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運動會

孩子在學校受傷了怎麼辦?

週一信箱有封來自孩子親屬的信,寄件者表明是孩子的舅舅,這位舅舅說,孩子在園裡常常受傷,但老師不知情,是家長先發現孩子受傷,再問老師,老師才知道,但都不曉得受傷的原因。 園長收到信後立刻回覆,因為不知道是哪位孩子以及發生什麼事,受了什麼傷,因此請寄件者提供更多細節,例如哪一天受怎樣的傷,可惜尚未接獲回覆,詢問老師也不清楚家屬指的是那個事件。 孩子的安全是我們非常在意、也最重視的,除了各項設備的安全外,人為因素的安全議題更是不輕忽。 園長時常利用晨光集合時間,叮嚀小朋友在幼兒園裡有關走路、運動、飲食、上下樓梯、跑步等以及課室裡的安全,甚至在路上的交通安全,新聞報導的意外事故等事件;提醒小孩要負責把自己的身體保護好、照顧好,不要讓它受傷。 園長認為有必要趁此機會透過週報的分享,讓家長們理解幼兒園對於孩子受傷的處理方式和理念。 孩子來幼兒園時,老師都會先看小孩身上是否有瘀青或傷口,如果有,會立刻詢問家長,嚴重時則需通報教育局或相關單位。 孩子在園內,跌倒受傷,我們會根據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流程進行以及紀錄(嚴重者送醫)並通知家長。 以仁和而言,園內的動線規劃,都經過嚴謹的安全考量,小孩在幼兒園發生的意外事故受傷機率很低,多半是擦破皮、小傷、碰撞淤血等等。 當然老師有看護孩子的責任,不過孩子玩的時候,難免會碰撞受傷,如果孩子覺得沒有關係或沒有告訴老師,老師也很難知道,也不會沒理由的掀孩子的衣服檢查,不過如果家長或主要照護者,在孩子回家時發現有明顯受傷但老師沒有告知,務必立刻來電和老師、園長溝通。 都不受傷真的好嗎? 現今孩子是兩代人的心肝寶貝,父母家人照顧保護的很好,家長期待老師能像家裡四個大人照顧一個小孩的標準,盡量不要受傷,有的甚至小孩一有傷口就要求學校調監視器、投訴等,簡直把幼兒園和老師當成犯罪嫌疑犯,給老師和園所很大壓力。 園長曾聽說過,為了因應家長要求怕孩子受傷,有園所乾脆讓孩子盡量做靜態活動,連規定的大肌肉活動也簡單虛晃一下,都不要做小孩才不會受傷,也能乾乾淨淨回家;但這樣對孩子好嗎? 仁和辦學的核心理念-運動感覺智能,從動態活動中提升孩子腦細胞的成長與開發,重視孩子身體的健康與體能活動,不僅規定的大肌肉活動做好、做滿,每週還外加巡迴遊戲、游泳、跳箱、足球等,在豐富的體能活動課程下,孩子受點小傷幾乎是很難避免的;但只要不嚴重,受傷並不一定是壞事。 從受傷中學習才能成長 小孩回到家,身上有小傷,其實是很好的教育機會,例如可以先詢問小孩今天好玩嗎?開心嗎?然後用聊天的語氣問(千萬不要用指責的方式,引起孩子防衛心不願分享),這裡(指受傷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會發生?如果再一次,那你會怎麼做會更好? 透過親子之間針對受傷事件的回顧,不僅能訓練孩子的記憶力溝通力,還能教導孩子如何理解環境發現危險保護自己,以及最重要的,採取行動的能力。 孩子總有一天會脫離家庭的保護,在幼兒園相對安全的環境受傷學習成長的孩子,以後遇到挫折或傷害時,才會有能力理解環境應對處理,保護自己和家人,這些能力不是學會ABC或ㄅㄆㄇ那麼簡單唸書就有,只能是孩子透過不斷體驗接受挫折,並從事件中回顧學習,雖然辛苦,卻會是伴隨孩子一生的寶藏。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51屆運動會後記

