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0

園長的話 – 多一些同理心,多一些溫暖和關懷

活動室集合音樂響起,孩子們一個個魚貫而入走到自己熟悉的位置,並隨著音樂舞動著身體,個個精神抖擻且面帶笑容,期待著有上台的機會;看著一張張童稚純真可愛的臉,正不知該請誰上台帶動作,突然眼睛被睿玹身上閃亮亮的蝙蝠俠圖案所吸引,於是請他上台,並邀請衣服有圖案的小朋友上台,一時間出現了麵包超人、恐龍、蜘蛛人、公主….等,哇~好可愛哦,圖案大會師,園長也藉機分享畫圖時,衣服可設計不同的花樣。 說著說著說到了四年一次的總統、立委選舉,問「有沒有去投票?舉手的好多人哦!」再問:「舉手的小朋友真的有去投票嗎?」他們還是很堅持的說有;原來是陪家人一起到投票所投票啦,小朋友只知道選總統,立委就不清楚了,說總統當選人是蔡英文。 趁機告訴孩子,不能只說蔡英文,要加上總統的稱呼,才有禮貌,也分享選舉人的年齡與資格與候選人的資格。 今年的總統、副總統選戰特別激烈,新聞媒體裡每天都有選舉報導,讓大家都覺得很緊張,投票日一大早不到7:30,園長就提早出門趕著去投票,到了投票所,前面已經有10個人在等待,沒想到再過了10分鐘,後面已經排了快100人的長長人龍了!大家都知道選舉的重要,民主的傳統已經深深融入台灣人的生活。 選舉是一時的,現實的問題不會因為選舉而自動解決,只是我們可以決定用什麼方式去解決,以台灣來說,現在面臨的是少子化問題,不管那個政黨都開出很多不同的支票,希望減緩少子化,以世界其他先進國家來說,其實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面臨年輕人經濟獨立後,想要結婚的人數變少,就算結婚了也不像以前一樣組成家庭生小孩,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所謂的少子化現象,鄰國日本、韓國,甚至對岸中國的大都市都是如此,面臨問題時執政的人就得資源要不要先投資在孩子身上呢?如果多一點預算放在孩子身上,那肯定有一些族群要犧牲一點。 以仁和來說,創園以來就一直秉持著創辦人的理念,希望提供平價優質、有寬廣空間、大量接觸花草樹木、豐富體能課程的幼兒教育,以孩子的健康為優先,讓孩子快樂成長,在一切物價都上漲的情況下,好幾年都沒調整費用,但支出卻不斷的增加,人事費、餐點費、修繕費…;隨著時代變遷,社會對幼兒園和老師的期待也越來越不一樣,以老師為例,幼兒園老師的工作真的很辛苦,每天要面對15個孩子,要讓他們守秩序、融入團體生活、培養良好生活習慣、認知與技能等,勞心又勞力,更需要專業;父母對幼兒園和老師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園長和老師的壓力指數提高,憑著愛心和毅力才能在崗位上堅守住。 園長知道老師的辛苦和家長的期待,希望能在當中取得平衡,不是只考慮一方,對園所而言,家長和老師都同等重要。也希望能從小處來調整,讓老師有感。下學期下午接送時間從六點提早十分鐘,在五點五十分,目的是希望值週老師能早點回家休息,因為隔天一早七點20分就要到園了。二月開始實施,十二月底告知,讓家長有心理準備。 每一個改變都無法讓大家滿意,因為立場不一樣,小小的園所就有如此的問題,何況是一個國家,總統面臨整個社會的問題,一定也會有很多人不滿,很多人責難,希望大家能多一些同理心,多一些溫暖和關懷,一起來面對我們社會共同的問題,讓台灣的未來更好,讓我們孩子未來的生活更好。 祝福大家 健康快樂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動物選總統

