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感恩節

園長的話 – 感恩的季節

活動室張貼著一張張的感恩卡,吸引了大人、小孩的目光,駐足欣賞那來自家長、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卡片,一張張卡片代表的是家長的用心與陪伴的心,引導小孩用筆畫出,用口表達心裡對人、對事、對物的感謝,將心中的感謝化為圖像呈現出來。感恩卡不是比畫得多美、作品多好看,而是卡片的內容,那是一張記錄,隨著時間的流逝,是一個回憶,紀錄著孩子當時的感動,和畫畫的語言。 感恩的心從簡單的謝謝開始,謝謝爸爸、媽媽給我溫暖的家,讓我不愁吃穿,還可以上幼兒園;感謝爺爺奶奶愛我照顧我;謝謝身旁為我做事的人;謝謝陪我一起學習伴我成長的同學;謝謝老師的教導;謝謝我有健康的身體;謝謝農夫,種米種菜;謝謝麵包師傅,烘培香噴噴的麵包。謝謝有陽光、空氣和水,讓我們可以生存……。 每天,孩子們會謝謝老師,也會互道謝謝,謝謝小朋友陪他一起學習、一起玩。 在感恩的季節,讓說謝謝成為一種好習慣。 說謝謝,讓這世界更美好,讓我們感受到存在的恩典。 秋冬季節,東北季風報到,大陸的霧霾隨季風挾帶來台,天空經常一片霧濛濛,台灣每年有半年都壟罩在髒空氣下。而空氣是生物必要的生存條件之一,空氣污染濃度超過一定標準,對人體及環境都有危害性。 今早環境即時通顯示空氣品質是「紅色警示」的旗子,提醒大家要注意,戴口罩,少戶外走動。 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討論,從小動作上愛護自己的身體,每天要看門口的旗子,了解空氣品質的好與不好,做好防護的動作;從愛護環境方面,小朋友可做些甚麼? 「垃圾分類」「減少用塑膠袋」「不亂丟垃圾」「節約用水」……. 從小養成的好習慣,一生受用無窮。 下週的秋季戶外教學-感恩之旅「台南鴨莊」,孩子們很期待,問孩子們看過鴨子嗎?有人點頭、有人搖頭。看過雞嗎?點頭的比較多。雞和鴨有何不同?雞嘴巴尖的,鴨子是長長扁扁的;公雞有雞冠,鴨子沒有;鴨子會游水,雞不會;為什麼鴨子會游水?聰明的毓祥說:「因為鴨子腳有蹼,雞沒有。」 從大中小教學主題選擇戶外教學的地點,考慮車程、空間、費用、孩子的體力、教育的意義、趣味性及安全性等因素,來決定旅遊的地點。 透過學校舉辦的戶外教學,在園長、老師的帶領下,不僅開闊孩子的視野與學習的領域,更重要的是團隊合作、獨立性的學習。 祝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感恩 & 感謝

「我感謝我的姑姑,因為我的姑姑每天都照顧我、唸故事給我聽;我感謝所有的朋友陪我一起玩;我感謝我的爸爸媽媽,他們很辛苦的賺錢;我感謝老師教我很多事;我感謝自然的一切;我感謝園長每天上台講話;我感謝…..」滿滿的感謝在孩子們的心裡,週四感恩節的活動,透過言語的表達,來回應感恩節所要感謝的人事物。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禮拜四是美國人的感恩節,仁和覺得這是個很有意義的節日,透過節日所營造的氛圍,帶領寶貝進入感恩的情境裡,了解感恩的意義,落實在實際生活中,讓小朋友從小就能建立感恩感謝的心,終身受用無窮。 從製作感恩卡開始,請家長和小朋友一起製作、參與,將感恩的事項透過圖像、文字表達出來,帶領孩子對周遭的人事物獻上感恩。 現今因少子化,家中四個大人(長輩、父母)照顧一個孩子的比比皆是,小孩們得到的愛與物質都太多,很多時候已不太懂得表達回應與回饋,視為理所當然。因此,我們重視這個節日背後的意義,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年的感恩節剛好在11月24日,我們舉辦感恩節慶祝會,孩子們聚集在活動室,戴上火雞頭套,每班造型都不一樣,可愛指數破表。