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與登革熱提醒】
【新冠肺炎疫苗上升】–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上升,為防範校園新冠肺炎疫情,請加強防治措施。 (一)加強辦理各項疾病防治衛教宣導,建立良好衛生習慣,密閉空間主動戴口罩;養成勤洗手、主動清除積水容器,才不會孳生病媒蚊孑孓,落實「巡、倒、清、刷」,才能杜絕病媒蚊孳生,讓我們共同對抗登革熱。 (二)鼓勵疫苗接種:提升自我保護力。 (三)落實師生健康監測:落實「生病不上課、不上班」原則,如有發燒或身體不適,請就醫接受治療並在家休息。
【新冠肺炎疫苗上升】–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上升,為防範校園新冠肺炎疫情,請加強防治措施。 (一)加強辦理各項疾病防治衛教宣導,建立良好衛生習慣,密閉空間主動戴口罩;養成勤洗手、主動清除積水容器,才不會孳生病媒蚊孑孓,落實「巡、倒、清、刷」,才能杜絕病媒蚊孳生,讓我們共同對抗登革熱。 (二)鼓勵疫苗接種:提升自我保護力。 (三)落實師生健康監測:落實「生病不上課、不上班」原則,如有發燒或身體不適,請就醫接受治療並在家休息。
春夏秋冬四季循環,時序又再次迎來季節的轉換期,進入秋冬的天氣,早晚氣溫明顯轉涼,沒有了夏天的炎熱,氣候宜人、天氣涼爽,當人們感到舒適時,一些病毒也跟著來報到。 目前正在流行的病毒有四種-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腸病毒、腺病毒。 天氣轉涼,醫院診所看病的人也陸續多了起來,預防流感就很重要了;流感疫苗每年根據病毒變異都不一樣,接種後需兩週才產生保護力,台灣的流感季大約從冬天延續到春天,因此提前施打疫苗做預防更顯關鍵。 流感疫苗防流感 衛生機關在每年八月中旬來函調查,是否有意願讓小朋友在園所接受流感疫苗的注射?這項服務仁和已行之多年,雖然增加了一些瑣碎的工作和須負的責任。 今年流感疫苗施打在11/11週一進行,依然是由侯世婷小兒科診所來園服務,與診所合作多年,彼此已有很好的默契。 少數小孩家長已經提前帶去施打,不過仍有一半以上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在幼兒園施打,相信園所的安排,省時又不費力。 當日進行流程每個環節都不馬虎,先核對健保卡,兒童健康手冊,還有醫師把關,過關後才可注射。 特別安排五歲的大哥哥、大姊姊先進行施打,經驗認為哥哥姐姐較勇敢、不害怕,沒想到第一個施打的哥哥是害怕一族,哭叫得很大聲,也影響後面小孩的情緒;而排在最後的甜甜家小孩,未滿三歲由老師抱著施打大腿,當針扎下那一霎那沒感覺,抽出來時才大哭幾聲,一旁的醫師看著他們,直呼好可愛、好勇敢,沒有拳打腳踢的,也稱讚老師好有耐心、好專業。 學齡前幼兒為流感重症高危險族群 根據疾病管制署的宣導資料,學齡前幼兒為流感重症高危險族群,感染後有10%至50%會併發中耳炎,併發重症以肺炎為主,且腦炎、橫貫性脊髓炎、多發性神經炎GBS等神經系統併發症機率比成年人高。 且由於孩子之間人際接觸更頻繁,因此流感傳播比大人更快,因此很有必要幫孩子施打流感疫苗以防萬一,其實家裡有了孩子,最好家裡大人也一併施打流感疫苗,別讓病毒有破口入侵。 醫師第一次來仁和,結束離開園長送他到門口時,醫師告訴園長,他不知道巷子裡有這麼大的園所,一踏入校園感覺就很舒服,像一間小型的學校。 醫師的觀察果然仔細,其實孩子天性就是愛奔跑玩耍,有寬闊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能自在發展,能自在發展的孩子情緒更穩定、心胸更開闊;孩子過多待在狹小的空間,會產生壓抑的心理,這也是當初仁和創設時保留許多空間的目的。 祝 假日愉快 闔家平安 Mandy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日舉辦111年度公費流感疫苗開打記者會-「注你一臂之力」,邀請衛生福利部薛瑞元部長、疾病管制署周志浩署長、防疫大使楊烈及素人孕婦媽媽與其學齡前幼兒於現場率先施打,並共同呼籲符合公費流感接種資格之民眾,配合開打期程儘速完成接種,保護自己並守護親友健康。 薛部長表示,今(111)年度政府將持續提供630萬劑四價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後可減少流感的感染風險和降低重症機率,保護力約持續1年,所以須每年接種,同時亦不忘提醒國人COVID-19疫苗的重要性,兩種疫苗可同一天施打在不同手臂。同時感謝長期以來配合防疫的民眾與醫護人員的協助與付出,期望大家繼續共同努力,維護我們的健康。 防疫大使楊烈分享,自己在17年前罹癌現已治癒後至今沒有復發,生病後非常重視自身健康,現已69歲的他,平日拍戲之餘,也有打拳養生的習慣,近年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為提升保護力,已打滿4劑COVID-19疫苗。他也表示,因為即將進入流感的季節,自己將捲起衣袖接種流感疫苗,對抗流感,保護自己及家人安全,並希望跟他一樣曾有或現為罹患重症的朋友,一起來打疫苗、顧健康。 疾管署指出,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於10月1日起開打,第2階段自11月1日開始,除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接種時間在第2階段,其餘包括醫事人員、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人員、學齡前幼兒、孕婦、高風險慢病、罕病、重大傷病患者、嬰兒父母、幼兒園托育機構人員、學生、禽畜業動物防疫人員等對象均於第1階段。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接種後保護力平均約可達30-80%;對18歲以上成人因流感而住院的保護力約有41%,對重症保護力則可達82%。疾管署也提醒,今年全臺約有4,000餘家接種合約院所,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https://antiflu.cdc.gov.tw/)、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前往接種時應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如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並佩戴口罩、適度保持安全距離及執行手部衛生等措施。
