小心腸病毒

達九天的春節假期,讓忙碌的工作者有個長假,與親朋好友們相約-團聚、拜年、出遊、走春、耍廢,輕鬆地享受難得的假期。假期結束,大家調整好自己內在的心情與作息時間,重返工作職場。 今年的冬天特別的冷,許多被收在衣櫥角落裡的禦寒衣服,紛紛出籠,即使如此還是無法抵擋冷颼颼的天氣;寒冷加上流感,又因群聚,讓體質較弱、年長與年幼者容易被傳染。 除了流感,對幼兒來說,腸病毒是最容易罹患與傳染的流行病。腸病毒喜歡高溫的環境,一般都好發在夏季與初秋;但因台灣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所以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傳染或病例聚集的情形,高峰期多落在每年的4~9月。目前雖天氣寒冷,但罹患腸病毒的小孩仍然不少,也許是因為天冷,忘了用肥皂洗手,應該是主要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洗手很重要,但就是常常忘了,因為還沒養成習慣。 問小孩:洗手很重要,那何時要洗手?吃飯前、上廁所後、抱小孩前、遊戲後、回家後、看病前後、擤鼻涕後等七個時機。部分小孩無法全部說出,不過吃飯前和上廁所後大家都知道。知道是一回事,能否確實執行,才是重點。 除此之外,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是不容輕忽的。就幼兒園的環境而言,教室、寢室,每天都有固定擦拭與消毒,每學期兩次委外廠商入園做消毒,每週五攜帶寢具、盥洗用具回家清洗、曝曬;教室、寢室加裝殺菌燈等,目的是為了提供孩子一個相對安全與衛生的環境。 圍堵腸病毒傳播需要家長的配合 有好的設備與措施,更需要家長的配合,才會有效果,除了幼兒園,家裡也要定期消毒,政府建議,使用漂白水,稀釋約1公升的水配10cc漂白水,以「擦拭」進行消毒,只要是小孩手會接觸的或活動的區域、玩具、積木、玩偶等,最好都要定期消毒。 政府對於腸病毒有嚴格的停課標準,為了保護孩子們的健康以及所有家長們的正常作息,請大家務必要確實做到,才能確保寶貝們的健康。 2月3日(一)第二學期開學,感謝家長的支持、愛護與合作,新的 學期,孩子們繼續在仁和的園地,親師一起攜手陪伴寶貝們走在學習 成長的路上,活躍在燦爛的陽光下,營造健康的身心靈,建立好品格 與好習慣。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近期通知事項 2024/11/14

【秋季旅遊-戶外教學】- 時間:11月21日星期四上午8:30至下午4時 地點: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 交通:遊覽車 服裝:*小朋友-仁和短袖運動上衣、長褲、外套(視天氣攜帶厚薄外 套)運動鞋、仁和黃色運動帽(請寫名字)、圍兜 *家 長-運動休閒服、運動鞋。 *餐點-少許零食、水壺、衛生紙、手帕、濕紙巾,請自備家裡的背包 裝著。 *來園時間-上午7:30-8:10 *早餐時間-在車上享用 *安全宣導-上午8:10-8:15 *上車時間-8:20-8:30 *出發時間-8:30 ※活動前三天不能參加者,小朋友退還入園費和午餐費,家長退還入 園費、午餐費、保險費;當天臨時不能參加者退還入園費。 *.沒參加的小朋友,當日請在家休息。 【招生】-新學期招生活動開始囉!請大家告訴大家,優質、用心、實在有品牌的學校,一定要和您的至親好友、鄰居、同事分享,讓他們的子女在學前成長的階段,也能擁有健康、快樂的幼兒園生活。 【登革熱】-台南登革熱疫情嚴峻,東區為高風險區域,請大家務必 落 實「巡、倒、刷、清」,做好環境的整潔與衛生,讓病媒蚊無家可歸。 【腸病毒】-腸病毒一年四季都在流行,它的傳染力極強,傳染途徑很多 元,為了確保孩子的健康,除了面對流感外,腸病毒的預防是不可輕忽 大人也要確實做到!遵守「濕、搓、沖、捧、擦」五步驟,注意 個人衛生習慣,攜帶手帕、衛生紙,病毒才會遠離我們。 ※洗手七時機:吃東西前、上廁所後、遊戲後、抱孩子前、回家後、 看醫生前後、擤鼻涕後。 ※※請每天讓小朋友攜帶乾淨的手帕來幼兒園 ※※ 【※※※孩子生病發燒請一定要在家休息,避免傳染;孩子咳嗽、流 鼻水 時,請務必要戴上口罩來園,謝謝合作! ※※※】

