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0

園長的話

4月7日是世界健康日,市衛生局於當日上午在生活美學館旁舉辦「千人來跳舞」,帶動全民來跳舞運動,為健康而舞,藉由運動來解壓、戒菸、增加身體能量,期能透過活動提昇運動的多樣化與樂趣,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成為健康樂活的城市。許市長更希望藉著世界健康日,提醒大家健康的重要,必須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並多喝水、多吃水果,一星期至少三天大量流汗就可保持健康,而規律運動是擁有健康體能的最好方法。隨著台灣多位運動選手在世界發光發亮,政府單位也正視到體育人才的培育是很重要的,以運動跟世界各地接軌,打開台灣的能見度,這是多麼棒的一件事。也許還有人認為「運動員,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是不會念書的人」,但不喜歡念書、成績不好,不代表資質不好。上帝造人,賜給每個人有不同的恩賜,有祂的計畫和美意,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恩賜、特質,發揮所長才是。洪董事長說運動傑出的人,頭腦是靈活的,因為在運動當中,是要靠頭腦去思考的,不只靠體力,腦力也很重要,才能取勝。 要活就要動,每天都要讓自己的身體動一動。今天早上孩子們又在活動室做巡迴體能,和體能遊戲課,在老師和器材的引導下,走天橋、穿山洞、跳彈、投籃、推輪胎…等,一關關、一次次的玩著,享受著運動的樂趣,提昇心肺功能、大小腿肌力、平衡感覺與空間概念..等,整個活動室充滿了孩子歡樂的嘻哈聲。 仁和寶貝在活動室做巡迴體能 集合時,Mandy請小朋友向各班媽咪說謝謝,並抱抱老師,謝謝她們願意如此的付出。小小的動作,是要讓孩子學習感恩,感謝為我們付出的人,盼望我們的用心與努力,能夠在孩子的心田,種下愛的種子,生根、發芽、茁壯、開花、結果。再問小朋友,明天是星期幾?小朋友說:「星期六。」「要不要上學?」「不要,YA!」,孩子們好高興,知道星期六不用上課,可以在家休息。問老師:「放假高興嗎?」老師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說:「高興!」「為什麼?」「因為可以休息,睡晚一點,恢復體力,再出發!」是呀!沒錯!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下個星期還有不同的任務等著我們。 運動的樂趣讓整個活動室都充滿笑容 今天發了一張兒童牙齒檢查表,提醒家長牙齒保健的重要,必須定期做檢查,因為乳牙的健康和將來換恆齒的生長息息相關,是不可輕忽的,擁有一口潔白的健康的牙齒不僅美觀,還可以省錢!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換一口健康的恆齒 文/張馨文

乳牙掉了反正會在長!」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乳牙的健康和未來恆齒的生長息息相關。根據行政院衛生署二OOO年的調查,台灣地區六歲以下的小朋友,乳牙齲齒高達百分之八十八。這一份資料顯示:大部分家長對孩童牙齒的照顧太過於疏忽;乳牙齲齒不僅會影響恆齒的生長,更有可能使孩童忽視牙齒保健的重要。 乳牙有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維持恆齒發育的空間,通常六七歲開始長恆齒 。當第一顆恆齒長出來時,就進入乳齒和恆齒交替的換牙期,也就是所謂的「混合齒列」。 當孩子開始開始換牙,家長應教導小朋友好好的照顧自己的牙齒,以避免發生齲齒;一旦齲齒,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因為齲齒過於嚴重而牙齒提早掉落,甚至影響未來恆齒生長。 台安醫院牙科部主任陳和錦醫師說:「造成齲齒的原因,包括牙齒本身、食物、細菌、時間四大因素,一定要記得在三餐飯後刷牙、吃完東西三十分鐘內刷牙、每次刷牙至少要三分鐘以上。小朋友記住並切實做到這333原則,才能有效減少牙菌斑的堆積,預防齲齒。」 正確的口腔衛生觀念,必須從小開始建立,少吃甜食或黏性高及含糖分高的食品,每三個月到半年定期給牙醫師檢查牙齒。如有需要,牙醫師會使用溝隙封填劑,幫小朋友把牙齒表面的細溝保護起來,避免食物及細菌堆積發酵。 當然,在飲食方面也必須留意補充營養、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糖果或含糖過高的飲料。萬一乳牙提早掉落或嚴重齲齒,牙醫師必須拔掉乳牙,必要時會建議放置空間維持器來避免牙齒位移,這樣就不會發生長出來的牙齒前前後後不整齊,或是根本就長不出來的問題了。 想擁有一口漂亮、健康的恆齒,得從乳牙保健開始做起。小朋友開始學習自己刷牙時,是否徹底清潔牙齒了呢?有時爸爸、媽媽用肉眼不見得看得出來。對於這個問題,台安醫院牙科部林柏彥醫師建議家長:「在家中可以使用牙菌斑顯示劑來幫忙檢視。當小朋友刷牙完時,家長可以把牙菌斑顯示劑塗抹在小朋友牙齒的齒面上,顯示劑顯現紅色的位置,就是沒刷乾淨的地方。」大人、小孩都可以依據顯示的結果,檢查牙齒是否刷洗乾淨,如此逐漸改善刷牙方法,小朋友長大後就能擁有一口美美的好牙咯!

