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金馬獎

主動學習讓孩子拓展世界

週週都有令人驚喜的事發生,本週分享關於演藝界的事,雖然與幼兒園和幼教無關。但因事件主角的年齡、年級是小朋友可以理解的,於是決定同他們分享演藝界第60屆金馬獎的盛事。 最佳女主角得獎者是位年僅12歲、就讀國小六年級的女孩林品彤,頒獎人說她80歲才得到金馬獎,年僅十二歲的女孩就拿到金馬獎,導演李安說她是天才演員。 女孩得獎的作品是-小曉,她在電影中飾演一位被罷凌的過動兒,為了詮釋及了解過動兒的生活與情緒,事前做足了功課;劇組安排她接近過動兒,而她自己則是大量閱讀相關的書籍,學習更多過動兒的知識,加上她外公是位小兒科名醫,也找了一本有關過動兒的書給她,跟她說過動兒除了過動以外,最主要是情緒控制不好,所以比較容易受到排擠跟霸凌,那妳要演這個角色把它詮釋好的話,讓大家可以更理解及接納過動兒。 相信她把外公的教誨謹記在心,努力把劇中的角色詮釋到位,獲得大家的肯定,創造演藝界的奇蹟,實在了不起。 品彤女孩的表現更是讓我們知道,主動學習的努力才是關鍵;園長和小孩們分享此則訊息,他們專心的聽著,聰明的悠楷回家會和媽媽分享此件喜悅的事,媽媽將它記錄在教學分享給老師的話欄裡。 傳統上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這裡的「讀書」是指「學校課業」,但這種觀念已經過時,多元社會裡行行都能出狀元,每個孩子只要找到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優勢,都能在不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關鍵是主動學習。 保持學校課業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發展孩子的興趣、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孩子天生就具有好奇心,適時的引導他們,是做為教育工作者和父母的責任。 近一、二十年來,仁和持續推動每週的親子共讀,每週一晨間的故事時間、主題教學的繪本等,提供小朋友多元接觸繪本和閱讀的機會。親子共讀不但是難得的親子共處時光,培養孩子親近書籍、主動 閱讀和學習的習慣,透過挑選書籍,家長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興趣, 進一步的幫助他們。 有句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三至六歲前的成長過程,父母的陪伴、認同與肯定,有著非常關鍵及深遠的影響,這段時間的陪伴,會成為孩子一生最寶貴的時光。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李安讚天才演員 12歲影后林品彤:保持善良,六段感謝譜成長宣言

12歲林品彤以《小曉》奪金馬史上最年輕影后。得獎感言僅僅一分半鐘,她眼神堅定、落落大方、情感真摯、穩穩地說想說的話,這是六段用感謝譜成的成長宣言,滿滿的愛。 第60屆金馬獎,誕生金馬史上最年輕影后,12歲林品彤以《小曉》奪金。 一個12歲的孩子,上台會說些什麼話呢? 感言僅僅一分半鐘,雖然爆哭上台,手上沒拿稿、情緒沒失控。眼神堅定、落落大方、情感真摯,穩穩地說想說的話,莫不是在心裡早就反覆練習好多遍。 這是六段用感謝譜成的成長宣言,滿滿的愛。 第一段是「謝謝金馬獎,謝謝評審給我的肯定。」 感謝評審的慧眼。李安透露評選過程,第一輪就選出林品彤為新科影后,沒有爭議,她是實至名歸的天才演員。 第二段是「我想謝謝監製如芬姐、小茵姐、還有家驊導演,謝謝你們給我機會、相信我,一直支持我。」 相信孩子做得到,給予機會就是最大的肯定,孩子很容易被大人的真心打動而全力以赴。 第三段是「我想謝謝《小曉》劇組的每個人,意涵媽媽、俊謙哥哥,謝謝你們這麼照顧我,我真的很享受每天跟你們相處的時刻。」 享受工作的時刻,感受到被照顧,多麼的幸福!有多少公司的新人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呢?更何況她才12歲就要面對拍戲的強大壓力。 第四段是「我想要謝謝一路上給我機會的人,謝謝阮鳳儀導演等人,我一定會繼續努力的。」 天才是美稱,人們看不到的努力贏得豐碩的成果,展現恆毅力回報知音,腳踏實地的孩子。 第五段是「我想要謝謝我的家人,謝謝我的阿公阿嬤,爸爸媽媽,舅舅和妹妹,謝謝你們支持我,我愛你們。」 家人的支持是強大的後盾,應該說是全家族的支持,讓她成為她自己,做想做的事。8歲就參與全民大劇團主辦和國家兩廳院協辦的「2020舞台劇潛力新星甄選會」,走在天賦道路上。 第六段是「最後我想要謝謝小曉這個角色,她真的很不容易,向跟她還有像小曉一樣特別的人說,繼續加油,保持善良,事情會愈來愈好的。」 她的外公王本榮是小兒科名醫,曾任慈濟大學校長,目前是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特別找一本有關過動兒的書給她。 跟她說「他們(過動兒)除了過動以外,最主要是情緒控制不好,所以比較容易受到排擠跟霸凌,那妳要演這個角色把它詮釋好的話,讓大家可以更理解及接納過動兒。」 外公教誨的是提昇自我價值,昇華為助人的高尚情操,她的善良源自於家庭教育。 她一站上台,陳淑芳開玩笑說她虛報年齡。走在天賦道路上的孩子,難得的上台機會有著臨危不亂的大將之風,訴說著感謝與被愛更是加分。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