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積木觀摩賽

積木的魅力

四月十八日舉辦積木觀摩分享賽,由各班先進行初賽,再推派代表參賽。當日參加分享賽的小朋友,各自攜帶自己的積木集合在活動室,待大家都就位ready後,園長公布比賽的主題,就是目前最夯的AI機器人,孩子們聽後,立刻專心的沉浸在積木的世界中,安靜又認真的進行組合屬於自己的機器人,不久後,一台台機器人陸續產出,壯觀又可愛。 積木遊戲,是仁和每週三晨光時間固定、也是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為了讓小朋友一早來園,就可以與三五好友齊聚一堂,享受玩積木的樂趣,前一天下午下課後,負責老師就會先行準備好桌子,以便隔天一早,小孩來園整理書包的物品後,就可以到活動室玩積木。 每週三晨光時間的積木活動是跨班級、跨年齡的大團體活動,除了可以開闊學習的視野、觀察更多小朋友的作品,還可以進一步拓展交友的機會。 對小孩來說,玩積木是一個展現自己想像力和認知的方式。 這次比賽,雖以機器人為主題,不過有的孩子組合出來的作品是以人型為主,也有其他形狀,有的是左右對稱,也有不對稱的,有組成一組的,也有分成好幾個小部件的,每個孩子認知和想像的機器人都不一樣。 再者,積木也是訓練小肌肉的絕佳方式,大部分積木都需要挑選、拿起,按壓、組合等運用手臂、手掌、手指等動作,無形中提高不少幼兒使用小肌肉的熟練度,而且孩子從遊戲中學習,一點都不覺得累,積木可以說是讓小孩動手又動腦,以小孩為中心,從遊戲中學習,綜合幼兒六大學習領域的「身體運動與健康」、「美感」、「認知」等的一種創意教學遊戲。 創意的發想很多元,不限主題和素材。有機會帶小朋友到野外露營,可以和孩子撿拾大自然的素材作為創意的造型、組合的元素,例如樹枝、葉子、石頭、甚至沙土等,問小孩:能不能組成什麼,有時候孩子的創意,真的會超乎我們的想像,可別小看他們。 幾片落葉、幾根枯枝、加上一點巧思,就可能變化成一幅動人的藝術創作。帶孩子走進大自然,打開他的眼睛,美感寶藏就在眼前。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記憶中才剛迎接2024新一年的到來,接著歡喜過二月的農曆年節;在春暖花開的三月,見識小孩展現過人的體能;四月南下科工館的旅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亮點、幼兒園的生活精彩萬分。 感恩的季節 – 母親節 不知不覺來到五月,五月是感恩的季節,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我們不免俗的在母親節前星期五上午舉辦慶祝會,除了有小朋友的表演外,還安排有親子一起體驗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和家庭的連結最深,特別是和母親,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直接表達情感,小學以後漸漸的就比較間接、歹勢講。家長們一定要好好把握孩子們天真、可愛的學前時光,和他們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這將成為親子間最美好的回憶。 祝 平安喜樂 假日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臺南市仁和幼兒園 消防宣導 消防車

如何理解孩子的話語

某日,晨光時間,有小孩的哭聲,聽見有人說嘴巴流血了,立馬前往探究竟,只見老師已迅速的帶著受傷的女孩,到保健室處理傷口,並聯絡家長。每當受傷事件發生,園長就會去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此次當然也不例外…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解析積木的 6 大好處,父母引導是關鍵

