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學習領域 – 身體動作與健康

兒童滑步車、滑板車幾歲可以玩

專家:有這些狀況的孩子不適合,小心內八、長短腳! 當小孩度過學走階段,很多父母就會開始物色滑步車、滑板車給小孩騎,為未來學騎腳踏車做準備。除了讓小孩感受速度的快感,滑步車、滑板車還有什麼優點跟需要注意的事情呢?妞編輯也特地邀請了安美診所的李文瑋職能治療師分析給你聽。滑步車最大的優點就是速度快(笑),能給孩子充足的前庭系統滿足,減少躁動的情形。當小孩的前庭系統若是沒有接受足夠的刺激,就會發生以下情景:「孩子常常衝來衝去、撞來撞去、或是搖頭晃腦,在沙發上跳上跳下,做些很危險的事情」,這些都是因為前庭系統沒有被滿足。 另外孩子在兩腳滑動滑步車的時候,就可以訓練平衡能力:左偏了一點身體就要向右側倒,左腳ㄍㄧㄥ住、右偏了身體就要向左倒,在滑動的時候練習平衡,同時下肢的能力也會提升;還有另一個優點就是因為滑步車的速度相對較快,所以也會訓練到小孩的反應能力:看到障礙物是否能及時轉彎、煞車……等等。 滑板車除了同樣有刺激前庭系統的功能(速度快)、反應能力以外,還有個獨特的優點是能夠訓練小孩的「單腳平衡」:當小孩用單腳滑動的時候,踏在滑板車上的支撐腳是否能維持平衡,也算是另類的平衡訓練。 當小孩能夠順暢自如的使用滑步車、滑板車,就可以漸漸訓練小孩騎腳踏車啦~對李文瑋職能治療師而言,腳踏車的評價可是很高呢!因為騎腳踏車對孩子而言可以訓練到更多功能發展:協調性、重心轉移、平衡、肌肉力量……在踩踏板的時候也不會有內八或外八的姿勢。不過李文瑋職能治療師還是強調:「這些物品設備對孩子而言都只是『玩具』,使用不當、使用時間過久都還會有壞處,最重要的還是要提供孩子多元的刺激環境喔~」

繼續閱讀 »

動動身體

大肌肉活動時間快到,教室那頭的小孩們已迫不及待的在走廊做準備,等待音樂一響的那刻,魚貫的到活動室、草場、走廊等動動身體。 連續三十五分鐘,在老師們利用不同器材所規劃、安排的動線,依序不間斷的進行,為身體把關,為健康做準備,動動身體、動動手腳。 除了幾個幼幼、剛入園的小寶貝,尚需時間做調整以外,其他小朋友都能高高興興、快快樂樂的玩著,園長的心裡也跟著開心起來,拿著手機,捕捉著當下的畫面,收藏在檔案裡。 上學期在仁和進行教學輔導的園長,每每到園時,對仁和有這麼寬廣的戶外空間非常的羨慕,有能擋風雨、遮陽光的活動室,有綠色的草地,不論是颳風、下雨、炎夏或寒冷的冬天,大肌肉活動總不間斷,落實幼兒教育第一個領域-大肌肉活動與健康-靈活展現基本動作技能並能聞護自身安全;擁有健康的身體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喜歡運動與樂於展現動作創意;亦即仁和辦學理念之一的動作教育,增進身體感覺、知覺神經與身體動作或身體移動能力,進而養成積極、樂觀,富創意的〝心理特質〞,擴大思維自由度,開發思想潛能,從而在意識上建立健康的身心與自覺的幸福感。 當然除了空間以外,最主要的是園長和執行的師長們,若有人存有一顆不願意執行的心就無法成事,因為擔心小孩受傷、家長來質問,就會攔阻活動的進行,當然活動主要要先考慮安全的問題,提供安全的環境是園所的責任,加上安全的器材和合適的項目,和在一旁守護的老師,孩子們才能每天享受做運動的樂趣,才能增強體力、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對抗病毒的侵襲。 祝週末假日 愉快 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運動有助免疫力!

