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園長的話

孩子在學校受傷了怎麼辦?

週一信箱有封來自孩子親屬的信,寄件者表明是孩子的舅舅,這位舅舅說,孩子在園裡常常受傷,但老師不知情,是家長先發現孩子受傷,再問老師,老師才知道,但都不曉得受傷的原因。 園長收到信後立刻回覆,因為不知道是哪位孩子以及發生什麼事,受了什麼傷,因此請寄件者提供更多細節,例如哪一天受怎樣的傷,可惜尚未接獲回覆,詢問老師也不清楚家屬指的是那個事件。 孩子的安全是我們非常在意、也最重視的,除了各項設備的安全外,人為因素的安全議題更是不輕忽。 園長時常利用晨光集合時間,叮嚀小朋友在幼兒園裡有關走路、運動、飲食、上下樓梯、跑步等以及課室裡的安全,甚至在路上的交通安全,新聞報導的意外事故等事件;提醒小孩要負責把自己的身體保護好、照顧好,不要讓它受傷。 園長認為有必要趁此機會透過週報的分享,讓家長們理解幼兒園對於孩子受傷的處理方式和理念。 孩子來幼兒園時,老師都會先看小孩身上是否有瘀青或傷口,如果有,會立刻詢問家長,嚴重時則需通報教育局或相關單位。 孩子在園內,跌倒受傷,我們會根據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流程進行以及紀錄(嚴重者送醫)並通知家長。 以仁和而言,園內的動線規劃,都經過嚴謹的安全考量,小孩在幼兒園發生的意外事故受傷機率很低,多半是擦破皮、小傷、碰撞淤血等等。 當然老師有看護孩子的責任,不過孩子玩的時候,難免會碰撞受傷,如果孩子覺得沒有關係或沒有告訴老師,老師也很難知道,也不會沒理由的掀孩子的衣服檢查,不過如果家長或主要照護者,在孩子回家時發現有明顯受傷但老師沒有告知,務必立刻來電和老師、園長溝通。 都不受傷真的好嗎? 現今孩子是兩代人的心肝寶貝,父母家人照顧保護的很好,家長期待老師能像家裡四個大人照顧一個小孩的標準,盡量不要受傷,有的甚至小孩一有傷口就要求學校調監視器、投訴等,簡直把幼兒園和老師當成犯罪嫌疑犯,給老師和園所很大壓力。 園長曾聽說過,為了因應家長要求怕孩子受傷,有園所乾脆讓孩子盡量做靜態活動,連規定的大肌肉活動也簡單虛晃一下,都不要做小孩才不會受傷,也能乾乾淨淨回家;但這樣對孩子好嗎? 仁和辦學的核心理念-運動感覺智能,從動態活動中提升孩子腦細胞的成長與開發,重視孩子身體的健康與體能活動,不僅規定的大肌肉活動做好、做滿,每週還外加巡迴遊戲、游泳、跳箱、足球等,在豐富的體能活動課程下,孩子受點小傷幾乎是很難避免的;但只要不嚴重,受傷並不一定是壞事。 從受傷中學習才能成長 小孩回到家,身上有小傷,其實是很好的教育機會,例如可以先詢問小孩今天好玩嗎?開心嗎?然後用聊天的語氣問(千萬不要用指責的方式,引起孩子防衛心不願分享),這裡(指受傷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會發生?如果再一次,那你會怎麼做會更好? 透過親子之間針對受傷事件的回顧,不僅能訓練孩子的記憶力溝通力,還能教導孩子如何理解環境發現危險保護自己,以及最重要的,採取行動的能力。 孩子總有一天會脫離家庭的保護,在幼兒園相對安全的環境受傷學習成長的孩子,以後遇到挫折或傷害時,才會有能力理解環境應對處理,保護自己和家人,這些能力不是學會ABC或ㄅㄆㄇ那麼簡單唸書就有,只能是孩子透過不斷體驗接受挫折,並從事件中回顧學習,雖然辛苦,卻會是伴隨孩子一生的寶藏。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鳳凰花開畢業露營

