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1

園長的話 – 「交通安全 從小開始」

沙場是小朋友培養創意的最佳場所 又傳重大車禍!從電視新聞的報導中得知,星期二中午接近12點,台南市仁德區二仁路一段,也就是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附近,一輛貨車行經嘉南藥理科大前,疑似因為天雨路滑車身失控,衝到對向車道,撞進學校對面的超商前騎樓,造成八人被撞傷,其中兩名沒有生命跡象。聽了這個消息,心裡覺得好難過、好難過,因為人為的疏忽,而讓….。星期二當天剛好下雨,路況不好,肇事者說當時車速只有三、四十而已。就此事件,星期三問小朋友知不知道?孩子群中很快的就有人回應:「是昨天;在中午哦;車子開很快;好幾個被撞倒受傷了…」 以此為話題,和孩子們分享走路、騎車等的安全問題。問孩子:幼稚園有什麼車子小朋友可以騎的?搖搖車、三輪車、拉高車、滑板車等,騎車子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安全~。平時每當安排有騎車的活動特別是搖搖車,孩子們超喜歡加快速度的感覺,一隻腳跪在座椅,另一隻腳負責推動加速,致使車子呼呼的作響,享受並樂在其中,尤其是男生,若沒制止,沒人會停止的,還會互相學習,連小班都會,所以規定小朋友不可以有不當的騎車方式,不可以超車,否則就會被取消騎車的資格。 因著此重大車禍,再次提醒小朋友,騎車時超車、超速的可怕後果,雖然在幼稚園騎車是玩,但從玩的當中,就必須要教育;又模擬連環車禍的發生,請四位小朋友成一直線走路,保持適當的距離,走了幾回,果然看到第四位小朋友伸手推了前一個小朋友的動作,問小朋友:「看到什麼?」承翰:「××小朋友伸手推前面的人。」很認真在看,沒錯!就是第四推第三,第三無預警往前撞到第二,第二撞到第一個,這叫做連環車禍,誰要負責?聰明的孩子回答:「第四個」,前面三個都要賠,賠很大呢!趁機提醒「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重要性。 因為自己的疏忽所造成的問題,不僅害人又害己,真是得不償失。讓孩子從小養成正確的交通觀念是很重要的功課。很多事件肇事的主因是人為的疏忽,唯有人人共同維護交通秩序,才能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走路靠邊,走人行道,不任意穿越馬路,不搶平交道,不闖紅燈..」,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知易行難,連大人都很難遵守了何況是小朋友?很多時候大人在孩子的面前~違規~,他們就這樣的學習了。孩子像一塊海綿,吸收很快,不論聽到、看到什麼,都足以影響他們,所以大人們都需謹言慎行才是。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交通工具誰最大?

無論在世界的哪一角,似乎都可以看見「大車小車迷魂陣」的蹤影。在「塞車隊伍中」,「打頭陣」的自然是一些頂級跑車,保時捷、法拉利在前領隊,把隊伍帶的亂七八糟;身為中鋒的公車及巴士非但絲毫動不了一分一毫,還把大家薰得分不清東西南北;卡車、貨車、水泥車、砂石車也不甘示弱,當起後盾來了。一台台的摩托車在車陣中穿梭,讓人看了直起雞皮疙瘩,嚇出一身冷汗。這些車互不相讓,到底,在那麼多交通工具裡,誰最大?