首先由中班小朋友以戲劇方式演出感恩節的由來,在Lily媽咪的帶領下,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詮釋感恩節的由來,搭配口白,台上小朋友輕鬆的演,台下開心地欣賞;接著小朋友上台說感謝的話語;緊跟著是各班的火雞之舞,大家開開心心的舞著;火雞吃米是最吸引他們的,小朋友每人手持一支湯匙,原來的設計是只舀3顆玉米球,但有孩子一見盤子裡的玉米球,忘了只能吃三顆,有的舀了一大匙,小小的嘴巴張口吃不進去,只能眼見它掉在地上。 最後大家一起享用感恩的餐點,用餐前提醒小朋友應注意的事項,如取餐時要用夾子或公筷、不可翻攪、不要一次夾很多、要慢慢吃..等;吃在嘴裡、甜在心裡,感謝所有準備餐點的家長,感謝小朋友、老師同心協力,在事前場地的準備,與活動後收拾與恢復;感謝侑棠媽咪協助善後餐桌與場地的整理,滿滿的感謝在我們的心裡,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更期待下周四12/1日的感恩之旅……. 祝福大家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在生活中學會感恩

受一股強烈東北季風影響,週三氣溫明顯下降,周四、周五早上溫度更跌至攝氏15度,這樣的冷天氣據氣象報告會到下週,才又會逐漸上升到25度左右。面對忽冷忽熱的天氣,大人、小孩或長輩,大家都要留意,添加衣服,避免飲用生冷的食物,注意身體的保健,才能降低罹患感冒的風險。外頭雖然冷颼颼的,但週四,在仁和的園地,卻因著被大人、小孩的熱情所圍繞,而暖烘烘的;在感恩的節日,大家相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享用美食,過了一個難忘的感恩節。 博堯阿嬤說:「我最喜歡參與這樣的活動,感覺很棒,謝謝你們,這在很多園所是看不到的。」 感恩節雖然是國外的節日,但因為覺得有意義,希望培養小孩從小就有感恩、感謝的心,並能落實在生活中而舉辦。 感恩節在美國有如我們台灣的過年,因為感恩節是美國先民紀念上帝對他們的帶領,帶領他們飄洋過海,從歐洲大陸到美洲,開創他們全新的新生活。 而感恩節在台灣呢?沒這個氣氛,除了教會外,一般人沒在過,也不知有感恩節。我想,原因之一也許對生意人而言,沒有商機,不像萬聖節,所以沒能被炒熱,一般人沒在過感恩節。 台灣雖然不像美國,為了信仰的自由,搭乘五月花的船到美洲大陸,從無到有的建立了家園,所以他們不斷的來自我提醒,當心存感恩來回應上帝的帶領。 感恩節是在提醒我們,要時時心存感恩,不是只在感恩節才感恩。 舉辦感恩節活動已有行之有年,但這三、四年,在感恩節當天是舉辦秋季之旅。今年再度舉辦感恩節慶祝活動,感覺很不一樣。 情境佈置~感恩卡、感恩樹;餐點的預備、節目的準備以及火雞創作畫的準備,在預備的過程中,老師們一步步帶領小朋友進入感恩之門;參與桌椅的排放與收拾,體會辛苦忙碌的工作人員;活動中了解感恩節的由來與意義;享用美食餐點,學習用餐的禮儀。 讓小朋友在生活中學會感恩~對創造宇宙萬物的神、對愛我的父母、對園所師長、對社會上一群默默獻上自己的人獻上感恩的心;對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獻上關懷的心,讓感恩的心在他們的心中,在你、我,在社會、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伸根、發芽、茁壯。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感恩節、感恩月和親職講座