萬眾矚目的大選 誰是下一屆總統? 獅子大王把游泳池蓋在自己家門口,讓大夥抱怨連連。受不了的動物們,決定舉辦一場選舉選出新總統。四位動物很快就登記了,他們掃街拜票、上電視、玩直播,也不忘抹黑對手,還推出了宣傳口號。 1號獅子:全心全意 為民服務!選總統 投獅王! 2號猴子:投下改變森林的一票!懇請支持 猴子當總統! 3號蛇:認真打拼 說話實在!唯一支持 蛇選總統! 4號樹懶:珍惜您的選票 做出正確決定 相信樹懶! 他們也舉辦辯論會,對其他候選人提出尖銳的問題。 「你這隻蛇,有辦法解決鳥群在空中交通堵塞的問題嗎?」 「簡單!每隻鳥都應該先登記,在固定的時間起飛和降落。」 快來參加投票,和動物們一起選出你最喜歡的候選人。但是,記住不要告訴任何人:這是一場祕密投票! 大人需要停止仇恨言論,避免孩子將政治和醜陋聯想在一起,這是本書的願望之一。 ──佩德羅‧馬昆 每到選舉期間,大街小巷掛滿看板,電視不間斷的報導,假新聞、黑函滿天飛。於是,提到選舉,每個人想到的都是賄選、吵鬧、分裂等負面的字眼。然而,作者卻告訴我們,政治本身沒有錯,我們應該防止孩子把它和醜陋聯想在一起。大人也不用因為現實令人失望,而不跟孩子談論選舉。反而,我們要從小告訴孩子民主的精神、選舉的意義在哪裡,然後期待他們未來做得更好。 書中透過貓頭鷹的角色,簡單說明了選舉的規則和舉辦的方式,將生活中常見的競選活動融入故事情節,讓大人小孩都能跟著一起去思考、討論怎樣才能透過選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這種思考與對話的練習,也是從小培養公民素養的最佳方式。 文/上誼文化公司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把握親子共讀難得時光

等待多時的流感疫苗施打終於在週二順利的完成了。 此項作業自衛生與教育單位宣導年度疫苗將進入校園接種時,因為有助於小朋友,於是積極的投入與配合,今年是參與疫苗接種的第三年了,比起往年,或許是因為行政流程或疫苗庫存的關係,今年完成時間較晚,比政府宣布幼兒施打時間晚了一個月,也因此施打人數一再變動,從原先同意施打改不同意的,不是自行去施打,就是小孩感冒。 雖然看似不複雜的疫苗接種,可也得花費心力協調與安排,從申請到時間安排、人手、取得家長的同意書、名冊的建立、流程…等,加上施打時小朋友的擔心害怕,需要老師們的安撫與帶領,施打後小孩身體的反應,健保卡、兒童手冊等的攜帶,每一個環節都需有所準備,疏忽不得零零總總的事,考驗的著我們的愛心、耐心與細心,過程中還有老師的抱怨,讓她們多了很多事與責任;不論如何最後總是順利完成,感謝參與此事的老師們和侯世婷診所團隊的協助。 政府為了幼兒健康提供公費疫苗是好事,能降低幼兒生病的機率,仁和為了配合政府政策,一向率先響應;記得往年幼兒是優先施打,今年幼兒的優先程度似乎降低了,去年為了吸引幼兒參與,提供乖乖當贈品,今年承辦小姐的答覆是因為運費很高,預算被取消了。 或許在學校施打的政策原本就為了提醒家長,隨著大眾對疫苗的認識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爸媽提早自行帶小朋友前往診所施打疫苗,或許在學校集體施打疫苗的方式未來也會逐漸退場。 學期末,又到檢視親子共讀成果的時間了,親子共讀不僅是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幫助還對文字不那麼熟悉的孩子,建立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從中習得文字的語言;為了鼓勵親子共讀,提供小獎品當禮物;在檢視的過程,從孩子們的言談中了解,有家長只在共讀紀錄本上記錄,並沒念故事給小孩聽,若果真如此,實在太可惜了;還有為達到本數,同一天記錄了二、三本。 親子共讀的成果,不在於讀了多少本書,或是有沒有拿到園長鼓勵的獎品,而是親子之間的羈絆、一起度過的時光,而從旁觀察體會到孩子閱讀能力的成長,這些才是親子共讀推動的目的;孩子的成長其實是超乎父母想像的快,他們願意和爸媽一起閱讀,或需要爸媽協助閱讀的時間,可能只有幼兒園到低年級的階段,而這段歲月在每天的忙碌中,很快的就過了。 