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園長的話

幼兒教育的本質

前幾天老師傳來了一個令人感到開心的消息,就是一位目前就讀國小五年級的校友,參與昆蟲方面的學術研究,發表的論文被刊登在國際研究期刊,與博士生並列在上面,這是何等光榮的事,對我們來說,就已經感到與有榮焉了,何況是父母家人? 說到論文,這可是碩博士或教授升等、做研究才會發表的報告,五年級的小學生就有此能力,真令人誇目相看。 記憶中這位孩子,是一個不多言、安靜、不太與人互動的小孩,不過對特定主題則會很專注,炯炯有神的雙眼,像是時刻在觀察、搜尋他所要所在乎的事物,將它們保存在他的記憶庫裡。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說:「安靜的人腦袋裡擁有最『響亮』的聲音」。 翠蓮老師分享這位傑出校友,在幼幼班時,爸爸已經教他學習「茶道」,哇塞,茶道耶!聽起來很專業,是大人才會學的事,兩歲的小孩就接觸茶道?真是不可思議 茶道,起源於唐朝茶藝,後傳到日本。 日本茶道將為客人奉茶的簡單工作,昇華為一種藝術形式,以嚴謹的順序完成每一道動作,然後將茶獻給客人品嚐,展現盛情款待的精神。 真是不簡單、也不容易,爸爸用心良苦,看在前、也想在前,了解幼時可塑性極高的階段,所建立的好習慣和能力,一生受益無窮。 誰說二歲的孩子沒有能力?從離開母體的那一刻開始,就帶著好奇的心來探索這個世界,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建立對這世界的印象和探索這世界。動動東西、動動身體,了解世界 首先接觸的是原生家庭和家庭的成員。孩子像一塊海綿,不分好壞照單全收,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塑造孩子的樣態、習慣和氣質。 把小孩當大人看待、教導,他們是有能力的。 孩子心中吶喊著~「爸、媽不要小看我。」 感恩節戶外教學 在感恩的日子,安排了一趟感恩戶外教學旅遊,是一件令人開心且難忘的事。平時晚到的小孩,也難得起了個大早,在時間內就到園集 合;小孩們個個臉上露出愉悅的笑容,期待有個快樂的教學旅遊日。 週四分成四台遊覽車前往,在農場的安排下,小朋友增添了一些不同的體驗~搭鴨爺爺開的小火車參觀園區、鴨舍,聽導覽人員一路分享周邊種植的花木,分享鴨子的習性和作息;到蘿蔔園拔蘿蔔;小溝裡放小鴨,順著水流向另一頭,拿著小鴨,換一隻小雞;水上飄飄,農場利用大輪胎製作的水上乘坐工具,是外面坐不到的,大人也可乘坐,可惜只看到一位家長去體驗。 動物園有鴨鵝羊和兔子,看見鴨群堆疊一起,導覽員說因為鴨子膽子小、會害怕啦;還有拿牧草餵兔子和羊;拉泡泡,經驗最多的是吹泡泡,不曾拉過泡泡,孩子們還蠻喜歡的;旋轉木馬,對小朋友而言,雖不怎麼稀奇,但因為同學一起玩,感覺就不一樣了;戶外遊樂器具吸引著小孩們爬上爬下好奇的玩著;製作皮蛋和鹹鴨蛋,叔叔詳細解說,並分享如何辨別生和熟的蛋,生的蛋可以當陀螺轉,做完的鹹鴨蛋要放25天,皮蛋15天才能烹煮食用…。(稻草的是皮蛋、裝在塑膠袋紅土的是鹹鴨蛋) 每次戶外參觀旅遊,都能開闊孩子的視野和學習的領域。 這一代的孩子不缺乏旅遊經驗,因為週休二日幾乎都是親子旅遊日,家長很捨得花時間、花錢帶孩子外出,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很少待在家裡。小孩不缺旅遊經驗,但缺少的是團體、團隊的的禮讓與合作,在少子化的時代是他們所需學習的,也是家長必須重視的。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感恩的心