汽車只要輕輕一踩油門,便會立刻筆直的衝出去,但「十次車禍九次快」,開快車是非常冒險的行為,開車時,勢必與前車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確保安全;隨時隨地都要注意時速限制,別因為一件緊急的事情而丟了自己的性命,那可划不來啊! 機車的「蓋世神功」大伙兒都知道,機車最喜歡在車陣中穿梭了,不過,這也是非常不智的舉動,而且非常非常危險,如果換成是我,我會好好看著交通號誌,並騎在慢車道上,寧可浪費點時間,也不要向「閻羅王」報到;另外,還要戴安全帽,為了安全,熱一點沒什麼關係,寧可流汗也不要流血哪! 其他的卡車、貨車、水泥車、拖板車、砂石車等,更是可怕的「交通殺手」!從古到今,已不知有多少人、車在它們的「輪」下命喪黃泉,所以,不管是哪種車,只要遇到這種大車,我們自己可就得小心了。 只要大家走自己該走的路,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不管你開什麼車,你就是老大!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媽咪我好愛你」

看著一張張「媽咪我好愛你」的學習單,心裡好感動。從家長的分享中,在每個記錄裡,字字充滿了感恩,句句表達了母親愛孩子的心,寶貝一個小小的動作,媽媽的感動卻是很大,母子女間一個愛的抱抱加上愛的親親,更讓彼此的心緊緊的靠在一起。孩子一個小小的動作,都能令媽媽感動到不行,字裡行間表達出母親疼愛子女的心,每看一張,腦海中就浮現出孩子可愛的模樣,那個窩在媽媽懷裡撒嬌,嘴裡說著「媽媽!我好愛您!」的畫面,充滿了溫馨與甜蜜,仁和的孩子好幸福,有好愛好愛他們的爸爸媽媽! 「愛的抱抱」家長說幾乎是每天必做的動作,不僅是抱抱還有親親,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從小養成,習慣就會成自然,這是感情的表達方式,應該推廣成為全民運動才是,藉著肌膚的親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會拉近,就好比戀愛中的男女一樣,喜歡抱在一起的那種感覺。台灣過去的年代比較保守,父母與子女間是不會有如此親密的動作。 過去的保守不僅是親子,師生、同學、朋友間就更不用說。我們常常吝嗇給予別人一個稱讚、一個鼓勵、一個肯定。繪本~抱抱我,故事中的主角艾維,艾維是一隻刺蝟!他再怎麼客氣的拜託別人,都沒有人願意抱抱他。 他在鎮上看到好多人擁抱,他問:「抱抱我好嗎?」他們說:「噓!走開!你的刺太多了!」而且大家都這麼回答。就在難過大家都不願意給他一個抱抱的同時,艾維聽見一個奇怪的聲音說:「有沒有人願意親我一下?……」是鱷魚柯林。大家都對柯林說:「不行!你太醜了!」沒有人願意親柯林。「我願意親你!」艾維說,柯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開心地給了艾維一個超級大的擁抱!這時,艾維也送給柯林一個大大的親吻!! 人的一生中可以得到多少個溫暖的擁抱?獲得幾句真誠無私的稱讚?其實不只是全身是刺,看起來不是那麼討喜的孩子,需要你的關切與注意。優秀的孩子、平凡的孩子、正遭遇挫折的孩子、生活無趣的孩子等……,都需要他人的陪伴與鼓勵,才能獲得繼續成長的原動力。 一個溫暖的擁抱,是一種肯定、關心與接納。Mandy常常營造讓孩子彼此擁抱的機會,抱抱朋友、抱抱老師,當孩子們擁抱在一起,彼此笑開懷時的感覺與感動真棒。 星期六的康乃馨之約,合唱後的獻花,孩子一個深情的擁抱,淚水也在媽媽的眼眶中打轉,是喜悅與滿足的 。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愛就是學會說「對不起」