三歲以前是大腦的發育黃金期,積木不僅好玩,它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有全方位的好處。 生理上的好處-6個月的孩子就可以玩積木了,只是把兩塊積木拼在一起對他們來說可能很難,但是沒關係,爸媽們陪他們把積木拿起、放下、搭建,這可以同時促進大肌肉運動技能和小肌肉的精細運動技能 (如手指和腕關節),還能促進手眼協調能力。 激發創造力-怎麽能在玩耍中促進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研究後發現,積木是能達到這個目的的最簡單的方式之一。沒有任何限定,孩子可以隨心所欲的設計、建設、實驗、尋找平衡、拆開重建,讓自己的想像力在天馬行空的跑來跑去,創造力很自然的就得到了鍛煉。 空間能力-爸媽們還記得中學時代學過的立體幾何嗎? 那些紙上都很難呈現的三維圖形是否曾經折磨過你? 空間能力是一個人的空間想像力和對三維世界的理解力,是一種特別的智能,玩積木可以顯著提高孩子的空間能力。 社交能力-積木是比較容易讓不同孩子玩在一起的東西。而且搭建積木很容易誘發合作機會。有研究發現,玩積木可以讓小朋友更喜歡與人交往,也變得更友善。定期參加積木小組活動的孩子們,社交能力的提高甚至超過那些進入社交培訓課程的孩子們。 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現代教養觀念裡,解決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每一個人走入社會以後,都會面臨各種問題,越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越是能夠向前走。玩積木就創造了一個小小的解決問題的局面,你要搭建一個什麼東西,需要用到哪些積木,或者給定一些積木如何搭建成品,而搭建的方式往往還不止一種,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如何分工協作,這些都是解決問題的環節。 不要擔心挑戰孩子-讓孩子自由自在的搭建任何東西很重要,但父母也可以給寶寶指定一些任務,即使是比較複雜的構造,你可以幫助他一起做,這樣並不是在扼殺他的創造力。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牙齒保健與積木時光

週三進行每半年一次牙齒塗氟的服務,基於防疫安全、交通與時間的考量,請牙醫師來園為小孩們服務。感謝美加美學呂醫師、林醫師帶領他們的團隊,一行七人來園為孩子進行塗氟的服務。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班班、一個個有秩序的進行,最後透過影像,做衛教的宣導及有獎徵答。護士姐姐提出的問題答案就在影片中,因著認真的觀看和獎品的吸引力,任何題目都難不倒他們~ 刷牙三時機-吃飯後三分鐘內要刷牙、每次刷牙三分鐘、三餐飯後要刷牙,頌約搶頭香,第一位拿到獎品;牙齒有法瑯質;口腔裡有什麼?刷牙的方法?牙刷的好壞?大人小孩各有幾顆牙齒? 據調查,三歲之前有蛀牙(齲齒)之兒童,其一生都容易再有齲齒。而臺灣的學齡前兒童齲齒率高達79.3%,目前雖然一年有兩次免費塗氟的福利,但齟齒率仍是居高不下,根據了解是平日使用的牙膏含氟濃度不足,光靠半年塗氟的預防齲齒的效果不佳。 「氟」對牙齒防齲非常重要,無論是兒童、成人及老人,均需要氟化物來加強預防齲齒,而氟的濃度需高於 1,000 ppm,若低於 1,000 ppm,幾乎沒有預防齲齒之效果,家長一定要留意。 牙齒塗氟,前置準備工作有-發調查表,請家長填寫,回收作統計塗氟人數、牙齒檢查或只參加衛教,收健保卡;當天的執行,場地的預備、事後的整理;檢查結果的統計與彙整;雖不難,但每個動作都不能省,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配合,才能結案。 積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經驗與活動,可以自由組合、建構,盡情發揮創作能力,發揮無窮想像力,透過空間的組合概念,增進手眼協調、手指靈活運用的能力。 每週三晨光是積木時間,孩子們享受在與朋友一起玩積木的樂趣中,不論是大班小孩或幼班,愈來愈多小朋友珍惜此時間;經過孩子們的構思與巧手,將一塊塊積木,組合成一件件的作品,想像與創作能力真是無限大。 為了增強他們的興趣與創意,每年此時會舉辦積木創作分享賽,從開始各班選出代表來參賽,到近幾年改為每個小孩都有參與的機會,分批進行;今年創作主題「火車」,過程中大家都很專心,一件件的作品就在孩子們的巧手下紛紛出爐,每件都是獨一無二。 「當我在積木區堆砌積木時,請別說我只是在玩。你知道嗎?我是在玩當中學習形狀與平衡的關係。誰知道!也許哪一天我將成為建築師。」 祝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樂在積木