「星期六的親職講座,映涵玩得非常愉快,我們大人也獲益良多」、「17日的親職講座,筠晴爸爸回家一直對學校的用心讚美有加」、「一到仁和的活動室,就發現怎麼不一樣?以往都是排放好桌椅,這次竟然是桌椅放兩旁,玩起活動來了。真的回味起兒時的童年回憶了,真的好開心;闖關遊戲設計的真好,除了讓孩子動動腦,還能讓孩子學習守秩序、排隊,在玩與遊戲中學習,讚;今天的活動,柏睿直呼好有趣,用色紙排出各種形狀,回家還拿出色紙考爸爸,爸爸不會還由羽宣教導,太好玩了。」…. 感謝透過每週教學資料本,對上週六仁和所舉辦的親職講座「數學變遊戲」回饋分享的家長,從分享中更確定我們的用心沒有白費。特別是蘇羽宣的媽媽,不僅以口語表達感謝,又將感謝化為長長的文字敘述,真是太感動了! 誠如蘇媽媽所言,以往都是排好桌椅等候家長到來,今年卻沒有。是啊!當決定以「數學遊戲」為講題時,心想~去年此時的親職講座也是數學遊戲,題目、講師都一樣,家長一定會認為~聽過了,果不其然,報名人數創新低,怎麼辦?又不能更改,改講題參加人數會變多嗎? 為了讓參加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設計讓親子一起玩的數學遊戲,讓家長能樂在當中,從玩當中體驗產生認同感」的想法,不斷的在腦海中反覆思考著,於是和講師溝通、交換意見、尋求共識後,設計安排活動的流程,進行的方式和工作分配。 當天下著濛濛細雨,正自我消遣著~一年365天,偏偏選了一個下雨天,但林阿姨說「遇雨則發」,念頭一轉,都變成好事。 活動尚未開始,家長陸續到來,見座椅排在活動室兩旁,心裡大概在想-搞什麼東東。 家長站著接受歡迎是第一次,所以不嚕嗦,很快的由文璐老師進行破冰遊戲-一二三木頭人、機器人、睡美人、小矮人;接著許老師以撲克牌玩找朋友、口香糖黏黏黏和生日快樂的遊戲,家長的心和臉開始融化了;闖關遊戲更是熱鬧,親子人手一張闖關卡,過四關的到最後可獲得許老師的遊戲卡一份。 點心過後,恢復以往有桌子、椅子的型態,在麗娟老師的手指搖、猜謎後,許老師以串珠、撲克牌和色紙帶領親子玩數學遊戲,用色紙排出各種形狀,大家都樂在當中。依芯媽媽說:很棒,去年有辦過嗎?怎麼沒印象! 感謝仁和團隊的合作,讓活動能夠順利的進行和完成;感謝遠從屏東來的許老師,活化教學的方法,讓學習變得自然、有趣;感謝參與的家長和寶貝們,從操作中擁抱學習的樂趣。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生活中有很多要感謝的人、事和物。星期四是感恩節,照往例舉辦感恩節活動,寶貝們製作感恩卡、感恩樹和火雞圖,校園裡充滿了濃濃的感恩味。透過影片,介紹感恩節的由來;華盛頓家的原住民高山青舞;各班的火雞舞鬧熱滾滾;恩恩的一天-戲劇表演,讓孩子學習感恩的心;吟唱謝謝你的歌曲,感謝園內的師長們,並大聲呼喊~謝謝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在感恩聲中結束感恩節的活動。 感恩節、感恩月,為了不澆熄寶貝們感動的心,我們製作一本感恩護照,請家長務必協助寶貝們做記錄,讓感恩的心,變成孩子們帶得走的品格能力,一輩子受益無窮。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感恩的心,感謝有妳/你」,在感恩的季節,感恩的時刻,仁和營造感恩的氛圍,引領孩子們進入感恩之門,感受感恩的情境、感恩的言語和感恩的行動~與爸媽一起製作感恩卡,寫上對人、事、物的感謝;製作大 小 心心相連,表達對父母的謝意;製作感恩小卡,送給社區人士、父母、阿公、阿媽;與好朋友合影,互說感謝的話-謝謝你陪我玩、謝謝你說故事給我聽、我愛你…,簡單的話語,表達對朋友的謝意,老師媽咪將他們的話做記錄並製成一隻大火雞。 這些活動,都是提供孩子表達的機會,把心中的感動化成行動,呈現出來。走進校園,就被這些情境所蘊藏的暖流包圍,每個人都說感覺好好、好棒、也好感動。 感謝為我做事的人,感謝這一年來,為家庭、為社區、為社會付出的人。星期二仁和的小天使到社區送感謝卡,Mandy授旗給各班代表,孩子們也因此更感到責任與使命感,精神抖擻的在天使媽咪與天使義工的帶領下,分成不同的路線,到社區送感恩卡。為了留下這些珍貴的畫面,與暐瀅老師騎著摩托車,東奔西跑的補捉不同的鏡頭,也因此看到孩子們在老師媽咪的教導下,送卡片時的禮貌與態度。 每個受贈者被小朋友突如其來的「感恩節快樂!」