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臺南公園

認識環境 認識台南

每當有家長入園參觀,第一句話往往就是「哇,空間好大,從外面看不出來,環境寬敞又舒適。」 入園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小花園,往裡面走,還有一大片草場,綠意盎然。 草場,小朋友們可以在裡面追逐、嬉戲、踢球,還能舒緩眼睛的疲勞。不過,草有生命,需定期維護。近日,受到雨水的滋潤,長得特別快,需提早剪除日漸長長的草。 下雨後的草場潮濕,土壤鬆軟,除草機容易卡住無法運轉。為了不讓草長得過長,叔叔得伺機而動,在天氣好轉、割草機可運轉時立即行動。每次清除的草量約有10個大垃圾袋之多,這些必須丟垃圾車。 為了讓孩子們能在綠意盎然的草地上嬉戲、追逐、玩遊戲,背後的付出有許多,才能保有原來的美好。 下週即將舉辦的露營活動,是小朋友所期待的,場地在幼兒園,草場是露營搭帳棚重要的空間。然而,由於台灣正處梅雨季節,這一兩周的天氣很不穩定,希望天公作美,活動期間能放晴,才能順利進行。 台南建城400年 – 「教育的時空旅行」 今年是台南建城400年,市政府教育局假台南公園的兒童科學館以「全民教育」為核心理念,透過「教育的時空旅行」主題展,展現跨時空的教育風貌,帶領不同世代的民眾共同探索求學生涯的校園記憶,引領跨世代的親子對話。 於是我們的露營活動,戶外行程結合市教育局的主題展,參觀「教育的時空旅行」。報導說這個展覽結合了最新的AI科技,可以穿越時空,看見不同時代的學校。 展覽所在的台南公園也是行程之一,於1917年創立,是台南最古老、最大的公園,佔地4萬餘坪,是許多老台南人的回憶。 公園內,還有成立於1919年9月13日的市圖總館。(延伸閱讀:台南公園百週年) 這館原本位於吳園西北角(即現今的民族路與公園路口),由於館舍不敷使用,於1975年遷至目前現址。此館於2014年12月閉館整修,進行館舍閱讀環境與設備的升級改造,2015年8月1日重新開館啟用。 台南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號稱台灣的京都。近幾年更吸 引許多外縣市居民,週休、假日的首選地。 從生活的周遭開始,讓孩子們認識台南的歷史,進而喜歡探索府城文化,珍惜這片土地。期待透過我們安排的行程,增進小朋友對居住城市的認識和喜愛。 祝 闔家平安 端午連假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台南公園百周年

學期初規劃行事曆時,搜尋市府網站,沒有往年百花季的訊息,卻查詢到台南公園今年6月百周年的消息,因此決定於學期初安排小朋友參觀台南公園。 於本週二、週四,分批搭車前往參觀百歲公園,這個在台南人的記憶中,已漸漸淡忘的公園。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踏著輕鬆的腳步,漫步在諾大的公園裡,在地圖的指引下,沿途欣賞不同的樹木與植物;有高聳的大王椰子、110歲的菩提樹、60歲的茄冬樹,還有麵包樹、鐵刀木、金龜樹、榕樹等,和不同的植物,走在念慈橋上看著湖畔,正好有人在釣魚,孩子說:「湖邊有立牌說不能釣魚哦!」是啊,但就是有大人不遵守。 週二,巧遇南二中的大哥哥入公園跑步,孩子們也加入他們的行列,跑起步來可不輸給他們;公園裡稀稀疏疏的人散步其中,以年長者居多,難得有孩子群的出現,引起大家的注意,有遊客要求合影,還有土耳其的朋友,小孩以平常所學的英文與他們對談,中英混和,倒也能溝通。 公園裡有少部分工程在施工,似乎是在為六月的百歲生日做準備。好期待公園能加入新的元素,再現風華。 週二到週四,連三天氣溫上升,尤其是正午時刻,熱到難以忍受,特別是活動力強的小孩,滿身大汗,提醒他們,覺得很熱,可以減少衣服,讓自己舒服點。 「媽媽說不能脫;我只有穿一件;我在感冒….」小孩記住媽媽交代的話,即使已滿身大汗,仍不敢脫衣服。不穩定的天氣,早晚溫差大,忽冷忽熱,讓人無所適從,特別是小朋友,稍一不留意,就受風寒,也難怪家長會再三交代,叮嚀小孩,不可脫衣服;園長介紹小朋友洋蔥式的穿衣法,提供變化多端的天氣做選擇。 教養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費神、費心的事很多,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很多事他們不知道危險性,需時時叮嚀、交待,更要隨侍在旁,五、六歲的大班生,正值活動力、好奇心強的年歲,大人們更需多費心。 平時各項安全教育的宣導,除了提醒小孩當事故發生時該如何保護自己外,更重要的是需遵守安全措施的規定,才能降低、甚至避免意外的發生。意外不是我們可預期的,而是意想不到的。預防重於治療。 祝福大家 四天連假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