繼續閱讀 »

【腸病毒通報及停課要點】

教托育機構為腸病毒易感族群之聚集場所,病毒極易透過學童的密切交流,傳播至家庭及社區,為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避免疫情影響幼(學)童健康、校園及家庭生活,請加強宣導幼童家長及照顧者腸病毒預防觀念,生病不上學、大人小孩皆應正確勤洗手生病時盡量在家休養,避免前往公共場所等,並提醒照顧者密切留意腸病毒病童健康狀況,倘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往大醫院就醫。 為避免疫情蔓延,一週內如有同班級有二名以上(含二名)學(幼) 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感染腸病毒、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時,校 (園)方除應協同家長會立即成立危機處理小組,並應召集相關教職 員、家長、衛生專業人員等研議有效因應措施。 停課標準: (一)幼兒園: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當年度發 生腸病毒七十一型流行疫 情:七日內同一班級有二名以上(含二名)幼童經醫師臨床診斷 為感染腸病毒、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時,該班級應停課七日。 2、 當年度無腸病毒七十一型流行疫情:位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公布當年度曾有「腸病毒七十一型檢驗陽性個案」或「年齡在三 個月以上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之行政區,七日內同一班級 有二名以上(含二名)幼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感染腸病毒、手足 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時,該班級應停課七日。 3、當園內發生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通報個案,且個案檢出腸病毒 D 六十八型時,該個案就讀之班級應停課七日。 4、非位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當年度曾有「腸病毒七十一型 檢驗陽性個案」或「年齡在三個月以上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 之行政區,七日內同一班級有二名以上(含二名)幼童經醫師臨 床診斷為感染腸病毒、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時,經園方召集 相關教職員、家長或家長代表、衛生專業人員開會研議,並取得 該班級之二分之一以上家長同意,始得採取停課措施,停課日數 以七日為原則,決定停課時,應檢附會議紀錄函報本局備查。 (二)國小:原則上無須停課。 惟若有前款各目疫情條件之一,衡酌同一 班級有群聚感染擴大之虞,為避免疫情蔓延,且有必要者,學校得 採停課措施,停課決定應由校方召集相關教職員、家長或家長代表、 衛生專業人員等開會研議,若為前款第四目之情形,並須取得該班 級之二分之一以上家長同意;停課日數以七日為原則,決定停課時, 應檢附會議紀錄函報本局備查。 (三)國中:原則上無須停課,以衛教宣導及環境消毒為主要處理措施。 (四)停課權責及復課程序: (一)停課權責: 1、 由校(園)長決定停、復課日期,確定停課後,啟動危機處理機 制,立即至校安中心辦理通報,並通知駐區督學。 2、 停課期間,為防止其他學(幼)童感染,請確實進行停課班級教 室及校園環境清潔消毒,每日須追蹤停課班級學(幼)童治療情 形及其他學(幼)童健康情形。 (二)復課程序:當停課原因消失,即應恢復上課,為保障學童受教權益, 校(園)長決定停、復課日期後,幼兒園部分不需補課,但需依相關規定進行退費;另國小應連同補課計畫,以公文函報本局備查, 停課期間之午餐費應依相關規定辦理退費。 文/ 市教育局學輔科

繼續閱讀 »

疫情與健康提醒

【 疫情上升】季節入秋,國內近期流感/類流感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疫情上升, 其中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可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症狀像普通感冒…

繼續閱讀 »