「謝謝你們,辛苦了!」,霎那間臉上雖有著質疑的表情,但一下子就被孩子的話語感動,感受到被關心與被祝福,其中有幾個店家回贈糖果、餅乾,老師連忙解釋節日的意義,不是「trick- or-treating」,卻有個老闆娘笑著說,「互惠」也是學習的功課。 星期三,孩子們將感恩樹上要送給爸媽和阿公阿媽的感恩卡帶回家,給最親愛的爸媽和最疼愛他們的阿公阿媽,成效如何,不得而知。也許卡片上的感恩餅,都吃到孩子的肚子裡,感恩卡呢?是珍藏、還是… 星期四感恩節,舉辦秋季感恩之旅~高雄淨園機場休閒農場,不論是在地點的選擇、事前的勘查、車輛的租借,費用的收取,都是依照場所的規定。特別是小朋友午餐的費用,家長的入園費,與農場一再的溝通和協調,加上農場接洽的業務人員之異動,的確花了不少時間,才達成共識,這些前置的計畫工作很繁瑣,每個環節都必須扣好,才能確保旅遊時的安全與品質。 搭乘遊覽車旅遊,是孩子們很期待的事,連一些平日晚到的小朋友,早早的就來園了。一行人,分乘三台車,出車前,先進行遊覽車的安全宣導與緊急逃生口的演練,之後,在Mandy的帶領下,快快樂樂的出發,於十點整抵達,在導覽人員的帶領下,體驗騎馬、餵食水中的錦鯉、看鸚鵡、餵羊、兔 、鵝還有火雞,許願樹下許願;當然,此行最主要的是體驗飛機起降時的震撼感,昨天可是一個好日子、好天氣,孩子們好福氣,看到好多班機的起降,站在機場的外圍,用餐的地方,放眼望去,小港機場飛機起降地一覽無遺 ,寬廣的場地,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增廣他們的見聞。 大草原玩保麗龍組合飛機,也是小朋友最感高興的事,雖然烈日當空,他們仍興趣不減的玩著手上的飛機。 「轟!轟!轟!大家快來看哦,又有一架飛機要起飛了!」飛機在跑道上慢慢的滑行、起飛,大家一陣歡呼,YA!大人小孩都好高興哦!「造飛機、造飛機,來到青草地…..飛上去、飛上去,飛到白雲裡。」看飛機、玩飛機、唱飛機,好感謝哦!這真是一趟感恩之旅。 祝 平 安 喜 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台灣的地名是真趣味。開張大吉臆佗位?開張大吉臆新店;雨後春筍臆佗位?雨後春筍臆佗位新竹;四季如春臆佗位?四季如春臆恆春。」孩子們在老師媽咪的帶領下,熟練的念著這首~臆台灣的地名,覺得很有趣,中小班孩子似懂非懂的跟著念,大班可就不一樣了~像很有學問似的!問什麼是「新店?「新的店」「新竹?」「新的竹子」「恆春?」~~「橫的春子」#&※*?哈哈~真是無厘頭!大班小朋友最近探討的主題是「遊寶島」,透過老師的引導、地圖以及平日出遊所累積的經驗與知識,孩子們了解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地形像一條地瓜,東邊是太平洋,西邊是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共有二十三個縣市…;問小朋友:「台灣最近有什麼大事?」「選舉!」「什麼選舉?」「五都選舉」「哪五都?」~~?「從北部開始,有台北市、新北市、大台中、大台南、大高雄,共五都。」「選什麼?」~~?「市長和市議員」,這個議題,他們不大知道;住的城市是台南市,台南市以名勝古蹟聞名,孔子廟、億載金城、延平郡王祠、安平古堡、原住民文化園區..等,平時戶外教學常帶去,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一首「台南是府城,點心真出名,鼎邊挫、棺材板、擔仔麵、燒肉粽,安平古堡赤崁樓,億載金城看大砲。」孩子們耳熟能詳、朗朗上口。 從班級每週教學的假日分享中,知道有些家長常利用假日,帶孩子們出遊,這是件令人羨慕的事。有機會到各地玩,除了可增廣見聞,又可開闊視野,了解地形、地物,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尤其是帶小朋友出去,顧慮和麻煩的事較多,可見家長們的用心。 特別是幼稚園舉辦旅遊活動,考慮的更多,要帶這麼多的小蘿蔔頭出去,地點的選擇是最傷腦筋的。