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園長的話

歡樂迎聖誕 – 聖誕節慶祝活動

隨著十二月的到來,濃濃的聖誕氛圍已悄然融入我們的生活。不管是商場裡閃爍的燈飾、教堂裡的溫馨佈置,還是孩子們天真的笑聲,都讓人感受到聖誕的歡樂。 今年,我們的聖誕系列活動再次登場,內容與往常一樣豐富多彩,涵蓋了關懷、分享與創意。從校園的聖誕佈置開始,每一位老師和孩子都用心投入,親手打造出充滿節慶氣氛的環境。 聖誕小卡片製作 讓小朋友們參與其中,動手繪製、裁切成小塊,並在卡片背面填寫祝福的話語。完成後,再加入精緻的小裝飾和一份貼心小禮物,才算大功告成。最後,小朋友們將帶著這些滿載心意的聖誕小卡,與社區親朋好友分享! 跳蚤市場展現愛與關懷 今年,我們繼續支援華山基金會,透過跳蚤市場為獨居老人募集善款,讓孩子們以實際行動體現愛與關懷。 參觀教會:愛與祝福的延續 今年,孩子們將再次拜訪熟悉的聖教會,與教會的朋友們一同慶祝這個充滿愛與感恩的節日。教會叔叔、阿姨們不僅準備了精采的戲劇表演,還為每位小朋友準備了精美的小禮物。在牧師的祝福與禱告中,孩子們學會了感恩,體會到了愛的力量。 社區報佳音:傳遞愛與希望 社區報佳音活動,小朋友們將親手繪製的聖誕卡片走進社區。無論是市場、公所,還是巷弄中的店家,都能看到孩子們的身影。 他們用童真的笑容和稚嫩的歌聲,將聖誕的喜悅分享給每一位鄰居。聖誕不僅是歡樂的季節,更是傳遞愛的時刻。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讓孩子們學會分享與感恩,並將這份愛傳遞到每個角落,一同迎接這個充滿愛與歡樂的聖誕季節! 聖誕表演 當然不能缺少的是小朋友歡聚一堂的表演活動,將於12月20日週五上午登場,敬請期待。 祝 假日愉快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一群孩子在戶外活動區域玩彩虹傘氣球遊戲,周圍有老師指導。

幼兒體能好有何益處?

本週最令人振奮、舉國歡騰的大好消息是台灣棒球隊在日本東京巨蛋,戰勝地主國日本隊,終止了日本國際賽事27連勝,在世界12強棒球賽,奪下史上第一座世界冠軍獎盃,更是隊史上首次拿下三大賽冠軍得主,是值得全體國人一同慶賀的事。 雖然一開始各界都不看好中華隊,但對上韓國、美國、日本等傳統強隊都能有突出表現,難得拿下少數的國際賽冠軍,讓Team Taiwan被世界看見,為台灣棒球締造新的歷史,讓無數球迷流下眼淚。 從賽前不被各界看好,受盡各種冷嘲熱諷,在一場場比賽中證明自己的實力,寫下一個美好又勵志的故事,讓全台球迷至今仍沉浸在深深的感動之中。 沒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夠努力的心。 這次代表隊的球員都很年輕,如投手林昱珉今年才21歲,不過已經在美國打球,真是英雄出少年,非常了不起,這批新生代的選手能在本次大賽中奪冠,也反映了這十幾年來我們社會越來越重視體育,新一代的孩子體能被提升,讓更多優秀人才進入體壇,在世界運動賽事上發光發熱。 幼兒體能觀念轉變 仁和從創園以來就很重視體育,以運動感覺智能為辦學理念,除了有豐富的體能設備外,還有草場、甚至游泳池,平常安排許多的體能活動,有跳箱、氣球傘、巡迴體能遊戲等大肌肉活動,在當年台灣社會仍然有著傳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和其他幼兒園相比是有點另類。 不過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現在台灣社會看見體能的重要性,特別是已經理解幼兒體能對學齡前幼兒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六大學習領域 No 1 – 身體動作與健康 幼教的發展史上,自101年幼托整合後發布「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歷經四年研修後,於105年12月1日修正發布為「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簡稱課綱),並自106年8月1日起生效。 課綱由「幼兒的發展」和「社會文化的期待」出發,區分為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和美感六大領域,以建構社會文化中之「孩童圖 像」,期能培養幼兒擁有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 想像創造及自主管理等六大核心素養。 在實施準則中明定,幼兒園必須每天安排至少有三十分鐘的大肌肉活動,這些規定對許多幼兒園而言是新增的規定,不過對仁和來說,就是數十年的日常活動而已,我們給孩子的活動空間和時間,早就遠超過教育部的最低規定。  幼兒體能好有何益處? 也許有爸媽會問,孩子體能好有何益處?是不是該多學點注音、英文、寫字或者九九乘法?這些不是不重要,不過對幼兒而言,這些知識並不是幼兒發展的基礎。 創辦人洪南海先生著作「幼兒體能遊戲500例」一書中提到,二至六歲是人體發展的黃金時期,這時期的多樣及重複性的體能練習,可以大量刺激孩子的神經發展。  培養幼兒體能絕對不是意味著要孩子走體育這條路,在眾多校友中的確有人是職業棒球選手,但更重要的是,體能活動可以奠定孩子的整體發展基礎,透過一些基本體能和動作,也可以辨別出孩子是否有發展遲緩的現象。 四肢發達 頭腦更靈活 過去有人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句話可是錯大了,是錯誤的迷思,有運動的人頭腦才會好。因為手腳是外在的頭腦,頭腦靈活的人,四肢也會發達。 在進行大肌肉活動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碰撞,導致瘀青、小傷或弄髒衣服,家長可千萬不要責怪孩子或責難老師,父母長輩應該開心才是,因為孩子在玩當中學習,學習如何讓自己成功、快樂,為明日做最好的準備。 祝 假日愉快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頑皮世界