歡樂的時光總是容易過,六月鳳凰花盛開的季節,也代表學期要結束、畢業的日子將到;不過,六月也是孩子們期待的月份,因為在仁和有好玩的畢業露營活動、還有游泳。 畢業露營是仁和創園以來一直延續的活動之一,早年露營活動在台灣還沒那麼盛行,加上幼兒時期的孩子大都沒有離開家和同儕一起過夜的經驗,因此透過露營活動,讓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自己一人在師長的陪伴下,和班級小朋友一起過夜的體驗,此經驗也為他們留下了不一樣的童年回憶。 以前露營活動為兩天一夜,近幾年來只有一天;地點的選擇也曾考慮過不同的景點,甚至是到海生館,但最後會因安全和經費的考量,評估露營的主要目的之後,還是決定在資源豐富的幼兒園舉辦。 孩子在熟悉的場地,除了有安全感也比較自在,還有工作人員的壓力也會較輕,家長負擔也較省,主要是大家都放心,家長還可來園參加營火晚會。 今年台南400年,配合市政府教育局假兒科館舉辦的「教育的時空旅行」,將露營活動延伸戶外參觀行程,順道踏查107歲的台南公園與105歲的圖書館。 連日來的晴時多雲偶陣雨,實在令人擔心,期待週五天氣放晴,讓戶外行程能順利進行。 週三,今年首次開放游泳,孩子們很期待,只有七、八個沒帶泳衣;只是原本放晴的天氣,說變臉就變臉 ,突然大雨直下 ,孩子們露出失望的臉。 於是園長帶著大家一起唱祈禱歌,果真天父爸爸聽到小孩的祈求,太陽公公出來了,小朋友歡喜地在鱷魚叔叔的帶領下,入泳池游泳、戲水。 游泳是仁和的另一項特色,早年創辦人考量蓋泳池時,有人建議何必這麼麻煩,泳池不僅佔寶貴空間,而且建設費用高、維護也不易,一年使用的次數有限,只有在夏天,從經濟效益看是賠錢的,不如讓孩子家長們自行帶去公共泳池學就好,這也是絕大多數園所的想法。 不過創辦人因為是南師的體育老師,從全面性的教育觀點考量,台灣是海島型國家,四面環海,堅持讓小孩從小體驗水、認識水對幼兒教育很重要,且一般公共或私人泳池,為了兼顧經濟效益,很少有為幼兒考量設計。 仁和的泳池不是在訓練小朋友多會游泳,而是希望小孩從小就不怕水,入泳池體驗水中有浮力,學會如何踢水和水中閉氣的本領。 因此泳池融入很多針對孩子的設計,包括由淺入深,讓幼幼班小孩可以輕鬆站起來的入池座椅兼台階,還有在池中央設置可旋轉扶手,讓到較深處時可以扶著。從小處培養孩子的信心。 游泳不僅是一種運動,在緊急時刻也是一種自救方法,父母師長無法時刻在身邊護著,給他魚不如給他釣竿,從孩子與水的第一次接觸,到日後去泳池或海邊,都會是非常寶貴的人生體驗。 祝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AI時代的兒童隱私

上週末端午連假,打開E-mail信箱,有一封來自家長的郵件,希望幼兒園能注意孩子肖像的隱私安全。 信件的大意是仁和的粉絲頁面分享的活動照片,有拍到孩子的臉,身上穿的圍兜又有姓名,這位家長擔心現在AI詐騙很多,怕孩子的照片、個資被有心人士盜用或拿去做詐騙,善意的來函提醒、建議,家長還熱心的附上相關的法條。 回想仁和剛成立的時候,照相機還不是很普遍,當時是使用底片, 幼兒園盡可能的拍下小孩在園裡的生活點滴與活動照片,提供家長收藏;後來有了數位相機,拍的更多了;到了照相功能強大的手機和社群網站之後,越來越多家長期待老師多分享孩子在園的照片,因此我們才會將照片PO在網站和粉絲頁上。 事實上,不只家長如此,就連教育單位有些檔案、資料也需要孩子的活動照片做佐證,如母語教學或大肌肉活動。 在個資法通過之後,為了保護隱私,在公開的文章或照片都儘量不使用孩子全名,如招生錄取名單的姓名就會隱藏一部分,只是我們疏忽了照片中有小孩穿著圍兜,圍兜上有名字,這的確不妥,為此,對造成影響的家長致歉。 仁和網站和粉專上照片很多,目前會優先處理較明顯的部分,如網站首頁,家長如果認為我們粉絲頁或網站其他頁面有任何照片讓您感覺有影響孩子隱私的,請將照片網址、影響到哪位孩子,寄送至info@jenher.com電子郵件,我們會儘快處理。 我們未來的作法-這些天查詢其他學校的作法做為參考,絕大多數學校和仁和類似,不過也有少數學校有更嚴謹的作法,例如直接遮擋照片上孩子的臉部等,思考之後,我們決定採取比較嚴謹的作法來保護孩子的隱私,具體措施包括: 確保我們粉絲頁或網站上的照片上不會出現孩子的姓名。 確保我們粉絲頁或網站上的照片不會出現孩子可辨識的正面完整臉部,如沒戴口罩,可能用貼紙、馬賽克遮擋,或以背面代替。 