車程、景點的安全性、可看性,費用的多寡、接待人員的態度,都是決定的因素。 高雄休閒農場就在眾多的考慮下決定的。旅遊前二週,利用星期假日,開車前往,感受到農場經理的誠意,也特別交代工作人員不可怠慢,在11月17日以最好的服務態度與誠意,接待來自台南仁和幼稚園的親師生。當日抵達農場,剛巧客家電視台要錄製農場景色,So小朋友們在農場的行程,都成為攝影機捕捉的焦點~,小朋友們也以自然的態度面對鏡頭。問何時會播出?~最快也要三、四個月~~哦!哦! 洗愛玉-農場巡禮-餵魚-參觀蝴蝶園-用餐-吃愛玉-動手DIY,一切都在計畫中。這一趟旅遊,能夠很順利,感謝司機先生們純熟的技術,讓我們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感謝農場的工作人員,感謝仁和團隊的付出,感謝同行家長們的合作與協助,感謝所有的小朋友。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謝有我。 下星期四感恩節,我們將以感恩的心來舉辦,透過活動,讓孩子學會凡事心存感謝。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感恩之門

「今天是感恩節,艾德和安妮這對老夫妻獨自在家過節,而糟糕的是,安妮烤焦了感恩大餐。於是,二個人懷抱著不太愉快的心,來到鎮上的一間餐廳。餐廳原本今天不營業,不過,不知怎麼搞的,大門卻開著,所以才讓安妮和艾德不小心闖入,餐廳裡的奶奶說:「感恩節的大門就像快樂的心,要大大敞開著」所以,這二個不速之客,就成了這家庭的座上賓,他們邀請安妮和艾德一起分享大餐,之後更一起跳舞,艾德原本是不跳舞的人,不過,今天卻跳得非常愉快,回到家後,二個原本心情不佳的老人,回想今天最值得感恩的事,二人不約而同的一致認為–安妮把感恩晚餐烤焦了…………。因著十一月份是感恩月,星期四晨間故事時間,春吟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分享「感恩之門」的繪本。就這個主題,Mandy問小朋友:「什麼是門?」 承斈「就是可以進入家裡的門。」「幼稚園哪裡有門?」「教室、辦公室、保健室、廁所、寢室、前門、後門…」;「那前門有幾個?可以形容一下嗎?」「一個比較大,一個比較小。」;「後門呢?」孩子說:「一個大,一個小。」;「和前門有什麼不一樣的?」孩子群中有人用手比著,Mandy意會到他的意思:「捲嗎?」「大的是鐵~捲門」;「喜歡大的門?還是小的門?…..」接著就感恩之門,大家熱烈的討論著。 「你的感恩之門是大門?還是小門?」「門裡面有多少感恩、感謝的人、事、物?」 只要心存感謝,用心留意,生活中處處就充滿了感恩的事:一張在公園讓人歇息的長椅、一輛載送旅客的車子、一棵讓人遮陰乘涼的大樹、一個為我們服務的人…等等,才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Mandy!這是我做的海苔手捲!」孩子得意的吃著自己親手做的手捲,感覺特別的香、特別好吃。兩個星期一次的混齡學習區,孩子們都很期待,他們可自由選擇所要的學習區,有烹飪區、黏土區、科學區和美勞剪貼區,每個區都有大、中、小班的孩子,老師們事前用心的計畫和準備,在情境的導引下,讓小朋友們能夠開心的操作與學習,寶貝們玩得高興,Mandy更認真、用心的為他們在學習上留下記錄,並將畫面Po在仁和網站的生活點滴和影音連結處。 仁和的小朋友真幸福!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驚喜連連,從頭腦的操練、肢體的動作到體能的訓練,營造健康的身心靈,讓寶貝的生活充滿了歡樂。 要感謝的事,實在很多,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的功課,是很重要的。每天都可以感恩,可別只是限定在感恩節喔!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