培養孩子運動習慣就從現在開始! 小兒科提醒三個原則,讓孩子動的健康,有效增強免疫力! 美國知名保健媒體《預防》(Prevention)雜誌報導,研究指出每天運動三○~四五分鐘,每週五天,持續十二週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醫師周怡宏強調,免疫細胞會老化凋亡,需要靠規律運動及適度的休息以新陳代謝,健全免疫功能。 帶孩子運動,專家提醒三個原則: 1、運動要有效,首重規律的習慣: 周怡宏表示,研究證明,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孩子,白血球的動員、吞噬及殺菌能力明顯增強。例如,每天健走三十分鐘就是很好的運動。運動要達到促進健康的效果,一定要每天、持續的進行。《運動健身的科學原理》一書提及,運動是一種「身體不斷破壞又不斷建設的結果」,身體的細胞,運動後會「委靡」,休息後又會「強壯」。每天運動、休息,透過規律的循環,細胞會日漸精實。相對的,動一天、休息六天,當天被強化的細胞其實又回到沒運動前的狀態,下回運動又必須從零開始。 2、運動要持之以恆,最好從小開始: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系副教授黃永寬說,孩子運動習慣的培養有其階段性。年幼時透過遊戲讓孩子感受運動的樂趣,再依孩子興趣選擇一種運動,如游泳、足球、籃球……,規律性的練習技巧,而非由家長先幫孩子選好一種運動類型,一味進行技巧性的練習,反而會打壞孩子對運動的興趣。 3、過度劇烈運動對身體不利: 太過激烈或時間超過一小時的運動,身體反而會製造一些荷爾蒙,抑制免疫系統的活動。周怡宏表示,美國研究報告指出,經常從事激烈運動的運動員,免疫力指標反而下降。動物實驗上,劇烈運動的猴子比較容易感染小兒麻痺。

繼續閱讀 »

過程就是一種學習

每年都有幼教系學生,因為研究報告需要做問卷,需要幼兒園協助的,今年也不例外,除了問卷外,六月上旬,有學生來電詢問,可否協助他們進行專題課程的研究。 研究主題是學前幼兒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與不同形式翻牌遊戲之相關,了解有關學前幼兒在不同形式翻牌遊戲(傳統翻牌遊戲及電子翻牌遊戲)表現及策略的差異以及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與兩種不同形式翻牌遊戲的相關。 只要學生來電提出需要協助做問卷,園長會同理需要的人,答應她們的需求。因為幼教是需具熱情、動力的行業,在養成教育的過程,希望能培育更多活潑、熱情的學子,畢業後願意投入職場,接續這偉大的教育工程。 因此,當學生有需要時,我們都會盡力配合,善盡幼教人友善的職責,這也是我們當付的社會責任。 此次學生提出來的,不是給老師的問卷,而是到幼兒園來對小孩進行測試,且人數要幾十個;因正值疫情升溫期間,以孩子的健康為要,又值期末,園務較忙,委婉的拒絕了學生的要求,但學生沒放棄,一次次的來電,希望園長能答應。 園長問學生若是我們沒能幫忙,報告會交不出來嗎?學生說「對」,就這樣答應了,但希望減少施測的人數,於是事就成了。施測後,學生將準備的禮物贈送給小朋友,也送了三本繪本給幼兒園,表達感謝之意。 一件事的完成往往需要很多人的協助和參與,這其中溝通的方式和過程很重要,雖然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的需求,不過其中的過程都是一種態度的學習。 週一、二進行生活美語的檢視,發現本子上家長簽名處空白的很多。生活美語都是很簡單的基本生活上的對話,簡單易懂、易學。 語言的學習沒有訣竅,多練習就會生巧,多講幾次就能朗朗上口,但單靠學校的教導絕對是不夠的。 如果小孩對美語感興趣,網路上資源很多,也可以找一些適合的英文影片,甚至卡通給孩子觀看,將語言融入生活,會是更自然的學習方式。 週三、四進行體適能檢測,有十公尺來回曲折跑、棒上單足立、屈 膝仰臥起坐、立定跳遠、二十公尺向前衝、坐姿體前彎等,透過檢 測,了解小朋友目前體能的狀況。 仁和有寬廣的空間,豐富的體能設備與活動課程,自然絕大多數的孩子在體能方面的表現都很好,如果孩子有哪些項目稍微落後,也不要緊,測驗的目的就是找出不足,知道不足之處加強就好。 好的體能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從小養成運動的習慣,也會是孩子未來一生的財富。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 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小小運動會