拍照對老師而言不是件輕鬆的事,在手機和社交媒體發達後,越來越多家長希望園方多拍照,分享孩子的近況;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幼兒園只要不拍在意隱私的家長,他的孩子照片就好,或者用雲端資料夾加密分享即可。 實際上,只要有一兩個孩子不同意拍照,那老師就必須分類再處理照片,個別傳送,工作量又增加了。我們還是希望老師把精神放在教學、備課、親師溝通等其他更重要的事上。 過去也出現過相關的問題,有家長不希望別的家長取得自己孩子的照片,因此若用雲端硬碟或Line群組分享活動照片也可能造成糾紛。 由於日後照片需要篩選處理,未來我們分享孩子照片數量必然會減少,特別是團體照,也不會有孩子的臉部,在此尚請家長體諒。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水的第一步

有一句氣象俚語:未吃五月粽,破裘不敢放。意指還沒到端午吃粽子前,還先不要收冬衣和棉被。這句話甘有道理?明明國曆的五月就已經熱到爆,為什麼要這麼晚,到端午才收棉被冬衣,這樣的說法需要從氣象統計或科學的角度才能理解。 在充滿粽香的端午節的到來,我們也不免俗的進行節慶活動-划龍船和立蛋,講述端午的故事,讓孩子感受節日所帶來的意義。端午來臨進入炎熱的夏天,也正是擁抱水的季節,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泳課,將在下週三開始囉! 對仁和多數小朋友而言,人生的第一次與水親密接觸,就是從仁和的游泳池開始。 仁和的幼兒專用游泳池 這座「幼兒專用游泳池」和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樣,這是創辦人洪南海先生,為了讓第一次接觸游泳的幼兒,能在最自在且安全的環境下熟悉水,為孩子們量身設計的。泳池的水深是經過特別考量,循序漸進地從淺到深,30- 55公分。 這樣的深度,即使是年紀較小的孩子,也能輕鬆在泳池中站起來,降低對水的恐懼感。在最淺處,設計了可以讓孩子們安心坐下的小階梯,較深處則有不鏽鋼圓形旋轉扶手,孩子們可以抓著扶手站立,或者用來練習踢水,幫助他們逐步適應在水中的感覺。 循序漸進的親水體驗-事實上,大多數的孩子天生就喜歡玩水,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安全且友善的環境來循序漸進地熟悉水性。 因此,仁和游泳課的目的並非像傳統游泳班那樣,期待孩子短時間內學會標準泳姿,而是希望孩子能熟悉水、親近水,在水中也能培養安全感,了解一些基本的戲水與漂浮動作。當然,最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讓他們享受玩水的樂趣! 泳池一年用的時間不多,所佔空間又大,不過卻是符合創園的核心教育理念-運動感覺智能,因此即使維護不易,游泳課從未間斷。就像孩子們在寬敞的草場上盡情奔跑、挑戰跳箱、騎三輪車或進行各種體能活動一樣,游泳也能幫助小孩發展肌力、提升協調性與身體反應的能力。 不同的運動樂趣 運動不僅能發展孩子的體能,也能促進智能發展,而在水中, 更能感受與陸地上完全不一樣的活動樂趣。 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美麗島嶼,越來越多人喜歡水上活動。 我們希望透過游泳課程,讓孩子們從小就能享受玩水的樂趣,與水建立一份正向、愉快的關係,培養孩子對親水的美好體驗。 為了不讓孩子錯過快樂的玩水時光,請務必記得在游泳課當天,讓孩子攜帶泳衣等必備用品。每次上課,總有少數孩子忘記帶,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同學快樂玩水,實在太可惜了。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母親節的餐桌絮語:對食物常懷感恩

