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陪伴 但也需建立獨立的習慣
週二中秋節,或許因沒有連假,出遊的人少了,連以往中秋家家戶戶在門前烤肉的情景也不復見。 前兩天,到林森路附近一家魚湯店,巧遇家長一家三口,閒聊中爸爸分享小孩自從升上大班後,爺爺奶奶來訪,想帶他一起出遊,小孩已不再像之前一樣,請假同爺爺、奶奶一起出遊,而是要來上學,爸媽對小孩行為的改變感到很高興。 的
週二中秋節,或許因沒有連假,出遊的人少了,連以往中秋家家戶戶在門前烤肉的情景也不復見。 前兩天,到林森路附近一家魚湯店,巧遇家長一家三口,閒聊中爸爸分享小孩自從升上大班後,爺爺奶奶來訪,想帶他一起出遊,小孩已不再像之前一樣,請假同爺爺、奶奶一起出遊,而是要來上學,爸媽對小孩行為的改變感到很高興。 的
放學時間,門口陸續有家長來接小孩,老師廣播呼叫小朋友,叫到名字的,班級老師會帶小孩到門口給家長,並做簡單的交談。當天若有上才藝,就會由值週老師協助;多數小朋友聽到自己的名字,會迅速的到門口,向老師、同學說再見,開心的和家人回家。 週三,門口老師和往常一樣,其中有位小孩被老師連續呼叫了好久,卻遲遲不見
生活自理的能力指的是自己能夠獨力完成的事項。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透過父母從日常生活中協助孩子循序漸進發展自理能力, 就可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到更多照顧自己的方式, 邁向獨立的成長道路。 生活自理的能力指的是自己能夠獨力完成的事項。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透過父母從日常生活中協助孩子
放學時間人來人往,爸媽來園接小孩,門口老師迅速的播報小朋友的名字,要回家嘍…,呼叫一次、二次、三次…,依然不見小孩的蹤影;正當要再呼叫時,辦公室對講機響起,老師說小孩大便在褲子裡,正在處理,請家長再等一下…. 這種情形經常會發生,但不一定是在下課後,也許是一早來園、上課中,或午休起床,對象不一定是小
7:25時間一到,在門外等候的小孩陸續入園,幾個幼幼的小小孩如常的放聲大哭,嘴裡喊著媽媽、媽媽,家長雖不捨,還是得放手,趕著去上班,讓老師抱著、牽著,哭著進園。 開學快二個月了,哭的小小孩仍舊不少。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展現出來的地方也不一樣,有的孩子兩個禮拜就適應,有的孩子三個月到半年才適應,沒有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