常聽很多大企業家、事業上大家公認的成功人士說,他們最後悔的就是當年忙於事業,沒時間陪孩子長大,園長也很瞭解,很多爸媽忙工作真的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其實那也不要緊,陪伴孩子最重要的是相處的品質,與其每週都花時間把親子共讀當成功課草草完成,不如找一本好書,跟孩子一起分享讀完,互相分享閱讀心得,享受這個人生中難得的親子時光,這才是親子共讀最希望達到的目標。 祝福大家 健康快樂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幼兒的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看似熟悉,但卻有點陌生及似懂非懂的感覺。究竟品德是甚麼? 【何謂品德?】 若將「品德」二字剖析來看:「品」,人的操行、本質;「德」,指人行為正直,品性善良。而將「品德」二字一併來看,亦即是指人行為正直,品性善良。現代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學術成就,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品德培育,致使一些良好品德如誠實、守信、尊重、禮貌、勤奮、責任、公正、關愛等重要的品格,其重要性逐漸被削弱。其實,人的道德品格的養成是從零歲開始的,嬰幼兒期是品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期。 一切從家庭開始 剛出生的嬰兒沒有對錯觀念,不知道甚麼行為是可以做的,甚麼是不可以做的,其道德判斷可說是「無規範期」。 2歲至5歲的幼兒開始了解規則的存在,他們會模仿年長的孩子來遵守規則,以免受罰。因此,幼兒階段的孩子,所建立的是非標準是來自家長,例如: 「要與別人分享」、「上車要排隊」…「要誠實有禮」、「不可說謊」…「不能欺負別人」、「不可搶妹妹的玩具」…「要關心他人的感受」,「要與弟弟一起玩」… 孩子會根據家長的規則來界定某些行為的對與錯,並且學會將一些來自家長的教誨運用到自己身上,逐漸形成孩子的品格。 培養孩子品德的方法【示範好品德】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示範好品德,孩子就有活生生的例子知道如何實踐好品德。例如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誠信,家長除了提醒孩子守信用的重要性外,亦要以身作則,不可信口開河,要實踐對孩子的承諾,讓孩子在生活中親身體驗誠信的實在! 【讚美好品德】 當孩子表現出好品德時,家長可具體指出孩子哪些言行和態度示範了良好品德的特質,例如孩子主動與碰面的鄰居打招呼,家長可讚賞孩子的主動、誠懇、有禮、勇敢等良好品德,並解釋這些好品德如何使他和別人都受益,這樣便能鼓勵孩子繼續表現好品德。 【分享好品德】 家長可以利用晚餐或親子的時間,與孩子分享自己如何應用了好品德,並因這些好品德為別人及自己帶來怎樣的好處。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便能塑造出良好的品德。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2020來摟

今年是2020,密語愛你愛妳!世紀百年數字重疊年2020,是一個好數字,齊齊整整,易易有聲,又逢十二生肖第一個老鼠年。我們這一代人有幸遇上了2020,是人生旅程奇妙的一頁,可得好好珍惜,為自己寫下美好的紀錄。全球都在歡慶這個節日,以不一樣的習俗來迎接~有的是將屋子可打碎的東西摔碎,扔登到門外;有的是家家戶戶都要擺一顆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繫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而鄰近的日本,與台灣很像,是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陽,就是我們所 謂的迎曙光。 