上週日是母親節,在這特別的日子裡,多數家庭全家歡聚到餐廳,一起享用美食的方式來慶祝,因此餐廳的需求量就很大,聽說今年「一位難求」。這也反映了大家對母親的愛與感謝,以行動來表達。 剛好五月的教學主題為「小小廚師」,也讓我們有機會同小孩們分享,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餚,是如何產出的。 桌上的美食 vs 廚房裡的忙碌 餐廳裡,只見一桌桌的客人愉悅的與家人圍坐一起,等待著服務人員端出菜餚。在此同時,廚房裡的廚師們正和時間賽跑。他們在高溫的環境下,將各式各樣的食材,經過處理、烹調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料理。 他們不僅要應對節慶時訂單的激增,更要確保每一道菜的品質與風味。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廚師,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通常是媽媽扮演這個角色(當然,也有些家庭是爸爸或其他家人)。 準備餐點這個工作一點也不輕鬆,從採買食材開始就要費盡心思,想家人的喜好與營養的需求,買回來後要處理食材再烹煮。這些都是家庭裡每天要面對的課題,那怕只是買現成的便當,這種日復一日的付出,往往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 感恩的心 在許多宗教與文化中,都流傳著感謝食物得來不易的傳統。這源於古時候,人們必須親自耕種勞作,才能獲得溫飽。 相較之下,現代社會物質豐饒,我們多數人已遠離了生產食物的辛勞,對於日日為我們準備餐點的人,那份付出與用心,有時便因習以為常而被忽略,感恩的心也隨之淡薄。 在幼兒園裡,也有廚房阿姨,每天為我們準備午餐和點心,從計畫到採買、烹調的過程,每一個步驟都不馬虎,很辛苦。每天的餐食、點心必須含有全穀雜糧、魚肉豆蛋奶、水果、蔬菜類等營養成分。我們只要張嘴就能享用,多恩典啊!應該要心存感謝。 鼓勵小朋友們,不挑食,不論是早餐、午餐或下午點心,以感謝心來享用食。 這不僅 是為了健康,更是對料理者辛勞的一份基本尊重與感謝。 我們誠摯地期盼家長們,在家中延續這份美意,引導孩子對食物常懷感恩之心。 在吃飯前,不妨帶著孩子向媽媽,或其他為這餐飯菜付出的家人,真誠地說一句「辛苦了,謝謝」簡單的話語,正是培養感恩習慣的美好開始。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愛我們的家,了解媽媽的辛苦

曾幾何時,我們在時間上總是覺得時光飛逝,日復一日的生活、一成不變的工作、汲汲營營的忙碌日子,轉瞬間,消逝了許多的美好時光,如今已是五月了。 今年的五月很特別,有三個節日~五一勞動節、5月11日母親節、5月31日端午節;這三個節日以母親節最受人們的重視。 母親節這個受到全世界重視的節日,是美國人安娜賈維斯發起的。她覺得母親一輩子默默為家庭付出、奉獻,她的辛勞應該被人們重視。1913年美國訂五月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 儘管這個溫馨的節日已在全球廣為流傳,許多國家都選擇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一同慶祝母親的愛與奉獻。不過,有些國家會在一年中的其他時節,以獨特的方式來表達對母親的敬愛。 仁和今年沒有舉辦慶祝活動,然而也沒忽略母親節蘊含的意義,各班老師的教學及吟唱「愛我們的家」,了解媽媽的辛苦、家庭和家中成員的重要,讓愛天天住在你我的家中。 家庭的愛,在上帝創造世界的時候就立定根基了。因著上帝的憐憫,讓人類對自己的家庭仍然保有與生俱來的愛。父母雖然不好,還是會把好東西給自己的孩子。 幼兒園時期的小朋友和家庭的連結最深,特別是和母親,這個階段的小孩容易直接表達情感,小學以後漸漸的就比較間接、歹勢講。 家長們一定要好好把握孩子們天真、可愛的學前時光,和他們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這將成為親子間最美好的回憶。 