大女兒柔柔最近在廳打工,我和她聊起工作的狀況:「妳是新手上路,會不會造成別人困擾呀?」只見女兒笑著安慰我:「媽媽,別擔心,您別忘了我有一個專長-就是向別人說『對不起』呀」!這句話聽起來或許有些奇怪,但我可以明白她的意思,當柔柔說「對不起」時,不只是承認自己的錯誤,也代表願意負起責任、盡力改善現況;而這樣的態度,往往能令對方情緒得以平復,使事情不再惡化。聽到她這麼說,我就放心不少。這讓我回想起,女兒讀小學時,一段有關「道歉」的往事。 柔柔從小就對「不一樣」的耳朵,對音樂特別敏銳,是個擁有絕對音感的孩子。這項天賦,讓為母的我羨慕不已,也讓我因此認為絕不能浪費孩子的才華!於是只要碰到和「音樂」有關的事,我往往對她絕不妥協,要特別嚴苛。 每到練琴時間,隨著我音量不斷提高、臉色越來越難看,女兒則越加抗拒;某天我們又發生齟齬,到最後她不再爭論,只是哭著說:「我討厭鋼琴!因為鋼琴讓我媽媽成了另一個人!」 這句話深深刺進我的心,讓我反覆思索了好幾天:我是不是真的用錯了方式,反而讓孩子討厭音樂?我應該道歉嗎?我明明是為她好啊!但想到柔柔的話,我揮不去心中的自責,我知道必須做些什麼來彌補、修復,才不會讓這段經驗成為孩子心中的陰影。然後而主動開口向孩子道歉,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道歉的結果 一晚,我坐在女兒身邊,好不容易脫口說出:「柔柔啊,媽媽想告訴妳一件事……。」她抬起頭來,疑惑的望著我。「我是想說,媽媽真的很愛妳…。」 「喔,」女兒回答:「這個我知道啊。」顯然,她無法感受到我道歉的誠意,於是我下定決心,繼續說:「其實,媽媽是想對妳說『對不起』。在練琴的事情上,我讓妳很有壓力,脫口而出的一些話,也讓妳很受挫,對不起。」 「……。」沒想到出乎我意料的,她竟突然緊緊抱著我,啕大哭了起來:「媽媽,您不用向我道歉!您是最好的媽媽……。」這晚,在孩子的淚水中,我們的心又再次緊緊靠在一起;這個道歉雖然不容易,卻很值得。 道歉的力量 孩子犯錯時,身為父母很容易直接要孩子「道歉」,然而當親子關係陷入緊張時,是否能退一步想想是否有更合適的做法?特別在華人社會,往往認為管教孩子是天經地義,父母需要道歉嗎?然而坦然認錯、承擔責任的表現,其實更能為孩子樹立榜樣。 曾有位企業家,因為出廠的藥品遭人下毒,造成民眾死傷,他立刻出來公開承擔所有責任,道歉承認品管不夠嚴謹,並全面回收、提出賠償方案,這使公司損失了上億美元資產。然後半年後,同樣的產品卻贏回了市佔率,商譽更上一層,甚至獲總統公開讚提。 能夠自省、勇於認錯,不但不會有損尊嚴,反而能重啟信任。面對所愛的人,願我們永遠都不吝於說出這句療癒關係的關鍵短語。 摘自蒲公英月刊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第三十七屆小園長-達文西李品昀、副園長-達文西陳岳丞、環保小天使-華盛頓呂奇恩環保副天使-諾貝爾蘇柏睿,恭喜當選的小朋友! 星期一早上看到很多平時難得送孩子來幼稚園的家長,其中好幾位媽媽臉上掛著笑容,牽著孩子的手進教室,那種幸福、滿足的感覺真好!問;「今天不趕時間?」「今天補假。」真令人羨慕,有假可補,真好!是的,五一勞動節在星期日,所以星期一補假。印象中國定假日若在星期假日是沒補假的,怎麼….,唉!搞不懂。勞動節到底誰是這族群的人?有位家長說有的托兒所規定今天要補假,幼稚園為什麼沒放呢?是啊!私立幼稚園老師是不是屬於勞工呢?勞保局的人說我們是勞保,受勞基法的規定,是勞工。既然是勞工,但又無權享受勞工的放假權利,真讓人無所適從。 老師到底是不是勞工?最近教育界最夯的議題就是「老師可以籌組工會」,也就是未來老師將是勞工的身分了,但工作性質又和一般勞工不同,唉!