為慶祝兒童節,於上週五3月25日舉辦第48屆運動會,當日是個晴朗的好天氣,在天時、地利與人和的配合下,成功且圓滿的完成活動。 今年以地板和跳躍為主題,不同的項目呈現不同的畫面,每個畫面都吸引著家長的目光;雖因疫情之故,家長只能在場外觀賽,無法進場參與,但出席率依然很高;對小孩們的好體能、靈活的身手與好表現讚許有加,感謝幼兒園的用心、老師的付出。孩子們從每天的運動中,讓健康陪伴他們走在成長的路上。 運動會在司儀楊明勳的2022虎虎生風仁和第48屆小小奧林匹克運動會,歡迎國旗、園旗進場的號令下,護旗的小朋友精神抖擻、步伐整齊的走進會場,揭開活動的序幕。 升旗典禮之後是大會舞-金虎來報喜,由 Kady媽咪負責指導;接著是體能的展現-追趕跑跳碰等地板動作,呈現身體的協調、平衡、速度等技巧,不同的年段不同的組合,有單人、雙人和團體。 中班小朋友以雙人為目標,挑戰雙人火車、壓土機、火車過山洞等,展現雙人速度、節奏、默契。大班小朋友展開技巧的動作,以魚躍前滾翻為主要動作,透過基礎動作的前翻練習,讓前翻的技巧作提升,再將翻躍的長度拉長,距離從一位小孩、二位到三位,可是一點都難不倒這群仁和的好寶寶。 跳箱達人有撐體、跳躍、箱上並腿跳、挑戰高度,最後能夠跳到九層的,除了有身高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平時的練習和臨場的勇氣和信心,助跑之衝力,起跳之彈性與空中的平衡。 達利家的璟埕有身高的優勢,諾貝爾家瑀航個子雖不到九層箱子,但表現卻令人刮目相看。真的是練習就會,不練習就不會。 大班的班級對抗賽,小孩們展現班群的合作力:音速小子-賽跑,屬個人速度的表現。 運動會精采萬分,將體能課程與理念展現在家長面前;無論大肌肉活動、小肌肉的發展,或運動家精神,孩子們都表現得可圈可點,值得嘉許;感謝家長的支持、仁和團隊老師們的合作、體能工作室的夥伴們,感謝幕前、幕後參與的每一位夥伴。 明天是週末假期,下週一、二兒童節、清明節放假,週三上課;四天 連假,外出旅遊,請注意交通安全,並做好行程的規劃。 「四月初四啥物時?細漢囝仔大日子。參加活動及遊戲,免讀冊也 免寫字。」園長說台語,小孩說中文-四月初四?/四月四日;細漢囝仔?/小孩子;免讀冊也免寫字?/不用讀書不用寫字。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也是國家的希望,國家、社會有責任提供兒童妥適的保護與照顧。 體能活動是幼兒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元素,它不但對幼兒的生理以至心理健康都有益處,提升心肺功能和刺激骨骼成長;亦可以促進學習表現,有助改善幼兒的認知能力及課堂行為,讓他們從小學習如何放鬆及處理壓力。 祝 假期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幼兒體操好處多