感恩的季節

「在這感恩的月份,要感謝警察們抓壞人,消防人員救災,也感謝爸比辛苦工作,媽咪辛苦照顧,感謝幼兒園老師們的教導;感謝神,讓我們每天都有好吃、好喝的,每天都有好玩的事發生。」 「謝謝園長、所有仁和的老師,讓孩子在老師們的關懷、教導中,成長茁壯,謝謝老師讓我不再害怕幼兒園,感謝友善的同學,沒有暴力的師生關係。」 「謝謝學校這麼好的環境,感謝園長及老師們的細心呵護、照顧,感謝林阿姨煮好吃的食物。」….滿滿的感謝在孩子們的心裡,透過感恩卡的製作,小孩們口述,家長代筆,記錄孩子們心裡的感謝與感動,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感恩節活動 – 感恩卡 每年十一月第四個禮拜四是美國人的感恩節,仁和覺得這是個很有意義的節日,每年透過節日所營造的氛圍,帶領寶貝進入感恩的情境裡,了解感恩的意義,落實在實際生活中,讓小朋友從小就能建立感恩感謝的心,終身受益無窮。 從製作感恩卡的分享,請家長和小朋友一起製作、參與,將感恩的事項透過圖像、文字表達出來,帶領孩子對周遭的人事物獻上感恩。 現今因少子化,家中四個大人(長輩、父母)照顧一個孩子的比比皆是,小孩們得到的愛與物質都太多,很多時候已不太懂得表達回應與回饋,視為理所當然。因此,我們重視這個節日背後的意義,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秋季旅遊 – 頑皮世界 週四(11月21日)感恩節,舉辦感恩旅遊活動,帶小孩們前往位於臺南市學甲區的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是一間複合式的園區,有動物園和遊樂園,是南台灣佔地最大的動物園。 小朋友們在園長、老師的帶領,家長的陪同,浩浩蕩蕩地分乘四台遊覽車前往。諾大的園區,因著有一群學生和幼兒前往,顯得無比的熱鬧,當孩子遇見動物時的感動;小朋友雖走得很累,但卻玩得很開心,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祝 假日愉快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預防流感