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生活不再像之前一樣自由,有些限制,也因此調整過去居家的生活模式,假日不再往外跑,全家大小一起在家互動、交談、看書、做家事的時間變多了,對過去疏忽的衛生習慣、環境的保護、身體的保健等,也不再輕忽;孩子們也有了危機意識,戴口罩、勤洗手、帶手帕、量體溫不用師長提醒,也會互相勉勵,過去洗手、帶手帕是用來檢查的,如今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原因。 全球114個國家與地區有13萬人確診感染武漢肺炎,在亞洲、歐洲、非洲、北美、南美,29個國家實施全國範圍停課,影響約3億9150萬名兒童和青少年,另外20個國家下令部分地區學校停課,如果這些國家改為全國範圍停課,那麼這將影響另5億多名學生的受教權。 然而這麼做成效如何,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數據來說明,但學生不上學的社會經濟成本,在一些家庭卻是立即可見。令人思考如此「抗疫」是不是個好方法? 台灣因著有優秀、前瞻的抗疫團隊,對疫情掌握得當,目前還能繼續上學,是非常幸福的事;我們應該好好的珍惜,配合。 「上學真好玩-早晨空氣清又清,快快樂樂上學校,看見老師說聲早,看見同學握握手、小朋友早。」 「上課-上課實在真趣味,繪圖跳舞唸歌詩,認真讀冊識道理,人人嘔咾好教示。」孩子們每天在幼兒園,過著多姿多采的生活,享受著同儕互動的樂趣。 每週三晨光積木時間,小朋友樂在積木中,一塊塊積木經過他們的巧手組合成不同的作品。為了增強他們的興趣與創意,舉辦創意積木大會師。以往是每班推派五位,去年因小朋友都渴望能參與,於是就改成全部小朋友都參加。週二大、中班,創作的主題-我的超級汽車和我的生日蛋糕;週三小、幼班,自由創作。 小朋友們拿著自備的積木,不慌不忙的依著所給的提示,全神貫注動手動腦,以積木為素材,創作出潛藏在他們腦中的圖像,與內化的經驗質,充滿了想像力,看著他們將裝在盒子裡的積木,一塊塊的組合,不僅要具備手部小肌肉的靈活度,同時也要有建構力、創作力、組裝力,更要具備專心、耐心和沉著的心。 大家都很認真、用心的玩出他們的創意,掌握四十分的創作時間,經過小朋友的巧手,一件件作品出爐了,也為作品命名。 積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經驗與活動,可以自由組合、建構,盡情發揮創作能力,發揮無窮想像力,透過空間的組合概念,增進手眼協調、手指靈活運用的能力! 祝福大家 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玩積木,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積木對於孩子而言,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甚至連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您都難以招架。玩積木的好處多多,包括認知能力、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人際互動、想像力與創造力等,甚至也有研究指出透過積木為媒介可以誘發與促進口語能力。 在感覺統合的領域裡強調遊戲的重要性,學者Neumann曾提出,遊戲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1)內在動機 (2)能自我控制 (3)富涵想像 因此孩子的創造力與想像力是影響孩子感覺統合發展的重要關鍵之一。玩積木將是培養孩子創造力與想像力的最佳玩具之一。 積木的玩法沒有限制是主要的優點之一,尤其是隨時可以重新拆開再組裝的特性,讓孩子自由的玩、不斷的嘗試與實驗,做錯了隨時可以重來,減少失敗的挫折感。此外,孩子可以隨心所欲組裝任何造型,儘管只是將兩塊積木疊在一起,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都能賦予它不同的生命,簡單來說只要他覺得像什麼就會是什麼,家長應該對於這些想像力給予熱烈的正向回饋,千萬不可以潑冷水,澆熄孩子對於創作的熱情。 積木遊戲建議 1. 以「遊戲」的角度來看積木,而非「訓練」與「學習」積木是「遊戲」,而非「訓練」與「學習」,從我們的慣用語「玩積木」就可以看出端倪。遊戲應出自於自願與樂趣,千萬不可以認為玩積木對孩子的成長好處多多就經常「要求」孩子「玩」,甚至排入「每日學習課表」之中,因為「要求就不是玩」囉! 2. 發揮積木的「想像空間」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對於組裝的積木命名,或者利用組裝的積木成品玩遊戲或講故事。家長們可以嘗試將「繪本」與「積木」結合,利用積木創造出繪本故事裡的場景、道具與角色,並利用創造出來的積木成品一起演一場舞台劇,不僅充滿樂趣,也讓孩子充滿成就感,孩子也可能因為期待繪本舞台劇時間,而主動玩積木。 3. 正向回饋,樂趣與動機加倍! 有個關鍵必須謹記在心:在積木的世界裡沒有所謂的對與錯。當孩子興高采烈地完成一個作品時,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你覺得這像什麼呢?」對於孩子自信滿滿的介紹作品時,我們應給予正向回饋,他們覺得像什麼就是什麼,當然家長也可以給予我們的想法提供孩子參考,例如孩子組了一台火車,家長可以也組一台更精美的,然後跟孩子說:「你看媽媽組的也是火車,你想學媽媽也組一台不同的火車嗎?這一台有不一樣的功能唷!」而不是潑冷水地說:「差很多,一點都不像!你要學媽媽這樣做才對!」如果家長有耐心且正確地陪伴,長久下來,孩子所組裝的積木會逐漸趨於具象化。當然,如果孩子說不出來,也不可以逼著孩子回答,例如孩子將積木排成長條狀,此時則可以試著引導命名(如毛毛蟲),或者可以拿台車子在上面開,引導孩子說出馬路。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預防腸病毒其實很簡單