繼續閱讀 »

第三十六屆親子運動會,在眾人的期盼下,於上星期六圓滿成功的落幕,孩子們將平時在園裡所做的體能訓練,展現在家長的面前,讓家人見識到他們的好體能、好身手。從開幕的鳴炮、金虎總動員,孩子們戴老虎的頭套,在音樂的搭配下,兩隻大獅子在四位體能老師的舞動下進入會場,揭開活動的序幕,接著大班小朋友的虎隊進場,帶動現場熱鬧的氣氛;緊接在後的是中班的虎隊,當音樂播放「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時,小班和小小班的孩子出場亮相,可愛的模樣吸引著全場的目光,只見家長的相機、攝影機不停的捕捉著孩子的鏡頭,深怕錯過;放和平鴿時,孩子們將手上綁著鴿子的氣球放開,一顆顆氣球飄上天空,期待運動會是在一片祥和與團結的氣氛下進行;唱園歌-「我是仁和的好寶寶,聰明、可愛、天真又活潑….」;活力健康操,在Polly媽咪和雅萱、品艾的帶動下,做活動前的熱身。 開幕典禮後隨即展開一連串的活動,首先登場的是繩子遊戲-左轉右轉,接著是健康寶貝Go Go Go-幼小中大班的進階體能秀,從小班的爬翻滾跑跳,中班的單槓二式、高處跳下、前滾翻,到大班的跳馬、單槓三式..等,顯出仁和小朋友過人的體力與敏捷的動作;跳箱達人最令人感動,參加的九個小朋友,八個男生,一個女生,在兩個星期,六天的訓練之下,都有很好的表現,尤其是鳳梨家的丞幃,不怕挑戰的精神,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校友們寶刀未老,表現不輸給學弟們;奪標-哨聲一響,孩子們奮力的往前跑,為了鼓勵他們,統統有獎;相信家長從孩子的表現,更加可以體會到仁和重視體能發展的用心,促進孩子健全體能發展的實際成果。 親子趣味賽在鯊魚叔叔的主持下,精采有趣,從開始的神龍擺尾、青青草原、過山洞、騰雲駕霧到力拔山河,因著爸爸媽媽們熱情的參與、體驗,與孩子一起樂在遊戲中,享受親子相處的時光,不僅孩子笑開懷,爸媽的臉上也展露出滿足的笑容。 運動會除了表現孩子體能的發展狀況,也能彰顯團隊的默契與合作的精神,感謝仁和團隊每一位工作夥伴的合作;感謝義工家長的協助,感謝家長的蒞臨,感謝小小運動員-仁和的寶貝們,更感謝主持的鯊魚叔叔帶領的團隊,大家分工合作,共同成就一件事,讓活動的進行得以圓滿且成功,為2010年3月27日留下美好的回憶。 體能和知識的累積一樣,都不是一蹴可及,必須有事先詳細的規劃,針對小朋友每階段所需提供適合的體能教學,此外,還得有讓孩子體能得以健全發展的環境、器材與師資。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比器材、比設備,仁和的幼兒體能設備,是最棒的。 以大蝴蝶而言,一些看似普通遊戲的設備,都是出自洪董事長的巧思,以他早年在台南師專(現今台南大學)從事體育教學,培育足球國手,熱愛體育的精神,加上自己的專業知識,設計出適合學齡前孩子的遊戲兼體適能訓練場,多元的設計讓孩子從玩當中,訓練手眼協調、手力、腳力、身體的柔軟度、攀爬、速度等不同的訓練,刺激腦細胞的開發。 平常的作息裡,每週有兩堂體能課,一堂由園裡老師帶領,進行基礎體能發展,一堂針對不同體能項目,外聘兒童體能教練授課;每週二、四晨間戶外活動,週五早上體能巡迴活動,這些不僅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更是讓體能發展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落實教育生活化。 後天是四月四日兒童節,在這個屬於孩子的節日,幼稚園除了舉辦親子運動會外,今天還舉辦小小慶祝會,孩子們在音樂、歌聲與遊戲中歡渡一個上午,個個臉上綻露出快樂滿足的笑容。仁和的寶貝真是幸福,有疼愛他們的家人,有用心辦學的園長,認真教學的老師,每天倘佯在美麗的校園裡,呼吸新鮮的空氣,與花為伍,和朋友嬉戲追逐活動筋骨,活躍在燦爛的陽光下,增加知識增長智慧,身心均健康。 今日的兒童是今日的國家,讓我們一起攜手來締造孩子們健康快樂的童年。在這屬於他們的日子裡,祝福孩子們兒童節快樂。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乘「感覺統合」風,品「身心健康」茶—預約幸福