四季更迭,秋去冬來,我們在一年四季的轉換中,度過了年年歲歲,享受著每一個季節帶給我們的不同收穫,也豐富了自己的生命,與生活經驗的累積。 然而時序進入2020年,卻因著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深陷衝擊,許多國家不僅封城,甚至鎖國,國外旅遊幾乎停擺,產業波及之大不計其數,全球經濟蕭條,影響之巨大難以估計;台灣因為防疫得當,人民配合政府的各項規定,保持社交距離、配戴口罩等基本防疫措施,才得以避開疫情的風暴,維持原本生活的步調。 疫情歷經一年了,儘管不容易,各國都想盡辦法度過,終於來到歲末的冬日,疫苗也已問世了,相信春天就在不遠的地方。 然,在疫情警報未解,且隨著氣溫下滑,進入流感好發期,除了勤洗手、戴口罩,別忘了仍要外出活動、曬曬太陽,維持基本運動量,以及透過均衡飲食,使體內有足量維生素D,才是抵禦疾病。 勤洗手、戴口罩是一種習慣,一種好的習慣,利己又利人,小兵立大功;感冒生病的人少了;台灣防疫得當,口罩是功臣,不容輕忽。 好習慣養成,一輩子受益無窮。而0-6歲是習慣養成、行為塑造、品格培養的黃金關鍵時刻。 何謂品格,就是所有生活習慣加起來的總和,如說話習慣、讀書習慣、衛生習慣、睡覺習慣和做事習慣。這些習慣怎麼來的?孩子們從生活中模仿學習而來,模仿身邊接觸的家人,一旦壞習慣先形成,想要改正,不是不可能,但家長需花十倍以上的力氣和時間,且要牽著孩子的手,走在對的習慣路上,才能贏過原有的壞習慣。 品格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孩子、影響他的前途,學生是老師的鏡子,孩子是父母親的鏡子,師長必須做好榜樣。教育部推動素養素學習,從家裡開始,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教養的好壞不是鬆和嚴,而是父母花了多少時間的陪伴,研究證實,一個成功的人,不是會讀書的人,而是誠實、正直有好品格的人。 品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 週四前門230巷路面進行翻修,難得的機會,讓大中班小孩到前門觀看路面刨除的工程,袍土機刨除和山貓機具掃地的情形;對居住在都市的女性老師和小孩,可是難得的經驗。孩子們連連的驚呼聲、掌聲,給予現場工作者的肯定與感謝。今日鋪瀝青,孩子還是很興奮。 昨晚九點多地牛又翻身了,持續一分鐘左右;據報導是在宜蘭東方27.2公里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7、全台逾半縣市最大震度達4級,屬中型有感地震,搖晃近1分鐘,根據氣象局顯示,是近9年最大震,未來1週不排除規模4.0以上餘震,大家可要小心。 祝 闔家平安假日愉快 Mandy園長
等待多時的流感疫苗施打終於在週二順利的完成了。 此項作業自衛生與教育單位宣導年度疫苗將進入校園接種時,因為有助於小朋友,於是積極的投入與配合,今年是參與疫苗接種的第三年了,比起往年,或許是因為行政流程或疫苗庫存的關係,今年完成時間較晚,比政府宣布幼兒施打時間晚了一個月,也因此施打人數一再變動,從原先同意施打改不同意的,不是自行去施打,就是小孩感冒。 雖然看似不複雜的疫苗接種,可也得花費心力協調與安排,從申請到時間安排、人手、取得家長的同意書、名冊的建立、流程…等,加上施打時小朋友的擔心害怕,需要老師們的安撫與帶領,施打後小孩身體的反應,健保卡、兒童手冊等的攜帶,每一個環節都需有所準備,疏忽不得零零總總的事,考驗的著我們的愛心、耐心與細心,過程中還有老師的抱怨,讓她們多了很多事與責任;不論如何最後總是順利完成,感謝參與此事的老師們和侯世婷診所團隊的協助。 政府為了幼兒健康提供公費疫苗是好事,能降低幼兒生病的機率,仁和為了配合政府政策,一向率先響應;記得往年幼兒是優先施打,今年幼兒的優先程度似乎降低了,去年為了吸引幼兒參與,提供乖乖當贈品,今年承辦小姐的答覆是因為運費很高,預算被取消了。 或許在學校施打的政策原本就為了提醒家長,隨著大眾對疫苗的認識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爸媽提早自行帶小朋友前往診所施打疫苗,或許在學校集體施打疫苗的方式未來也會逐漸退場。 學期末,又到檢視親子共讀成果的時間了,親子共讀不僅是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幫助還對文字不那麼熟悉的孩子,建立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從中習得文字的語言;為了鼓勵親子共讀,提供小獎品當禮物;在檢視的過程,從孩子們的言談中了解,有家長只在共讀紀錄本上記錄,並沒念故事給小孩聽,若果真如此,實在太可惜了;還有為達到本數,同一天記錄了二、三本。 親子共讀的成果,不在於讀了多少本書,或是有沒有拿到園長鼓勵的獎品,而是親子之間的羈絆、一起度過的時光,而從旁觀察體會到孩子閱讀能力的成長,這些才是親子共讀推動的目的;孩子的成長其實是超乎父母想像的快,他們願意和爸媽一起閱讀,或需要爸媽協助閱讀的時間,可能只有幼兒園到低年級的階段,而這段歲月在每天的忙碌中,很快的就過了。 常聽很多大企業家、事業上大家公認的成功人士說,他們最後悔的就是當年忙於事業,沒時間陪孩子長大,園長也很瞭解,很多爸媽忙工作真的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其實那也不要緊,陪伴孩子最重要的是相處的品質,與其每週都花時間把親子共讀當成功課草草完成,不如找一本好書,跟孩子一起分享讀完,互相分享閱讀心得,享受這個人生中難得的親子時光,這才是親子共讀最希望達到的目標。 祝福大家 健康快樂 平安喜樂 Mandy
