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I

AI時代的兒童隱私

上週末端午連假,打開E-mail信箱,有一封來自家長的郵件,希望幼兒園能注意孩子肖像的隱私安全。 信件的大意是仁和的粉絲頁面分享的活動照片,有拍到孩子的臉,身上穿的圍兜又有姓名,這位家長擔心現在AI詐騙很多,怕孩子的照片、個資被有心人士盜用或拿去做詐騙,善意的來函提醒、建議,家長還熱心的附上相關的法條。 回想仁和剛成立的時候,照相機還不是很普遍,當時是使用底片, 幼兒園盡可能的拍下小孩在園裡的生活點滴與活動照片,提供家長收藏;後來有了數位相機,拍的更多了;到了照相功能強大的手機和社群網站之後,越來越多家長期待老師多分享孩子在園的照片,因此我們才會將照片PO在網站和粉絲頁上。 事實上,不只家長如此,就連教育單位有些檔案、資料也需要孩子的活動照片做佐證,如母語教學或大肌肉活動。 在個資法通過之後,為了保護隱私,在公開的文章或照片都儘量不使用孩子全名,如招生錄取名單的姓名就會隱藏一部分,只是我們疏忽了照片中有小孩穿著圍兜,圍兜上有名字,這的確不妥,為此,對造成影響的家長致歉。 仁和網站和粉專上照片很多,目前會優先處理較明顯的部分,如網站首頁,家長如果認為我們粉絲頁或網站其他頁面有任何照片讓您感覺有影響孩子隱私的,請將照片網址、影響到哪位孩子,寄送至info@jenher.com電子郵件,我們會儘快處理。 我們未來的作法-這些天查詢其他學校的作法做為參考,絕大多數學校和仁和類似,不過也有少數學校有更嚴謹的作法,例如直接遮擋照片上孩子的臉部等,思考之後,我們決定採取比較嚴謹的作法來保護孩子的隱私,具體措施包括: 確保我們粉絲頁或網站上的照片上不會出現孩子的姓名。 確保我們粉絲頁或網站上的照片不會出現孩子可辨識的正面完整臉部,如沒戴口罩,可能用貼紙、馬賽克遮擋,或以背面代替。 拍照對老師而言不是件輕鬆的事,在手機和社交媒體發達後,越來越多家長希望園方多拍照,分享孩子的近況;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幼兒園只要不拍在意隱私的家長,他的孩子照片就好,或者用雲端資料夾加密分享即可。 實際上,只要有一兩個孩子不同意拍照,那老師就必須分類再處理照片,個別傳送,工作量又增加了。我們還是希望老師把精神放在教學、備課、親師溝通等其他更重要的事上。 過去也出現過相關的問題,有家長不希望別的家長取得自己孩子的照片,因此若用雲端硬碟或Line群組分享活動照片也可能造成糾紛。 由於日後照片需要篩選處理,未來我們分享孩子照片數量必然會減少,特別是團體照,也不會有孩子的臉部,在此尚請家長體諒。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上週六參加一場幼兒園課程發展趨勢研習會,一整天的課程雖感疲累,卻有著滿滿的收穫。幼兒園的課程該教甚麼?20年後的小孩將會面臨甚麼樣的社會? 老師分享,有陣子年輕人喜歡從事服務業,但現在服務業也很缺人,年輕人去哪兒了?有人說去做網紅了。會中老師提到現在最熱門的話題-AI,以及AI對未來教育的影響。 大家都不得不感嘆社會的變遷真的很快,以前曾經流行過一陣子的珠心算,現在已經很少看到,在AI大趨勢的推動下,也許以後會有一些才藝或教育方式不再被需要。 找出變與不變 那教育者和父母該怎麼辦?其實我們也不用過度焦慮,因為社會對某些能力的需求是永遠不變的,只要清楚知道之間的區別,幫助孩子奠定基本素養和能力,不管社會如何變遷,這些基本素養和能力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仁和在50年前創園時,台灣的幼教仍在萌芽,當時多數父母沒有幼教的觀念,甚至覺得幼稚園只是咧「騙囝仔」ㄟ所在。當年沒有電腦、沒網路、沒AI,但創辦人洪爺爺融合先進國家幼教觀念和自身的經驗,自創的教學方式,50年後來看依然適用。 六大領域培養六大核心素養 舉例來說,現在幼兒園的新課綱,六大領域培養六大核心素養;第一個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就是仁和創園以來一直優先注重的體能活動,提供小孩足夠的空間走跑跳做運動,這是幼兒時期最關鍵最基礎的能力,身體有動肚子才會餓、會累;餓的時候任何食物都好吃,自然就不會挑食,累了就想休息睡覺,這是良性的循環。 例如:透過巡迴體能遊戲,刺激孩子身體不同部位的發展,50年來沒有變。再者,長久以來推動親子閱讀和口語表達的能力,20年來從未間斷,也是具體實踐六大領域的「認知、語文、社會」等領域,鼓勵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提升認知能力;用不同語言、上台說故事,這些能力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都不會過時;現在的網紅,個個不都是說故事高手? 時代變遷愈快,更應該幫助孩子放大學習的歷程,放慢學習的腳步,反覆參與體驗,培養孩子帶得走的基本素養與能力,這些永不過時的素養和能力,才是孩子一生的寶藏。 祝 闔家平安 Mandy 延伸閱讀:親子體能遊戲500例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