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地震

園長的話 – 來自孩子的分享

「妳就是Grace媽咪歐,我們小實回家說地震的發生,是菲律賓板塊和歐亞板塊撞擠而成的,他們好驚訝,問是誰教的,小孩說是Grace媽咪。」週四下午六時左右,祐實媽咪來接他,剛好是Grace媽咪值週,媽咪與老師分享,小孩回家將在園老師所教,地震發生的情形,告訴家人。「小實特別交代一定要寫信給妳。小實很愛仁和幼兒園,連假日路過學校附近,都硬要爸爸載他繞進去看一下。這半年多來,祐實越來越會表達他的感受,不喜歡媽咪講話大聲,情緒後會要求大人道歉,小孩的成長,教會了媽咪,檢視自己,覺得很感恩。」小實媽咪在每週給老師的話上寫著。 聽和看著媽咪的分享,心裡面很是感動,才三歲多的小孩,就能把老師說的熟記,清楚的說出,也能同媽咪表達他心裡的感受,媽媽也能同理小孩,反省自己,不會把小孩的要求,當成無理取鬧,而是正視孩子的問題,同時也願意和老師分享,讓老師了解小孩在家與父母的互動情形。師生、親師、家園,就從分享中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教育部為加強防震防災觀念,希望小孩從幼兒園開始,就有防災的意識和能力,近幾年來訂定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在當天上午9點21分進行防震演習,模擬地震發生時的狀況,編組演練;且在正式演習前,需安排三次的演練,增強小孩的經驗與熟練度。 幼兒園於9月10日、9月15日和9月17日三天,在保育組的規劃下,從宣導→班級演練→全園進行,透過老師的說明,了解地震發生的原因,影片欣賞、兒歌吟念、實地操作,引導孩子,當地震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一次次的演練,加深孩子的印象,希望能成為他們自己帶得走的防災能力。 本週台灣就發生兩次有感地震,一次在花蓮,一次在台南,都在半夜睡夢中,還好沒什麼災情發生。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發生的次數很多,和日本一樣,同屬地震大國,日本的防震措施和防震教育做得非常徹底,是值得台灣借鏡,百分之七十五的小學生認為「不遠的將來身邊可能發生大地震」,超過百分九十的國民表示最擔心的災害就是地震。但是,由個人的恐懼而生的不是恐慌,是全社會的憂患意識,以及從幼兒園、國小開始做起的防震教育。 預防重於治療,所謂居安思危,平時就應做好準備,具備危機意識和應變能力,以免事情發生時不知所措。 祝福大家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有備無患最防震