2019年公費流感疫苗首度升級為四價,但開打時間要到11月中旬,是近年最晚開打的一年,延遲主因為全球疫苗生產、供貨時程延後。2019年公費流感疫苗開打階段、開打時程、接種對象等懶人包,本篇有完整整理,到底孕婦、學齡前幼兒、國小、國中、高中學生,何時開打? 疫苗為何延遲開打? 疾管署表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得標廠商反映,因世界衛生組織(WHO)流感疫苗選株會議延遲1個月公布北半球疫苗選株決定,造成全球疫苗生產、供貨時程延後,且各國皆受影響。 2019年公費流感疫苗有多少? 600萬劑。為何是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先打? 疾管署於今年6月召開相關會議,專家建議在疫苗供應無法滿足全部對象同時開打的狀況下,為阻斷病毒於社區傳播,降低高危險族群感染風險減少其併發重症或死亡,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應由高傳播族群優先接種,而第一順序就是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國小至高中學生在校集體活動,易互相傳染細菌後返家,再將病毒傳染給家人,家人又在社區活動將病毒帶進社區,恐造成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染病,若能從源頭阻斷病毒,就能避免大規模傳染。 還沒輪到我打公費流感疫苗,流感期已接近怎麼辦? 疾管署強調,符合公費接種的民眾,在尚未接種疫苗時,記得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的風險,並於開打後儘速完成接種,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2019年四價公費流感疫苗懶人包 接種方式分三階段接種開打時程及接種對象第一階段開打時間:2019年11月15日接種對象: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第二階段開打時間:2019年12月8日接種對象: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第三階段開打時間:2020年1月1日
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及副作用 流感疫苗是由死病毒製成的不活化疫苗,因此不會因為接種流感疫苗 而感染流感。接種後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的人會有全身性 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 等,ㄧ般會在發生後 1至 2 天內自然恢復。 和其他任何藥品一樣,雖然極少發生,但流感疫苗也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副作用,如立即型過敏反應,甚 至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臨床表現包括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氣喘、眼 睛或嘴唇腫脹、頭昏、心跳加速等),若不幸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 至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其它曾被零星報告過之不良事件包括神經系統症 狀(如:臂神經叢炎、顏面神經麻痺、熱痙攣、腦脊髓炎、對稱性神經麻 痺為表現的 GBS 等)和血液系統症狀(如:暫時性血小板低下,臨床表 現包括皮膚出現紫斑或出血點、出血時不易止血等)。除了1976 年猪流 感疫苗、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苗與部分季節性流感疫苗經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與 GBS 可能相關外,其他少有確切統計數據證明與接種流感疫苗有關。此外,現有研究結果與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均顯示,孕婦接種不活化 流感疫苗,並未增加妊娠及胎兒不良事件之風險。 接種後注意事項 一、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單位或附近稍做休息,並觀察至少 30 分鐘,無恙後再離開。 二、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壓 至少 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三、接種後如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 跳 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以電話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 四、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降低感染流感的機率,但仍有可能罹患流感,民眾還需注重保健與各種防疫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 五、接種流感疫苗後 48 小時內約有 1-2%可能有發燒反應,應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接種 48 小時後仍然持續發燒時,可能另有感染或其他發燒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