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畢業

畢業,另一個成長的起點

孩子終究會跟著長大,但若能有父母與師長更多的協助,他們可以走得更穩更踏實,也更加明白「畢業」的意義,成長究竟代表著什麼。 孩子有天突然問我:「媽媽,什麼是畢業?!」我當下著實愣住,已經準備一段時日的畢業典禮,原來孩子並沒有很清楚。 畢業,就是準備進入更棒的挑戰 畢業典禮宣示著一個階段的結束,準備進入新的人生里程,也許這個moment不一定需要炫麗的表演,可是可以有簡單樸實的活動來展現孩子的能力與表現;即使沒有花大錢拍出帥氣寫真,但點滴的生活照或許更能忠實呈現原本的樣貌;就算沒有百分百完全一致的服裝,孩子還是會畢業,會成長! 畢業,代表孩子長大到可以進入更挑戰的階段,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同時也有更多需要為自己或他人負責的勇氣,這是一個新的自我認同階段的代名詞。 這個階段的轉換,對於尚在自我摸索的孩子,是充滿迷惘與不確定性的,雖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終究會跟著長大,但若能有父母與師長更多的協助,他們可以走得更穩更踏實,也更加明白「畢業」的意義,還有成長究竟代表著什麼。 不只是年齡的長大,包括如何面對與同儕師長的離別、平時需要自己張羅整理的物品、生活習慣的自律、為選擇負責、……還有、還有、還有什麼呢?! 《蠟筆小紅的煩惱》(小天下)、《小柚子》(小魯)、《大鯨魚瑪莉蓮》(米奇巴克)都是能夠帶著孩子一起探索對於長大定義與認識的媒介,從中建立在同儕之間的自我認同,與突破自己,勇敢面對困難的成長力量!除了付出努力,展現一段好看的表演,陪伴著一起討論與摸索,面對人生中或許是第一場的離別,也是「畢業季」很重要的一件事哦!

繼續閱讀 »

努力防疫,給孩子一個難忘的畢業典禮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學期就要結束了,下週五將舉行畢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看著許多小孩從入園時的懵懵懂懂、緊張到哭泣,經過時間的洗禮,到即將畢業時可以上台自我介紹、表演、說故事、懂得和朋友分享,講話充滿了自信,我們心裡感到非常的開心與自豪。 孩子人生的第一個畢業禮,是值得珍惜、值得慶賀,是幼兒園學年末最大、最重要的活動,我們用心的準備,孩子們全力以赴,家長們也很期待。 然而,去年和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母親節過後的活動都受到影響,去年台灣進入三級警戒,政府宣布全面停課,雖然如此,我們排除萬難,邀請大班生回園,為他們舉辦實體的畢業典禮。 今年一樣是在母親節後,疫情升溫,確診人數激增,私立幼兒園雖沒強迫停課,但請假的小孩非常多,影響到的層面也不少;七月慢慢恢復正常,但仍有家長不敢讓小孩來上學,這樣的問題在八月新學年開始,也會受到影響。 今年疫苗已經逐漸普及,五歲以上幼兒也有疫苗,再不久六個月以上的嬰幼兒也會有疫苗可施打。目前政府已逐漸開放,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新階段。 六月政府來函提到典禮可舉辦,但不開放家長觀禮,可用線上方式觀看,因此我們開始著手進行典禮和表演的相關事宜,雖然缺席人數不少,練習上有難度,但我們以do our best的心做好準備。也期待七月有滾動式的調整政策出現。 有個雙胞胎的家長問:畢業典禮可以開放家長參加嗎? 家長說孩子學前階段就這樣過了,她覺得很不捨,園長也不捨,知道典禮、表演有家長參與,會更熱鬧、更有意義,但我們也須遵守政府的規定。政府雖已逐漸開放,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新階段,但畢竟五歲以下的幼兒尚未施打疫苗,是不容輕忽的。 幼兒園的防疫措施做得相當徹底、不間斷,校園環境室內、室外的清潔消毒,六點後滅菌燈開八小時,口罩戴好、戴滿,勤洗手等,就怕有小孩確診。 家長不捨的心,園長、老師都有聽到、也放在心裏,老師們再次做討論,經過審慎的評估,決定開放大班每位小朋友有一位家長代表觀禮,事先提供施打三劑疫苗的證明,以及活動前一晚(7/21)及當天(7/22)早上的快篩結果。 中小班不開放家長參加。 明天又是周末假期,請大家小心做好防疫措施。在畢業暨成果發表會將到的關鍵時刻,請大人小孩都要注意,做好防疫措施,放假勿趴趴走,在家也要戴口罩、勤洗手,不要再被確診被匡列、自主管理、隔離所困擾,導致小孩和班級無法出席參加重要的活動,讓我們一起努力防疫,給孩子一個難忘的畢業典禮。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 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新冠肺炎防疫提醒】