規定的愈多,愈綁手綁腳的,老師的角色、地位每況愈下,過去的尊師重道已不復存在,家長不滿就到校嗆聲,未來老師也可能只把它當成是一份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做事而已,大家的熱情就會消失、減退,這對整個國家、社會、人民到底是利還是弊,值得大家三思。 五月除了五一勞動節外,最受人矚目的當然是母親節了,感覺今年的母親節時間來得早,往年多在10日以後,今年因為五月一日是星期日,第二個星期日就是母親節了。今年我們仍不能免俗的舉辦慶祝會,兩年一次對外舉辦邀請家長來參加(去年是園內自辦在星期五上午)。 在這個偉大的日子裡,老師們用心的帶領孩子,引導他們如何來表達對媽媽的愛意?如何體會母親的辛苦?配合教學主題-媽媽,我愛您!設計了系列活動,除了讓孩子發表對媽媽的感謝之意,設計學習單,還有護球活動,讓小朋友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穿著大人的T恤,把大氣球放在T恤裡,假裝球是小Baby,好好保護、照顧;畫媽媽的畫像,作「甜心卡」,在星期六早上的慶祝會上要贈送給媽媽的。 問小朋友:「期待星期六的慶祝會嗎?」孩子說很期待。因著期待,所以各班孩子上台做練習表演也很開心,一首「Mather’s Day song」孩子們唱起來格外好聽,加上動作,可愛極了。 藉著節日的到來,再一次的提醒為人子女如何適時的表達對父母的感謝是很重要的。有句諺語:「天上的神,不能到每一個家去關懷,因此,祂創造了母親,藉著母親把祂的愛送到每一個家庭中。用她的心、她的口、用她的手來扶持我們、幫助我們、塑造我們,教我們在社會上做個有用的人,在家裡也做個有用的人。 舉辦母親節相關活動,目的是希望孩子從小就將父母的養育之恩牢記心中,並能以行動具體的來表達。星期六的慶祝會,孩子們將以音樂、舞蹈、歌唱來表達對媽媽的謝意與愛意,不論他們表現如何,總是盡他們最大的努力,您一定不能錯過哦! 美齒寶寶選拔,獲選的是:陳竑穎、金欣恩、楊沛璇、陳昱齊、余秉寰、陳嬿竹、呂奇恩、郭子寧、周柏均、蘇羽萱 恭喜獲選的小朋友!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愛人的心

摘自蒲公英月刊 無論是生活或工作,每天我們都必須面對許多不同人。聖經上說:「當以基督的心為心。」當我們從自己開始做起,願意用愛心對待周遭的人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會變得不再一樣。 1.心的改變 有一個小男孩心情不好時,總會靠著牆壁倒立,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的回答是:「當我倒著看世界。便覺得所有的人都變得十分有趣!就算是原本不喜歡的人,我也能夠對他們好了。」我們都希望能擁有相親相愛的家人、相知相惜的伴侶、和諧共處的同事、莫逆於心的朋友…,但往往無法盡如己意,與其改變環境,不如改變心境,讓自己先成為付出愛的人。 2.心的回應 有個车輕人想定居某小鎮,便問坐在路口的老人:「這裡的人怎麼樣?」老人卻反問:「你先前居住的地方,那裡的人怎麼樣呢?」年輕人有些不悅的說:「那裡的人很不好相處。」於是老人回答:「嗯,這裡的人也很難相處。」不久後,又有一位想搬進小鎮的人問了同樣的話,老人也反問他,只見那人回答:「從前我住的地方,每個人都非常善良,若非因為工作,我是不會離開那裡的。」沒想到老人聽了後,也微笑道:「這裡的人也都相當善良,歡迎你成為一份子。」 你眼中的世界如何,正反映你內心的世界如何。