增進感覺統合能力 因為都市中地理環境的限制,現在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較難有盡情跑 跳的空間,但其實幼兒時期大量活動,對寶寶各方面發展都有極正面 的好處,飛奇兒體操教學系統市府館區館長呂曜宏教練表示,日常生 活中即便是最簡單的走路,都需要大腦功能與肌力的配合。 例如:如果發現孩子常常跌倒,可能是因為前庭刺激不夠或平衡能力不佳,因此,如果能透過體操的訓練,讓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接受足夠的刺激與開發,孩子的身體控制力就能夠有效提升,並使腦部靈活度增加;例如,在平衡木上往前走、往後走或向前跳、側邊跳等,不同方向的練習,可以訓練寶寶的平衡能力與重心轉換技巧,增加他的動作經驗與肢體運用的熟練度。 提高專注力 體操動作搭配器材的使用有許多種變化,無論是單槓、平衡木或其他項目,在動作完成的瞬間,都能刺激寶寶在腦中構思動作,呂曜宏教練表示,這就是所謂的動作計畫能力,要完成有難度的動作,不但需要寶寶專注於眼前的目標,更需要心無旁騖才能避免在動作中受傷,因此體操的訓練有助於孩子提高專注力,加上運動時,身體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使大腦同步接受刺激、產生連結,因此有助於寶寶在動靜間的情緒穩定,也能間接強化學習記憶力。 強化體適能力 爸爸媽媽很容易發現,當寶寶每日的活動量不足,晚上剩餘的活力就可能讓寶寶遲遲不肯入睡,進而影響家長的睡眠,反之,如果當天有足夠的活動量,晚上的睡眠品質就會比較好,因為充分的體能活動可說是孩子發展肌力、肌耐力、體能或心肺等功能的必要成長需求。 如果總是讓孩子習慣於室內的靜態活動,不但孩子的各方面肢體能力無法發展,體力、耐力也會越來越弱,甚至可能造成孩子無論面對各種活動或學習都容易感到疲累的狀況;適當的體操練習、運動或足夠的跑跳,能讓孩子的各項能力均衡發展,也能加強孩子的體適能力、協調性與靈敏度。 幫助建立良好體態 觀察舞蹈家或體操選手,他們多半都能擁有優美的體態,呂曜宏教練指出,這是因為無論是舞蹈或是體操,這些運動家除了對身體有完全的了解之外,對於身體肌肉的使用也很熟悉,幼兒體操即是透過各項動作的訓練,讓孩子學會正確的使用全身肌肉,保持正確重心、矯正駝背,讓骨骼在對的位置上持續發展,自然而然能培養孩子端正優美的體態,此外,在活動中懂得正確使用肌肉,能讓運動傷害的風險降 低,在其他運動的學習上,也容易迅速掌握技巧、更快熟練上手。 延伸閱讀:親子體能遊戲500例:親子體操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困難正是教育的好機會

又一次在睡夢中被地牛翻身搖醒。 週二,3月23日凌晨1時41分,花蓮、台東近海,發生規模高達6.6的強震,全台同步搖晃,各地震度至少3級起跳,讓不少民眾驚醒、逃出房外避難,連台南都很有感。 花蓮玉里正在進行拓寬工程的玉興橋因此倒塌,是災情最嚴重的事件,好在其他地方災情並不嚴重,沒有災情傳出。 地震對台灣人來說可以說是最具威脅的天災之一,記憶中2016年台南發生的0206大地震,使得永康的維冠大樓因此而倒塌,造成了不少傷亡事件,當時各界救災的畫面至今印象仍深刻;此大樓在歷經六年的重建工程,於今年2月22日完工,副總統賴清德與市長黃偉哲及各界人士都到場參加,大樓更名為「出雲居」,取「出運」諧音,象徵揮別過去迎向未來的吉祥之意。 居住在地震帶的台灣,多數人學到了不少防震防災的常識,首先防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要熟記,降低被掉落物品砸到受傷的風險,當然還要看當時身處哪個場所。 內政部消防署網站,就有提供各種情境下不同的防災觀念,值得大家多加參考。 以幼兒園來說,防災計畫、逃生路線和防災演練本來就是我們日常的活動之一,俗話說有備無患,居住在台灣的我們,無法避開地震這種天災,事先做好準備,才能在災害發生時把風險和損失降到最低。 每年三月底青年節前的周末,是仁和舉辦運動會的日子,今年已是第48屆了,原本的好天氣卻在本週有了變化,除了有地震之外,氣象預報週一到週四都是雨天,師生都很煩惱,擔心無法舉辦,雖然週五放晴,但運動會在戶外,草場不能溼答答的。 不過遇到困難也正是教育的好機會,和小孩一起討論,該怎麼處理,取消、延期、或改在活動室? 小孩們覺得活動室較小,取消不可,多數贊成延期。但延到甚麼時候?有說3/26日週六或週一、4月1日週五、4月2日週六?過程中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其中不贊成在週六舉辦的原因,竟然是週六他們要休息。 哈~原來上學也很累! 有家長問為何活動辦在週五?就像小孩說的週六要休息,幼兒園除 了考慮家長、小孩外,也需站在員工的角度來思考。帶小朋友需要體力,週一到週五已精疲力盡,週六是該讓員工有屬於他們的家庭日,又符合勞基法的規定。如此行已多年了。 氣象報導真準,今天週五是晴天,真是感謝,昨天傍晚抽水馬達就忙個不停,晚上稍事休息,今早它又開始忙碌,希望讓小孩有安全的場所。 藉著運動會,除了讓孩子們展現平日所學外,從活動中學習與他人合作和秩序的重要性。 不同的運動項目,呈現不同的畫面,今年以地板和跳躍為主。 每個畫面都是珍貴的,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童年是人一生最珍貴的階段,因為珍貴,所以我們用心,不怕麻煩,熱心付出,在孩子生命的歷程中,畫上了許多美麗的色彩。 期待今天的運動會,一切順利平安。 祝 週末假期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學童的校園空間移動模式與身體活動量關係