疫情確診人數雖下降,但仍有四萬多人,不容輕忽;尤其是家中有人確診,小孩被傳染的機率甚高,請大家確實做好防疫的措施,落實自我健康監測,勤洗手、戴口罩、量體溫。 在畢業暨成果發表會將到的關鍵時刻,請大人小孩都要注意,做好防疫措施 ,放假勿趴趴走,在家也要戴口罩、勤洗手,不要再被確診被匡列、自主管理、隔離所困擾,導致小孩和班級無法出席參加重要的活動,請一起注意、加油!

繼續閱讀 »

用正向的眼光處理困難

小朋友回到幼兒園上課都很開心,問他們沒來上課在家的情形,少說是到阿公阿媽家,多數則是在家裡,小朋友說在家很無聊,哥哥姐姐線上教學,他們不知道要做甚麼,還是上學最好了…

繼續閱讀 »

適應變化

原本計畫在四月中旬拍攝大班畢業團體照,因攝影公司時間的安排週五才有空檔,若週五不方便就需排到五月,考量週五是小孩們和體能老師互動的日子,接下來五月一日是勞動節,當週又是母親節,於是安排在五月11日週三,週三剛好是小女生穿裙裝、小男生穿帥服的日子,於是日子就這樣定了。 可惜天公不作美,週三一早天色陰暗,望著天空心裡就有所準備了,果然在8點40分左右下起小雨來,雨雖不大,但沒有藍天、白雲相伴,無法拍出美美的照片,與攝影公司將時間延後至下週三,屆時希望能順利進行。 兩年多來的疫情不斷提醒我們,不是每件事都如自己的意,同時也考驗著我們的應變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去年的三級警戒校園停課,國小以上學校和學生無法進行實體授課,改為線上教學,仁和也跟著每週三次線上和小孩的教學互動;故事分享會沒取消,改線上進行;疫情之下,各行各業均受到衝擊、影響,大家都發揮了潛在的能力,解決所面臨的困境,餐廳改外賣或銷售冷凍包,有的旅館改為防疫旅館或短期商辦,如此都是為了適應無法預料到的變化。 如今疫情又到了一個轉折點,目前政府的防疫方向已經漸漸朝向與病毒共存,相信大家都有心理準備,未來校園內可能陸續還會有小朋友或家長、家人確診,幼兒園除了加強各種防疫措施,教室添加消毒燈,加強孩子們的個人衛生習慣,請家長注意並做好家庭環境的整理、物品的消毒、同住家人的衛生習慣,萬一確診,依照政府的政策,注意病情變化、完成隔離降低傳染。 對於不幸確診的人,我們也要以平常心對待、彼此互相體諒,畢竟沒有人會故意生病,只要在傳染期間做好隔離,痊癒後確診者因為身體有了抗體,反而能幫助整個社會降低病毒傳染的機會,在與病毒共存的時代,我們也要適應這種變化。 母親節系列活動,本週四的表演活動是最後的end;孩子們依序一班班上台表演,首先Amy媽咪的帶動跳,逗趣的表演,讓孩子們開懷大笑;諾貝爾家的太鼓,鼓聲震撼 全場鴉雀無聲;寶貝家的嬰兒的時代佇你腹肚內,媽媽你是我的世界…,雖然歌聲不大,動作怯怯的,但可愛的模樣獲得台下哥哥姐姐們熱烈的掌聲。 接著安格爾家的當你的寶貝;華盛頓和史丹佛的親親我的寶貝;夏卡爾家的感謝;莫札特家媽媽寶貝;康乃爾家我的媽媽是超人;達利家的紙飛機-媽媽我永遠愛你,小孩們專心的欣賞,感受到現場所帶來的感動與溫暖,每首曲子都能引起小朋友的共鳴,最後的合唱-愛我們的家、幸福的小孩愛唱歌,更是嗨翻全場,小孩們齊聲說「謝謝爸爸媽媽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家,讓我們成為一個幸福快樂的小孩,歡樂滿園地。 最後園長贈送每位小朋友一包旺旺仙貝,希望趕走緊張的疫情,好運旺旺來。 祝福大家 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感謝 疫情下的畢業典禮 沒有留白