上上週(3/29)舉辦了第51屆親子運動會,隔週三、四、五兒童清明和運動會補假一連五天,讓大家能有更好的假期安排,即使沒有外出旅遊,也能放鬆心情,放慢工作時忙碌的腳步。 運動會的機會教育 舉辦一場運動會並不輕鬆,除了事前的周詳規劃、練習,當日活動的進行以及活動結束後的整理與檢討,做為明年運動會的參考。 活動的意義非凡,不僅讓家長能親眼看見孩子的身體發展與自信展現,更提供孩子們難得的「機會教育」──關於時間管理、團隊合作,以及提前準備的重要性。 孩子們學習什麼是領導和團隊合作​,例如:大會舞需要全體孩子共同參與,有些孩子動作學得快,便自然地成為帶頭者,幫助同學或弟妹學會動作。練習時若有人不合作,練習的次數就會增加。 另外時間的規劃,集合時和小朋友一起討論時間的課題,就運動會8:30開始,對多數小孩而言是一種挑戰,那為什麼要8:30開始?於是園長啟動活動室布幕的按鈕,當活動室的布幕緩緩上升,呈現在眼前的是陽光照在草場的畫面,小朋友豁然明白,愈晚太陽愈大、愈熱,也能理解為什麼要在8:30開始。 小朋友是運動會的主角,也是成功的關鍵。為了運動會,半個月前就開始練習開幕典禮的流程和大會舞的排演,不論是進場動線、升旗典禮還是大會舞,每一個項目流程都井然有序。孩子、老師與志工家長也都展現了絕佳的默契與配合度。  小朋友們體會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準備越充分,表現就越從容。這是一堂用身體體驗、用心記住的課。  運動會的回憶 活動過後,週四園長和孩子們分享運動會的活動-最喜歡的運動會項目是什麼?孩子們的回答~我最喜歡的是坐在爸爸的肩上投籃、我最喜歡氣球傘,因為可以吃漢堡、有花仙子…、我喜歡跳箱,跳起來像飛起來一樣..」、我最喜歡賽跑、我喜歡跳舞…等。 再問:「怎麼把這些快樂的回憶留下來呢?」孩子們認真地想著~可以拍照、表演、寫下來,最後,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畫下來。  畫畫,永遠是幼兒最喜歡的表達方式之一。於是園長發畫紙給想要畫下回憶的孩子,把這段記憶透過畫紙記錄下來。 慶祝兒童節舉辦親子運動會,園長也用心的準備了禮物,讓孩子們感受到被祝福與重視。更令人感動的是,活動結束後孩子們回顧參與的經驗,個個臉上露出了快樂與滿足的笑容。 有句話說:「強國必先強身」,體能不只是身體的鍛鍊,更是意志、合作與責任感的養成。相信,在這片陽光與汗水交織的操場上,孩子們學到的,不只是跳躍與奔跑,更是在生命旅途中一筆筆珍貴的成長色彩。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參與活動是了解孩子的機會​