活動室張貼著一張張的感恩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駐足欣賞那來自家長、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卡片,一張張卡片代表的是家長的用心與陪伴的心,引導小孩用筆畫出,用口表達心裡對人、對事、對物的感謝,分享過去一年覺得感恩的事情,將心中的感謝化為圖像呈現出來。 感恩卡不是比畫得多美、作品多好看,而是卡片的內容,那是一個記錄,隨著時間的流逝,是一段回憶,紀錄著孩子當時的感動,和繪畫的語言。 感恩的心從簡單的謝謝開始,謝謝爸爸、媽媽給我溫暖的家,讓我不愁吃穿,還可以上幼兒園;感謝爺爺奶奶愛我照顧我;謝謝身旁為我做事的人;謝謝陪我一起學習伴我成長的同學;謝謝老師的教導;謝謝我有健康的身體;謝謝農夫,種米種菜;謝謝麵包師傅,烘培香噴噴的麵包。謝謝有陽光、空氣和水,讓我們可以生存……。 每天,孩子們會謝謝老師,也會互道謝謝,謝謝小朋友陪他一起學習、一起玩。 在感恩的季節,讓說謝謝成為一種好習慣。 說謝謝,讓這世界更美好,讓我們感受到存在的恩典。 下週的秋季戶外教學-感恩之旅「台南鴨莊」,小孩們很期待,問他們看過鴨子嗎?有人點頭、有人搖頭。看過雞嗎?點頭的比較多。 雞和鴨有何不同?雞嘴巴尖的,鴨子是長長扁扁的;公雞有雞冠,鴨子沒有;鴨子會游水,雞不會;為什麼鴨子會游水?孩子竟然不會耶,去鴨莊時可得讓他們仔細的觀察鴨子的腳。 「因為鴨子腳有蹼,雞沒有。」 選擇戶外旅遊的地點,除了參考教學主題外,車程、費用、地點的空間與設備、孩子的體力、教育的意義、趣味性及安全性等因素,決定旅遊的地點。 當然,季節的氣候亦是考慮的重點。選擇春季和秋季作為旅遊的季節,是因為春天~春風宜人,鳥語花香;秋天~氣候涼爽宜人,都是 旅游的好季節。不過,也得擔心出遊的當天是否會下雨?若是下雨該如何因應? 透過學校舉辦的戶外教學,在園長、老師的帶領下,不僅開闊孩子的視野與學習的領域,更重要的是團隊合作與獨立性的學習。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語音和語法 從小培養自主學習

前些日子在網路上看到長期關心台灣中小學教育也自己成立實驗學校的葉丙成教授分享一則故事。
 有位媽媽在問答時發問,「我家孩子今年高三,課業中上。他雖然很認真,但課業成績一直沒能夠更往上突破。爸爸就覺得他不夠努力,常常會對孩子說『你一定是都在滑手機,所以才沒進步。』爸爸這樣說,親子之間的關係也因此惡化。請問該怎麼辦?」 教授的建議是,爸媽不需要做這種沒建設性的批評,這種批評不僅對孩子的課業沒有幫助,還會傷害親子關係,不如轉念讓孩子在家裡最後一年過得快樂點。 教授的回答當然是有道理的,孩子都高三準備要上大學了,在課業繁重時提出沒建設性的批評,當然會引起孩子的反彈,不過葉教授的回答反應的是他給自己小孩的教育方式,而這位媽媽的問題反應的是多數台灣家長在教育上的「傳統」。 什麼「傳統」呢?就是多數爸媽通常在孩子的表現上,特別是課業,一旦不如預期,大都歸咎於不夠努力、不夠用功,然後批評要求孩子要再努力、用功一點。 這種「傳統」其實跟台灣長期的教育方式有關,即使是現在,還有很多父母認為課業成績還是最重要,因此從孩子小時候就要求功課與成績的表現,這不能說不對,課業當然很重要,但長期以這種方式督促的副作用,養成了孩子習慣依照父母、師長的要求去學習,是被動的,不是主動。 即使已是高三生,具投票權的年齡,還須父母的督促和尋求外界的幫助。 人類天生就有好奇心,學習應該是自主的,而不是被督促、被要求。 為了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仁和長期以來推動親子共讀,希望寶貝們從小在父母的陪伴下,喜愛閱讀、樂於閱讀,養成閱讀的習慣,翱翔於豐富精采的書海中。 每週五是借閱圖書的時間,在過程中,讓寶貝學習愛惜書本.認識文字符號,感受閱讀的樂趣,樣成喜愛閱讀的習慣。當然父母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請家長於假日時間與寶貝約定一個屬於家庭閱讀的時間,陪伴孩子進行閱讀,增進親子間情感交流並提升幼兒閱讀興趣。 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不間斷進行21次。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聞登色變」