別消滅幼托保母的熱情 近日一條社會大新聞,就是有關保母虐童的案件,這是大家所無法容忍的事件。因此政府又計畫推出一項兒托專法,法案的草案針對0-2歲托育單獨立法。 雖然這項專法是針對保母,不是直接影響幼兒園,但這此法案的內容,讓作為與托育相關的幼教人員也不認同。 以強制錄影上傳到政府為例,一般公司為了安全有監視器錄影無可厚非,先不論幼兒的隱私和政府是否有能力保護個資,實在想不出,除了特定的犯罪人員,誰願意在工作時間24小時被錄影上傳到政府機關接受監控? 保護幼兒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但政府內的官員看到什麼問題都習慣拿起法律,沒有檢討真正原因,用修法把責任推到業者頭上,以為就能解決問題,殊不知這種修法只會造成更多問題,消滅更多具熱情的幼托、保母人員。 用心的托育機構和優秀的幼托老師不計其數,媒體應該多些正向的報導,一些人性光明面的新聞才是,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正向能量,讓愛充滿每個人心裡。 值此溫馨節日的到來 仁和送每位媽媽蛋糕一盒。 祝福所有的媽媽 母親節快樂 家庭幸福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學習善意和包容

昨天是五一勞動節放假,放假的對象是參加勞工保險的工作者,私立幼兒園的老師是其中之一。而公立學校的老師、公務員沒有放假;有人放假有人沒放,不同調,導致有的家庭,需要多一些心思去安排;因此有立法委員提議將勞動節定為國定假日。 一直以來都不知該如何和小朋友說明勞動節放假的意義與對象,只能解釋,因為老師放假,沒人可以帶你們,所以小朋友就放假了。 五一勞動節放假當天,有不少勞工團體集結在凱道抗議,提出許多對政府的訴求,。 大人的世界有著千頭萬緒的矛盾,孩子的天地彷彿平行世界,單純無憂無慮,充滿了愛與同情,充滿了好奇與趣味,也最無心機,最不知記恨,只要對他一點好,他便全心全意地回報你。 大人的世界世故老成,好爭好鬥,上帝便賜下這些天使,好讓我們多學一點純真與無邪。 是啊!每天能與這一群天真活潑又可愛的小朋友在一起,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 看著他們盡情地在仁和的園地玩體能、騎車、踢球、唱歌、跳舞、奔跑,一起學習,沐浴在當中,享受寬敞戶外空間帶來的自在感,與自然親近,感受與體驗,聽鳥兒吱吱喳喳的叫聲,風輕輕地吹動花朵,金桔花開花結果,魚兒在水中游,種種生命的驚奇,體驗觀察自然界的奧秘,培養好奇探索的學習態度。 校園的一隅,有位小女孩,一個人自得其樂地玩著,想騎三輪車就去騎,一面唱歌,喃喃自語,看起來很快樂。 很多時候這個孩子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師長的話有聽沒有懂,孩子的媽媽也展現很大的包容心,讓孩子依照自己的生活節奏,甚至快到中午才來學校,無法配合幼兒園的作息,上課坐不住,老想跑到室外,老師也以包容的心讓她在大人的視線內自己玩。 小女生的自由自在也有表現的時候 有一天,有位小男生掉了一條有紀念性且有價值的項鍊,園長知道這件事時已經事隔四天,沒聽說也沒看到;晨會時,園長提起這事,有位老師想起班上聯絡本上有位小女生撿到一條項鍊交給她。 當時老師以為項鍊是撿到的小女生自己不小心掉的,就把它放入透明封口袋內並黏貼在本子上帶回家。小女生家長回說:「那不是我們的東西喔。」 哦哦~原來這條項鍊正是那位小男生遺失的那條。 物歸原主,並提醒家長,小朋友來園不要攜帶、佩戴貴重物品。 不知小女生在哪兒撿到的?這段看似平凡的小插曲,沒有複雜的算計,沒有交換的期待,只有「撿到別人的東西、交給老師」這善意的舉動。 大人的世界常常充滿矛盾,幼兒的世界相對單純,希望所有仁和的孩子都能在園內學習到善意和包容,長大後也能把這份善意與包容,帶給更多人。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哇!建築」