善良的人總覺得,身邊人都是善良的,因為他待人好,人也待他好;反過來也是這樣。 3.心的接納 有位老師在教室裡的白板上畫個黑點,並問學生:「這是什麼?」大家都異口同聲的回答:「這是黑點。」然而,老師故作驚訝的說:「只有一個黑點嗎?這麼大的白板,大家都沒看見嗎?」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黑點。但你看到的是什麼呢?換一個角度,多欣賞他人的優點,把一些過不去的事情,在心中轉換,學習接納與寬容,你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4.心的祝福 小村莊裡有位郵差,二十年來每天都要走上數十公里的路程送信,一路上盡是塵土飛揚,荒涼貧瘠,他不禁心想:「這樣的路還要走多久呢?」 有一天,當郵差送完信經過一家花店時,忽然心血來潮走進花店,買了一把種籽,並將它們撒在往來的路上,幾個月後,荒涼的道路兩旁,隨著季節開出許多不同花朵。遍地花朵為村莊的人們帶來喜悅,郵差也不再孤獨愁苦,每天都掛著喜樂的笑容。 讓愛在你我的心田開出美麗的花朵,願你我都能成為他人的祝福!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從小扎根學民主

民主的幼苗!小園長的候選人都很認真又很有風度的拜票 近日報紙上許多頭條新聞,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是2012總統候選人出爐了,現任的馬英九總統代表國民黨,蔡英文主席代表民進黨競選下屆總統;而幼稚園的頭條新聞,也與選舉有關,就是小園長、環保小天使的選舉。每年四月為幼稚園小園長、環保小天使的選舉活動期,今年亦不例外,在三月底前,大中班就陸續展開班級初選活動,每個孩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權,由班上投票選出代表的小朋友,大班參選小園長、副園長,中班參選環保小署長、副署長。班級選出來的候選人,由家長和孩子一起製作兩、三張海報,張貼在校園裡。四月六日上台自我介紹,發表與當選後的服務內容後,抽籤決定競選號碼,大班1號李品昀、2號劉至倫、3號陳岳丞、4號蔡尚融,中班1號呂奇恩、2號蘇柏睿,之後披帶競選彩帶,競選活動正式展開。 競選活動期間,利用每天晨間集合時間,讓候選人上台進行自我行銷,一次次的愈來愈大方、愈有膽量,又在班級媽咪的策劃、協助,以及助選團的助選,每個星期都可聽到、看到候選人的宣傳造勢活動,有的敲鑼、有的打鼓、有的拿旗子、有的拿海報、有的自備小喇叭、發傳單,浩浩蕩蕩的拜訪選民,搖旗吶喊的為班級候選人拉票,「拜託、拜託,請投給×號一票!×號當選!×號當選!」,整個校園好不熱鬧,尤其是本週,眼看投票日就要到了,拜託拜託的聲音更是此起彼落。本來星期四要投票,但Mandy因為突然有個一整天的研習,故延到星期五下午再舉行投開票,大家都好期待誰會當選第37屆小園長和環保小天使,好緊張哦! 舉辦這項活動,主要是讓孩子體驗與學習什麼是選舉?在現實生活中有選舉活動,讓孩子實際來做做看。透過活動的參與,了解選舉的過程,候選人與選民應有的態度與風度,選賢與能,選出一個能夠幫助我們、為我們做事的人,對小朋友來說,是一項重要與難得的經驗。活動重視的是態度,參選小朋友的態度,也是責任的學習,從初選、製作宣傳海報到造勢,有的很積極、有的常忘了披彩帶,有的很清楚的提出當選後的支票,很珍惜有這樣的經驗,當然背後的推手~老師、家長的鼓勵和協助,是支持孩子力量的來源。 能夠代表參選就是一項榮譽。