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 戶外教育:走出教室,學習更有感

走出教室之外,學習經驗知識而非套裝知識,近年在國際形成新學習風潮。芬蘭、美國、英國、澳洲與日本不約而同開始重視「戶外教育」,希望能呼應未來教育的需求,台灣也正搭上這波國際趨勢。

簡單來說,只要是走出課室的學習,都是戶外教育。讓孩子走出教室,重拾好奇心,結合五感體驗的融合學習,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包括生態、冒險、食農、在地文化等領域,都可以是戶外教育的主題。 課本能給孩子的太單一、太片段,大人要思考的,是如何創造機會讓孩子拓展生命經驗、拓展視野,未來才有能力、餘裕面對人生。學習不應該是單向傳授、無感背誦,而是探索、發現與感動的過程,這 也是台灣正在努力的方向。

傳統教育出問題,世界各國都在找好的未來教育模式。在各式各樣新模式中,戶外教育(Outdoor Education)是備受矚目的新流派。這被視為突破傳統教育被限制在「課本+教室」框架中的關鍵 力量。有的國家甚至將戶外教育列入新課綱之中。

想培養出適合未來的人才,傳統、典型、侷限於教室與課本,將 實質世界抽象化並抽離自然的「套裝知識」的教育,顯然已不足以應付未來。說來有些反諷,能補其不足的教育解方之一,竟要向遠古時代取經:人類最早沒有「教科書」,學習是從大自然觀察、真實經驗而來。 走出教室之外,學習「經驗知識」,近年在國際形成復古又時髦的新學習風潮。

包括芬蘭、美國、英國、澳洲與日本等國家,不約而同開始重視「戶外教育」,盼能呼應未來教育的需求,台灣也正搭上這波國際趨勢。 結合五感體驗,學習得以貼近生活 什麼是戶外教育?根據《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戶外教育泛指「走出課(本)(教)室外」的學習,包括到校園角落、社區部落、特色場館、山林溪流、自然探索、社會踏查等等之體驗學習,透過走讀、操作、觀察、探索、互動、反思等歷程,結合五感體驗的融合學習,讓學習更貼近生活。

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走出教室,重拾好奇心學習自然就會發生。 戶外教育並非全新的概念。「人類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是在生活中學習各種技能與知識的。直到工業文明出現,我們熟知的『學校教育』才隨之成為主流,」台灣戶外教育的主要推動者、教育學者陳伯璋說,人類的學習,原本就是在真實環境中發生,是到了近現代,學習場域才被化約在教室中、學習內容才侷限於知識本位。

學校教育發展至今,加上都會化、數位化的社會趨勢,孩子的學習開始出現問題,例如學習動機低落、大自然缺失症等。「自然環境是生命成長必要的養分,但現在宅男宅女愈來愈多,視野跟思惟都愈來愈窄,」國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黃茂在觀察。

讓孩子更個別化、跨領域學習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直言,如果孩子被綁在課桌椅上,接受由上而下的教學、讀呆板生硬的教材,知識無法與生活經驗聯結,學習胃口當然被打壞。很多孩子放了學還得去安親班,留在教室的時間愈來愈長,很難有機會在真實情境中驗證所學。

「當我們把樹種在盆子裡、樹卻長不好時,就算根本不知道樹要什麼,我們通常還是會選擇施更多肥料;但其實,只要讓樹長在大自然裡時,你什麼都不用給,它就會長好、長大,」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表示,大家常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人不應把學生限縮在狹窄縫隙中學習,要是學生不喜歡這個縫隙裡的內容,很容易就停滯、不再往前了。

在此情況下,強調在真實情境中、透過各種感官經驗與操作來學習的戶外教育,既能解決學習動機低落的問題,還因學習方式的多元,能讓孩子更個別化、跨領域的學習,有效提升認知與非認知能力,確實能補充課室教學的不足。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