週六即將登場的親子運動會,除了有體能的展現外,尚有團體舞的表演、唱園歌、升旗歌、運動員進場等團隊合作的項目,要讓這群小蘿蔔頭們一起合作,還真是不簡單,老師可要有幾把刷子,過程中不是這個動就是那個亂跑,還真是考驗著老師們的耐心和專業。 一一克服了這些難題,順利的練習了幾項合作的項目,鼓勵小朋友,練習就會、不練習就不會;不過,隔天又忘了,只能反覆再反覆的練習,無法要求到位,不過至少知道他們在表演甚麼,歡喜就好。 開場後,一班班運動員依序進場,一面念著仁和園歌「我是仁和的好寶寶,聰明可愛天真又活潑,唱歌遊戲和跳舞..走到台前停下來,一起呼著隊呼,也因著練習一次次成長、進步。 大會舞「台灣尚勇、仁和尚讚」和體能展現~娃娃兵大冒險(幼幼)、小小兵歷險記(小班)、超越顛峰(中班)、極限體能王(大班),音速小子等,打破班級,以大、中、小、幼分齡分組方式來進行;請家長拭目以待,仁和這群小小兵的表現。 參與活動是了解孩子的機會 透過親子運動會,提供家長來園參與活動的機會,幫助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體能的發展,與在團隊中的表現。 談到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爸媽可能擔心平常上班或家務已經十分忙碌,怎麼可能抽出時間參加?而且在家只要跟自己的小孩互動,到班上卻要面對一群不熟悉的孩子,應該怎麽跟他們相處?要說什麼話?會不會在孩子面前出糗?更何況也不太清楚自己參與活動,對幼兒園或老師會有什麼幫助。 其實,對於幼兒園活動的參與,並沒有一定的模式,但一定都是跟孩子有關的事。只有經過每一次的參與,爸媽才能進而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觀察他與友伴之間的相處,透過老師分享孩子在園所的狀況中,更貼近認識自己的孩子。 舉辦運動會,最令園長傷腦筋的可是音響問題,也因此問題,幾年 前運動會從週六改在週五舉辦,因假日,麥克風的聲音干擾到鄰居, 讓他們在假日無法休息,環保局的電話接不完、連警察也來關切,徒增困擾。 因為是自己的場地,要在哪一天舉辦都不是問題,106年至111年改在週五舉辦,鄰居的抗議就再也不曾發生(週五大家都去上班);不過,家長的建議週五上班日他們無法參加,連校友也說他們要上課。 週五或週六哪天舉辦才好咧?幾經討論、評估後,決定運動會和畢業典禮在週六,其他活動在週五。 運動會最大困擾就是聲音的干擾,因為草場是開放式的空間,很難避免不會吵到鄰居,只能做好敦親睦鄰的功課。說實在的有家長和校友的參與,活動才會更加熱鬧。 期盼望我們的用心能得到家長的支持與肯定。邀請您一起來參與這難得的盛會。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別忘了明天上午 8:30 與仁和有約

繼續閱讀 »

運動會不只是運動

隨著三月底的到來,一年一度的親子運動會即將登場,小朋友們積極地做會前的準備練習,期許在運動會上能有好的成果展現。 仁和今年已邁入第51年,創辦人洪南海先生創園的核心教育理念-運動感覺智能,51年來未曾改變;且每年都舉辦親子運動會,讓孩子有機會展現學習成果,並邀請家長來參與,透過參與的機會,見證並記錄孩子身體動能的成長。 仁和的運動會是在園內舉辦,雖然場地設備不夠完善,但以幼兒園而言,能在自己的園地舉辦,已經不簡單了。草場的大小是創辦人專為孩子們安排規劃的,足夠小孩跑跳、活動, 創辦人在創園之初,以福祿貝爾先生好園丁的精神,將八百多坪的園地,規劃有花園、草場、沙場、游泳池、遊戲場、活動室,教室、辦公室、會議室,戶外空間占了五百多坪,他深知戶外活動對學齡前小朋友的重要性,讓小孩們在園地裡奔跑、嬉戲、運動,呼吸新鮮的空氣,活躍在燦爛的陽光下,成長茁壯。 為什麼要讓幼兒多參與體能遊戲? 過去,台灣社會對幼兒體能發展的重視程度較低。然而,近年來隨著政府推動《幼兒教保活動大綱》,對體能的關注顯著提升,這與我們的理念越來越接近。 學者專家已察覺體能活動-大肌肉的發展,對幼兒的重要性,並將「身體動作與健康」列為教保活動的核心領域之一,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提出對應的學習指標,例如身體動態、平衡與協調能力等。 仁和的孩子幾乎都能輕鬆超越這些標準,並不需要額外刻意學習。因為我們的體能遊戲與活動,安排在平常的作息裡,例如晨間巡迴體能遊戲、跳箱,將學習與發展自然地融入其中,而體能優異的孩子往往在這個年紀便能展現出驚人的天賦。 以跳箱為例,有些孩子年紀小小,就能跳過9層,甚至可加上浮板,這是許多成人都難以達成的挑戰,但孩子們卻能輕鬆做到,並樂於不斷挑戰自己。在仁和的校友中,也有人成為職業運動選手,他們的運動天賦其實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展露無遺;這些並非刻意訓練,而是單純的「玩」。 團隊運動是最佳的社交互動學習 今年的運動會和往年一樣,有開幕典禮,團體表演、體能展現、足球對抗賽、親子趣味賽等。透過活動,孩子們學習合作、溝通,並在競爭與協作間取得平衡,這些都是未來社會中不可或缺的能力。運動場上不僅是個人能力的展現,更是孩子們互相學習、培養團隊精神的絕佳機會。 在此誠摯的邀請家長撥冗參加,一起見證孩子的成長。這不僅是一場活動,更是孩子學習成果的展現,是家園共同努力的成果。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2025蛇來運轉-仁和第51屆親子運動會】

