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November 13, 2021

【親子教養篇】 流感疫苗(Influenza)

流感簡介 傳播方式: 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尤其在密閉空間,由於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另外,因為流感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所以也可經由接觸傳染,如手接觸到污染物表面上的口沫或鼻涕等黏液,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而感染。 由於流感病毒是經由飛沫及接觸傳染,可於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亦容易隨著旅遊及經貿、社交等活動,而加速疾病散播。以我國農曆春節為例,每年1-2月因逢流感流行高峰期間,返鄉人潮南來北往,疫情也可能隨著感染者的活動而擴散至各處,因此,應多加留意與預防。 感染症狀: 感染流感後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部分患者伴有腹瀉、嘔吐等症狀。多數患者在發病後會自行痊癒,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常見為病毒性肺炎及細菌性肺炎,另外還包括腦炎、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等。高危險族群包括老年人、嬰幼兒及患有心、肺、腎臟、肝臟及代謝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 預防方式: 1.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2. 維持手部清潔◦ 2.1勤洗手◦ 2.2咳嗽或打噴嚏後更應立即洗手◦ 2.3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3. 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3.1有呼吸道症狀時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立即更換◦ 3.2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 3.3有呼吸道症狀,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適當距離4. 生病時在家休養◦ 4.1有流感症狀立即就醫,並依醫囑服用藥物◦ 4.2在家中休養,儘量不上班、不上課,並避免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5. 流感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地方6.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傳播機會7. 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以維護身體健康 接種時程 台灣歷年來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於年底至翌年年初達到高峰,一般持續至農曆春節,於2、3月後趨於平緩,且接種疫苗後需一段時間產生保護力,故建議可於每年10月起施打當季流感疫苗,以於整個流感季均有保護力。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運動的習慣

體能音樂一響,孩子們魚貫的走到室外穿好鞋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器材室合力搬所需的器材,在活動室、綠色廣場、操場、走廊等不同場地,進行搖呼拉圈、踢球、踩高蹺、騎車、跳躍、攀爬等大肌肉的活動,三十分鐘的活動,孩子們開心、快樂的玩著,欲罷不能。 週一到週四上午11時到11時半,例行性的大肌肉活動,養成小孩們運動的生理時間,當時間一到已迫不及待的要到戶外運動的習慣,加上晨光時間、週五的體能課,運動的能力已然成為他們在幼兒園生活重要的學習,也因此建立了好體能、好體力的健康身體。 學齡前的孩子正是身心發展的關鍵時刻,需要以肢體發展作為基礎,把體能教育放在認知教育之上,以運動感覺智能,增進身體感覺、知覺神經、身體移動的能力,養成積極樂觀、富創意與身心健康的孩子。 週一氣象報導,因冷空氣強襲,將是史上最凍的一天,恐剩12度。哈~氣溫是有下降啦,但沒有很冷。藉機和小孩們玩猜溫度的遊戲。 先提示小朋友,夏天天氣很熱,所以要開冷氣降溫到27°以下讓身體舒適些,身體發燒是38.5°,要去看醫生,那活動室現在的溫度是幾度?請各班3號小朋友回答~「12°、20°、23°、21°、50°、35°….」再請一位老師看溫度計的度數,揭曉答案。此猜溫度的遊戲,主要是訓練小朋友用身體去覺察天氣的冷熱與溫度高低的關係,以及因應的方法;提醒他們,十一月進入冬天,天氣漸漸冷,早晚溫差大,應視天氣的冷熱穿脫衣服,以免感冒著涼。 週四流感疫苗接種,再次由侯世婷小兒科診所團隊來園服務,由於仁和團隊事前的準備-注射名單的彙整、班級注射順序的安排,場地的準備,家長兒童健康手冊、健保卡和同意書的繳交,診所團隊人員的充足-一位醫師、一位行政、二位護理師,園所、診所合作無間,使得注射過程非常順利,從大班開始到幼幼班,年齡愈來愈小,哭聲愈來愈大;大班果然是哥哥姊姊,大家都很勇敢;中班開始有一點哭聲,小班有人哭算正常;幼班哭是預期中的事,倒是有一兩位很勇敢;幾個未滿三歲的注射大腿,全都哇哇大哭;最後是員工施打。 祝假日愉快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