共同建立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

氣象報告本週有小犬颱風,請大家小心做好防颱準備。 週三參加評鑑說明會,主辦單位告知學校停車位有限,盡量共乘或騎機車,但因著有小犬颱風將來襲,想開車又怕沒地方停,考慮結果還是騎機車。回程,感受到風的威力,數次停下來不敢大意,直到回園後還心有餘悸。 大自然的威力是不容輕忽的。 週三下午四、五點,市政府宣布週四放颱風假。 連續幾年沒有颱風來襲,今年是否因氣候變化,連續遇到幾次的颱風,也放了颱風假。 幸好小犬颱風對台南的災情似乎不嚴重,帶來的雨量也不多,希望不會影響登革熱的防治。 登革熱是最近幾個月台南人最擔心的疾病,除此以外,秋冬最常見的腸病毒、流感、類流感、腸胃炎等,已有增加的趨勢。 在Covid19疫情期間,由於有嚴格的防疫要求,以及罰則,大家對於衛生的自我要求較高,從孩子生病請假的次數,有著明顯的差異。在Covid19解封之後,大家對自我衛生習慣的要求較先前明顯的鬆懈 有位爸爸來園接孩子時問園長,現在還需要帶口罩嗎? 園長說,依孩子的狀況而定,戴口罩不是規定,以維護孩子健康和衛生保健的的角度來說,還是建議家長們讓孩子帶著口罩。 主要是因為最近生病請假人次數比較多,請假的原因來自各式疾病。 帶著口罩雖然不方便,甚至悶熱,但口罩依然是防止飛沫傳染最有效的方式,園長和孩子分享,戴口罩很悶熱,很不舒服,但大家聚在一起,要學會保護自己,也要愛護別人哦。 當覺得熱時,可以拉到下巴透透風,隨時又可以戴回去。 多數孩子一旦玩起來,對自己的症狀就不敏感,即使咳嗽、流鼻水等等,自己也沒意識到,不小心病菌就傳出去或被傳染。 除了口罩之外,對於初次過團體生活的孩子而言,衛生習慣的建立,尚未養成,必須時常叮嚀、提醒,例如洗手的重要,步驟和時機,這習慣是不分家裡、學校或出門在外的,是要成為帶得走的衛生能力。 很常在週休後的第一個上課日,請假的小孩特別多,感冒、發燒、流鼻水、腸病毒等。 孩子衛生習慣建立需要由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單方面是無效的,而且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需要老師和家長不斷的提醒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把注意衛生變成一種日常的生活。 祝 雙十國慶連假 闔家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防治登革熱和腸病毒

週一放了一天的颱風假,但卻不像往日那樣,沒有一點喜悅的感覺,其實是被登革熱疫情搞得緊張兮兮的,神經繃得很緊,必須隨時做巡視。 隨著本土登革熱疫情升溫,加上海葵颱風過境,讓人擔心病例數是否會攀升。專家提醒,病媒蚊很可能早早產好卵,待天氣溫暖、潮濕,就會孵化成孑孓。 又說:「在颱風來之前,大部分戶外的白線斑蚊,都已經把蚊蟲的蛋生好在我們的容器周圍,也就是說這個蛋一旦遇到下雨,遇到水,牠就會孵出孑孓,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得,下過雨之後,特別是颱風過後,一週七天之內,一定要針對容器、積水環境,加以清理。」 另外,不少人會往返南北,病原體可能跟著趴趴走,增加本土登革熱的傳播速度。 社區裡面有非常多蚊蟲,有的是帶病原的,有的是沒有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把這些族群降到最低,那很容易就會造成大流行、大爆發,不用一個月,一個禮拜、兩個禮拜,病人就會持續地出來。」 因著登革熱的疫情延燒,最近,幼兒園常面臨不同單位入園做巡檢,有環保局、衛生局、疾管局、教育局等局處單位,還好平時就有在加強環境的衛生,特別是下雨過後的巡倒清刷工作,也都能順利通過檢查人員銳利的眼光。 好不容易熬過三年新冠疫情,如今又得面臨新一波登革熱的考驗,真是辛苦。這也提醒我們,環境的整潔與衛生,可是人人有責的。 不容忽視的腸病毒 病好了再來學校 另外腸病毒的疫情也是不容忽視的,與登革熱一樣嚴重,目前是流行期,傳染力極強,傳染途徑多元,家長務必督促小朋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用肥皂勤洗手,注意洗手的五時機。 為了防治腸病毒,教室內外、寢室的擦拭與消毒,每學期兩次委外廠商入園做消毒,每週五攜帶寢具、盥洗用具回家清洗、曝曬;教室、寢室加裝殺菌燈,提供孩子一個相對安全與衛生的環境。 病毒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我們只能盡力而為,萬一感染了不要太 緊張,絕大多數的腸病毒都是輕症,看醫生、回家休息,病好了再來學校。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養成衛生好習慣 建立健康的財富