文/感覺統合 潛能開發學院 執行長 高麗芷敏銳感知身體訊息,避免過勞傷身─上班族老爸「你工作壓力太大,整天坐在電腦前緊繃肩頸,腦部氣血不通,當然長年受頭疼問題困擾。記住當你覺得呼吸短促、胸悶、頸僵、肩痠時,趕緊起身到戶外或陽台,張開雙臂、做緩慢深呼吸、活動一下頸部,用肢體活動來改善 你的感覺品質。劣質的感覺充斥體內過久,可能形成憂鬱症、過勞症;如果時間更久,會讓細胞突變,可能形成癌症,絕對不可輕忽它的影響力。」 感覺統合延緩老化,保障生活品質─退休祖父母「我那八十歲的母親,每天準時去上老人大學,希望藉由動腦、動手,延緩自己的老化,避免失智或中風,變成孩子的包袱。」「家中退休的阿公,學起烹飪、愛上園藝,藉這些活動,讓腦筋與筋骨靈活,同時分擔兒子與媳婦的生活重擔,也藉花草的香味與姿色,來溫暖家人的心。」 重視童言童語─孩童「我手沒力氣,不會自己吃飯。媽媽,妳餵我吃。」「襪子好難穿唷!爸爸,你幫我穿。」「盪鞦韆會摔跤流血的。老師,我不要玩。」「我還要溜滑梯,溜一百次。」「我不要上學,同學都不喜歡我。」 「勞苦功高」不如「細水長流」─ 家庭主婦「妳每天安撫嬰兒,手腕不當使力,患了『媽媽手』,所以手才會無力,請先接受復健。往後記得,當手腕感覺痠了,就立即換另一隻手工作,才不會讓慣用手因勞苦功高而當機、罷工。對身體發出的訊息要敏感,在乎它的意見,身體才會細水長流,得以一直為妳默默服務。」 生活品質重在精神層次過去40年,台灣為了發展經濟,許多民眾犧牲與親人互動、休閒及運動的時間,結果陪上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如今終於步入已開發國家之林,很多人卻以為購買奢華品、住豪宅、開名車,即可代表生活品質提高了。 其實生活品質好,不一定要花大錢。能胸有成竹、心安理得,以從容不迫的步調,發揮所長,服務社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怡然自得地跟親朋好友交心,生活中處處可見真、善、美。跟得上時代腳步的國家、社會、機構團體,講究要有願景與核心價值,每個人寶貴的人生,也要有願景與核心價值,才會漸入佳境。所獲得的快樂要經得起考驗,才能達到長久的身心健康,擁有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生活品質。 讀者如能清楚瞭解感覺統合的理論,並徹底實踐於生活中,就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知己在於瞭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知彼在於能用同理心待人,必能獲得對方真心誠意的回饋。百戰百勝,意味對己發揮所長、截長補短,對人則是您的訴求正中對方心坎,或互補合作成功。故而,男女老幼若能感覺統合,身心健康自然獲得保障。 釐清問題有效開發潛能以孩子為例,如果父母認為他們年紀小,所以不相信他們能真正瞭解自己的狀況、說出心裡的話,就會習慣從自己的主觀成見,去認定孩子是因為偷懶、依賴、膽小、貪玩、不乖,才表現出脫序、不聽話的言行。 事實上,一般的父母只專精於自身從事的行業,對兒童發展的認識只限於個人3歲以後片斷、模糊的記憶,或是報章上零星的報導。一知半解或以偏概全,都容易做出誤判。譬如,一位思想敏捷但動作協調不如自己期待的孩子,最擔心在大庭廣眾前暴露自己的缺點。因此,遇此場合,有時會故意不停地講話,誇大自己,已轉移別人的注意;有時則以不喜歡該活動,做為規避出糗的藉口。 所以,父母或老師在判斷孩子的行為時必須特別小心,要設法瞭解問題的根源。不要僅看表面,就武斷地認為他們是調皮、畏縮或個性孤僻。以免有的孩子因為長久被誤會,就自暴自棄了。諮詢職能治療專業,來客觀釐清問題,掌握孩子的優缺點後,因材施教即能充分啟發孩子的潛能,成為優秀又快樂的人。 從全人角度關照兒童 許多資深幼兒園園長、主任,選修作者所開的課─「運用感覺統合於幼兒教育」時,曾反映:「政府每學期編列預算為幼兒做齲齒與視力檢查,但是跟幼兒教育息息相關的腦部感覺統合發展,卻未見政府將之規劃到幼兒保健的範疇內。」