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植樹節

幼兒體能遊戲 - 巡迴遊戲

好園丁的精神

3月12日植樹節,簡單分享植樹節的由來後,問:「為什麼有植樹節?為何要種樹、種花?」「讓空氣好、可以乘涼、環境漂亮、讓地球更美麗」「假如幼兒園裡沒有花草樹木,環境會變怎樣?」 現場鴉雀無聲,小孩們似乎認真的在想一個沒有花草樹木的園地。 在春暖花開、大地回春之際,是植樹的好時機,降低溫室效應節能減碳,應是普世的共識,人類不僅跟樹木,跟大自然都應該和諧相處,才能使生命得到照顧,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過去在植樹節當天,會贈送每位小朋友一株樹苗或花苗,帶回家移植在花盆或土裡,由家長陪伴小孩一起照顧幼苗,讓幼苗在陽光、空氣、水與愛的滋潤下成長、茁壯,體驗照顧生命的課題。 此活動行之有年,近年來因居住環境的改變,多數住大樓,沒地方種植,也就取消贈送的活動;但幼兒園沒有停止植樹節的活動,仍持續宣導植樹的重要,今年前門種了一株茶樹。 家長說~你們真用心。 是呀!倘若每個人都像仁和這麼用心、堅持,就能看見未來的美好。 在植樹的月份,更是我們要深切反省的時刻,我們是否盡到自己的力量,來維護我們的環境? 樹代表著自然和生命,因此植樹節除了讓孩子了解植物也是生命,還可以讓小孩進一步了解人類和環境的關係,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 過去幾年環保意識逐漸提高,政府也有許多新措施,如推廣綠電,舖設太陽能板。 前幾年台南因為地形的關係,只要是冬季空氣品質就不好,但這兩年也許是綠能的使用提高,電動車的推廣,加上境外移入的空污變少,冬季空氣品質似乎改善了不少。 此外,公共區域的綠化,新的道路、社區也都有設計植栽區或行道樹,讓植樹可以在都市裡和我們共存。 幼教之父福祿貝爾先生說幼兒園需擁有寬廣的活動空間、豐富的學習環境,有菜園、花園、動物園,老師是園丁,小朋友是園裡的花花草草 ,如何讓花草成長茁壯,除了有陽光、空氣、水的滋潤外,更需要園丁細心的照顧。仁和在創園之初就以福祿貝爾先生好園丁的精神為理念,提供一個花園般的校園,讓孩子們可以沐浴在陽光下接觸自然,在青青草地上奔跑。 照顧花草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環境還需澆水、修剪、整理等,費力又費時。孩子們的教育和照顧花草樹木一樣,從幼苗開始,需要用心陪伴與照顧,才能開花結果。 看著小孩們嬉戲在寬廣的園地裡與花草、樹木為舞,嬉戲在陽光與新鮮的空氣下,學習與朋友相親、和睦相處,為身體播下健康的種子,快樂的成長,真是幸福。 植樹節過後,本月底就是小孩們期待的親子運動會,請家長們務必空下時間,一起參與這場體能盛會。 祝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植樹節為綠化盡力

植樹節真正成為名正言順地被認證頒訂的節日,則是在1915年7月,當時國父孫中山先生認為林業是百年大計,其在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期,就曾特別指示設立了負責全國林業的農林部、山林司,更頒布了第一部《森林法》.倡議號召植樹造林行動來造福後代,並由政府下令規定,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 後來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為緬懷前賢,特別將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為紀念。 時至今日,人類面臨綠色危機,除了氣候變遷、水資源匱乏、土地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等情況之外,森林遭到濫砍或大火焚林狀況,已嚴重破壞地球生態環境,對人類發展造成重大生存威脅。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於2022年第15屆林業大會(XV World Forestry Congree, XV WFC)上發布的《2022世界森林狀況報告》(The State of the World’s Forest 2022, SOFO 2022),全球森林總面積約為42.4億公頃,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31%,1990~2020年間卻已有4億20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不見,每年仍不斷以1000萬公頃速度消失中,這威脅到全球80%兩棲動物、75%鳥類以及68%哺乳類的生存;此報告也特別強調,隨著全球人口增加,對資源需求上升,讓木材需求隨之增高,如果木材能因此永續生產,種植樹木可間接推動減低營造與建築方面的排碳量。 保護森林 永續發展 全球森林砍伐時有所聞,例如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森林,由於商業開發原因,遭受到35%嚴重的砍伐和毀壞,加上近年頻繁森林大火,導致1萬多種動植物物種即滅絕,生態危機加劇;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之一,為了滿足棕櫚油的高度需求,因而在當地大量砍伐森林來開闢農地種植棕櫚,這不僅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還對當地原住民生計和文化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全球森林砍伐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需要全球社會重視與努力,而每年的植樹節,也因而更彰顯其重要意義。目前,植樹節已成為愛護植物、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永續發展的節日。 事實上,多種樹可以降低氣溫,減少空氣汙染,改善居住環境,應可積極倡導為社會風尚,許多國家也都在其不同日期的植樹節進行各項植樹、護林、綠化活動,來強調綠色環保的重要性.台灣的植樹節,是樹迷們引頸期盼的日子,因為在政府的推動下,相關單位如農委會、林務局、縣市政府等多有贈苗活動,讓民眾一起對地球綠化盡一分力。 地球綠色危機,已然成「再不做就來不及」的景況,非常需要世界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形成共識和行動,以減緩及解決人類的生存威脅和影響。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堅持和挑戰