春夏秋冬四季循環,時序又再次迎來季節的轉換期,進入秋冬的天氣,早晚氣溫明顯轉涼,沒有了夏天的炎熱,氣候宜人、天氣涼爽,當人們感到舒適時,一些病毒也跟著來報到。 目前正在流行的病毒有四種-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腸病毒、腺病毒。 天氣轉涼,醫院診所看病的人也陸續多了起來,預防流感就很重要了;流感疫苗每年根據病毒變異都不一樣,接種後需兩週才產生保護力,台灣的流感季大約從冬天延續到春天,因此提前施打疫苗做預防更顯關鍵。 流感疫苗防流感 衛生機關在每年八月中旬來函調查,是否有意願讓小朋友在園所接受流感疫苗的注射?這項服務仁和已行之多年,雖然增加了一些瑣碎的工作和須負的責任。 今年流感疫苗施打在11/11週一進行,依然是由侯世婷小兒科診所來園服務,與診所合作多年,彼此已有很好的默契。 少數小孩家長已經提前帶去施打,不過仍有一半以上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在幼兒園施打,相信園所的安排,省時又不費力。 當日進行流程每個環節都不馬虎,先核對健保卡,兒童健康手冊,還有醫師把關,過關後才可注射。 特別安排五歲的大哥哥、大姊姊先進行施打,經驗認為哥哥姐姐較勇敢、不害怕,沒想到第一個施打的哥哥是害怕一族,哭叫得很大聲,也影響後面小孩的情緒;而排在最後的甜甜家小孩,未滿三歲由老師抱著施打大腿,當針扎下那一霎那沒感覺,抽出來時才大哭幾聲,一旁的醫師看著他們,直呼好可愛、好勇敢,沒有拳打腳踢的,也稱讚老師好有耐心、好專業。 學齡前幼兒為流感重症高危險族群 根據疾病管制署的宣導資料,學齡前幼兒為流感重症高危險族群,感染後有10%至50%會併發中耳炎,併發重症以肺炎為主,且腦炎、橫貫性脊髓炎、多發性神經炎GBS等神經系統併發症機率比成年人高。 且由於孩子之間人際接觸更頻繁,因此流感傳播比大人更快,因此很有必要幫孩子施打流感疫苗以防萬一,其實家裡有了孩子,最好家裡大人也一併施打流感疫苗,別讓病毒有破口入侵。 醫師第一次來仁和,結束離開園長送他到門口時,醫師告訴園長,他不知道巷子裡有這麼大的園所,一踏入校園感覺就很舒服,像一間小型的學校。 醫師的觀察果然仔細,其實孩子天性就是愛奔跑玩耍,有寬闊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能自在發展,能自在發展的孩子情緒更穩定、心胸更開闊;孩子過多待在狹小的空間,會產生壓抑的心理,這也是當初仁和創設時保留許多空間的目的。 祝 假日愉快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幼幼班 晨間循環運動 平衡木 翹翹板

用兒歌打造孩子的語文資料庫

「腸病毒Co out-夏天結束秋天到, 腸病毒也來報到。正確洗手戴口罩,健康就能一把罩。」;「濕搓沖捧擦,正確洗洗手,病菌不入口。」 預防腸病毒的衛生習慣兒歌,小孩用他們超強的記憶力,除了朗朗上口外,也能在洗手的七個時機-吃東西前、上廁所後、遊戲後、抱孩子前、回家後、看醫生前後、擤鼻涕後確實去執行,降低腸病毒的罹患率。 語文發展與兒歌 透過兒歌的文字,潛移默化中累積小孩的知識,擴大生活的經驗。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知道,幾句跟孩子隨口說的話,尤其是押韻的句子,特別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往往一遍又一遍誦念。 久而久之,這些句子的語境、意義,便能深入孩子的心裡,形成他們的語文資料庫。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樣的機會提供越多,孩子使用的語彙愈豐富,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愈發敏銳,奠定孩子早期的語文發展能力。 季節變化 – 立冬 從「夏天結束秋天到」句中,延伸分享一年有十二個月,分四個季節-春夏秋冬,每個季節有三個月,不同季節天氣也不同。 週四11月7日是立冬,在台灣「立冬」這一天,有「補冬」的習俗,也就是「進補」。 古人認為,人們一年來的辛苦勞作,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所以急需補充營養恢復元氣、抵禦寒冬。 中國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秋去冬來,冬季開始以立冬為準。 隨著季節的變化,早晚天氣較涼,太陽也在秋分過後提早下班,當天色漸暗,晚回家的小孩情緒也顯得較不安,家長在同樣的時間來接他們,小朋友會感到焦慮,他們不會看時鐘,但憑著自然的現象、太陽的升落裡來預測。 親師座談會 上週五晚上舉辦親師座談會,家長因著關心小孩、重視和老師及他人面對面交流、溝通、互動與認識的機會,撥空前來參加一學年一次的座談會,從園長的分享到班級的座談,親師共同的目標都是我們所愛的寶貝。 期許「家園同心,親師合作」交流的管道是暢通的,讓一起陪伴孩子,走在成長的路上,建立美好的根基 。 祝 假日愉快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珍惜善待環境從日常著手