一早,辦公室的電話聲響起,電話那頭家長傳來了訊息,她的小孩半夜嘔吐,今天需要請假。過了幾分鐘,電話聲再次響起,也是小孩半夜嘔吐、發燒,要請假。 或許是因為季節變化的原因,最近腸胃不舒服、嘔吐、發燒生病的孩子變多了,有的是在家裡就有症狀,也有在幼兒園有狀況~肚子痛、嘔吐,那就會請家長帶小孩回家休息、看醫生。 過去三年經歷新冠肺炎的疫情,大家對於口罩、洗手等措施都很熟悉,不過也可能因為長期的防疫,也許有些許防疫疲勞,相關的衛生措施鬆散、疏忽也說不定。 現在的病毒層出不窮,防不勝防;新冠病毒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也有相對的防疫常識;反觀腸病毒,對孩子的威脅可是不小。台灣地區腸病毒一整年均可能發生感染,每年三月底、四月初開始進入流行季節,於五月底、六月中達到高峰。政府為了防止腸病毒的傳染,訂了許多嚴格的規定。七日內同一班級有二名以上(含二名)幼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感染腸病毒、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時,該班級應停課七天。 為了降低病毒數量和傳染的機率,仁和不僅配合政府,鼓勵小孩施打疫苗,幼兒園內外環境,如教室、寢室的地面、門窗、手把、桌椅等,每日以漂白水稀釋後進行擦拭,還有玩具、積木的清洗與曝曬,定期請專業廠商來消毒,讓家長能放心、小朋友也安心上學。 老師也不厭其煩的對小孩們進行宣導並督促,希望他們能養成勤洗手、正確洗手的好習慣,知道洗手的五時機,提供足夠的洗手設備。 不過幼兒園在怎麼努力,也只能達到百分之五十,剩下的五十端看家長對小孩的關心、重視與合作的態度了。 舉例來說,每週五小朋友會將午睡用的棉被、漱口杯、牙膏、牙刷等個人用品帶回家,家長是否確實進行清洗、曝曬的工作,重視自家寶貝身體健康與衛生習慣的落實與否。 孩子們的記憶力、專注力、自我管理能力仍在發展中,幼兒個人衛生習慣的建立,需要仰賴成人不斷的提醒與要求,不論老師在學 校如何提醒孩子,如果在家不要求,或敷衍了事,把責任都推給學校,那只會事倍功半,生病的風險自然偏高。 健康就是財富,有了健康就有專注的學習力,因此必須從小建立各種健康的財富,累積健康的存摺,養成衛生好習慣就是其中之一,是孩子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祝 假日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腸病毒預防保健

腸病毒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無症狀,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症狀,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手足口病、泡疹性咽峽炎、無菌性 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流行性肌肋痛、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發燒合併皮疹等。 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 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臺灣地處亞熱帶,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所以腸病毒感染症儼然已是台灣地區地方性的流行疾病之一。 家中有5歲以下幼 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要隨時注意個人及幼(學)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若家中幼(學)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在 家休息,不要上學;且儘可能不讓病童與其他幼童同室,並儘量減少接觸;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應小心處理,且處理完畢也要立即洗手;並請注意觀 察家中患者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 「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 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 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轉送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