而選舉總有輸贏,不管結果如何,選完互相祝賀、互相加油,是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人民,應學習的態度與氣度。當選人也要信守諾言,對自己所承諾、所說的話負責任的去達成。 上星期四舉辦積木觀摩賽,分大中小由班級選出五個代表,孩子們自備積木來園,從參賽的過程亦可看出孩子的專注力、創造力與組合的能力,當日剛巧潛能語文徐老師和霓歐音樂中心的經理來園,請他們也加入評審的行列,兩位老師都誇獎孩子的潛能無限。 積木觀摩賽激發寶貝們的專注力、創造力與組合的能力 不管得獎與否,都受到肯定,星期三進行頒獎,孩子們都很高興,笑得好燦爛!下星期六上午九時至十一時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康乃馨之約,別忘了與仁和有約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快樂腦

殷殷期盼小生命加入生活的準父母們,只要逮到與老天爺對話的機會,無不祈求上天賜給他們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他們的希望不大,願望不多,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心滿意足;對於聰明、美麗又聽話的期待,仍要建築在健康、快樂這兩塊堅實的基石上。健康、快樂這兩件看似簡單容易的事,其車求得不易。尤其遇到唯恐天下不亂的心理專家,硬把單純易見的健康和快樂細細分成生理、心理,外加一點點充滿想像的心靈。 速成漢堡教育觀 這些把人搞得昏頭轉向的多層次心理學,到了二十一世紀,遇到現代人的速成主義,喜歡把化整為零的思考顛倒過來,用「漢堡念」擠壓成一個大整體,毫不猶的化繁為簡,運用在親教義上。於是,用速食主義養出一個個肥嘟嘟的孩子,用玩具、美食、電視、電玩裝點出一張張快樂的笑臉,以為這樣孩子就擁有健康和快樂。 幸好現代健康醫學知識日漸普及,許多家長慢慢擺脫「羊大即美」的舊觀念。怎樣吃出健康,已漸變成主流,並且被搬上檯面熱烈討論。至於快樂,這個來得急、去得快,感覺得到卻摸不著、握不住的玩意兒,就有點讓人抓不清方向,不知該如何是好了。這時只好借助新科技,在人們腦內找答案。 有人說:「孩子的錢最好賺。」我不是第一線的收割者,對這句話實在沒有評論的資格。但只要假日有勇氣到百貨公司與人潮共享「大『擠』大利」的滋味;在遊樂場裡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全家老小搶占一方立足之地,就會覺得這句話雖不中,亦不遠矣。 短暫和長存的快樂 如果把正在買玩具、衣物,或是正在玩電玩和遊樂設施的孩子,塞進功能性磁振造影的機器裡,窺視他們腦內運作的情況,會看到腦內多巴胺傳動系統的歡樂迴路晶亮得活化起來,彷彿慶典上的煙花,璀璨得把孩子的一張小臉綴滿光彩笑容,讓辛苦的老爸、老媽覺得白花花的銀子撒得值得。 換個場景,如果把電視螢幕裡運動比賽獲勝的曾雅妮、盧彥勳,或參加國際科技比賽獲獎的得主,或是日行一善的孩子塞進機器裡,看看他們腦子運作的情形。結果發現,這是血清促進素歡樂迴路像冬天的炭火般溫溫燃燒,溫暖的笑容不禁在臉上悄悄綻放。 爸爸、媽媽只要看到孩子臉上燦爛的笑容,一切辛苦都拋到九霄雲外,自然不會在意到底是哪一條歡樂迴路牽動笑容,也不會關心如果教養模式長期只活化多巴胺歡樂迴路會造成怎樣的後果。直到有一天,日漸長大的孩子天天沈迷在網路遊戲,一離開電玩,宛如魚離開水般存活不了;或者非某知名品牌的衣服、鞋子不穿,才添購衣物的標籤還來不及剪掉,已在籌畫下次血拚時,老爸、老媽只能搥胸頓足,大嘆現在的孩子不知是哪裡出了問題,卻不知自己才是問題製造者。 