連假過後,週一上課日,班級回報有三位小孩罹患腸病毒,還好分別在不同的班級,否則若有二個同班就得停課,繼續放假囉!停課放假應該會造成一些家庭的困擾,大家應該不樂見發生;不過,可得家園、親師生一起合作才行。 預防腸病毒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環境的整潔;良好的衛生習慣最重要的是勤洗手,正確的洗手和在對的時間洗手。看起來很簡單,但卻很難落實;以洗手而言,很多時候,看到有些大人,洗手就只是沖水而已,沒用肥皂,特別是抱小孩前或拿食物給小孩前,都忘了要洗手,病菌也就在那時悄悄地傳給了抵抗力弱的小孩了。 環境的衛生當然也輕忽不得,定期以漂白水全面消毒,如:地板擦拭(尤其幼兒平日活動或玩耍處)、玩具泡消、桌椅擦拭(尤其是餐桌)、餐盤泡消、廁所內馬桶蓋擦拭、洗手水龍頭擦拭、棉被清洗並曝曬、擦手或洗臉毛巾泡消後曝曬等。 幫助孩子們在生活與玩樂當中,建立各種良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課題,且一生受用無窮,利人又利己。 「你問我今天在學些甚麼?當我的回答是:我只是在玩時,請別誤解我,因為我是在玩當中學習,學習如何讓自己成功、快樂,我將為明日做最好的準備,今日我是一個小孩子,我的工作就是「玩」。 是的,孩子的工作就是玩,從玩的當中學習。而積木是他們最喜愛的項目之一。 每年此時,會舉辦積木創作觀摩會,由各班推選小朋友參加,有人數上的限制,今年開放讓小孩們都能參與,不過需要自備積木。 週二,大班孩子們聚集在活動室,一起玩著的積木,主持老師延伸教學主題「到家鄉的景點走走」,以此為創作的主題。當積木在小孩的手中被操作時是有生命的,而且是那麼的栩栩如生。看著他們專注的眼神,時而搜索積木零件、時而撫摸著頭在深思,可見得積木對小孩遊戲學習的意義是多麼重要。 孩子們專注在自己的作品上,堆疊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一件件的呈現在大家的眼前,當分享作品時,眼中充滿了亮光與自信,同時也欣賞別人的作品,彼此分享;酷愛恐龍的震東,以恐龍為創作主題,幾個男生圍繞旁,博鈞說:「我長大要研究恐龍。」 積木遊戲對小朋友成長的幫助,是從自由探索建構性玩具中,獲得適應及控制環境的能力,不僅因為積木遊戲給小朋友帶來快樂,更因為從中,他們能學到各種東西,從搭建的過程中得到經驗與創造相關的故事;透過幼兒的主動探索,瞭解到各種積木的形狀、大小等特色,藉由這些特色,去啟發他們的想像,創造出不同的作品。 積木遊戲對小孩而言,是許多東西的組合,透過問題與解決,簡單與邏輯可以引發他們建造有創意的建築物,製造複雜的形式,以及一連串似乎毫無止境的創造「當我在積木區堆砌積木時,請別說我只是在玩。你知道嗎,我是在玩當中學習形狀與平衡的關係,誰知道也許哪天我將成為建築師。」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多姿多采的校園生活