上週六下午收到葉里長的訊息,告知登革熱疫情雖已趨緩,但里內尚有少數罹患登革熱的病例,希望能一鼓作氣驅蚊,進入家戶孳清檢查不噴藥。 執行範圍有6個鄰的住戶,幼兒園是其中的一戶。 里長說~只檢查不噴藥,但若檢查到有孑孓,就會直接放置噴霧罐,也會開罰,哇~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必須認真以對才是。 週一,門口張貼的通知單,嚇壞了來園的家長,以為又要噴藥,那是不是要停課?要帶小朋友回家? 真是「聞登色變」。 當天負責檢查的人員,室內、室外任何一處都不放過,仔細的檢查,告知園內花草雖多,但整理得很乾淨,環境很舒服;檢查後贈送黑貓殺蟲劑,提醒噴完後不要丟,可以到區公所換一瓶新的,只可換一次哦。 隔天,又有二位疾管局的人員入園,手持了一隻捕蟲網、加專用手電筒,在所經過的每一處,照加掃做檢查,一點都不馬虎,仔細查每個花盆是否有積水? 保持環境的整潔,人人有責,確實做好「巡、倒、清、刷」的工作,利人又利己。 感謝為我們服務的人辛勞的付出,守護著環境,為我們的健康來把關。防疫過程中,體會被噴藥的痛苦,與整理的辛苦,從中也更了解第一線防疫人員的立場。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是十一月了,十一月是個感恩的月份,感恩的季節,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藉著這個日子的到來,請家長帶著您的寶貝,回顧每一個值得感恩的人、事、物,並將它記錄下來。仁和為您的寶貝,準備了一張感恩卡,請用心且認真的進行,小孩述說,家長幫他紀錄;同時我們也在這個感恩的日子,舉辦感恩之旅-秋季旅遊活動,開闊小孩們的視野與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同理心/體貼 感謝為我們服務的人

「小朋友在一起,你搬桌子我搬椅,變成super小團體,團結合作樂無比。」這首孩子朗朗上口的好習慣兒歌,同時也是生活教育合作的唸謠,在吟唸中學習分工與合作的重要。 歌謠的內容可隨著情境來調整,如排隊時~「小朋友來排隊,你在前面我在後面,變成super小團體,團結合作樂無比」;或玩遊戲、洗手時,文字內容可以修改和遊戲、洗手相關。 以歌謠來引導,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親近文字的機會。 「小朋友跟我來,小禮物送給你;你是誰我不認識你,不能拿你的東西。」這首防範陌生人的兒歌,是一首安全教育自我保護的歌謠,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教導;園長當陌生人~小朋友跟我來,小禮物送給你;你是誰我不認識你,不能拿你的東西,小朋友們齊聲斥責的聲音,很嚇人的。 誰說小孩不懂?他們很聰明的,只是說得出口的詞彙少,表達敘述的能力較弱,轉述就容易有誤。還有不論大小孩通常都會掩飾自己的錯,即使是小小孩也不例外。因此會產生誤會~家園、親師、同儕。 「逐家好,我今年二(三、四、五)歲,愛笑愛講話,阿母叫我心肝寶貝。」 少子化,每個小孩都是家裡的寶,惜命命,很多孩子可以做的事長輩都代勞,小孩沒有學習的機會,因此,在幼兒園老師就有得忙了,事變多。 多數父母甚至阿公、阿媽在小孩回家後,就會檢查他們的身體,深怕在園被打、被欺負,家長真的是多慮,媒體放大某些事件的報導,讓家長有恐懼心,小孩身體稍有狀況,就會解讀被傷害,到幼兒園找園長、老師質問,甚至往上報。 目前還在職場工作的幼教師,若不是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早就離開職場了,幼教現場,對工作人員的不友善,動輒得咎,許多的罰責,讓不論經驗豐富或年輕的老師怯步,除了要當老師(教育)也需兼保母(保育),還得餵藥(護理師),孩子爭吵推撞也是老師的責任,太多的問題,導致師資缺口很大,到底誰該負起這個責任呢?是政府、家長、園所或工作者。 近二、三十年來,全國幼教團體每隔8、9年會為幼教發聲,走上街頭。明天10/28日上萬名幼教師,在總統府前廣場集結~訴求「愛孩子,尊重幼教師」還給老師一個尊嚴。 感謝為我們服務的人,是很重要的課題,否則當大家都不願意服務別人時,只好自己來了。 同理心、體貼別人,才能看見美好的未來。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牙齒塗氟