為慶祝一年一度的兒童節,舉辦親子運動會。 集合時間:上午7:30-8:20前到園集合早餐時間 :上午7:40-8:15(幼兒園有準備小朋友的早餐)活動時間:3月29日星期六上午8:30-11:30地    點:仁和幼兒園草場內    容:小朋友的體能展現、競賽、跳箱、親子趣味賽..等參加對象:全園小朋友、家長、校友服裝:小朋友-仁和短袖運動衣、長褲、外套、黃色帽、運動鞋        家長、校友-輕便運動服+運動鞋(請勿穿拖鞋或涼鞋)

繼續閱讀 »

盛況空前的50屆運動會

第五十屆親子運動會在眾人的期盼下,於3月30日熱鬧的登場,孩子們個個精神抖擻、帶著一顆愉悅的心,準時在8點前來園集合,活動在8:30準時開始。 開幕典禮在鳴炮聲中由六個舞龍隊的小孩,展現無比的活力…

繼續閱讀 »

運動會的幕後花絮

因著即將到來的親子運動會,除了有體能的展現外,尚有團體舞的表演、唱園歌、升旗歌、運動員進場等團隊合作的項目,要讓這群小蘿蔔頭們一起合作,還真是不簡單,老師可要有幾把刷子,過程中不是這個動就是那個亂跑,還真是考驗著老師們的耐心和專業。 一一克服了這些難題,順利的練習了幾項合作的項目,鼓勵小朋友,練習就會、不練習就不會;不過,隔天又忘了,只能反覆再反覆的練習,無法要求到位,不過至少知道他們在表演甚麼,歡喜就好。 透過舉辦親子運動會,提供家長來園參與活動的機會,幫助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體能的發展,與在團隊中的表現。 談到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爸媽可能擔心平常上班或家務已經十分忙碌,怎麼可能抽出時間參加? 而且在家只要跟自己的小孩互動,到班上卻要面對一群不熟悉的孩子,應該怎麽跟他們相處?說什麼話?會不會在孩子面前出糗?更何況也不太清楚自己參與活動,對幼兒園或老師會有什麼幫助。 其實,對於幼兒園活動的參與,並沒有一定的模式,但一定都是跟孩子有關的事。只有經過每一次的參與,爸媽才能進而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觀察他與友伴之間的相處,透過老師分享孩子在園所的狀況中,更貼近認識自己的孩子。 過去幾年運動會從週六改在週五舉辦,是因為鄰居的抗議,週末是假日,麥克風的聲音干擾到他們的休息,導致環保局的來電接不完、連警察也來關切,徒增困擾。 2017年開始,改在週五舉辦,鄰居的抗議就再也未曾發生(週五大家都去上班)倒是有家長反應週五上班日他們無法參加,連校友也說他們要上課。 週五或週六哪天舉辦才好咧?幾經討論、評估後,決定運動會和畢業典禮在週六,其他活動在週五;運動會最大困擾就是聲音的干擾,因為草場是開放式的空間,於是請音響公司來園實地勘察、改善與更新。 去年運動會就在週六舉辦,有了校友們的參與,活動更顯熱鬧,順利的進行、圓滿的結束;今年一樣在週六舉辦,希望一切順利;更盼望我們的用心能得到家長的支持。邀請您一起來參與這難得的盛會。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玩沙樂趣多