學校是教育活動進行的場所,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地方,優良的校園景觀配置可以提供教師順利的教學活動及促進學生學習成效,營造出良好的校園氣氛。 學童一天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校園中度過,然而現今學童活動空間不足、營養攝取不均加上課後從事靜態休閒比例增加,如打電腦等,使身體活動量急遞下降,造成運動不足與肥胖的比例增加。 學童過重問題與久坐行為的研究越來越多,並有某些年齡上的實證。 資料顯示臺灣地區有近六成學生不愛運動,未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學生的身體質量指數有明顯增高趨勢,在心肺耐力檢測等項目表現,落後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等地區學生。 各國近年來均致力於提升兒童身體活動量,例如澳洲政府健康及老化部門,宣導兒童( 5-12歲)及青少年( 12-18歲),從每日30分鍾的中度運動開始,逐日增加至建議目標。因此要如何提高國內兒童的身體動量是目前國人應積極探討的。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煥然一新

「哇~幼兒園變漂亮了,地面閃閃發亮餒!」週一早,眼尖的小朋友一入園就發現了。 春天,大地回春,萬象更新,幼兒園的環境也煥然一新,如果仔細看,換新的不只是PU地面喔。 為了提供孩子更安全、優質、友善、衛生的學習環境與空間,每年對設備設施會有更新的計畫;這兩年,因為疫情之故加上缺工,延宕了多項工程,在七催八請之下,與施工單位確定了時間,安排了幾個周末假日時間來施工,終於在上周日陸續完工。 有前後門、活動室PU地面更新;一、二樓教室、寢室、辨公室、保健室、圖書室、會議室、廁所等裝設紫外線除菌光;一、二樓樓梯、活動室牆面更新塑鋁板;大蝴蝶一樓地面更新人工草皮、二樓地面改為PU;一、二樓教室外的地墊。 這些更新工程,兩年前就已經規劃了,只是後來發生疫情,工程因此停擺,後疫情雖稍緩和,又面臨缺工的問題,工程又需要小朋友放假的週末時間進行,不是只有我們有需求而已,只能依照師傅的行程耐心的等候,還好雖有許多難處,總在適當的時間能夠完成,以感恩的心對施工的廠商致上最深的謝意,在我們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付出他們的時間與技能。 下週五3月25日就是仁和第48屆親子運動會,從創園以來,親子運動會是以健康為要是仁和最重視的活動之一,孩子們為了運動會很努力的做練習,老師們也盡責的做活動前的準備。 曾有朋友提過,現在重視體能的幼兒園,少之又少,以外語或認知練習為訴求的幼兒園變多了,其主要原因是體能活動需要場地、空間、器材,且園所要有理念、有所堅持,多數園所空間小,沒有場地,加上擔心做活動,必須承受孩子受傷的責任與壓力,只好以認知教學為主了。 過去兩年多經歷了疫情的衝情,幸好台灣有優良的防疫團隊,帶領著全民,合作之下,我們逐漸看到了曙光,兩年來很多活動都無法舉辦甚至停課,今年政府稍微放寬防疫措施,進入各機關行號仍需實聯制、量體溫、手部清消、戴口罩等,為保護尚未施打疫苗的學童,學校的管制較為嚴格;今年的運動會開放家長們入園參觀,不過不能參與活動,只能在指定的場外觀看,避免進入教學區,並帶上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如果有呼吸道感染症狀,盡量避免外出,儘快就醫。 新聞報導,鄰近的香港和中國目前疫情已經面臨大爆發,香港每日確診幾萬人、醫院擠滿了患者,中國則是很多城市已經大規模再次封城,停課停班都是很普遍的現象,相比之下台灣的疫情控制的很好,學校沒有停課,甚至還能繼續舉辦運動會等活動,過著相對正常的生活,實在感謝防疫團隊和所有人的合作,在參與運動會時,讓我們一起遵守防疫規範,繼續保護我們的生活。 祝 週末假期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打造健康的身體 迎接人生的挑戰