本週校園生活多姿多采,精彩萬分,為規律的生活,添加了許多的色彩。 週一養樂多姐姐來園宣傳喝養樂多的好處,首先以圖片帶領小朋友認識健康便便的形狀是香蕉形,為了有健康的便便,要多喝水、多吃青菜、多吃水果,也可以請好菌來幫忙;透過卡通影片-腹內益生菌-肚子中的「小小英雄」,和養樂多菌到肚子裡探險,小朋友們專心的觀賞,全場鴉雀無聲。 影片內容為~食物經過食道到胃,在胃裡產生胃酸,把食物溶解,到十二指腸後,食物會再次進行分解;小腸是吸收食物營養的地方,若是挑食和晚上不睡覺,就會產生壞細菌-葡萄球菌、威爾氏菌,因為壞菌最喜歡肉類和脂肪;大腸是吸收食物中水分的地方,有雙歧桿菌在保護它;最後影片中的主角小翔改變了原本挑食的習慣。 生動活潑的卡通影片,帶領小孩們認識食物的旅程,腸道的功能,好菌、壞菌的產生與作用。雖然是行銷養樂多益生菌,但在過程中加入了教育與健康的元素,有趣的動畫寓教於樂加深小朋友的印象,讓孩子也能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會吃、會拉,身體才會健康,看似小事,其實不然,不可輕忽。 孩子們喜歡新奇有變化的事物,週二晨光體能時間,器材中多加了一個攀爬架,小朋友可依自己的興趣、能力,或高、或低、或鑽、或爬都可,參與度提高了許多,一次次反覆的操練著,儘管已汗流浹背,仍不覺得累,一早活動室就熱鬧無比。 積木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經驗與活動,可以自由組合、建構,盡情發揮創作能力,發揮無窮想像力,透過空間的組合概念,增進手眼協調、手指靈活運用的能力! 每週三晨光是積木時間,每次看到小朋友在玩積木,真的覺得他們好厲害,想像空間與創造能力真是無限大,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作品組合;為了增強他們的興趣與創意,舉辦積木創作觀摩賽,藉此機會發現有潛能的孩子,每班五名代表。參賽時,各年段中都有一兩個會分心,其他的孩子都能專注地想著他們要製作的作品,且心無旁鶩的完成;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真棒! 而期待多時的春季旅遊,就在星期四成行了,大人小孩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分乘四台遊覽車,前往位於阿蓮鄉的農春鎮。行程規劃有土炸彈、趣味釣魚、紅龜粿DIY、拖牛犁體驗、趣味童玩、水火箭、餵小動物、控窯等,在導覽人員的帶領下,透過動手操作體驗,大家玩得不亦樂乎,還有好吃的炒飯、蔬菜蛋花湯,烤地瓜,因農場主人是仁和的校友,加贈每人一顆Q彈可口的土雞蛋,在黃小姐大力的介紹與推銷下,園長也購買贈送所有的員工,結帳時發現一顆蛋至少要13元可不便宜,比一般至少貴了一倍以上。 農春鎮空間大小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的腳程,特別是幼幼和小班的小朋友。透過旅遊、參觀、同儕的互動,團體出遊,開闊視野與學習的領域,在成長的路上紀錄了學習的點滴。 祝 身體健康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即時的愛 讓媽媽扭一下