每當運動時間,園裡總是熱鬧無比,孩子們充滿了活力,喜歡嘗試新事物來挑戰自己。 週四晨光時間跳箱活動,軒妤興奮地跑來跟園長說~我是中班小孩,跳過八層了耶!接著孟淮也跟著跑來,向園長說著挑戰跳箱成功的喜悅;在Kady媽咪的鼓勵下,挑戰八層以上的小朋友越來越多了。 跳箱是一項孩子身體發展的綜合展現,需要有爆發力、高度、身體和眼睛協調、彈跳能力等要素;有些小孩即使身高體型條件好,但缺少動力、勇氣和練習,無法突破原本的極限;有小孩雖然條件較差,但勇於自我挑戰、勤加練習,表現更為出色。 透過多元活潑趣味化體能遊戲,培養幼兒喜愛運動的習慣,增進體能發展、促進身心健康,提升體適能的能力,是仁和辦學特色之一,不是口號,是每天都在進行,跳箱只是其中之一。 本週起開始為即將於四月八日舉辦的運動會做準備,小孩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積極參與開場舞、大會舞的練習,不僅是個人能力的訓練,更是團隊合作的培養。 親子運動會是仁和非常重視的活動,於每年三月青年節前後舉辦,今年因諸多考量(如連假多、家長說週五要上班、校友不能參加),特延後在四月八日週六舉行,希望在假日舉辦,家長能陪著小孩來參加,藉著活動的展現,了解孩子目前的體能狀況。 春天到了,除了運動會外,還有另一個較少人關注到的節日,那就是植樹節。植樹節又稱國父逝世紀念日,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植樹節也以推廣綠化和提昇環保為主。 過去每年植樹節,幼兒園會贈送每位小朋友花苗一株,希望透過照顧小花苗,讓孩子們體驗生命教育的課題,了解植樹的重要性。 然而,隨著居住環境的改變,越來越多小朋友是住大樓或公寓,沒有種植花木的空間,花苗拿回家大多轉送或擺著,使得這項活動意義降低不少,反而造成更多浪費。 107學年開始,就不再贈送花苗,隔年請園藝行師傅來園,在前門花圃種植一株金桔樹,透過實際種植的過程,讓孩子了解植物和人的關係,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金桔樹每年此時開花、結果,小朋友會採果來享用。 最近台南地區又缺水了,隨著氣候變遷,缺水的現象似乎一再發生,環境保護已經不是遙遠的議題,而直接和我們生活相關。 節能減碳、保護和綠化環境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不容易,光是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綠化的環境,每天有陽光、可以在綠地上奔跑,就得花心力來維護。 堅持做對的、有意義的事不是那麼容易,不做可是最簡單了。 祝 假日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植樹節是什麼?用 2023 年的方法來過節

當我們站在大自然面前,感受著陽光、風和草木的氣息,是否曾想過我們擁有的一切是來自於這片美麗的土地?然而,長期以來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與污染已經達到了一個令人憂心的程度。為了呼籲大家珍惜生命資源,推廣綠化與環保理念,「植樹節」應運而生。 植物節的由來? 定義「植樹節」(Arbor Day)為一個特殊意義的紀念日,可追朔到 16 世紀的西班牙,直到 19 世紀在當時的法國和美國等地有了更廣泛的植樹節活動,人們開始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並開始倡導保護和恢復自然環境的活動。 其中美國的植樹節最為有名,1872 年,當時美國總統格蘭特簽署了《國家公園法案》,成立了美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從此開始了美國植樹節的傳統。台灣的植樹節源自紀念國父孫中山,培養了台灣人民對於植物和自然環境的關注和保護意識。台灣的植樹節定於每年的 3 月 12 日,直至至今 2023 年,植樹節一樣成為了台灣重要的節慶之一。 植物節的目的是什麼? 植樹節為重要的環保節日,目的是提高大家對於環境保護、並鼓勵永續發展的貢獻。而真正要「植樹」的不光光只有這個節日,而是要將綠化、節約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天,這才是植樹節存在的意義。 植樹節會有哪些活動? 每年的植樹節,台灣各地在植樹節也會舉辦植樹節贈苗活動,邀請公眾參與植樹造林,樹苗皆可免費領取,但是為響應環保,民眾需自備環保袋打包樹苗,有些地區則以紙本發票兌換,詳情可見農委會官網。 植樹節不僅僅是一個紀念日,也是一個推廣環保和永續發展理念 的好機會,商家也能夠通過相應的活動來參與其中,回饋社會並 且宣傳企業的環保形象。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植樹節與空氣品質