每半年一次的牙齒塗氟,在週四上午進行,由美加美學牙醫診所醫師團隊-呂醫師、林醫師和四位護理師來園為孩子們服務。 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一班班、一個個依序進行,大中班的小朋友有幾次塗氟的經驗,因此,輪到時會主動張大嘴巴,讓醫師檢查口腔、塗氟;小和幼班的孩子,雖然也想要有好的表現,但依然擔心、害怕,有幾個還會抗拒,但經安撫後都能順利完成。 檢查的過程,頻頻聽到醫師稱讚孩子沒有蛀牙、牙齒乾淨、潔白;太好了,這表示牙齒保健有著顯著的成效,從小孩到成人,人人都重視。診所準備小禮物送給每一位參與塗氟和口腔檢查的小朋友。 今年園長特別請兩位醫師幫忙評選美齒寶寶,即擁有一口整齊又潔白牙齒的小朋友,共有15位當選,獲得一份小禮物。 潔牙保健的成功,要感謝當時擔任牙醫師公會理事長的陳時中部長,獨排眾議推動兒童潔牙教育運動,讓潔牙從教育、從校園、從小、從幼兒期乳牙開始,知道牙齒的重要,希望人民的口腔更健康,透過公共政策的力量,讓大家重視牙齒的保健。 塗氟後的衛教宣導,由兩位護理師來主持。 護理師準備相關的影片,透過畫面教導小朋友刷牙的方法,牙刷的挑選,何時刷牙?小朋友的牙齒有幾顆?大人有幾顆…等?豐富小朋友對牙齒的認知與保護牙齒的方法。 幼兒園平常就有在宣導,且時常提醒刷牙的重要性,學習手冊上也有提供相關的圖片,對中大班小朋友而言並不難,也不陌生。 有獎徵答是小孩們的最愛,因為答對了就有獎品,每一位都期待被叫到;護理師擔心小孩舉手說「我~我~我」時不知道要選誰,因此以叫號來選人,一個號碼可以同時讓八個班的小孩出列,每個孩子都有答題得禮物的機會;即使不會,只要被叫到,護理師會幫忙在旁提醒,開口回答就送禮物,增強小朋友上台的勇氣,也皆大歡喜。 感謝美加美學牙醫診所團隊,每半年來園為小孩們的牙齒把關。 最後,小朋友們向團隊成員一一致謝,並回贈愛的麥當勞,歡樂滿 園地。 大家一起來刷牙-「左十下、右十下,裡外刷、上下刷,中間也要刷一刷,牙齒清潔人人誇。」 「三餐飯後要刷牙、飯後三分鐘內刷牙、刷三分鐘以上」…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提供孩子一個乾淨的學習成長環境