極端氣候異常現象,除了天氣炎熱外,從七月底至今三個月,歷經三個颱風-凱米、山陀兒、康芮,放了三次的颱風假,前二次各放了三天,是前所未有的紀錄;也造成了全台各地嚴重的災損,不過台南可是安然無恙,真是感謝。 氣候異常、大自然的反撲,各國受到熱浪來襲、森林大火、超級強颱等現象增加,代表著因全球暖化甚至已進入沸騰時代,導致氣候更加極端、無法預測和更加危險。動植物面臨滅絕威脅、人類生存地受到威脅,極端氣候造成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損失,甚至摧毀生命、家園、民生經濟和文化。 這也提醒我們要珍惜並善待我們的地球,該做些甚麼呢?從日常生活能力所及之處著手~ 垃圾分類,家中的回收、丟棄物,確實依照「一般垃圾」、「資源回收物」、「廚餘」等類別進行分類 少用塑膠袋,自備環保餐具、環保袋,在外出用餐、消費時可重複使用 室內種植盆栽,改善通風不良的室內環境空氣 節約用紙,電子載具越來越普及,將載具歸戶手機條碼,就能避免日常購物時製造紙張浪費的情形 節約用水,不浪費;珍惜使用物品,像是家電、傢俱可以定期保養,延長其使用壽命 節能減碳,多走路、少騎車…等。 守護地球,你我不缺席,一起加油! 祝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什麼比知識更重要?

有機會和一位從中國來的家長聊天、分享,小孩這些日子在仁和適應的情形,也進一步了解中國幼兒園的狀況,家長說小孩就讀的是公幼,他們每天就是玩;但在仁和就不一樣了,有大肌肉活動和多元的學習,較為豐富,小孩每天都很開心、快樂。 遊戲是孩子的天職,從小會玩、有很多玩伴並常在戶外玩的孩子,可以培養人際互動的基本能力,學習到與人相處的正確行為,所以比較不會沉迷於電玩,EQ也較高。因此善用仁和空間的優勢,和孩子玩的特質,晨光8:10-8:45分每天有不同的戶外活動;11:10-11:40大肌肉活動,午休起床後的戶外時間,或玩沙、或在草場奔跑玩遊戲、或騎車、玩體能,動手玩積木,總是欲罷不能,不同年齡的孩子玩在一起,互相學習,其樂融融。 混齡 vs 分齡​ 看著大班小孩牽著同班小朋友進教室、上廁所,園長總會對他們會心一笑、比個讚,小小的動作,對小孩而言是大大的鼓勵。混齡的安排今年是第三年,與過去47年的分齡編班,有著不一樣的班級氛圍。 混齡同一個班裡有不同年齡的小孩,學習經驗不一樣,大班小朋友像哥哥姐姐一樣,成為較小孩子的榜樣,老師的小幫手;分齡則是班級都是同年齡,經驗都一樣,很難互相學習,且互不相讓。 多數家長認為混齡班不好,是以認知學習的課題而言,更擔心小孩會學習年幼的,有退化的現象。不可否認在家庭中,當父母關注在照顧較小孩子時,大孩子會有吃味與退化的現象,他們覺得變小就可以和弟妹們一樣,得到原本屬於父母給予自己的關心。 新幼教理念:不再偏重知識 隨著幼教觀念的轉變,混齡教學變得越來越普遍。當然,少子化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幼教理念的改變。 不論是分齡或混齡都有它不足之處。我們要了解分齡教學的目的或優勢,是因為絕大多數孩子的學習能力會隨著年齡逐漸發展。在傳統上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中,根據年齡分班可以讓學習能力相近的孩子一起學習,這樣老師的教學準備比較一致,孩子的學習效果也會更佳。 然而混齡教學的優點則是模仿學習與全面發展;相較於分齡,讓3-6歲的孩子在同一班,對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班上有年長的哥哥姊姊,這能讓他們從模仿中學習生活經驗。孩子們之間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邏輯,大的帶小的,從綁鞋帶到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些經驗的傳授往往更有效。 對年齡較大的孩子來說,學習如何幫助弟妹、如何與年幼的孩子溝通,甚至如何擔任領導角色,這些機會在分齡教學中會較少見。尤其在少子化的情況下,許多孩子是獨生子女,這樣的學習機會更加珍貴。 六大核心素養:比知識更重要 許多研究證明,大多數孩子在幼兒階段學習到的知識,上了小學後很快就能趕上,反而是在幼兒時期養成的非知識性能力和習慣,會伴隨他們一生。 因此,政府在推動幼兒教保大綱時,強調教保活動「不以學科劃分」,也就是強調教保活動不能只有知識教學,而是通過統整各領域來培養孩子的六大核心素養。 上述提到的混齡優點,包括社交能力、領導力和語文溝通等,正是核心素養與學習領域的一部分,因此,多數先進國家也通過混齡教學來讓幼兒獲得更全面的學習。 就像有些天才兒童跳級後,雖然他們在知識上的學習更有效率,資訊來源也更豐富,但往往失去了與朋友發展社交等其他素養的機會。 混齡和分齡教學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只是不同階段的孩子適合不同的安排。 祝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準時榮譽榜

