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anuary 29, 2013

園長的話 – 每天一點時間經營親子關係

透過每週教學分享紀錄,提供家長了解寶貝在幼兒園的生活動態、學習狀況與教學進度,除了文字檔,還有照片檔及觀察評量紀錄。雖然無法像流水帳似的鉅細靡遺,卻也需花費老師很多的時間,每週一次,是老師們的週功課。對老師而言是一項挑戰,花時間、花精神,假如可以不做,相信他們一定舉雙手贊成的。也許家長在過目的同時會當作是例行性的事,只簽個名敷衍了事,甚至連簽名都沒,更沒有詳細閱讀,未能以感恩的心來欣賞老師的付出,回應給老師的話,當老師的付出得不到回饋時,也會有無力感。因為家長的支持、肯定、鼓勵與配合,是老師最大力量的來源。當然老師的自我成長與提升是很重要的。 「停、看、聽」是現代人必須學習的課題,在忙碌的生活中要讓自己有片刻休息的時間,每天固定撥出一點時間,作親子間的互動,建立彼此良好的關係,聽聽孩子的聲音,閱讀孩子帶回家的資料,了解觀察他們的近況;透過對談發現他們的需求與優勢,並適時的關心與伸出援手。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每個階段的發展都不一樣,需要老師與父母的關心,是不容輕忽的。 孩子是需要大人的教導,若沒有管教是會逾矩,當習慣養成後,是不容易約束的,聖經箴言~疼愛兒女的,要隨時管教~,父母師長要用慈愛的手,管教的杖,帶領孩子在成長的階段,一步步做好準備。 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所接觸的團體愈來愈大,從家-幼兒園-小學-國高中-大學-社會,從家擴展到社會,用二三十年的歲月準備面對社會的檢驗,所能誇口的到底會是什麼?最近在訓練孩子「聽和說」的功課,提醒他們「快快聽、慢慢說」,不要只想說而不聽,這是目前小朋友的現象,整天嘰哩呱啦的說個不停,靜不下來,自我約束力變弱了,需要更多的時間引導。提醒小朋友快快聽,專心、認真的聽別人所講(問)的話,慢慢說,經過思考後,再表達。不要心急,脫口而出的往往答非所問。 問小朋友:當很多人都想騎車,而車子只有兩台時,怎麼辦?聰明的孩子說:輪流玩~盪鞦韆,守規矩,溜滑梯,不推擠,你先我後別著急。舉一反三,熟背好習慣兒歌,但知易行難,往往會有不遵守規矩的破壞規則,若大人沒堅持,到最後會一團亂,也會造成安全上的問題。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孩子

在媒體上常看到專家說,孩子愈小,管教的效益愈大,小學畢業後,管起來就愈感困難了,我也很認同這種看法。有個母親告訴我,她的兩個兒子,品行尚稱端正,都是在小時候教的,到小學高年級時教起來就有些困難,到初中就更力不從心,及至高中,管教就變成可遇不可求了。有位父親對念高中的孩子仍管教甚嚴,結果孩子離家出走,五天沒有回來,父母急得要死。後來孩子回來了,父親投降了,對孩子說,你以後愛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不離家出走就可以。 聖經箴言第十九章第十八節說: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意思是說,趁管教還有作用的時候,趕快抓緊有限的時間管教孩子,愈小的時候管愈有效,否則等孩子長大了,管起來就事倍功半了。 媒體常報導許多不肖孩子,做出傷天害理之事,讓父母難過到不行。其實這與父母未「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有很大的關係。有次假日我在陽明山,看到很多孩子在草坪上追逐遊戲,熱了就將外套毛衣都塞給母親拿著,有個媽媽拿了一大堆衣服,好像個活動衣櫥一樣。做父母的可能認為這沒有什麼不好,否則孩子熱了,脫下的衣服要放到哪裏去呢?當然是爸爸或媽媽拿著了。 其實這個時候應該教育孩子,要對自己的東西負責,脫下的衣服,放在哪裏,要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能丟給媽媽了事,媽媽也有自己的衣服要拿。如果要請媽媽拿著衣服,也應該是以商量的口語說:媽媽,您可以幫我拿一下衣服嗎?謝謝媽媽。 在觀光遊戲地方,我也常看到,孩子跟媽媽吵著要買熱狗,媽媽說你不是剛剛才吃過炸雞腿了嗎?但孩子還是要,而且還要買可樂。但是熱狗咬了一口,可樂喝了兩口,就都不要了,統統交給媽媽。這是什麼管教呢?我不想多講了,其實藉著這些事,父母可以對孩子有許多機會教育的。機會教育在生活中會隨時發生,父母應該抓住機會,趕快教導自己的孩子。例如可以堅持不買,就算孩子吵鬧也沒有用。如果一定要買,非得自己吃完不可,脹死了也要吃下去,一次教訓,孩子就學一回乖。 在餐廳、機場、醫院……各種公共場所,常看到小孩子追逐嬉戲,大聲叫喊,父母在旁視若無睹,這樣的父母,怎麼寄望你的孩子將來循規蹈矩呢?有天孩子在外面做了奇怪的事,你才哭哭啼啼又要怨誰呢?我的父母連小學都沒有念過,家裏十分貧困,但卻將我們三個孩子管教得好好的,現在許多父母不是都有很高的學歷嗎?家庭不也十分富裕嗎?為什麼孩子竟然管不好呢?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管不住,只好隨著他吧。這就犯了上面聖經所說「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的教導了。怎麼會沒有辦法呢?父母自己要多檢討、多努力,不要將責任都推給無奈或是別人,只有每個父母都能實實在在地,以身作則,管好自己的孩子,台灣社會才能安和樂利。 文/講義雜誌電子報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