上週四因小犬颱風無預警的放了一天假,但卻也打亂了許多人的行程。週五上一天課,接著放四天的雙十國慶假期。 國慶日-國家的生日,一般人生日都會舉辦慶生會,何況是國家的生日,如何慶祝?孩子們說:買蛋糕、唱生日歌,這是在他們小腦袋裡說得出的生日經驗。中華民國幾歲了?一百一十二歲。趁此機會讓孩子多了解國家的歷史和轉變。 和小朋友分享以前每當雙十國慶日,幼兒園會舉辦社區遊行活動,除了小朋友人手一面小國旗外,還有裝扮陸海空三軍的旗手,各國使節,士農工商等,在樂隊的引導下,浩浩蕩蕩地繞社區行走,大夥兒參與其中、也歡樂在當中。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現在已很少舉辦類似的慶祝活動,起而代之的則是科技進步下的產物-放煙火,在每年十月十日國慶日當晚施放,多年來為政府慶祝國慶的重要活動之一,也深受台灣人民的歡迎。 睽違九年的雙十國慶煙火,今年在台中中央公園施放,並有無人機搭載煙火,還有音樂相伴,給民眾視覺與聽覺雙重的饗宴,為台中帶來人潮,熱鬧滾滾;台南雖沒有煙火,但觀光人潮也不少,讓今年的國慶連假充滿許多的歡樂。 正當我們在慶祝國家生日的時刻,以色列卻遭到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大規模的突襲,造成嚴重死傷。以色列隨後立即發起「鐵劍行動」反擊哈瑪斯。包括美國總統拜登在內等多個國家,都譴責了哈瑪斯的攻擊行動。而這場攻擊也被外媒評為是以色列的911、珍珠港事件。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二年前的烏俄戰爭至今尚未落幕,哈瑪斯和以色列又興起另一個戰場,加入戰局。 然而戰爭最可憐的是百姓,家破人亡,無家可歸。 當小孩吵架時,我們希望他們能和好,孩子們多半能在大人的勸架下和好如初;但事情若發生在大人身上,可就不容易了,何況是國家 之間。 幼兒階段的孩童,個個天真、活潑又可愛,隨著年歲漸長,被這個世界汙染、同化,失去了童年時候的純真與美好;在資訊發達、傳播快速的年代,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一切都在影響著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身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我們只能盡我們的能力,提供孩子一個乾淨的學習成長環境,以身作則,將美好的價值,留在小孩的的心中,讓他們長大後,面對社會種種問題時,也能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共同建立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

氣象報告本週有小犬颱風,請大家小心做好防颱準備。 週三參加評鑑說明會,主辦單位告知學校停車位有限,盡量共乘或騎機車,但因著有小犬颱風將來襲,想開車又怕沒地方停,考慮結果還是騎機車。回程,感受到風的威力,數次停下來不敢大意,直到回園後還心有餘悸。 大自然的威力是不容輕忽的。 週三下午四、五點,市政府宣布週四放颱風假。 連續幾年沒有颱風來襲,今年是否因氣候變化,連續遇到幾次的颱風,也放了颱風假。 幸好小犬颱風對台南的災情似乎不嚴重,帶來的雨量也不多,希望不會影響登革熱的防治。 登革熱是最近幾個月台南人最擔心的疾病,除此以外,秋冬最常見的腸病毒、流感、類流感、腸胃炎等,已有增加的趨勢。 在Covid19疫情期間,由於有嚴格的防疫要求,以及罰則,大家對於衛生的自我要求較高,從孩子生病請假的次數,有著明顯的差異。在Covid19解封之後,大家對自我衛生習慣的要求較先前明顯的鬆懈 有位爸爸來園接孩子時問園長,現在還需要帶口罩嗎? 園長說,依孩子的狀況而定,戴口罩不是規定,以維護孩子健康和衛生保健的的角度來說,還是建議家長們讓孩子帶著口罩。 主要是因為最近生病請假人次數比較多,請假的原因來自各式疾病。 帶著口罩雖然不方便,甚至悶熱,但口罩依然是防止飛沫傳染最有效的方式,園長和孩子分享,戴口罩很悶熱,很不舒服,但大家聚在一起,要學會保護自己,也要愛護別人哦。 當覺得熱時,可以拉到下巴透透風,隨時又可以戴回去。 多數孩子一旦玩起來,對自己的症狀就不敏感,即使咳嗽、流鼻水等等,自己也沒意識到,不小心病菌就傳出去或被傳染。 除了口罩之外,對於初次過團體生活的孩子而言,衛生習慣的建立,尚未養成,必須時常叮嚀、提醒,例如洗手的重要,步驟和時機,這習慣是不分家裡、學校或出門在外的,是要成為帶得走的衛生能力。 很常在週休後的第一個上課日,請假的小孩特別多,感冒、發燒、流鼻水、腸病毒等。 孩子衛生習慣建立需要由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單方面是無效的,而且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需要老師和家長不斷的提醒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把注意衛生變成一種日常的生活。 祝 雙十國慶連假 闔家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你家被噴幾次了?

