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家庭溝通

園長的話 – 文字的力量

習慣性的打開教育電台頻道,電台那端主持人正在訪問一位女士,主題是「家書」,受訪者與她女兒互動溝通的書信,緣起的動機;受訪者分享,現代人的溝通方式多半是口語,往往未經思考就脫口而出,帶著情緒,溝通成效不彰,也許還會減分;然,透過書信,讓自己在平靜安穩的情緒下表達,效果是好的。 伊能靜寫給他兒子的家書,開頭的稱呼是親愛的寶貝、小王子:我不知道怎樣跟你解釋這個世界。當我告訴你這世界充滿了愛,人們都很善良時,你會問我,為什麼這世界上會有戰爭?為什麼有人會殺人?為什麼人很善良,但我們上學的時候要小心陌生人……?羅文嘉先生寫給女兒的家書~記得剛來時,我每天給你寫一封信,一方面為自己的心情作紀錄,一方面也想日後,你看到這些文字時,可以知道爸爸是多麼張皇而深情。 現代人寫信已經少之又少,何況是與孩子、家人之間。隨著科技與通訊軟體的發達,改變了過往聯絡、互動的方式。寫信,透過文字,將當下的那份感動、內心深處對他人或事或物的情感抒發,是一種表達,也是一種紀錄。對現代人而言,已經少有了,沒有了寫信、寄信、收信的這種具體與期待的感覺了。 幼兒園的每日聯絡本與每週資料本即是溝通與記錄的本子,藉著本子讓親師了解孩子在家、在園的表現情形,它是溝通的橋梁,是文字紀錄的表達本子。不論是園長或老師,每天、每週花費時間與精神觀察與記錄,期待能與家長做好夥伴關係,讓彼此了解孩子的狀況,適時的給予支持的力量。 義大利瑞吉歐出版的一本書叫「孩子的一百種語言」。孩子是一個寶藏,等待著我們去「挖掘」,他們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比如唱歌,畫畫,舞蹈,雕塑…等等,也就是相信孩子有無限的潛力。我們普遍認為孩子是一個空瓶、一張白紙,需要教育者往裡面倒水、創造。但瑞吉歐認為孩子是一個寶藏,教育者要做的是「挖掘」。強調教育是有生活體驗的,需要學校、家庭共同參與,而不僅僅是孩子在學校上的一門課程。即「孩子與成人要在一個友誼的氛圍下,追求遊戲、工作、說話、思考、發明的課程模式。孩子所經歷的一切要與社會相結合」。 本週三、週四至美加美學牙醫診所塗氟,診所贈送每位塗氟的小朋友小禮物一份。 祝福大家 假期愉快 幸福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感謝的話語 幸福的時刻

家長感謝的話語,透過一本本紀錄本,表達對幼兒園和老師的謝意,感謝大家的用心,除了讓小朋友有上台表演的機會,又營造一個溫馨感動的情境,讓愛在當中流竄著,大夥兒享受在愛的暖流裡,一群幸福快樂愛唱歌的孩子,在媽媽、爸爸、阿媽、阿公的懷抱裡,享受著幸福的時刻。 「孩子們的合唱超感動的,蘋果也很好吃,活動非常棒!」簡潔扼要的三句話,表達心中的謝意,吃在口裡、也甜在心裡。 「仁和辦的活動,都很用心。」謝謝家長的肯定,沒錯,我們可是用心去規畫,讓與會者眼看表演、耳聽音樂、口吃蘋果、手拿花朵、身做律動、心受感動,哇~全身都接收、都享受到,超棒的。 除了表演活動,還有闖關遊戲。與3C3Q、科學王接洽時,首先考慮的是時間,一聽是母親節,他們都不敢答應,以為是母親節前一天或當天,仔細聽是週五,就欣然接受了;時間沒問題,接著是關卡的內容,園長很重視,還特別要求,希望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玩,不要只有小朋友操作,家長在一旁看,唯有家長動手,體會玩的樂趣,才能回轉像小孩,了解孩子的心、欣賞與肯定小孩。兩個單位都了解園長的用意,欣然接受。 活動當天,闖關遊戲為了安全,採輪流方式進行。前一天抽籤決定,大家依序進行。 關卡內容有-面具-嘉年華、桌遊怪獸心臟病、大手小手合力液壓手臂、乒乓足球、聽話的磁鐵車,大人、小孩玩得不亦樂乎。 活動當日也許有家長沒有操作,不過負責關卡的老師說,欲罷不能的都是家長,哈~就是說嘛,唯有體驗、才會樂在其中! 有健康快樂的媽媽,才能養育出快樂的孩子,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贈送蘋果為禮物的意義,就是希望媽媽們能平安、健康、快樂。 幸福美滿的家庭,除了媽媽外,爸爸更是重要,問小朋友:爸爸生氣時像甚麼?暴龍、兇猛的獅子、老虎、獵豹…,會害怕嗎?會,那如何才能讓爸爸不生氣?體貼、不吵鬧、不要黑白灰…;媽媽呢?芷軒說:「要溫柔」嗯,沒錯! 有小朋友問園長:「媽媽可以管爸爸嗎?」好問題,可得花點時間和孩子一起對話。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家庭溝通的意義與重要性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 和睦相處的工具. 透過良好的溝通, 不但可縮短人與人之間思想的岐見, 更可增進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交流. 溝通是傳遞消息, 感情, 價值和洞察力的工具, 旨在發展團體成員結合力與拘束力, 它不止於談話, 是個人藉以分享和了解別人感情, 目的和知識的意圖, 這是一種雙向的過程. 家庭溝通是家庭成員應有的生活藝術, 它是縮短夫妻及兩代之間思想, 感情和行為規範距離的要素, 也是促進家庭幸福之門。. 在情緒心理學上, 良好的溝通是積極的, 建設性的; 拙劣的溝通是消極的, 破壞性的; 在家庭溝通上, 唯有從開放, 誠摯, 率真, 自由的溝通, 才能真正體驗家人的親密感, 與思想感情的交流。 一般家庭的不和, 最主要的關鍵, 在於家庭成員的溝通不足, 不當或不良所致. 相反, 融洽家庭的關鍵, 在於父母與子女能將自己內心感愛到的愛, 及對家人所懷的關懷之意, 適當的表達出來, 讓家人一起分享生活的情趣, 分擔生活的憂勞。 父母都希望與子女有良好的溝通, 但因為潛意識的作用, 及缺乏溝通技巧, 往往達不到建設性的效果, 這是父母應密切注意的問題.。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