母親節過後,當我們正要計畫大班露營的相關事宜時,卻被突如其來因新冠疫情升為三級,政府宣布各級學校停課,而停止了接下來所有的學期計畫。 這一停到學期末,兩個多月的停課期間,除了露營無法舉辦外,為了停課不停學,我們善盡職責不定時提供相關影片,六月更錄製教學影片供孩子在家學習;中文、英文、台語的故事分享,採線上方式進行;期末重要的畢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原安排在7月24日週六,邀請家長一起來參與,但停課家長無法入園,於是將日期往後調到7月29日週四,學期的最後第二天,若復課就如期舉辦典禮,對大班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他們人生第一個畢業禮,不能空白的。 果真727有條件開放幼兒園,729能如期舉辦。 當天雖然天氣變化多端,由雨轉晴再轉為雨,但典禮進行過程天空很賞臉放晴,和我們一起見證孩子們成長的喜悅。 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帶領有到幼兒園的大班生,做典禮流程的預演,和歌曲的教唱;短短一個禮拜的練習,加上727後來園的小朋友,以及中班小朋友以在園生歡送的角色,大家團結合作,很快的進入狀況,順利的彩排成功。 典禮過程非常順利,在擔任小小主持人的王璟埕、蘇品芸的典禮開始畢業生出場,彩虹的天空音樂伴隨下,畢業生以班為單位,一個個精神抖擻的出場,接著齊唱防疫歌並接受中班小朋友獻花圈。 自我介紹更是值得誇獎,孩子們個個大方地介紹自己的興趣、將來的願望;代表致歡送詞的中班生-台語楊明勳,中文陳宥甯、陳宥靜,英文洪煒倫和致謝詞的大班生-台語江秉祐,中文顏洺謙,英文林筱晴,上台時個個台風穩健,表現可圈可點,值得誇獎;薪火相傳,園長將手中的蠟燭點燃,傳遞給大班,再由大班將燭火傳給中班,並一起吟唱祈禱歌;謝師恩,以謝謝你和我的老師不是老師的歌曲代表,向老師們致謝;頒獎,孩子們一個個從園長手中接過獎狀和獎品;最後唱園歌、畢業歌、歡送畢業生;會後,老師帶領小朋友做校園巡禮,並拍照留念。 與寶貝們相處,有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從入園時哭哭啼啼的模樣到如今,在仁和的園地裡成長、茁壯,學會了許多的本領,更有著健康的身體,帶著仁和師長、學弟、學妹們的祝福,準備邁向下一個學習的旅程。恭喜寶貝們,恭喜寶貝的爸媽們! 「今日你以仁和為榮、他日仁和將以你為傲。」 神以恩典為仁和年歲的祝福,在即將邁入48歲的時刻,我們加入準公幼的行列,以實際的行動,來回饋社區家長與校友,減輕家長們的負擔,請大家告訴大家,好康要逗相報。 祝週休假日 愉快 平安 健康 Mandy ※※週休假日,請在家防疫,勿趴趴走※※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祝福與感謝,像跳躍的音符

