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 作業寫得少 學業成就高? 摘自國語日報
文 台北教育大學周玉秀副教授
一項研究三十八個國家家庭作業與學業成就的非線性結果顯示,日本、丹麥等高學分群的學校,設計的家庭作業相當少,以數學作業為例,每個星期約一小時;而低分群國家如泰國、希臘等,教師派的作業反而相當多,每個星期達到五小時;新加坡則是家庭作業多的高分群國家代表。這份調查挑戰西方固有的信念思維,讓學界重新探究「影響學業成就的作業形式和深層因素」。他們發現,不同國家的家庭作業相當多樣化,例如:閱讀、寫作、小團體學習(以色列)、超過課本的個別主題研究、口述報告等,這類作業可刺激「高層思考」,進而左右學業成就。
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研究,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要素,發現母親的堅持、父母的教育與社經地位、家庭作業參與、母親的教育程度,都是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有效指標。其中,家長在家中對家庭作業的關切,最能強化學校課程的學習。
就休士頓研究中心的報告而言,母親參與學童的語文作業,幾乎預告了學業的正面成就。研究報告完全贊同家人透過家庭作業參與孩子的學校教育。研究指出,任何一個文化的家庭,只要能夠積極的參與孩子的學習,在家中支持孩子學習文法或間接的堅持孩子做好學校指派的功課,幾乎可預告其在校的學習表現。
對於家庭作業的認知,各國學生也不同。跨文化研究指出,德國七年級學生說:「老師讓同學寫一篇關於未來的作文,是藉著這篇文章查考我們的特質,以及寫作能力。」相對於德國學生能具體點出老師出作業的目的,台灣學生多數是缺乏這種自我覺察、監控學習的能力。
台灣國中七年級學生的家庭作業多,觀察北市大安區一名學生的聯絡簿,每天通常會有八到十二項的作業和考試,例如考生物、完成數學習作和自我評量、查禽流感資料、聽大家說英語、寫讀書心得報告、國文學習單、下週一考國文默寫……。對於這麼多的作業,學生的認知是「只要每天做完老師指派的作業,就會達到我進理想學校的目標」。顯然,國內教育並未和學生論證作業的教育意涵,只讓學生知道作業的工具性目的 ── 考上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