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卻不知道腦內多巴胺的歡樂迴路只接收感官享樂,這種快樂像滿天煙火,美得強烈,卻也容易瞬間消逝,只能帶給人們短暫的情緒狀態。下次如要得到同樣的快樂,就要更密集、更強烈的外在感官享受,否則不能換得再次短暫的亢奮。這頭被豢養的「欲望怪獸」胃口越養越大,品味越來越刁,對快樂的追求也越來越偏食,需要不斷向外追求刺激。 血清促進素的歡樂迴路,一開始往往不受孩子青睞。想想,哪個孩子會主動練琴、讀書、打球、克服困難、幫忙做家事呢?因此,在養成習慣的初期,衝突、磨合很容易讓父母敗下陣來;可是父母只要能堅持,在付出、努力中學習,喜悅會伴隨著淚水、汗水逐漸滋生,慢慢匯聚成一股清泉,快樂就會自然湧出,不管外在環境是平順還是艱厄,都能潺潺滋潤心田,享受心靈富足的祥和、愉悅。 因此,父母向老天祈求健康快樂的孩子時,別忘了孩子的快樂腦,老天已悄悄把重責大任放在父母肩上,由你們為孩子精心打造。 文/腦神經訓練師-王秀園老師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美國的教育家杜威先生說:「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發展。教育是經驗的改造。」從生活中不斷的獲取經驗、修正、改造,從操作中學習,累積知識,提供孩子豐富的學習環境、學習領域,開闊他們的視野,引發學習的樂趣與主動學習的態度,是仁和的辦學理念與態度。 本星期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又過了一個豐富且多元的生活,除了單元主題的探討學習外,又安排了地震與火災發生時的災害演練,對已有多次演練與實地參觀體驗的小朋友而言,並不陌生。當警報器響起時,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認真且熟練的一項項做演練,逼真的場景,讓第一次接觸的小小孩驚嚇的哭了起來,老師趕緊過去擁抱、安撫著他們。 因著日本的大地震,教育部通令全國各級學校要加強防災演習,平時就要做好準備,以免災害來時不知所措。還有「地震逃生包」的準備,當地震來襲時,拿了就要跑的「快速背包」。裡面的必要配備如下: a.1~3天的礦泉水-逃難或被困時食用b.1~3天的 乾糧、糧食-逃難或被困時食用,可放一些糖果、超熱量巧克力c.中小型手電筒-用來照明,裡面先裝好電池d.電池-手電筒用電池,最好準備2份e.身份文件-身份證、健保卡、行照、駕照等證件f.錢與存摺-要放現金3000~10000元在包包內(零錢和鈔票),還要放存摺 還有次要配備:(不一定要有,但最好能準備,放在地震包裡面)a.健康藥品-如胃藥、感冒藥、小護士、優碘、止痛藥、消炎藥b.通訊設備-如大哥大、無線電c.打火機-可用來點火d.繩索-跳樓或緊急逃生用e.面紙、生理用品-放個幾包逃命時衛生用f.鐵鎚-最好帶一支鐵鎚,說不定被困在大樓用來殺出重圍g.緊急聯絡通訊錄-列出親朋好友的地址、電話,逃出重圍時也可有地方住f.迷你雨傘、輕便雨衣-下雨時或颱風來時,就要有用具吧!g.衣服與褲子-各放一套進去,以免天氣不好-冷死-總要穿衣服吧!提早做準備,以備不時之需,是很重要的課題。 星期三的春季旅遊早在學期初就已規劃好日期,原訂4月19日,二月初預定遊覽車就已租不到了,必須將時間做調整,改在星期三才能順利成行;而地點的選擇則是先考慮大班小朋友,去過的盡可能不要重覆,費用的考量,地點的安全性、遠近、空間、動線、內容的豐富與否..