「一段最快樂童真的求學生涯,希望仁和幼兒園越來越好,更多小樹苗在園裡成長。真心感謝老師一年來記錄小朋友的點滴,對每個小朋友和家長來說,這是一段非常珍貴的回憶。」 「孩子表現的很好,有勇氣站上台,有自信地完成表演,相信是經過很多次的練習才有這樣的成果。重點他也樂在其中,對他來說,在仁和的日子是充滿美好的回憶,謝謝老師、園長讓孩子在充滿愛的地方成長!」 滿滿的祝福與感謝,像跳躍的音符,從字裡、話語中,透過視覺、聽覺,觸動著園長的心,雖然只是簡短的一句~謝謝,辛苦了~,卻是溫暖在心頭;家長藉由聯絡本,表達對幼兒園及老師的謝意,在畢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上,看到仁和的用心與老師們的付出。 畢典暨發表會當日,一早,雨水就澆灌大地,空氣顯得格外清新,有些許降溫的舒適感。大小朋友齊聚在仁和的活動室,參與並見證寶貝們人生的第一個畢業禮,那個溫馨與感動的畫面,是值得回味的。 有家長說:老大畢業時,好像沒這麼溫馨?這是一定要的啦,因為我們與時俱進,不斷的往前。 美麗的彩虹掛天空,眼映著紫靛藍綠黃橙紅,孩子的未來放心中,喜樂平安就在我生命中。 彩虹是神與我們立約的記號,代表一種祝福,期許孩子們未來的路充滿著祝福。 與寶貝們相處,有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從入園時哭哭啼啼的模樣到如今,在仁和的園地裡成長、茁壯,學會了許多的本領,更有著健康的身體,帶著仁和師長、學弟、學妹們的祝福,準備邁向下一個學習的旅程。 神以恩典為仁和年歲的祝福,今年46歲,即將邁入47歲了;感謝一 路上支持我們的家長,每天來回在狹窄的巷弄裡,在少子化競爭激烈的今天,仁和依然是你們的首選,心中非常的感動。你們以孩子的心為心,明白他們所需,為寶貝選擇一所優質的園所,以不變應萬變(不變是起初辦學的理念),隨著時代的脈動向前行。 孩子們每天在園裡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如今天他們就要畢業 了,人生第一個畢業禮,是非常重要,所以園長用心的安排與設計,讓每一位孩子都能被看見、受肯定、建立信心,裝滿仁和師長們的祝福,邁上成長的路。 恭喜寶貝們,恭喜寶貝的爸媽們! 今日你以仁和為榮、他日仁和將以你為傲。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畢業是另一個學習的開始