教學主題:「哇!建築」 「我是一個小小建築工人,戴上我的安全帽,砌上一塊、兩塊、三塊四塊磚,我要蓋一座漂亮的大房子,蓋一座漂亮的大房子。」一首旋律簡單、淺顯易懂的歌詞,孩子們很快就朗朗上口,一面哼著歌,一面動手玩積木,堆疊著他們夢想中的房子。 本月教學主題 「哇!建築」,小孩們很感興趣,對建築的課題他們並不陌生,因為在居住的生活環境中,建築物處處可見,有新建中的大樓,透天厝、別墅、新的舊的房子到處林立…,還有許多正在改建中的房子。    環伺仁和幼兒園四周,前後左右目前就有四間舊屋正在進行改建工程。此起彼落的敲打聲,著實感到刺耳不舒服、心煩。想想幼兒園也會有整修工程的時候,大家就彼此體諒。 老師也趁機帶小朋友前往改建中的房子參觀。期待舊屋翻新後的新生命,讓社區的居住環境更舒適、美好。 春季旅遊:史博館 四月24日週四的春季旅遊-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又是一趟知性之旅,充滿了感恩的旅遊。在決定地點的同時,考量的就是和建築有關的課題之連結,和提供資源的豐富性與教育價值。幾經評估,這個以台灣這塊土地所發生的歷史沿革為核心的博物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雀屏中選。 博物館是一座不同於一般的建築,以「渡海」、「鯤鯓」、「雲牆」、「融合」四個與臺灣意象相關的概念為設計核心,讓孩子們欣賞不同的建築所呈現的特色;除了建築物外觀,還有內部的設計、空間的規劃、展廳所呈現的擺設等,讓孩子們從參觀置身其中,體會建築的美學。透過參觀,體驗、操作、影片介紹等,增長見聞、開闊視野。 本週積木創作主題:台灣歷史博物館、 我是一個小小建築工人… 幼兒園這兩年添購了許多木頭積木,名為單位積木,同時並添購置物箱與烏龜車,置放在活動室的角落,方便移動與使用。每週五晨光時間小朋友齊聚一堂,分四組進行,共同討論設計的主題,分工合作、動手動腦玩設計,小小的腦袋創意無限,設計出來的作品往往令人驚艷。同時也訓練小朋友的表達能力。

繼續閱讀 »

連假也是學習獨立思考的好機會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每半年一次的牙齒塗氟就在週四進行,藉著塗氟的日子,與合作多年美加美學診所的呂醫師、林醫師見面,知道又過了半年,彼此問安,可也是件幸福又快樂的事,就連醫生媽也來關心,醫生媽說~仁和辦學,始終如一,讓身為家長的我們很放心。 醫師親切、仔細、用心且耐心的為小孩們服務,小朋友依序一班班、一個個輪流著,張口讓醫師為他們的牙齒塗氟、把關,塗氟活動進行超順利的,連幼班小孩也能主動張口接受檢查;醫師用心的準備小禮物送給每位參與塗氟與口腔檢查的小朋友。  接著進行衛教宣導,呂醫師特別以AI生成製作仁和幼兒園牙齒小英雄影片,介紹牙齒保健的相關課題~有乳牙有幾顆?多久要檢查牙齒?正確刷牙的方法?甚麼是蛀牙?乳牙和恆牙?…..答對的小朋友可以領到一份小禮物。 連假也是學習獨立思考的好機會 週五過後,接著又是週休二日,不知道小孩們的例假日是怎麼過的?還有連休三日以上的假期?問~放假都在做甚麼?答~去阿媽家、到公園、百貨公司、圖書館…. ~四月初兒童、清明連假,加上運動會補假,共五天的假期,原以為連假五天大家應該很高興才是,沒想到卻有不同的反應。 家長尤其是長輩,因為連假,必須照顧孩子好幾天,小孩精力旺盛,整天跑跑跳跳的,照顧者實在吃不消,體力也透支,心裡頓時佩服起幼兒園老師了。 網路上也看到類似的問題,有幼教老師分享,班上小孩家長,因為連假,孩子在家裡無聊,吵著要去幼兒園,媽媽傳訊息給老師,問老師假期間若沒有特別的安排,媽媽願意花錢請老師陪小孩玩,老師的回答是沒辦法哦! 連假,孩子的反應通常兩極化,有的孩子覺得在家太無聊了,想到學校:有的是連假期間放飛自我,平常家長不讓做的事,例如看電視、玩手機,因為連假的關係,爸媽只好讓孩子沒限制的玩,這種一旦恢復正常上課後,又得花時間去調整。