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政治人物提出不妥當的言論:「母語教育政策浪費教育資源。」引來民間團體的強烈不滿,認為其言論對耕耘母語教育的辛苦工作者以及臺灣的多元文化、母語教育、族群融合造成嚴重的衝擊。 實際上語言不僅僅是溝通的表象工具而已,語言是文化的根本,文化會影響語言的發展,而文化若是沒有語言的輔助,將會面臨凋零,從而
「上課實在真趣味,畫圖、跳舞、唸歌詩,認真讀冊識道理,人人謳咾好教示。」孩子們同聲齊念,朗朗上口,問:甚麼是上課實在真趣味?上課很好玩;認真讀冊?就是認真讀書;那人人謳咾?人人稱讚;會回答的孩子人數極少,宣丞是其中的一個,問:怎麼懂的?因為在家阿媽也會教。 語言的學習沒有捷徑,只有透過不斷地練習,才
台灣教育部於95年5月宣佈,自九十五學年度起實施「台灣母語日」,規定各學校每週自訂一日為母語日,鼓勵於該日完全使用個人母語,不論是上下課、升降旗、公務廣播或師生間、同學間均如此。語言是保存和發展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産的最有力的工具。 各種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都不僅有助于語言的多樣化和多語種的教育,而且能
世界母語日定為每年的2月21日,由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1999年提出倡議,從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目標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避免地球大部分語言的消失。 1948年,巴基斯坦政府把烏爾都語作為巴基斯坦唯一的官方語言,引發了東巴基斯坦民眾的抗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