時間一天天的過,伴隨著畢業的腳步也近了,明天(週六)就是仁和第46屆畢業典禮。哇,46年了,好快,時間一下就過了。每到這個時候,是我們見證一批小朋友走過人生第一個畢業禮,感謝家長們的支持,讓仁和能參與、陪伴並見證寶貝們的人生大事。 大家都知道,由於疫情的關係今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來自於中國武漢肺炎病毒,藉由人的傳染、移動,讓疫情蔓延到全世界,這是仁和創園以來這麼長的時間,從沒見過的現象,也從沒想過世界會變成如此,影響之大無可言喻;全球很多國家目前仍深陷嚴峻的疫情中,許多學校不能開放上課,小朋友無法上學,年紀較大的孩子能以網路教學來補救,而絕大多數幼兒園階段的小孩,沒辦法進行靜態的網路教學,在沒有學校的情況下,很多家長只能選擇自行照顧,不僅父母們負擔增加,孩子也錯失學校教育成長的機會,非常的無奈。 想到這裡,就覺得生活在台灣的人民實在有夠幸福,各級學校也都能照常上課,過著正常的學校生活,舉辦期末的典禮;孩子們每天快樂的來上學,健康的學習、成長。雖然有些行業受到波及,但相較其他國家所受到的影響算是很小了;感謝台灣政府超前部署防疫的措施,讓疫情一開始就能掌控沒有擴散開來,感謝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感謝那些犧牲賺錢機會,優先提供台灣本土口罩的公司,有你們真好。 學習是不間斷的,畢業也只是另一個學習的開始;九月以後,大班畢業生就要上小學了,展開另一個學習旅程,他們在仁和奠定的各項能力~語文、體能、社交、認知、美感、合作等,一定能順利的銜接。 隨著年歲的增長,責任感將是未來學習成長的關鍵之一,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很多事需依賴家長、老師,上小學後,自己要承當的責任就會愈來愈多、愈來愈重。 幼兒園階段,從小事著手,如物歸原處、自己的東西自己保管、自己整理書包等,從中讓孩子慢慢的培養責任感;而責任心的培養是一門終身的課題,有部英雄電影裡曾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其實反過來說也一樣,越有責任感的人,就越有能力,願我們都能培養出有責任感的孩子,父母放心。 畢業典禮,孩子人生的第一個畢業禮,我們重視與珍惜,為畢業生精心設計;從畢業生進場-薪火相傳一棒接一棒的傳承-致歡送詞、致謝詞以中英台來表達,謝親、師恩-頒獎-唱園歌-畢業歌等,讓每個孩子都有上台的機會,被看見、受肯定、建立信心;歡送詞、致謝詞的代表,典禮的司儀都是從說故事比賽中選出來的,他們雖然知道要比別人多付出,但都樂於參與,並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成果發表,透過表演,呈現學習的成果,孩子樂在表演中;週三、週四的彩排,他們安靜且專心的欣賞台上的演出,尤其是一開場大班的太鼓,鼓聲震撼全場,鴉雀無聲。 上台是需要很多勇氣的,以前的人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孩子們在台上有時會閃神,有時感到不知所措,這也是我們要給予孩子的成長體驗,體驗上台的感覺,訓練面對群眾的勇氣,孩子人生第一個畢業禮,有家人的陪伴,師長的鼓勵,將會是他們一生最美的回憶。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陪孩子面對畢業的感傷情緒

對於畢業與離別,每個孩子的感受大不同, 有人哭到淚眼汪汪,也有人無動於衷, 過與不及,都需要爸爸、媽媽引導他們適當的表達情緒。「畢業」對於孩子來說,有點懵懵懂懂的,特別是第一次要參加幼兒園哥哥、姐姐的畢業典禮的孩子,還不懂得珍重再見的感受。情緒,會因為欲望、信念、經驗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件事情,給每個人的感受並不一樣,不像考試有標準答案。 對於畢業與離別的感受,通常與個人的經驗有關。家裡有哥哥或姐姐的孩子,往往會顯得比較成熟,較懂得離情依依的氛圍,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可能不是第一次碰到的經驗。此外,有過離別經驗的孩子,例如:爸爸經常要出差,每隔幾個月就會消失一小段時間,他們因為有過「思念」與「等待」的感受,也較能體會離別時的感傷。 相反的,對於畢業還搞不清狀況的孩子,絕大多數是因為缺乏經驗,爸爸、媽媽不需要特別擔心。但有少部分孩子是因為情境察覺不成熟或比較自我中心,爸媽可能需要注意一下。前者是不能分辨當下的情境和氛圍,往往需要旁人提醒,例如:「大家都安靜了,你也要安靜,不要再說話了。」;後者是凡事只想到自己,無法察覺別人的感受,平常可以多和孩子玩觀察遊戲,引導他去猜想別人正在想什麼。 引導孩子正向看待「畢業」 回到我們的主題,對於離別過度感傷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引導他正向看待「畢業」這件事,可以使用三個小技巧: 1、去小學看一看 讓孩子知道,幼兒園的哥哥、姐姐畢業以後,會去小學就讀。除了口頭告知,也可以帶孩子去小學的校園走一走,讓他知道以後雖然看不到哥哥、姐姐,但他們並不是憑空消失,而是到小學去讀書、學習。 2、增加正向經驗 讓孩子知道,雖然哥哥、姐姐們離開了幼兒園,但以後大家仍然有機會再碰面。基本上,小學和幼兒園可能相距不遠,在路上自然會有碰面的機會,所以不用太難過。然而,如果孩子是越區就讀幼兒園,爸爸、媽媽可能就需要額外「安排」,讓孩子們可以有碰面的機會,通常只要一、兩次的巧遇,孩子就會漸漸釋懷,而不再難過了。 3、爸媽不能食言 對於「分離」特別敏感的孩子,在離別時往往會顯得較憂傷,對於說「再見」也顯得較有困難。這些孩子對於不確定的事情,往往會不停反覆詢問,其實不是孩子愛找麻煩,而是他們擔心「失去」。因此,爸爸、媽媽承諾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記得「說到做到」。比如 :接送孩子務必要準時,也是給予孩子安慰的一種方式。 「畢業」代表長大了,要開始另一階段的學習,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不妨告訴孩子,等到明年(或後年)自己上了小學,就可以再和哥哥、姐姐們見面。用長大的喜悅來替代離別的感傷,可以讓孩子更期待快點長大喔!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鳳凰花開