即使老師瞭解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卻苦於對個別孩子腦功能的瞭解不夠,落得有心無力。 腦科學的發展在21世紀正要大放異彩,經濟主宰著國家經濟的命脈。要瞭解一個人的行為時,不單從心理動機的角度去探討,更要注意他腦部感覺統合的轉機。尤其是正在發育中的嬰幼兒,如果出現固執、不聽指揮、無法與小朋友相處或拒絕學習等情形,肇因於心理或社會因素的成分較低,導因於腦部發展因素的成分反而更大。 父母、老師如能從感覺統合角度著手,則附隨而生的情緒、行為或學習等方面的問題,自然會因對症下藥而逐漸消失。 勿埋沒任何孩子的天份兒童天真、可愛,不僅是父母的瑰寶,也是國家、社會未來的主人翁。所以,父母在準備懷孕前,要做優生保健諮詢,確保雙方基因正常,懷孕期及孩子出生後,都應積極展開妥善的感覺統合刺激,讓好的基因被開啟,不好的基因被改造。 即使小時候曾被老師認為智能有問題的愛迪生,都因母親的護佑,堅持給他極寬的發揮空間,終於成為天才發明家。美國第28屆總統威爾遜,在9歲前還會拼音,11歲前閱讀能有困難。洛克斐勒副總統自幼亦有閱讀障礙,經常因無法像別人一樣輕鬆自在應付事情而自卑,也經常為了被別人當做笨蛋而懊惱。但他們很幸運,都有高度愛心、耐心及慧心的父母,給他們機會,幫助克服學習初期的障礙,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終成大器。 預約健康快樂的台灣之子 韶光易逝,作者於民國75年撰寫「感覺統合─透視兒童發展的奧秘」一書,倏乎已20載。猶憶撰寫該書時,國內在這方面的專書付之闕如,致撰寫過程倍感艱辛。正所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幸出版後,深受家長與幼教老師喜愛。 民國83年,作者將之增訂為「感覺統合上篇─全腦開發」與「感覺統合下篇─因材施教」兩冊,11年來依然深受讀者支持。如今深感台灣問題叢生,而面臨全球化、自由化的競爭壓力,更勝以往。如全民不能覺醒,特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的未來將是黯淡的。因此,本書再次增訂加入最新的感覺統合與腦科學研究知識,及許多簡單有趣的感覺統合遊戲,仔細編排,分成三冊,讓家長、保母及老師面對孩子時能更得心應手,達到提升人口素質的目的。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原本熱到只需穿短袖的天氣,又被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打亂了,星期四一早氣溫就大幅下降,又加上風很大,需要穿厚外套才能禦寒,忽冷忽熱的天氣,真讓人無法適應。有句形容天氣的諺語這樣說-「春日天,囝仔面-春天的天氣像小嬰兒的脾氣,很難捉摸,喜怒無常,一下子哭、一下子笑。」因為天氣的緣故,一整天都不敢讓小朋友到戶外活動,怕他們因此著涼、感冒,而影響到星期六運動會的參與。根據氣象報導,星期六台南的天氣是17度到26度左右,這種天氣其實是非常適合運動的。明天的親子運動會,我們和孩子一樣,以期待的心來迎接,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天氣。原本計畫讓小朋友穿短袖運動衣加外套來幼稚園,等運動會開始再將外套脫掉穿短袖服,但不穩定的天氣怕孩子穿短袖會覺得冷,多數家長又會在短袖裡面加衛生衣,且活動於8:30分就開始,小朋友8:00前要集合,於是經過討論,決定短袖改黃色長袖,早上來園加上運動外套,運動會開始,將外套脫下,穿長袖、長褲的運動服,又可防曬。 仁和的運動會不像一般幼稚園,只是做做律動等表演性質而已,是有開幕、進場、表演、團體競賽、親子活動等,每一個項目都是經過精心設計,適合小朋友能力的,尤其「健康寶貝Go Go Go」的項目-從幼幼、小班的爬走翻滾跑跳,到中班跳平均棒、走樓梯、單槓二式、走天橋、前滾翻、踩球,到大班的跳馬、走樓體、單槓三式、走天橋、前滾翻、運球等,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加,體能的表現也跟著成長;跳箱達人-展現個人的跳躍能力,與身高、體重、彈力、速度、體力等有著很大的關係,有些受到先天條件的影響,但最重要的仍是提供孩子機會與環境做練習。 