如何培養幼兒時間觀念

地球繞著太陽不停歇的轉動著,一轉眼已是十月下旬了,屈指一算還有二個月就要告別2024年,準備迎接新一年2025年的到來。 3-6歲的孩子時間觀念尚未成熟,對於時間的流逝沒有感覺,剛開始會用較大的單位,以「天」來計算,小腦袋裡的今天、明天和後天每天都一樣。 利用晨光集合時間,以月曆、數字時鐘和小孩一起探討、分享,地球繞著太陽轉動,自轉一圈是一天,繞太陽轉一圈是一年,並讓小朋友來體驗。提醒他們時間一去不復返,不會再回來,要珍惜、把握。 時間概念是幼兒認知發展中的一環,學校生活的好處之一,就是透過規律的作息來建立時間觀念,例如幾點要上學,幾點是用餐時間,幾點下課,爸媽會來接,只要進到學校過團體生活,通常很快就會有時間的概念。 不過所謂「知易行難」,「時間觀念」不只是時間概念的「認知」而已,更重要的是知道後能去「執行」;小朋友上學會遲到,通常是因為賴床、還想睡,起不來。 培養時間觀念:晨光獎 為了培養小朋友時間觀念和守時的習慣,早上最慢八點三十分前到幼兒園的習慣,我們制定了晨光獎的獎勵,和SOP的流程。 首先製作各班小朋友的名字並列出,依照樓層排列貼在活動室洗手台旁,只要小朋友在八點半前入園,門口老師就會給一張圓點貼紙,拿到貼紙後,先找到自己的班級,再找自己的名字,和今天是星期幾,再將圓點貼在欄位上,一星期五天都有貼圓點的,就可得到晨光的獎勵品。 對了,圓點還有分顏色,每天都不一樣。 看似不起眼的活動,卻隱藏著潛在的能力,有認字和空間概念的學習-班名、自己的姓名、星期和位置,缺一不可;想要得到獎勵品,需有本事,讓小朋友從生活中學習,得到小小的獎品可是需要努力學習的,不是伸手就有。 知易行難,持續堅持下去更難 這些觀念的培養是持續性的,需要父母與師長的協助和教導,才能建立。 孩子的記憶力很強,像海綿一樣吸收很快,貼貼紙這個動作只要老師帶著練習幾次就會,真正的考驗的是持之以恆的態度。 晨光獎活動我們以已行之多年,園長發現與父母和老師有很大的關係,只要師長重視,鼓勵,多數小朋友也會在意,這也是一種小榮譽。 還有,為了鼓勵小朋友不要常常請假,獎勵全勤小朋友,照當日出席情況做統計。八月全勤佔三成七,九月成長為四成七,真是好現象。 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建立規律化的生活、習慣和態度,一輩子受益無窮。 祝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中華民國113年雙十國慶