看到電視上尼泊爾地震災情的慘狀,實在令人很不忍,根據報導,地震遇難人數已經達5000人,受傷人數也達8000人,影響的災民人數更高達800萬人,超過尼泊爾全國總人口的1/4,想想看如果台灣也發生同樣的地震,影響將會有多大! 台灣與尼泊爾一樣,都是位於地震頻繁的地區。回想1999年發生規模芮氏7.3級的921大地震,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是在半夜,從睡夢中被驚醒的我,從沒遇過搖晃如此巨大的地震,感覺像是世界末日,非常非常的害怕,在危急時,跪下呼求,連喊了幾聲~「主耶穌,救我!」等搖晃稍停,顧不得自己的衣著,急忙跑到戶外以避免餘震;住臺南尚且如此,何況是位於震央的南投,慘重的災情可想而知,倒塌以及受損的建築非常多,不僅停電、停水,交通也一度中斷,還好地震發生後,包括政府、國軍以及各界踴躍捐助物資以及金錢幫助受災戶,還有許多人組成志工團前往災區幫忙,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胞愛。也因此事件後,政府對新建的房子要求更加嚴峻,教育部也規畫各級學校,每學期必須做防災、防震的教育演習。 921之後,十幾年來台灣雖然沒有類似規模這麼巨大的大地震,但小地震卻也不斷;前幾天發生在東部海域的6.3地震,連台南都有感覺,因此大家絕不能掉以輕心,平時就要做好預防的措施,好讓地震發生時能夠保護自己,讓災害降到最低。每學期初,幼兒園也一定會依規定執行防災、防震演習、娃娃車逃生演練。 因為覺得重要,本學期初就積極規劃帶小朋友到位於永華路尾的防災教育館參觀、體驗。因為館裡面有濃煙室、地震屋、風雨屋、消防車、滅火器等設備,透過操作體驗,小朋友能更清楚的了解。因預約的學校多,排序到四、五月才輪到,且由於路程較遠,所以預約兩天,成兩梯次前往,一梯在429,另一梯在513。 週三429,參觀的班級,小朋友們高興的分乘娃娃車(來回兩趟)和二台小自客,前往防災教育館,在替代役哥哥的引導下,進行各樣體驗,可惜的是,目前缺水期節約用水,所以滅火器無法噴水滅火,風雨屋只有大風吹,濃煙室裡沒有煙霧,較不逼真;還有替代役哥哥,若能用更生動活潑的兒語來引導,相信參觀的效果會更加分。 「地震地震不可怕,沉著冷靜最重要;搖動時刻不能跑,找個牆壁躲起來;搖動過後跑出去,開闊地方最安全。」這首孩子們耳熟能詳、朗朗上口的地震兒歌,小朋友們能一面吟念,一面跟著做演習,對地震來襲時,如何保護自己,有了粗淺的概念。 預防重於治療,平時的準備很重要,除了在園內的演練之外,家長也要帶領小朋友,做家裡的演練經驗,當地震來襲時要如何應變,事先告知小孩,家裡哪個角落最安全;住公寓或大廈,如何使用升降梯或樓梯等;此外,建議大家,家裡必須準備個急難救助背包,市面上有很多現成的急難救助包可以選購。 首先是挑選一個堅固雙肩背包,這樣萬一有必要逃生時才不用雙手拿著,裡面放礦泉水、體積小可立即食用的乾糧、手電筒、急救與常用藥,如果想要準備更充分,再準備哨子(萬一被掩埋時可以吹哨呼救)、禦寒毛毯、輕便式雨衣、打火機、瑞士刀小工具、一點現金以及身分證件影本,當然還要記得把救難包放在家裡方便拿取的地方,最好放在門口等逃生路線附近,在災害來臨時才不會手忙腳亂找不到背包。 住在台灣無法避免地震,但可以透過事先準備把可能的傷害降到最低,有備則無患,千萬不要有「不會那麼倒霉」的心態,事先做最壞的打算,才能有最好的結果喔。 日本人的預防與準備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別忘了下星期六上午八點四十分與仁和有約……………… 祝福大家 假期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安全教育和環境消毒

「地震!地震!全校師生請立即就地避難掩護!」教室裡的小朋友,聽到地震的廣播聲,立刻躲在桌子底下,以雙手握住桌腳,安靜不大呼小叫且全神貫注的觀察外面的動靜。當廣播又傳來「地震已停,請老師讓小朋友帶著防災頭套,帶領他們,安靜、有秩序、不推擠的,依平時規劃之緊急避難疏散路線到草場集合。不一會兒,一班一班的寶貝,在老師的帶領下,依序到草場集合。 抵達草場後,各班老師立即點名,確保每位小朋友皆已至安全地點,向組長回報人數,確定地震已過,再一班班的離開草場回到教室,結束地震的演練活動。 星期四再次進行地震演習,連同上週已進行第二次,下週五9月19日國家防災日,上午9點21分全國各級學校同步進行防震演習。 受到民國88年9月21日大地震的教訓,近幾年來教育部訂定每年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規定各級學校學期初一定要進行防災演習,且還要做成果報告送到教育局,報告裡還要有錄影檔存證。教育主管單位如此是希望學校端確實有執行,而不是只做書面報告,連演習都沒有,希望成為小朋友帶得走的防震能力。預防重於治療,是國人必須養成的好習慣。 除了安全教育外,週四十一時半,衛生所例行的衛生保健訪視小姐到園,檢查書面資料,幼兒園室內、室外的環境衛生,廚房衛生與安全、廚工的烹調、餐點留樣、冰箱的溫度,保健室的醫藥,檢視小朋友的洗手方法,考考洗手的五時機,問老師腸病毒的一般症狀等,特別是查閱書面資料,逐項且仔細的一一過目,有老師的自主衛生管理表、各項衛生保健宣導活動,餵藥紀錄、點名簿等,由保育組長Kady媽咪和春吟老師逐項做說明。 檢查後,小姐告訴園長:「你們好用心,做得很好。特別是在校園環境消毒工作上,不過建議幼兒園一學期做一次消毒即可,以防止蚊蟲產生抗藥性。」 哦~知道了,因為擔心寶貝們被蚊蟲咬,所以每兩個月做一次消毒,一次就得花幾千元,以後這項開支就可減少了。 很多繁瑣的衛生保健工作和書面資料,讓大夥兒好辛苦。組長說:新進老師曾提過,以前她們在別的幼兒園,都沒做過這些資料,為什麼仁和要做呢? 真不知她們為何可以不做?這些可都是主管單位規定的事項,能不做嗎? —別忘了下星期五晚上7點與仁和有約— 祝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