從小朋友子的身上明顯的看到孩子的腳力變好、體力增加,家長的聯絡簿寫著「柔均和爸爸到苗栗參加球隊的登山活動,連續走了四個小時都不喊累;品艾的媽媽-感謝學校提供那麼好的運動環境及精心安排課程,訓練孩子的體能;宇州-最近聽朋友的小孩已要上一年級了,感覺統合很不好,不會丟球、不喜歡玩積木,感謝學校給小朋友這麼多活動空間與體能活動;怡君媽媽-仁和真的很好,讓小孩在體能上能有很充足發揮的地方,這也是我弟妹之前回台,要讓他小孩短期就學選擇仁和的主因,她可是比較過很多家的呢!佑倫從小就喜歡球類的活動,仁和有大操場,所以才會選擇仁和的。…」是呀!仁和有大操場,有寬廣的戶外空間,體能器材,重視體能活動和孩子的健康,最重要的是創辦人-洪董事長有好的理念,打造好的環境與設備,不管時代的變遷、環境的影響,價值觀的改變,董事長仍堅持創園的理念-運動感覺智能。 健康就是財富,要活就要動,邀請您闔府蒞臨,大手牽小手,一起來參加仁和「2010金虎總動員-第36屆親子運動會」等你哦!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幼兒的體能活動 文/郭進昌

體能遊戲是幼兒教育中重要的一環,除了能促進兒童的身體發展外,更能培育他們的意志、自信、群體性及日後對美的欣賞和表達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孩子們需要從體能的遊戲中得到滿足,讓身體能健康地成長,精神得到飽足,情緒得到調和。體能活動一般分為大肌肉和小肌肉兩方面,大肌肉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掌握體能發展的基礎能力,如平衡力、協調性、敏捷性和柔軟性……等。在幼兒階段的體能活動中,一般也較頃向於這方面的訓練。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使得孩子們的活動空間和遊戲的環境越來越少,再加上公寓大廈林立,孩子們就像是隻鴿子一樣,時間一到就回到家,等到隔天上課時再放出來,每天陪伴孩子的就是電視、電腦和上不完的才藝課程。再加上父母親過度保護的養育態度,使得現在的孩子體能非常的不好,體力也差,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逐漸增加,相對的抵抗力降低而且時常生病。這些問題才逐漸受到家長們和幼稚園的重視,體認到體能活動也是幼兒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 其實幼兒體能在國內幼稚園也都推行了一二十年之久,對於幼兒遊戲的環境和遊戲的器具,每個園所也都提供了相當多的器材來滿足每一位幼兒,孩子每天的生活,都以遊戲為中心,而在遊戲當中藉由身體的運動,接受了大量的感覺、知覺及運動刺激,進而促進幼兒身心機能的正常發展,也藉遊戲之中將體能活動以個人、數人至於團體中進行,即透過各種遊戲種類的活動,讓幼兒們各自的發揮想像力,加入自己的動作遊戲,並非一昧地是由指導老 師發出命令,讓每一位幼兒們都有各自的想法和玩法。 「活動,活動,活著就要常常動」這樣身體才會健康與強壯,幼兒透過身體活動的遊戲,可以獲得其他種類遊戲無法達到的效果。 1.可培養幼兒的體力與耐力。2.可培養幼兒的靈巧與技巧。3.更可培養幼兒良好的運動習慣和興趣。 其實並非只有體能專業人員才能指導幼兒體能活動,無形中也限制了活動的推展。其實每一位爸爸、媽媽都可以是孩子的體能老師,只要您注意遊戲器材的安全與環境場地的安全和遊戲的規則,每天利用30分鐘帶著您的孩子到學校操場或是附近的公園運動一下,順便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相信您也可以是孩子們心目中的孩子王呢。