等,都是評估的重點,經過實地的探勘後再做最後的確定。 旅遊最重要的安全,是活動的首要目標。帶了一群小蘿蔔頭出門,其實是很費神的,Mandy的角色是「顧前、顧後、顧安全」,最辛苦的可是班級的老師,一天下來累的程度是在園裡的兩倍。還好每班都有幾個家長同行,除了照顧自己的孩子,也會幫忙照顧別的小朋友,感謝家長的協助。 看著旅遊所拍的影片和照片~獨角仙休閒農場~讓孩子們近距離的接觸與認識獨角仙的一生、乳牛的生態、外來生物等;走在~總爺藝文中心~的園區裡,感受到人文與藝術的氣息,是一趟非常棒的教學活動之旅,從旅遊中獲取生活上的經驗與知識的累積。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童年的珍貴

童年何以珍貴?首先,它只有一個,消逝便難以追求,很多人成年之後才後悔或者難過,為何想不起來任何關於童年的事;如果童年少了強風呼呼的颳著,樹梢沙沙作響,青青草原任牛羊……走在鄉間小徑‵涉水經過小溪的記憶,算不算有童年。 其次,童年是成人的夢田;如果能活上八十歲,回首前景,最美的記憶非童年莫屬了;忙碌‵焦燥‵爭戰十年‵二十年之後,每個人都想找一個港彎靠泊,童年的記憶正是港彎,讓人還老返童的歸隱,即使幾天都好;這些年來,我愈來愈喜歡回宜蘭,走在田梗‵湖畔‵溪旁……原來想找尋的是曾有的記憶,失落的童年沃土。 其三,童年該是快樂的,不該被用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由剝屑,它沒有必要由一疊考試組成,眉羽之間充滿憂愁。 人生是一場靠著耐力的馬拉松,贏在起跑點有何稀罕,一萬公尺的長跑,前八百公尺決定不了勝負,但可能因此賠了童年。 其四是,童年是智慧之泉的開發處,但它由嬉遊得來的;兒戲不是兒戲,它大大有學問。 但,現今的社會,誰肯給玩? 童年離不開玩,一個小孩子,如果離開了遊戲,便所剩無幾了? 成人何嘗不是如此?如果把童年抽離,不知還有什麼? 關於這一點,我可以証明童年的活動,給我的不僅是記憶,還有智慧,一出家門便有許多考驗等著我們解決。 我隨便便可舉出許多例子,証明玩不只是玩;很多人的童年都玩過擲龍眼子的遊戲,單單這件小事都充滿巧思;首先,得收集龍眼種籽,無論自己買的,或者地上撿的,清洗‵陰曬後便是玩具了;再來是玩法,除了年長的孩子創造出的玩法之外,我們常有新玩法,但需要經過討論,決定‵共識,大伙決定可行,便可以用它論輸贏。 你炸過牛糞嗎?別偷偷竊笑,有哦,對不對?這件事的確滿髒的,一群小孩,在新春期間,穿著亮麗的新衣服,等著一頭牛經過,拉下便便,由一個最不怕髒的,點上水鴛鴦炮,插上‵跑開‵爆炸,糞土四溢,一群小朋友一哄而散,我則站在那裡細算爆炸的威力,爆孔的形狀,之後再用另一種炮測中的試之,比較其不同,得出不同炮,不同插法,不同火藥量,炸出來的洞洞各異。 所幸,我沒有成為物理學家專攻火箭發射,否則保証一升空,便把村子給炸了。戲水的學問更大,它藏在大自然這本書中;老家附近有一座湖,微風徐徐,水色幽幽,伴著青翠山巒,野雁飛掠,湖中魚蝦豐饒,湖底有野蚌‵大蜆,尺寸約莫有現在的三‵五倍,但湖水深不見底,如何潛入摸它上岸,潛進浮出,限時一分鐘,考驗我們。 單靠目視可不成,一群小孩七嘴八舌,想出一個辦法,我們在尼龍繩上綁了釣魚用的鉛塊,垂入湖中,測量深度,找著最淺處,提神閉氣,噗通!一聲入水,一分鐘後出水,手上便多了河蚌與蜆。 老蚌生珠是真的,回家後媽媽剝開牠,好多珍珠便落了下來,那時候根本不知是寶,孩子們拿它作戰,左扔一個,右擲一粒,珍珠子彈很快便用光光,現在想起來,直呼可惜。   文/游乾桂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