又到了鳳凰花開畢業的季節,下週六,7月25日上午仁和將舉辦第46屆畢業典禮暨學習成果發表會;這二週小朋友們聚集一起,練習典禮流程和舞台表演,期許因著練習學習與他人和班群的合作,讓活動進行得以順暢。 典禮的設計以大班畢業生為主,從開始的進場,上台吟唱、自我介紹、頒獎等,提供他們有上台展現自我,被肯定、被看見的機會,有團體性的、也有個人秀,在即將踏上另一個學習的階段,這是很重要的機會。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一回生、二回熟,練習就會、不練習就不會,已然成為和孩子間的共同語言。沒有學不會的事,只有不想學的心;想要成為有能力受肯定的人,是必須付出的;從自我介紹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每個小孩都是獨特的、都不一樣,透過上台介紹,增強勇氣與信心,讓人認識,不限中英台,沒有固定的版本,多數小朋友選擇以熟悉的語言來進行,少數以英文或台語做介紹;因著態度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表現;不過經過幾次的練習,欣賞別人的表現後,孩子也能自我做調整。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從初入園時的哭鬧羞澀與自我,到如今學會了許多的本領,不僅長高了,智慧成長、知識增加,更希望能擁有好品格與好習慣。 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庭,步入團體生活的第一站,選對幼兒園,給孩子最適合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園所辦學的理念,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有的父母很重視認知、學英文,雖然小孩才兩歲,就期許孩子能及早有學習英文的刺激。記得創辦人曾說過,父母想要他的孩子將來成為甚麼樣的人,就去選擇那樣的幼兒園。 孩子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順勢而為,順著發展而去行是最聰明的;學前的孩子身體各方面都在成長,玩可是他們主要的工作,從玩樂中學習成長,從遊戲中、從做中學。 幼兒教育的六大領域-身體動作和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美感。第一個領域是身體動作和健康,比認知還重要,更規定小朋友在幼兒園,每天一定要有三十分鐘大肌肉出汗性的活動,是不能疏忽的。仁和從創園開始,創辦人的辦學理念之一就是「運動感覺智能」,從動態活動中,刺激腦細胞的開發與成長。而手腳是外在的頭腦,手腳靈活的人,頭腦是聰明的。 此外,孩子白天在幼兒園的活動量足夠,就不會發生筋疲力盡的爸媽下班回家後,他們還是像小猴子一樣活潑亂跳。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