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別冷也特別長,讓被置放在衣櫥裡的保暖禦寒衣服能夠有亮相的機會,不再被主人冷落,還有保暖的配件-圍巾、手套、帽子、鞋襪等,一樣樣被派上用場,哈哈~這些物品終於出頭天了,就像俗諺所說「戲棚跤徛久就是你的。」 天氣變化實在很大,今年入冬以來首波寒流在上週日報到,氣象局特別發布了低溫特報,最高18℃,最低只有12℃,對年長、年幼或體弱的人都是身體的一種考驗。春節期間,天氣還有點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沒想到這幾天是又濕又冷的天氣,有句天氣的俗諺「春天後母面,欲變一時間」,來形容春天的天氣多變,像是喜怒無常的繼母。 最近幾年氣候的變化與往年很不相同,還記得去年台灣還曾面臨缺水的問題,沒想到現在是雨水一直來,台南、高雄等中南部地區還算幸運,看氣象報導北部地區已經連續下好幾週了,連衣服都很難晾乾,這時候就有點慶幸我們是住在南部。 雖然天氣又濕又冷,但仁和的寶貝們精力依然旺盛,不論是課室的教學活動或室外的大肌肉遊戲,下雨或天冷都不受影響,雖然穿著厚重的衣服,但天冷心暖,仍然享受著規律的作息活動,一早來園,就急著和好朋友一起參與活動,果然印證童年是最快樂的這句話。 不過,大人的世界可就不是如此無憂無慮了,很多煩惱的事。單就人力方面而言,這一兩年台灣缺工情況十分嚴重,各行各業人手都不足,遇有人離開就補不上來,是疫情之故?少子的原因?或年輕人創業?還是網路工作?需勞力的工程或多或少都有延宕的狀況。 幼兒園也不例外,預計的幾項維修工程不僅無法如期完工,尚且需天氣的配合,原本廠商就缺工,又因安全的考量,有些需避開上課日在假日才能施工的,年輕的工作者假日要休息,得靠年長的師傅們,如此又更拖延,種種因素考驗著我們的耐心,真的是計畫跟不上變化。 校園前後門廣場的PU地面,不僅需在假日施工,還需天氣的配合;室內空間全面加裝滅菌燈,需水電行老闆親自來施工。 有個好消息,就是疫情似乎有放緩的跡象,連疫情指揮中心也放寬了防疫措施,之前大家擔心因為春節疫情升級,導致北部有幼兒園停課的狀況應該是不太會發生了,隨著各國疫情緩和,台灣應該也會逐漸回到正常的生活。 希望三月25日的親子運動會,家長能入園參與。健康是一切生活的基礎,沒有健康,名和利都是無根的浮萍,小朋友們從小就能快樂的運動,打造一個健康的身體,以後即使遇到各種人生的挑戰,都能更加有本錢來面對。 祝 週末假期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