新的一年,是個值得歡慶的日子。週二上午,也就是2019年最後一個上課日,我們舉辦跨年活動,小朋友們齊聚一堂,在老師的帶領下,唱歌、跳舞、玩遊戲、倒數計時,沒有煙火、沒有水舞秀,只有氣球ㄆㄧㄌㄧㄆㄚㄌㄚ的聲音,大家依然嗨翻天,送走2019迎接2020,以歡喜心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一起說新年快樂。 隔天,問小朋友:新年放假去哪兒玩?以在家的居多,到鄰近公園的也不少。當天,我到市場逛了一下,原本是去買水果,卻被一位叫賣哥的叫賣聲給吸引,加上圍觀者人數不少而駐足觀看;眼看攤位上一件件不起眼的物品,經他三寸不爛之舌的說明,成功的銷售,而我也不例外的掏腰包購買了好幾件,也不管物品是否如叫賣哥所言,那麼神奇好用,但因著他話語帶給我的快樂感,在新年的第一天,讓我感到很值得。 一句話說得合宜,正如金蘋果放在銀盤子裡。金蘋果放在銀盤子裡,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當一個人說了一句恰當的話,就能有令人讚嘆的結果,何樂而不為呢?相信這是神所喜悅,也是我們應當學習的2019已走入歷史,問小朋友過了還會不會回來?不會。是啊!不會再回來了,取而代之的是2020年。 然而大家對2019的印象和感觸,從票選出的年度代表字「亂」可見一斑。從2008年開始,台灣年度代表字大選活動,今年是第12年,12年一輪迴,12年前代表字是亂,2019又是亂字,兩次的共通點都是大選年,看來台灣社會因選舉而出現亂象,值得全體國人好好的省思。 新的一年 祝大家 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別再講「運動明天再說」!

新年新計畫從15分鐘學跑步開始又到了擬定新年計畫的時刻!如果你希望利用新的一年,開始培養運動習慣,不妨參考這篇文章的建議就算你從來沒有跑步習慣,或者已經很久沒有跑步,也可以隨時或重新開始。跑步是一種理想的全身運動,不需任何器材,可以促進心肺循環、增加骨質密度、幫助思緒清晰。所以,讓我們開始吧!但是要怎麼開始呢?跑步似乎是一種很強力的運動,但是別擔心,所有跑者都是從某處開始的!跑步教練約翰•霍納坎普(John Honerkamp)說:「在你可以一次跑一公里以前,你得先練習慢跑和避免受傷。」萬事起頭難,美國《簡單生活》雜誌提一個簡單的6步驟跑步菜單,幫助有心開始練跑的人起頭。 步驟1:第1分鐘,跑30秒、走30秒 在這第一分鐘裡,專注在你的姿勢上。把你的肩膀後旋、下沉、保持在耳朵後面。兩肘前後自然擺動。抬頭挺胸,雙手放鬆。 步驟2:第2~3分鐘,跑1分鐘、走1分鐘 找到你的節奏,用鼻子吸氣、用嘴巴呼氣。呼吸時,可以默數一、二、一、二,重點是保持規律的節奏。 步驟3:第4~6分鐘,跑1.5分鐘、走1.5分鐘 為了跑步(和走路)時保持動力,可以為自己創建一個充律動感的播放清單,在跑步時聽。不論是范•海倫還是小賈斯汀,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音樂就好。 步驟4:第7~10分鐘,跑2分鐘、走2分鐘 剛開始練習跑步時,以連續跑2分鐘為最長目標就可以了——用許多小目標來集成大目標,更容易成功。如果你在室外練跑,可以用一個地標作為目的地:例如一棵樹、一個交通號誌、或者一棟熟悉的建築物。如果你在跑步機上練跑,可以一次10秒為單位來練習。 步驟5:第11~13分鐘,跑1.5分鐘、走1.5分鐘 快要跑完了,可以挑戰自己,稍微加快速度(加快速度的標準,以不會讓自己呼吸困難為原則)。與此同時,加大步伐,讓自己前進。 步驟6:第14~15分鐘,跑1分鐘、走1分鐘 最後一段路,跑的時候維持速度,走的時候慢慢減速,直到原速度的一半。這時候可以左右轉動你的頭、前後旋轉你的肩膀數次,來幫助身體放鬆,最後依次伸展你的大腿後側肌肉、四頭肌和小腿肌群。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