家長的留言字裡行間,對上週六幼兒園舉辦的康乃馨之約-讓媽媽扭一下的活動,充滿了感謝之意,從活動中感受到仁和的誠意與用心,營造出一個充滿溫馨與歡樂的氣氛,讓親子們沉浸其中、親情間的暖流在彼此間流竄;爸媽的笑容在小朋友的表演中更顯燦爛、更加滿足。姵岑媽媽說:「謝謝學校,每次的活動,都辦得非常精彩,讓人忍不住想再多生一個。」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取悅於家長,而是希望透過活動,具體的呈現所要表達的意義。過去母親節活動的規劃是一年對外,一年對內;對外、對內的定義是,對外在週末假期舉辦,公開邀請家長;對內在週五舉辦,不邀請家長;當然規模、格局也隨之不同,所需的人力、經費也不一樣。 不過即使是在週五,也會有家長請假來參與,我們感受到家長的那份熱情,評估討論後決定,年年對外舉辦;日期的選定以當週來考量,今年提前在八點三十分舉辦,我們對孩子是有信心的,因為平日上學,多數小朋友已經習慣於八點三十分前來園了。 母親節前夕,大家聚集一起,共渡這偉大的日子,感動與感恩的心湧現在每個人的心中。僑宏媽媽的分享「這次的母親節活動讓我很感動,尤其是愛的抱抱,因為我跟我媽都是不會直接表達出來的人,所以園長善心的鼓勵,而我也鼓起勇氣擁抱了我媽,真的很開心,謝謝園長跟老師們,今年是特別的。 是呀!一個感恩的擁抱,拉近了彼此的心,一句媽媽謝謝您、我愛您,感動彼此的心;愛要即時,愛要表達,雖然我們已經為人父母了,但在爸媽心中永遠都是那個小蘿蔔頭,對那份割捨不掉的骨肉親情的愛,是不會因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 每個媽媽的愛都是一樣,期待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好孩子、有用的人、孝順的人;長大後能夠立足於社會,回饋鄉里,這可是需要父母的身教和言教,從小來教導的。上帝透過母親,為我們帶來愛與恩典,成為孩子們生命的祝福,我們要好好珍惜,希望天天都是母親節。 週一、週二舉辦積木創作複賽,參賽的小朋友帶著自己的積木,自由創作,沒有主題的限制,在園長的引導下,個個專心的創作組合自己的作品,有的拆了又組,組了又拆,有的很清楚知道要做的作品,不一會兒,一件件孩子們精心創作的作品呈現在眼前,也為它們命名。 孩子們的創意無限,透過活動,希望此方面有才能、興趣的小朋友,能夠脫穎而出、被看見。果真如此,大班榮獲第一名的育銨,阿媽說孫子在家最喜歡玩積木了,其他什麼都不大想做。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爭執和原諒

最近因著菲律賓公務船攻擊台灣漁船事件,導致一漁民喪失生命連帶的我國與菲律賓之間出現緊張的外交關係,引發國人對菲國的撻伐,更期盼政府能夠拿出魄力提出嚴厲的譴責。此事件自5月9日起至今仍未落幕。很簡單的一件對錯事情,在大人的世界,且是國與國間的問題,就變得更複雜。我們常教導孩子,做錯事就要勇敢的認錯,誠心誠意的尋求被害人的原諒,讓問題能夠獲得解決,來修護彼此破裂的關係。 「對不起,請你原諒我!」「好,我原諒你。」原本有爭執的兩人,很快的又手牽手玩在一塊了,這就是孩子,而我們不都也是這樣長大的嗎? 儘管時代進步,社會變遷,人們思想不斷改變,身為教育者的老師或許教育下一代的方法有所更新,但基本精神無法脫離古訓的範圍。教育的目的不僅包括了知識、經驗的傳授,心智的啟發,更包含了行為模式,情感認知,及性格心性的養成。 人不能離群而居,必須與他人一起生活,而生活中摩擦、紛爭常有的事,彼此的退讓、容忍,都是需具備的重要修養。很多時候大人錯誤的示範,成了孩子模仿的對象。一句對不起會有這麼難嗎?實在很難理解。想想當幼兒園老師雖然很辛苦,但卻能享受在他們的單純中,是忙碌中一種幸福的生活。 幼兒園在四月底舉辦創意積木觀摩賽,看著一件件出於孩子們動手動腦所組合出來的作品,心裡有好多好多的感動,參賽小朋友游刃在他們的想像世界裡,專心的以積木拼組想像中的圖像,當作品完成時,所露出的那種滿足的笑容,是自我肯定所散發出來的一種生命力,令人為之動容。 創意主題是交通工具,問寶貝所組合的作品是什麼?~自動車、運輸車、公車、噴射快速機、暴龍車、火車、機場與飛機、火車站…,他們很清楚自己所設計的作品是什麼,好有成就感。 欣賞也是重要的學習課題,老師們也趁機帶著小朋友一件件的欣賞,開闊他們學習的境界與視野。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