晨光活動時間結束,當收拾的音樂響起,在沙場玩沙的小孩們,一個個將自己使用的器具整理放回原處,魚貫地走出場外,再到洗手台洗手、擦乾,接著倆倆合作穿上圍兜,熟練的SOP流程與動作,就連幼幼班小孩也不例外。 仁和的沙場可是人氣王,開門就有生意,有時還會有人敲門。過去創辦人曾說過~開門(看護的地點)就要有生意做(有小孩要來玩),生意不好就要檢討並調整,小孩才會買單。 小朋友的探索力、好奇心很強,可說是與生俱來,好玩有趣、變化性強的,往往能吸引他們駐足、停留,樂此不疲的玩著。仁和校園裡的硬體設備,都是創辦人精心規劃的,以孩子的心為心,蹲下來從孩子們的眼光看世界,讓他們從動動自己的身體、動動東西,與生活產生了連結,來了解、探索這個世界。 幼兒教育家蒙特梭利認為,0~6歲的孩子是感官學習者,他們喜歡感官遊戲,也依靠感官獲取對世界的知識。她的理論與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感知運動階段理論一致,皮亞傑認為觸覺是孩子在幼兒期感知、記憶的最主要通道之一。他認為,六歲之前的孩子都是通過五感:看、聽、聞、摸、嚐來認識世界,而沙子和水正好能够滿足兒童認知發展的需要。 沙和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孩子對自然有天生的親近感,能帶給孩子無盡的快樂,這兩樣在仁和都有。 小孩進入沙場玩,我們訂有需遵守的規則,入場需脫圍兜(怕口袋裝沙)摺好放在旁邊,入內一次可取三樣器具但可以換,不可站著玩,不可丟沙子;收拾也有規範;每天需進行消毒的工作。 一般人怕小孩玩沙,不是怕有病菌,就是怕衣褲搞得髒兮兮的很難清洗。根據研究顯示,幼兒透過玩泥沙接觸到微生物,反而有助他們免疫系統的發展。雖然要清理超麻煩的,但是卻能幫助幼兒建立更 好的免疫系統,迎戰未來對抗細菌和病毒的能力。 當孩子透過用手抓沙,或用玩具鏟子把沙子鏟起、塑形,手部的大小肌肉群都會派上用場;甚至在沙堆裡挖洞、蓋城堡這些孩子百玩不膩的過程,從無到有,都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讓孩子腦筋更靈活。仁和用心在學前教育,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盡一份心力,因為深知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我們用心、也盡力。 下周六將舉辦第五十屆親子運動會,將平日所累積的身體動作,以活動來展現,並安排有親子同樂的項目,邀請家長和仁和的校友一起參與這難得的盛會。 世界關燈日又稱為「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在澳洲雪梨發起的全球最大的自發性公益減碳行動,從2007年開始提倡,於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當地時間晚間20:30~21:30,呼籲企業與民眾一起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和耗電產品一小時! 透過隨手「關燈」的行動,讓大家正視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等環境議題,更希望在活動號召之餘能超越一小時,運用每一個人微小的心力,守護我們的地球、改變世界! 明天3月23日晚上20:30~21:30讓我們以行動來支持與關心。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幼兒體能遊戲 - 輪胎遊戲