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因著植樹節的到來,於上星期五贈送每位小朋友花苗一株,並分組示範移栽的過程,孩子們很認真、專心的看著,按著栽種的步驟-花盆-底層置放報紙-填土(土加肥料攪拌)-放入花苗-再添土-澆水,老師一面示範、一面說明,也適時的讓孩子動手操作,如:鬆土、添土,孩子們也提出心中的疑問:「為什麼要換新的花盆?」 「因為原來的家太小了,要換大一點的家才會長大開花呀!」「要不要曬太陽?」「水要澆多少?」「可不可以直接種在土裡?」「可以囉!如果家裡有庭園,種在土裡最好了。」「哦~~」 不知孩子這一聲哦,代表的是知道還是不知道?示範過後讓孩子自行挑選花苗,不論選到的是圓仔花、西印度櫻桃、扶桑、日本女貞或茉莉花,他們都很寶貝的護著,Kady媽咪還費心的幫西瓜家小朋友的花苗貼上名字。希望藉著一株小小的花苗,孩子們能學習照顧的功課,就像父母照顧他們一樣,是需要愛心、耐心、細心、用心與良好的環境,從照顧中學會觀察花苗的需求,才能從中體會父母的辛苦。過程中當然需要爸爸媽媽的支援、協助與引導,助他們一臂之力,但可別全部接手,要讓孩子養成責任心,小小的花苗,蘊藏著大大的學問,家長一定要善加運用。盼望每一株花苗都能綻放出生命的色彩。 隨著三月27日親子運動會的到來,這兩週的教學主題為「大家一起來運動」,看著孩子們每天快樂的在草場裡奔跑、跳躍,即使汗已浹背,仍不覺熱;晨間除星期三外,每天一早,活動室準備了大中小班的體能器材,跳箱處也是,老師們等著小朋友一起來運動,透過跑跳爬翻滾等,一次次反覆的做著,使身體的靈活度與敏捷度提高。 跳箱亦是如此,孩子一次次的練習,彈力與技能就愈好,所謂「讀冊驚勤、運動驚練」就是這道理。不過運動是需要體力與耐力的,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小朋友尤其是新生,他們的體力是不夠的,是需要操練的。下星期仁和將舉行第36屆的親子運動會,今年是虎年,Polle媽咪編了一支金虎總動員的進場舞曲,屆時小朋友將化身金虎進場,本週進行練習,舞曲節奏輕快、動作活潑可愛;各項活動也將於下週進行排演,讓孩子有臨場感。 「運動感覺智能」是洪董事長辦園的理念,讓小朋友活躍在燦爛的陽光下成長茁壯,對學齡前寶貝們是非常重要的。從小養成運動的習慣,奠定好體能的基礎,是未來發展各項能力的首要條件。 我們的運動會是親子運動會,內容有孩子的表演和競賽項目,除了展現個人的運動能力,團隊精神外,壓軸好戲就是親子趣味賽,親子之間的默契、配合,透過趣味賽的方式來彰顯,家長們一定不能錯過這難得的活動機會。不管孩子表現如何,都記得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 幼兒體能活動 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王建台

近年來社會日益重視健康之概念,對於運動健身等概念也日益提高,相較於對成人或一般學生的運動發展計畫的發展,學齡前的幼兒體能之發展仍有很大的開發空間。加以近年來社會的進步,及文明的提升,小朋友的活動空間日益減少,而其所面對的不外乎電視、電動等,無法提供幼兒生理發展所需要之大肌肉活動,相對地身體活動機會也減少了。幼兒期是人一生當中的第一個急速生長期,且幼兒在幼兒期的成長過程決定人一生中身體、智力、個性及道德等發展;而幼兒早期肢體活動之刺激是提供未來遊戲與運動,甚至日常生活良好適應能力的基礎,其對運動遊戲的參與更會影響日後成人之狀況;而在運動遊戲中曾感受成功經驗的幼兒,通常表現出較高的自信及較大的成就。 幼兒體能活動設計的意義與因素 一、意義 幼兒體能應以「運動」為主體,以「遊戲」為方法,以「教育」為指導,以「培養幼兒身心發展的體能基礎」為目標,所設計的活動。其中,運動代表幼兒的身體性與基礎性;遊戲代表幼兒參與活動所需要的趣味性與滿足性;教育則是指如何帶給幼兒潛在的課程目的與教學計畫的設計。 二、影響幼兒活動的因素 (一)成熟與學習的條件:在這邊是指幼兒的生理發展與認知發展的部份,每個年齡階段所適合的教學,各不相同,認識各階段幼兒的發展,可以有助於課程的設計,也可以對幼兒產生真正實質的效益。 (二)個人條件的因素:個體與個體間存在著差異,每個個體的差異各不相同,因此幼兒體能活動必頇根據幼兒的本能與需求為考量,不宜一味強迫其從事運動遊戲而忽略其動機。 (三)環境條件的因素:幼兒體能活動,是一個需要寬廣空間的教學活動,因此環境影響體能活動的設計甚大,也可能因此而改變活動內容,另一方面,場地的不同對於安全的考量也必需要特別注意,如:不同材質的地板所要注意的事項,或者空間中的牆角、戶外的水溝,這都有可影響幼帅兒體能活動安全與進行。 幼兒時期身體活動的特性,受個人的發育、成熟、發展狀況所影響,尤其是嬰幼兒期的發育狀況與身體機能的發達,對於日後的步行、跑、跳躍等基礎性運動能力有某種程度的關連。而且讓幼兒透過遊戲的參與能夠激發其想像力、創造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如福祿貝爾說:「在幼兒期,自然展開的各項機能活動就是遊戲。」蒙特梭利:「遊戲就是小孩的工作。」 綜合以上所述,可得以下結論:一、「樂趣化」為幼兒活動生命活水源頭。二、改變一成不變的活動程式是樂趣化活動設計的一大特色。三、樂趣化體能教學活動是有目的、有組織、有計畫的身體活動。四、幼兒體能活動設計應兼重「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並應「生活化」、「樂趣化」與「遊戲化」。五、體能教育為當前國家最重要的教育政策之ㄧ,故應配合國家體育政策,正視幼兒「體能」教學活動。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時序已進入春天,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許多花草都逐漸開花,樹木也褪去舊葉長出新芽,後門的小葉欖仁也長出嫩葉了,翠綠的葉子就像園裡的孩子那麼清新,那麼惹人愛憐。這個時候是最美、最漂亮的,帶給我們春的氣息,感受到春的來臨。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您希望孩子今年長出什麼新葉子呢?是學好數學、英文?會寫更多字?跳箱九層?身體更健康?繪本多看一些?還是常規品格更好?孩子在此時期的發展,就如同剛萌芽的葉子一樣,需要更多的關心與注意,有時候小小的萌芽起初看來不起眼,但經過用心的照顧,就會有茁壯的本錢,所以不要輕忽每一個小動作,不管您的孩子現在是大、中、小、幼班,一步一腳印,積沙成塔,陪著他走在人生最重要的啟蒙成長階段,踏穩每一個步伐,奠定穩固的基礎。 春天也是氣候最難預測的季節,上星期天氣非常暖和,許多小朋友都脫下外套,但星期二氣溫卻驟降,相信許多原本把冬天衣服收納起來的媽媽們,又需重新拿出厚外套來讓小朋友禦寒。這種忽冷忽熱的天氣最容易引起感冒,所以在季節變換的時候,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寶貝的保暖,千萬不可大意。 三月有一個重要的節日,就是12日的植樹節。每年此時,我們會贈送小朋友花苗一株,讓小朋友有機會從栽種中學習負責任與照顧的態度。照顧花苗不只是光澆水而已,花苗要長得好,跟小朋友一樣需要很多細心的照料,例如:水夠不夠或者水會不會太多?陽光充足嗎?移植的花盆是否足夠花苗茁壯等?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能自己觀察花苗的生長狀況並記錄下來,再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討論,如此除了讓孩子照顧花苗,還能培養孩子觀察、記錄的能力,也能讓孩子和父母有共同的目標,一起完成一件事,讓孩子跟父母更加緊密。 星期三問小朋友種樹的好處有哪些?品艾:「幫我們吸二氧化碳」志峰:「預防土石流」筱渝:「可以乘涼」向陽:「可以擋太陽」行宇:「有新鮮的空氣」,哇!孩子們好棒哦!接著問:「去年植樹節送的花苗,還在的請舉手?請拍照或以光碟片做證明,可領取一份獎品。」舉手的有二十幾位。 隔天上午,炯陞的爸爸和阿嬤特地拿了照片來,阿嬤說:「炯陞昨天回去說要幫種的花拍照,今天一定要拿來。對於老師說的話都很在意,這是剛剛去照相館拿的照片!」