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anuary 2, 2013

園長的話 – Merry Xmas & Happy New Year

時間悄悄的從指縫中溜走,一轉眼101年只剩下三天,今天是最後一個上課日,幼兒園於今日舉辦跨年活動,分享101年最快樂的事、有獎徵答、倒數計時、踩氣球以及新一年的願望等,當燃放煙火、象徵新一年到來的霎那,寶貝們更是欣喜若狂。在這跨年的交接,大夥兒以歡喜心來迎接2013,民國102年的到來新的一年,帶來新的希望,但願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都能成真。每年此時,是寶貝們最高興、也是最快樂的日子,從冬至搓湯圓的熱身活動開始,在Hellen媽咪、Kitty媽咪的帶領下,了解冬至搓湯圓的意義,從玩賣湯圓遊戲到搓湯圓,寶貝們感受到節日的氛圍,一首~冬節人搓圓,搓白圓、搓紅圓,圓仔搓圓圓,圓仔煮甜甜,一人食一碗,食遂擱再添,當過年~一粒粒紅的、白的湯圓從寶貝們的手中搓出來,個個臉上都露出滿足的笑容,也向Mandy炫耀著~那是我搓的~;吃湯圓時,更覺得好吃,因為是自己動手做的。 22日的歡樂慶聖誕,從家長的分享中,當天大人小孩都樂開懷,對仁和的用心,老師的付出,給予高度的肯定。今年的慶祝活動,雖然是在星期六的彈性補課日,但仍不減家長的熱情,冠愷、昱喬的爸爸媽媽還揪團來參加~阿公、阿媽、姑奶奶、叔公~。 表演節目在華盛頓家的讚美鼓聲中揭開活動的序幕,在大班小朋友合唱小星星的歌曲中結束,每一個表演節目都吸引著家長的目光,拿著相機記錄寶貝們表演的模樣;壓軸好戲交換禮物,大家都好期待,孩子們單純的心相信每份禮物都是家長和寶貝一起用心去挑選準備的,雖然有少數家長在禮物的準備上不當一回事,沒能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這難得的功課,實在是可惜。 24日星期一,寶貝們穿紅色衣服、戴著聖誕帽,分兩組從幼兒園走路到德光教會,一到教會,迎接孩子們的是笑容滿面的聖誕婆婆,接著牧師為孩子們講述耶穌降生的故事,帶領小朋友穿越時空,進入二千多年前,天使向牧羊人報佳音,耶穌降生馬槽,博士朝拜耶穌的故事,還有人扮演兵丁、天使和馬利亞等,寶貝們很認真的聽,有獎徵答可是有拿到獎品的。牧師說耶穌住在小朋友的心裡,耶穌愛每一個小孩。最後聖誕婆婆贈送每位小朋友禮物一份,並參觀教會佈置的馬槽、聖誕樹,拍照留念。 25日小朋友到社區報佳音、送祝福卡,熱心的社區人士看到這群聖誕小天使到來,都忙著往家裡面找東西要送小朋友,飲料、餅乾、糖果、麵包,有人說怎麼沒有事先告知,沒能準備東西,Mandy連忙說今天是來送祝福的!還有一位阿媽拿著糖果說:「今仔日我等足久吔!」「阿嬤!你若ㄟ知影阮今仔日要來?」「知哦!恁每年攏這時陣出來送卡片啊!」哦~原來如此,阿媽牢牢記住,明年可不能偷懶。 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深根發芽、茁壯開花,是我們不斷努力的目標;童年的時光雖然很短,但是對人的一生卻是影響深遠的,無論童年的記憶多遙遠,卻是一生最美好的! 仁和一直秉持著幼教的良知與專業在辦學,相信我們的用心您一定能感受得到。 新年來臨之際,祝福您身體健康,新的一年充滿幸福和成功!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檢視過去 眺望未來

有些事情需要個人獨立完成,像考試;有些則需要和別人一起合作,像合唱。好比生日是個人的事,但新年則是公共的事。前者,個人是親朋好友注目的焦點;後者,個人則被一些象徵性的神聖時刻所吸引,例如一聲鐘響、一剎那的煙火,或是群眾所期待的倒數計時的高潮時刻。因此[很多城市的市政府前廣場會集合成千上萬的民眾,一起體驗新年這特別的時刻。西班牙德里的跨年傳統,人們會依據太陽廣場中心的時鐘,當午夜十二時鐘聲響起,每響一下倒數的[人便會吃ㄧ顆葡萄共十二顆葡萄最近十幾年台北也很流行在市政府前一起慶祝新年,即使跨完年要回家很辛苦費時,卻仍然有很多人齊聚在這個台北最具象徵性的中心,集體跨年慶祝。 和新年一樣,農曆春節也是個除舊歲迎新年的節日,不過農曆新年不是個人的節日,也不是一個城市或一群人的節日,而是屬於家庭的節日。 過年象徵一年的結束,已逝的光陰有如將水東流不復返。而越接近過年人們對假期的期待也越殷切,忙碌了一整年,終於可以好好休幾天春節假期,但常常覺得休假還沒過癮就又要開學、開工了。在感嘆時間快速飛逝的同時,如何使時間或一天更長呢?這個問題可能各個世代的人都在思索,但是客觀的時間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時鐘的指針並不會走得慢一點。 一些羅馬人恐懼且沮喪的說:「Tempus fugit!」(時間逃走了,它逃走了),其他人則回答:「Carpe diem!」(把握一天的時間,善用每分每秒),很肯定的是,這樣主觀上可以幫我們把時間變長。 舉例而言,人們比較容易意識到時間的逝去,為了生存,我們把時間花在本能的行為上,但就像笛卡兒說的:「我思故我在」,如果一個人花多時間在被動的接受事物,像是講電話、打電腦、看電視或聽音樂,主觀上時間會流逝得特別快。 但是如果閱讀書報,就比較能控制所吸收的東西,也較能陶醉在讀物中,並加入文化的共有財富透。過此法,他在吸收這些想法和文化後便可以再創造,如此一來,就可以更加意識到自己活著的當下,並對生命有更多的想法。 有人說,生命中並非只有一個期待,期待也不可能一天就實現,期待往往會在下一個期待來臨時被實現。有時人們的期待會落空,但此時同樣也是人們重新面對自己或自省的好機會。在將近一百年前西班牙詩人安東尼奧.馬查多的一首詩中寫道,他花了 一些時間和這個「時時刻刻跟隨著他的人」講話。這首詩從簡單的獨白到和上帝的對話,用詞遣字淺顯易懂。但我想,那些沉靜的片刻,並不是現代人知道該如何自處的。 一年的結束和另一年的開始,這前後兩天在宇宙的運行上來說並沒有相差太多,每個國家的相對時間雖都不同,但新年的到來,卻使我們同樣重視眺望未來和檢視過去。一般來說,我們會向前看,下定決心,並讓自己充滿希望,直到所有夢想都成真!這是好事,因為這樣我們便能更確定目標。然而,新年也有是個檢視過去的機會,是個自我檢驗或帳目結算的時刻,至少每個月的結束,就是另一個月的開始。 新年應是評估自己、釐清企圖的時刻。當然,新年也應是個表達感激的時刻,因此,在你覺得自己倒楣透頂前,永遠對你現有的一切心存感謝。但是該謝誰呢?或許是你的父母、祖先,你的同學、師長或朋友,有或者謝一個較抽象的代表—謝天吧。 文/摘自國語日報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