春天和運動會

時間的巨輪不停的轉動,不知不覺間快速的流逝,開學至今已滿一個月,眨眼間已是2024年三月了。 週四是二月的最後一天229,四年一次特別的日子,簡單分享閏年和平年的區別,接著問:有沒有人是229生日? 沒人舉手。 三月,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季節,儘管感覺還有一絲的寒意,但春天已擠進了季節的門檻。園內的花草綠意盎然的冒出新芽,草場的九重葛綻放著不同的花色,為園地增添了許多的色彩。誠如唐詩春曉所描述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三月更是幼兒園舉辦親子運動會的月份。這項悠久的傳統今年將邁入第50個年頭。從創園之初,我們即秉持著運動感覺智能的理念,致力於幼兒全人的發展。我們相信,幼兒從自我動作開始,透過身體的各種活動,不僅能夠增進對身體的了解,更能夠刺激腦部的開發。 過去,幼兒體能發展並不是幼教的核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101年修訂的幼兒教育新課綱,將孩子的身體動作與健康納入第一個領域,進一步證實了仁和創園與辦學理念的正確性。 為了讓幼兒的全人的發展,我們不僅提供了寬敞的活動空間和安全的設施,還配備了不同的器材,透過遊戲的方式,促進幼兒身體動能和靈活度的發展,訓練他們手腳的力量、心肺功能、手眼協調、反應能力、爆發力、大腿的肌耐力等。 每到大肌肉活動時間,孩子們以雀躍的心,期待和老師一起合作、 排放器材,與朋友們一塊兒進行活動,享受著身體動能的樂趣,為自己累積健康的財富。 在即將迎接第50屆的親子運動會,不僅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體能活動進行的好機會,也是一個難得的親子共享時刻。 感謝各位家長一直以來的支持和愛護,因為有你們的支持,我們才能屹立在幼教的行列裡。 目前已開始著手籌劃第50屆親子運動會的活動目標與內容,期待著能提供親子一個美好又難忘的回憶。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窮文富武

週二晨光巡迴體能遊戲時間,看著Helen媽咪和Kady媽咪為了提供小朋友們安全、好玩、有趣、有挑戰性的巡迴體能活動,彼此分享、互相討論的用心與認真的態度,不輕看這例行性的活動;且在活動進行中,一面觀察小朋友進行的情形,適時的做調整,專業與敬業的態度,園長看了好感動。 兩位老師的規劃固然重要,然而器材的搬運與配置並搭配軟墊等防護措施,更是重要,需要老師團隊的合作才能成事。好比蓋房子,除了建築師的規劃,還需有建材和施工的人員,缺一不可。團隊合作很重要。 小孩們開心地進行活動,一次次的在器材的引導下提升身體的動能增強體力,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建立定良好的基礎。 窮文富武 – 發展體能不簡單 發展體能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絕不是簡單的事情,以前有句話說「窮文富武」,意思是古代因為物質條件不好,只有比較富裕的家庭才能讓孩子去習武,因為習武大量運動,不僅需要很多器材和空間,還要補充蛋白質,家境一般的孩子大都只是讀書去考試,因為成本低,只要書本和桌椅就夠了。 現今的物質條件比古代好太多了,但發展孩子體能依然比單純靜態的活動有更多工作需要做,就像我們的巡迴體能、跳箱、出汗性的大肌肉活動,除了要有器材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空間、要有人力。 在台南的幼兒園,幼兒體能,我們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可見仁和的體能有多強,就讀仁和的小朋友真是有福。 創辦人前瞻的眼光,不僅提供寬廣的空間,更以安全和健康為前提,以孩子的心為心,在園區裡規畫了豐富的學習環境和設備,讓小朋友從遊戲中促進身體的健康與大腦的開發,以運動感覺智能,讓孩子活躍在燦爛的陽光下,動動身體,為健康把關;動動東西,了解這個世界。 蔡總統說過,「體育就是國力」,台灣不只要有傑出的運動選手, 也需要培養國人的運動參與,讓全民都能熱衷運動、享受運動,維持 良好的體力,這是讓國家不斷向上最重要的根本。 從小養成運動的好習慣,一生受益無窮,健康就是財富,仁和就是您最佳的選擇。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延伸閱讀:親子體能遊戲500例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