其實上述兩種狀況都是反映出平常孩子可能沒有自己的想法或喜好,只是照著爸媽、師長的安排,才會在沒有他人規劃的時候,不知道要做甚麼。 讓孩子自己選擇 對幼兒來說,規劃可能比較難,但可以從發展喜好來作選擇,培養基本的獨立思考,可以問小孩,最想做的是什麼?畫畫、美勞、到公園運動或看書…,盡量讓小朋友自己做選擇。 一旦做了選擇,若有兩天的連假,可以再問~第二天想做什麼呢?孩子也會開始思考,我最喜歡什麼,想做什麼,慢慢再細問,上午或下午,需準備什麼工具或材料?如畫畫需要圖畫紙和色筆,家裡有嗎? 這樣的過程可以慢慢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而且也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以及事先準備的好習慣。 連假對家長來說可能是額外的工作,不過只要培養,多數孩子都能從中建立「自己也有能力安排生活」的信心,隨著時間,慢慢展現出更多主動與想法。而這些從生活中萌芽的獨立能力,會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養分之一。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51屆運動會後記

上上週(3/29)舉辦了第51屆親子運動會,隔週三、四、五兒童清明和運動會補假一連五天,讓大家能有更好的假期安排,即使沒有外出旅遊,也能放鬆心情,放慢工作時忙碌的腳步。 運動會的機會教育 舉辦一場運動會並不輕鬆,除了事前的周詳規劃、練習,當日活動的進行以及活動結束後的整理與檢討,做為明年運動會的參考。 活動的意義非凡,不僅讓家長能親眼看見孩子的身體發展與自信展現,更提供孩子們難得的「機會教育」──關於時間管理、團隊合作,以及提前準備的重要性。 孩子們學習什麼是領導和團隊合作​,例如:大會舞需要全體孩子共同參與,有些孩子動作學得快,便自然地成為帶頭者,幫助同學或弟妹學會動作。練習時若有人不合作,練習的次數就會增加。 另外時間的規劃,集合時和小朋友一起討論時間的課題,就運動會8:30開始,對多數小孩而言是一種挑戰,那為什麼要8:30開始?於是園長啟動活動室布幕的按鈕,當活動室的布幕緩緩上升,呈現在眼前的是陽光照在草場的畫面,小朋友豁然明白,愈晚太陽愈大、愈熱,也能理解為什麼要在8:30開始。 小朋友是運動會的主角,也是成功的關鍵。為了運動會,半個月前就開始練習開幕典禮的流程和大會舞的排演,不論是進場動線、升旗典禮還是大會舞,每一個項目流程都井然有序。孩子、老師與志工家長也都展現了絕佳的默契與配合度。  小朋友們體會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準備越充分,表現就越從容。這是一堂用身體體驗、用心記住的課。  運動會的回憶 活動過後,週四園長和孩子們分享運動會的活動-最喜歡的運動會項目是什麼?孩子們的回答~我最喜歡的是坐在爸爸的肩上投籃、我最喜歡氣球傘,因為可以吃漢堡、有花仙子…、我喜歡跳箱,跳起來像飛起來一樣..」、我最喜歡賽跑、我喜歡跳舞…等。 再問:「怎麼把這些快樂的回憶留下來呢?」孩子們認真地想著~可以拍照、表演、寫下來,最後,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畫下來。  畫畫,永遠是幼兒最喜歡的表達方式之一。於是園長發畫紙給想要畫下回憶的孩子,把這段記憶透過畫紙記錄下來。 慶祝兒童節舉辦親子運動會,園長也用心的準備了禮物,讓孩子們感受到被祝福與重視。更令人感動的是,活動結束後孩子們回顧參與的經驗,個個臉上露出了快樂與滿足的笑容。 有句話說:「強國必先強身」,體能不只是身體的鍛鍊,更是意志、合作與責任感的養成。相信,在這片陽光與汗水交織的操場上,孩子們學到的,不只是跳躍與奔跑,更是在生命旅途中一筆筆珍貴的成長色彩。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