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環境讓互動不一樣

中西方不同的家庭結構和生活空間動線,都有可能影響親子間的互動模式。

當父母反思教養方式時,不妨從生活環境的安排開始作調整,嘗試兼顧孩子和家庭成員的需求。

在討論中西教養的差異時,我們常著眼在深植於歷史文化背景下的價值觀與教養目標如何影響不同文化中的親職行為,進而影響孩子的行為模式、情緒調節、甚至認知發展。其實,文化不僅是宗教、道德、哲學、藝術、科學、倫理等層面的發展結果,也是人類生活方式的演進。而不論物種或文化的演化,其實都與適應環境息息相關。由這個角度來看,幼兒所處家庭中的人際環境或空間環境,正是幼兒適應環境、調節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起始點。親子互動及幼兒發展的文化差異也從這裡展開。

家庭結構和空間配置影響親子互動

有兩位西方發展心理學家在1984年針對馬來西亞農村中的馬來裔家庭與華裔家庭進行跨文化比較研究。 他們以「社會性組織」與「物理環境」這兩個概念,來凸顯不同家居文化下親子互動模式的差異。他們發現,馬來裔農棧家庭的型態多為核心家庭,而華裔農村家庭則多為大家庭,因此華裔家庭中的小孩有許多具血親關係的替代照顧者(如:祖父母、姑姑、嬸嬸等)是馬來裔小孩所沒有的。

而在物理空間的差異上,馬來裔家庭規劃給嬰兒活動的空間,雖是僅覆蓋著藤蓆的一個小場地,但與家中其他的工作、儲藏與烹煮空間有明顯區隔,嬰兒在此可盡情爬行、探索。反觀華裔家庭中的嬰兒在日間所處的空間雖然較大,但卻具有多元功能,照顧者因而常會把嬰兒放在一個可以維護安全但卻使活動受限的空間裡(如:遊戲柵欄、安全椅)。

用家居環境來解讀嬰兒行為

因為是大家庭,華裔嬰兒雖仍以母親為主要照顧者,但在嬰兒哭泣或需要安慰時,常會由替代照顧者負責安撫;他們也與這些替代照顧者有許多互動與遊戲的機會。但因空間受限,華裔嬰兒較常透過哭泣以達到斤照顧者的目的。反觀馬來裔嬰兒,則因未被關在受限的空間中;一百會爬行,他們便會自在地移動、探索,不論自動接觸或離開大人的頻率都較高,也會自主啟動或結束與照顧者的身體接觸。

嬰兒常需親近照顧者以獲致安全感是天經地義的事,馬來裔、華裔嬰兒亦皆如此。但卻因不同的家庭組織與生活空間配置,而使他們慣常透過不同的手段來達成親近照顧者的目的。華裔嬰兒所居處的人際組織及物理環境造就了他們或許更具有社交能力、但也或許更愛哭且感覺起來更黏人的行為模式。長期居處於這樣的軟、硬體環境,很可能便讓他們的情緒調節模式固著成習,而若將這樣的行為模式直接歸因到孩子的天性或母親的照養方式,或斷然判定馬來裔與華裔嬰兒在親子關係品上有差異,都可能忽略了這些家居因素所帶來的長期影響。

情緒和探索能力也和空間有關

我們也可從以上的例子,比擬至中西兒童的環境差異。相對與美加地動輒上畝、獨棟並擁有前後庭院的家庭居住面積,台灣都會地區地少人稠,且大多為公寓型的住家。

因為空間狹小,幼兒在居家生活中,靠啟動負向情緒才能找尋得到也在家中的父母的機率本應較小;但居家物品或家具擺設太過擁擠,他們還是很可能因為安全因素而被關在遊戲欄中無法自由決定與照顧者的距離。緊密的活動空間及過高的人口密度,都可能使父母因為害怕孩子動作、聲音過大,影響家中長輩或鄰居,而特別限制孩子的活動量,並對孩子要「乖」,有更高的要求。這與西方中產階級家庭的幼兒動輒在前院盪鞦韆、草坪旁自己養花種樹、後院樹叢中找鳥窩的「調皮」的生活型態,大異其趣。太小的生活空間,與太受限制的活動量,也可能讓孩子失去了許多營造自我私密空間及主動探索的機會。

發揮創意 安排空間

台灣都會區緊密、狹小的居家空間是既成事實,父母怎麼發揮創意,安排家中的空間配置與動線,一方面規劃出足夠多供幼兒自由探索的角落,二方面賦予幼兒可隨時依照自己的需求親近照顧者的控制感,三方面又滿足所有家庭成員的不同生活需求,實為對都會區家庭的一大考驗。

摘自學前教育月刊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