繼凱米颱風於七月底放了三天的颱風假,上週十月初又因山陀兒颱風來襲,臺南放了三天的颱風假。朋友說,今年沒有連假可放,倒是托了颱風的福,放了兩次三天連假。 學期過了二個月,如今已是十月了。十月,過去稱為光輝的十月,因為有國慶日(10/10)、台灣光復節(10/25)、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10/31)三個重要的節日。 國慶遊行老照片 每年在國慶日前一天,會舉辦社區遊行活動,至少小朋友也會人手一面國旗在校園遊行;不過這些年來大家都在慶祝西洋萬聖節,商店、賣場都是萬聖節的布置和裝扮,想到實體商店買個國慶日相關物品實在很困難,店老闆說~沒辦法廠商不生產。 雖然買不到,缺少國慶日的情境佈置,不過班級老師讓小朋友自己動手畫國旗、畫雙十。國家的生日小孩有必要知道,何況當日放假。 小朋友從老師的分享、翻閱日曆中看到十月十日是紅字,知道紅字就放假,兩個十,雙十,雙十國慶,順便帶入雙十的英文。雙是2個-英文叫 Double,十-teen ,Double Ten。雙十國慶-國家的生日-National Day。 當我們生日的時候,家人會為我們慶生;同樣的,國家的生日,我們也要一起來慶祝,今年是中華民國113歲的生日! 週三,升旗日,聽國歌後接著唱升旗歌~「要抬起頭挺起胸,舉起中華的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飄揚天空真美麗。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我愛我們的國旗,向我們的國旗行個禮。」 問小朋友~國旗有幾種顏色?三種-紅色、藍色、白色,青天白日滿地紅;又準備了好幾個國家的小國旗,讓小朋友來認識,其中日本國旗是他們印象最深刻,因為最好辨識。 當天中午舉行十月份的慶生會,本月壽星的生日願望除了希望父母賺大錢外,多了祝大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真好! 雖然我們無法實現每個孩子的願望,但每月慶生會,幼兒園都會為小朋友準備一顆紅蛋,象徵對孩子們的祝福。 回顧過去幾年,歷經了疫情的衝擊,面臨外在的軍事威脅,社會上也 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但我們堅持了下來。縱使仍有許多問題我們不甚滿 意,但現在台灣自由民主富足的生活,依然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所羨慕的。我們應該更加的珍惜與愛護,中華民國以及台灣變得更好,並將 這樣的美好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 祝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集食行善 、愛的種子

安得烈慈善協會志工於八月來電,希望有機會能到仁和來宣傳機構的活動,以前雖沒接觸過,但既然是慈善機構,園長自然就答應了。 活動時間約定在9月16日晨間故事時間-上午8:10到8:45分。 這段期間,志工有進一步做聯繫,希望當日宣傳活動,幼兒園能提供一些協助,如投影機、手提電腦、桌椅…等,接電話的當下,說實在的心裡感到有些許的麻煩,不過也只是閃過的小小念頭而已。 宣傳當日,協會來了兩位志工,除了介紹他們的機構,接著以繪本帶 入活動的意義。志工介紹後,園長在白板上寫了安得烈三個字,讓小孩除了耳朵聽,知道三個字怎麼畫出來、長甚麼樣子?書寫中幾位認字高手能同時說出,恆安說是我的「安」也。 志工姐姐說,今日來做宣導,希望下週一再次來園時能募集到一些物資,是以肉類調理包和穀物沖泡袋為主,效期需在2025年3月過後,他們會準備通知單給家長。 當下園長沒有信心,能否募到物資? 週一晨間志工準時來園布置場地,小孩們陸續來園,原本擔心響應的人不多,沒想到還不少,約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帶物資來,還有三位老師和園長合資購買一箱穀物沖泡袋,頓時覺得園內愛心滿滿。 活動結束後志工姊姊告訴園長她是仁和的校友,她覺得仁和很棒、很親切,過了這麼久依然沒變;告訴園長,她現在在學插畫,想找一天到幼兒園來找尋一些記憶,拍照作海報。 種植關懷的種子 30年如一日 仁和推廣公益活動已有30年之久。捐款的對象有瑞復益智中心、創世基金會、華山基金會、無障礙之家、921大地震及世界展望會。 世界展望會認養二位弱勢兒童,是我們至今仍持續性推動進行的關懷活動,從一次性到持續性的歷程是需要有所堅持,目標是希望孩子從小就能種植關懷的種子,每月20元,園長個訴小朋友,每個月只要少喝一瓶飲料就可以做到的。 這項活動特別需要班級老師的推動和家長的合作,若老師、家長不重視、不關心,小孩就無法參與;感謝園內有老師持續性的推動與響應。還有每年或每兩年於聖誕節期間舉辦跳蚤市場,募款所得捐贈給不同的慈善基金會。 讓善念在孩子心中發芽 這不僅是一種物質上的支持,更是一種情感和責任感的傳遞,讓孩子們明白,世界上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而我們能夠用微薄的力量去幫助 他們。 對園長來說,讓孩子們從小見證愛心行動,並參與其中,是對他們內心深處的善念最好的啟蒙。 孩子們透過這些活動學習到的,不僅是接受別人的幫助,還有能力反過來去幫助他人。這些點滴的善舉會慢慢的在孩子心中發芽,成為他們一生珍貴的記憶和價值觀。 金錢的多少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透過持續不斷的行動,將愛的種子深植在孩子們的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善意的種子必定也會跟著一起成長,長成一棵棵充滿愛與同理心的參天大樹,為社會增添更多的溫暖與力量。 祝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