好感動哦!這樣的孩子已經很少了,對於老師交代的事想去做並完成,是值得鼓勵的,當然也要感謝家長願意配合。今年送小朋友的花苗有-扶桑、西印度櫻桃、茉莉花、日本女貞,這些都能栽種較久,還有圓仔花,屬草花類,花期只有三個月 植樹節種樹、種花,除了綠化美化環境外,也希望再次提醒大家愛護地球,並重視地球暖化的問題;地球暖化是現在很熱門的話題,雖然對生活在台灣的我們日常生活可能沒有直接的影響,但家長可能都有感覺到,現在的氣溫比以前高了許多,以前可能到夏天才需要開冷氣降溫一下,但現在春天,甚至某些時候的冬天都有人開冷氣。 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暖化的主要原因,而植物又是分解轉換二氧化碳的主要角色,多種樹雖然沒辦法馬上解決地球暖化的問題,但只要多一棵植物,就能對地球暖化多出一份力量。 祝 平安喜樂 別忘了!3月27日星期六親子運動會與仁和有約!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抗暖化爲什麼要減碳? – 摘自國語日報 柳中明主任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越來越大,災難也越來愈激烈,有些原本潮濕的地方卻發生旱災 颱風一來,雨量又大到造成水災;有些地方夏季熱死人,冬季應下雪卻不下雪。這是各地溫度平均上升,造成地球暖化的結果。爲了對抗暖化, 各國都努力減碳,不僅促成碳交易市場,把廢棄的排放量拿到市場上來買賣,也積極努力合作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二氧或碳含量佔一半以上 溫室氣體有哪些呢?依據「京都議定書」所明定,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氧化氧氮、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碳。其中,若以單一分子的溫室效應強度來比較,以後面三類氣體最強;但是,若以大氣中所有分子的影響效應而言,則因為前三者的含量大,特別是二氧化碳所以影響效應較大。 大致上,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佔上述六類氣體的總效應約為百分之五十五,甲烷約為百分之十五,氧化亞氮約為百分之六,而其他約為百分之二十四。 既然二氧化碳的貢獻就佔了一半以上,要積極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就當然會以二氧化碳為主。同時,二氧化碳主要源自化石燃料,如媒、油與天然氣的人為燃燒,所以要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就必須抑制化石燃料的使用。當然人類消耗化石燃料,是爲了提供各類機械如汽機車、冷暖氣、生產設備的能源,所以要抑制化石燃料的消耗,就必需節省能源的使用。 改變生活習慣節能又健康 譬如隨手關燈,就立刻停止消耗電源,就會讓火力發電廠減少燒煤、油或天然氣,當然就減少了排放二氧化碳。同理,少看電視、少開車、少坐電梯等,都能達到一樣的效果。犯過來我門就要多走路多看書多外出運動多早睡多早起整個生活習慣都要改變才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至於許多人都說要少吃肉,因為在養動物與運送動物、儲存肉品等過程中,確實會消耗很多能源,所以少吃肉,也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不吃肉,而且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吃肉是殺生的道理,因此可以每吃ㄧ次肉,如:牛排、漢堡後,就走三天路或三天樓梯等方式,以修行的心情來補償自己無法忍耐的物慾,以及所多排出去的二氧化碳,這也不失為合理的作法。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