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讓孩子擁有充滿好故事的童年

愛書人都知道,孩子所看過與聽過的故事,不僅會成為滋養孩子生命的養分,也會影響孩子看世界的目光。持續推廣「愛,就是為孩子說故事」概念的信誼一直認為,童年,就該是一段被故事擁抱的美好時光。因此,20年前,在那個由本土作家創作的幼兒圖畫書仍如鳳毛麟角的年代,信誼便創立了幼兒文學獎,開始培育本士圖畫書創作者的扎根工作,希望能從這塊土地上長出屬於我們文化和生活經驗的好故事,讓孩子能驕傲地把故事傳唱下去。

幼兒圖畫書是一門化繁為簡的藝術

幾米心有感觸地說:「一開始,初看給兒童的作品往往都會覺得『簡單』,但背後的學問其實很深很難的。要創作一本好的幼兒圖畫書,是需要文化的累積,真的是急不來的。」,幾米益發覺得創作兒童圖畫書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除了圖、文都要皆優,最主要是必須考慮到是以「孩子」為創作對象。

「幼兒圖畫書雖然『簡單』,但絕對不是『幼稚』。」

說故事的功力,決定作品的好壞
給幼兒的好故事,必須具備哪些特點呢?

好故事,要能打動孩子
孩子是最誠實、也最挑剔的觀眾了。如果故事本身不動人、不有趣、再華美的圖像和花俏的形式,都無法吸引孩子走入故事中,把故事讀進心裡面。

好故事,要能帶來樂趣
觀看圖畫書或動畫本身應是件有趣的事,不要以為針對孩子作創作,就一定要說教,當教條意味過於濃厚,也是讓孩子覺得無趣的問題之一。如何把簡單的故事,說得有趣、動人、有深意,應該是最大的挑戰了。

好故事,要能適當地融入生活感
對幼兒來說,故事要貼近他們的生活經驗。

好故事,要能從幼兒角度說話
如:〈我的兔爸爸〉中,從孩子的角度訴說受腦傷的爸爸的故事,孩子從不理解到接納爸爸的過程,了解了爸爸的害怕;另外在〈爸爸的小紅傘〉中,則述說了小熊在下雨天,突破重重難關為熊爸爸送小紅傘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反轉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角色,從另一種角度作敘事與思考。

好故事需要在時間和文化的長河中熟成
好的故事能把孩子的生活經驗和感動實體化,帶領孩子超越生活中的限制-到過去、未來,或者想像的世界。

當前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正紅,但在文化素養上仍是很單薄的,許多年輕人感受力較弱,必須在整體教育上再強化美學與情意的內涵。
期待有更多好書的出版,讓孩子享有一個充滿好故事的童年!

文/摘自學前教育月刊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