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奧運

會運動的人都很聰明

四年一度的全球運動賽事-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法國巴黎舉行,全球的運動迷有的到現場為自己國家的代表加油;更多的運動迷則是透過網路、電視觀看,台灣人也不例外。 看著自己國家的選手為國爭光,尤其羽球男子雙打,再次拿下難得的金牌,舉國歡騰。 奧運的高光時刻是短暫的,這短短的奧運期間卻是長久練習和累積的成果。 獲選代表台灣出賽的選手,都是經過長久的練習和努力,王齊麟和李洋,都是從小就練習羽球,經過10年以上的累積,參與各級比賽,才能獲得代表權,並在奧運上打敗其他國家的選手。 這背後所展現的不僅僅是運動本身,還包括了他們的耐心、恆心和責任心;運動與人生中的其他挑戰並無不同,如果沒有紮實的基礎,再好的天賦也難以轉化為真正的實力。就像蓋一座高塔,沒有日積月累的練習打下基礎,不可能蓋出成就。 從小培養運動習慣的孩子,通常更懂得如何制定目標,並持之以恆地朝著目標去實現,這也是仁和為什麼會設計常態性的幼兒運動,以「遊戲的方式」出發,從小培養孩子運動的興趣與習慣。 會運動的人都很聰明 以前曾經有句話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但其實這句話並不正確,現在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體能也是智慧的一環,會靈活使用肢體,代表大腦運作越熟練。 這不是什麼新的理論,大約百年前學者Richard E. Scammon就提出人類的生長曲線,其中包括腦部發展的神經系統,大概在2-6歲期間是黃金發展期,多數人的神經系統在6歲左右就會完成80%。 因此幼兒時期透過大量、多樣化的運動,來刺激孩子神經系統發展非常重要,可以說是決定日後孩子使用頭腦的關鍵因素。即使是日後不是專業運動員,但幼兒階段的大量運動,仍然是孩子在其他領域,無論是舞蹈、音樂、甚至學術等等發展的基礎,這也是政府推動幼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 六大學習領域時,將「身體動作與健康」放在第一項的原因。 正面鼓勵 幫助孩子發展身體 新的學期開始,有剛入園的新生,之前在家中小小的空間,或許還可以整天乾乾淨淨、舒舒服服的吹著冷氣,來到寬闊的校園,有許多朋友,運動遊戲也變多了。 家長也許還不大習慣,孩子來幼兒園,回家後衣服髒了,甚至手腳有點擦傷,其實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幼兒天生就是喜歡玩,喜歡運動,跑跳、東摸摸西摸摸,這正是在發展他們的神經系統,弄的髒兮兮也沒關係,多正面鼓勵,幫助孩子發展他們的身體。 祝 闔家平安 Mandy 延伸閱讀:親子體能遊戲500例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教育啟示

東京奧運幾經波折之後,終於如期舉行閉幕式,雖然少了觀眾的加油聲,但運動員在競技場上奮力表現,仍值得喝采! 這次東京奧運以「情同與共」為開幕主題,而以「我們共享的世界」為閉幕主題,象徵透過情感的聯繫,大家團結在一起,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與友誼,傳遞共享世界的高貴情操,這也正是教育所追求的「共融,共好與共榮」價值。 東京奧運已曲終人散,很多運動員都寄望於二零二四巴黎奧運大顯身手,為國爭光。這次東京奧運在疫情衝擊下,能夠順利落幕,以及運動員所展現的精神,至少對教育有下列啟示: 第一:辦理任何大型活動,遭遇天災或人為不當風險在所難免,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反對的聲浪中,運用創新的解決方式,展現高度的智慧與毅力,堅持下去,為成功找機會。 第二:競技固然重要,但在運動會場上展現情誼與人性的光輝,更是彌足珍貴。這次男子跳高賽中,來自卡達的巴爾希姆和義大利的坦貝里,兩人嘗試跳過二點三九公尺時失敗,巴爾希姆主動詢問大會是否能頒發兩面金牌,大會同意兩人共享金牌榮耀。 第三:奪牌選手,絕非僥倖,都不斷苦練的結果,甚至帶傷上陣,令人疼惜。 因此,可教導學生必須下苦功,未來才有希望和成功的機會。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體力即國力,從奧運看教育

第三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里約奧運,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共有206個國家奧委會參與賽事,為歷史新高。比賽項目有:射箭、馬術、鐵人三項、跆拳道、田徑、網球、羽毛球、橄欖球、乒乓球、手球、水球、足球、籃球、排球、高爾夫、曲棍球、帆船、體操、游泳、花式游泳、跳水、自行車、摔跤、柔道、擊劍、拳擊、皮划艇等,每個項目都聚集各國好手代表參賽,透過比賽希望能為國爭光。台灣取得18項參賽資格,是歷屆以來代表資格最多的。 比賽是最公平的方法,不管是大國、小國,不論貧富貴賤,透過比賽,人人都有機會為自己爭取榮譽,翻轉人生。 巴西里約和台灣時間約慢了11個小時,想要看現場直播就得熬夜或半夜起床,不然只能看重播。 難得四年一次的奧運,有機會當然要看現場轉播了。心想但身體卻抵擋不住瞌睡蟲的侵襲,只有三次半夜起床觀看,剛好是游泳賽事,集八強決賽-跳水、四百公尺游泳混和接力賽(蝶式、蛙式、仰式、自由式)、男子1500公尺長泳賽,真是精采萬分,哨音一響,選手們使出全身解數,奮力一搏,希望能有好表現,但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只有前三名才能站在頒獎台上。男子1500公尺長泳,義大利選手一路領先其他選手,與第二名差距有10公尺,原本以為能破奧運紀錄,可惜在後面200公尺體力明顯不足,最終無法破紀錄,不過已經非常厲害了。 1500公尺長泳第一名是義大利、第二名美國、第三名義大利。400公尺混和賽,美國團隊表現出色,贏得金牌獎。勝負在分秒之間,考驗著技能、體力、耐力與合作力。 至今美國得牌數是最多的。台灣靠舉重得一面金牌,射箭銅牌。 「體力即國力」,不只是奧運的精英訓練,更重要的是全民體育的普及。所有的調查都顯示,我國學童的體適能很差,比不上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連大陸都不如,必將影響到國家未來的競爭力,是一大隱憂。 教育政策雖然是「五育並重」,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智育才是主角,體育只是配角,導致學童自小就缺乏運動,長大後也未加以培養,未若先進國家運動風氣的普遍蓬勃。 看著寶貝們在草場上奔跑、踢球,在活動室玩體能,一次又一次的,縱使汗流浹背,依然不間斷;泳池裡如魚得水,在教練的帶領下,遊戲中學習,一步步的往前躍進。 仁和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園地,在寬廣的空間裡,提供他們大肌肉活動的機會,建立小朋友好體能的基礎。 「園長,我們家小孩最近體力變強了,在泳池裡三、四個小時都不喊累!」「是啊!我們家的帶去爬山,明顯看出體能好太多了!」 從里約奧運再一次的思考,台灣的未來,教育的方向,需要掌權者有智慧、有能力,大家同心合一,在2016年的今天,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帶領全民邁向更寬廣、更健康、更有體力、競爭力的國家。 祝福大家 暑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