經歷上次人仰馬翻的噴藥行動,又看到疾管署指出登革熱疫情新增趨勢已經下降,本以為疫情會慢慢平息,沒想到本週一下午突然接到衛生所的通知,社區將於週三進行二度滅蚊噴藥…

繼續閱讀 »

社區、選舉教育和防災意識

上週配合教學主題,老師帶著孩子到社區去走訪、踏查,平常總是搭著父母車子出入的孩子,走在熟悉又陌生的社區裡,用雙腳認識周遭的一切。 本週三延續這個主題,特別邀請了仁和所在的崇信里里長葉輝宏先生來園,與孩子們分享本里社區和里長的工作,孩子們很好奇,紛紛問里長,有的人問名字、有的人問年齡,有的人問學校。 一問才知道,原來里長也是仁和的校友,是孩子們的學長呢,而且葉里長的爸爸也是里長;有的孩子問里長的工作,發現里長是用選的,要得到里民的支持才能當里長;工作項目很多、很雜,如里民的服務,巷道的清潔、整理,腸病毒、登革熱的宣導、噴藥消毒,還有其他許多的工作,如協調地方政府和民眾間的事務等,感覺不輕鬆! 孩子們接著問,什麼人才可以參選里長呢?不但有年齡的限制,需滿23歲以上,而且還有一些其他的條件,如住在當地要有一定的時間;透過分享,大班孩子才稍稍了解原來選舉有很多的規定和制度。 里長分享後接著進行有獎徵答,答對的小朋友,可以得到Kady媽咪的小禮物;最後艾艾家Kitty媽咪準備了班上小朋友親手製作的感謝卡和手作柚子玉兔為謝禮,送給里長;園長也準備感謝狀,感謝里長在百忙中,撥空來幼兒園與孩子見面,近距離的互動,大家都感受到里長的親和力。 台灣已經進入民主社會很多年,選舉是民主社會很重要的制度,透過選舉,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也讓很多人有機會出來替其他人服務;明年初就有很重要的總統和立委選舉,這也是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在民主社會,人人都有選票,無論是里長、立委或總統,都需要民眾的支持才能當選。 又到了921國家防災日,年輕的爸媽對921大地震沒太多印象,不過當年的災情十分慘重,因此政府特別將921訂為國家防災日。每年此時我們都會安排至少三次的地震宣導和演練,目的是讓小朋友有危機意識,了解當地震來了要如何自救。 透過簡單的自救口訣:「趴機意識,了解當地震來了要如何自救。透過簡單的自救口訣:「趴下、掩護、穩住」,孩子們都了解地震來臨時基本的動作,接下來是熟悉逃生路徑,怎麼到安全區避難,不驚慌不推擠,事先的準備,可以降低事情發生後的傷害,爸媽也可以趁這個機會,在家裡與孩子們一起演練,或者熟悉家中晚上沒有電、沒有燈光下的逃生路徑,多一份準備就多一份防災把握。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