最近空氣品質實在有夠差,教育局學輔校安科相關的空品簽收公文相對的也增多,提醒大家注意,並做好預防措施。 「空氣品質惡化、淪為隱匿殺手!」空氣中細懸浮微粒對人體健康影響甚鉅,為改善空氣品質與保障民眾健康,政府於2011年揭示「黃金十年,國家願景」之「永續環境」政策願景,以「綠能減碳、生態家園、災害防救」作為施政主軸。 104學年度起,全面啟動校園空氣品質旗幟宣導計畫;將空品旗幟分為綠、黃、紅、紫等4色;依序代表空氣品質正常、尚可、不良、危險,藉此提醒做好因應防護措施。學校每日要掛空品旗幟,放在門口或穿堂,讓大家容易看到的地方。 為何空氣品質會不好?除了防護以外,因應的措施又為何?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導致於帶來各方面的影響,是全體人類必須正視的問題。聯合國全球氣候變遷公約提出兩項主要策略:減緩與調適的策略。減緩策略是指藉由減少溫室氣體產生或將其捕捉貯存,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對大氣的影響。調適策略則是指調整人類社會運作方式,以適應氣候變遷所帶來不可避免的影響。 在植樹的月份,是我們深切反省的時刻,是否盡到自己的力量,來維護我們居住的環境? 3月12日植樹節當天,透過影片的觀看與實際種植樹苗的過程,問小朋友:「為何要種樹?種花?」「讓空氣好。」「環境漂亮」「我們可以吸氧氣」「讓地球更美麗」 在春暖花開大地回春之際,正是植樹的好時機,降低溫室效應節能減碳,應是普世的共識,人類不僅跟樹木,跟大自然都應該和諧相處,才能使生命得到照顧,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仁和的孩子們,每天在有陽光、綠地的校園裡,與花草、樹木為舞,嬉戲在寬廣的園地裡,學習與朋友相親、和睦相處,為身體播下健康的種子,快樂的成長。 除了晨間活動外,每天上午10:50分到11:20分,三十分鐘的大肌肉活動,是孩子們的最愛,與朋友、班群一起進行身體的動能,透過不同活動、器材的刺激,促進肌耐力、大腿肌力等核心肌群的活動,讓身體更健康、更靈活。  下週五將舉辦第47屆親子運動會。這兩週小朋友們有更多一起練習、互動的機會,藉此互相觀摩、學習,從一次次的練習中,動動身體,了解身體的功能,學會了身體操作的技能,從運動中提升智能的開發,增進自己的體力與耐力,了解秩序還有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增強自己的勇氣與信心。不同的運動項目,呈現不同的畫面,每個畫面都是珍貴的,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童年是人一生最珍貴的階段,因為珍貴,所以我們用心,不怕麻煩,熱心付出,在孩子生命的歷程中,畫上了許多美麗的色彩。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植樹節

植樹節是個具有環保與象徵意義的節日,在全世界多個國家都有植樹節,而植樹節的由來從美國開始,西元1872年的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園藝會議後,就出現所謂的植樹節,到了1883年,美國林業協會諾斯羅普委員會主席,開始全國的植樹節宣傳活動,藉此告訴美國人民樹木與林業對國家與環境的重要性,當然他的熱情傳遞到了其他國家,像是加拿大、澳洲與歐洲等地。  中華民國植樹節的由來 台灣的植樹節日期與國外不同,眼光深遠的 國父早就發現造林的重要性,他曾特別指出:「造林是民生建設重要項目」。所以,政府為感念 國父締造民國的偉大功績,便定3月12日 國父逝世紀念日為植樹節。每年一到這一天,全國擴大舉行造林植樹活動,以實際行動來遵行 國父遺訓。 林務局為推動全民植樹綠化理念,自民國92年(2003)起將每年立春日(國曆2月上旬)至3月12日訂為「植樹月」;期間由林務局、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縣市政府、社區辦理下列四項主要活動: 社區植樹活動:以「社區」為中心,由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或工作站)接受具自主性之社區,申請林務局經費補助所辦理之社區綠美化植樹活動。 區域植樹活動:以全台各地閒置國公有土地、農地、濱海地區、機關學校空地等為主,由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結合地方政府並邀集當地居民及企業團體共同辦理之植樹活動。 中樞紀念植樹活動: 由林務局主辦,於3月12日植樹節當天恭請總統、副總統及五院院長所舉辦之紀念植樹活動。 世界的植樹節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超過50個國家舉擁有類似植樹節的節日,但根據每個國家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不同,各國的植樹節日期也不完全相同,制定植樹節的國家包含美國、墨西哥、澳洲、加拿大、德國、荷蘭、比利時、波蘭、葡萄牙、柬埔寨、巴西、中非共和國、捷克共和國、中國大陸、哥斯大黎加、埃及、印度、日本、伊朗、以色列、肯亞、盧森堡、馬其頓共合國、馬拉威、那米比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南非、斯里蘭卡、韓國、烏干達等。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小小地,種小花

校園裡種植了好幾盆孤挺花,是多年生的球根花卉,鱗莖呈圓球狀粗大如洋蔥;不用特別的照顧,只要有日照、按時給水,它們總會在每年三月底陸續開花,互相爭豔,校園裡也因著這群美麗花朵的綻放,色彩更加豐富,更有美感。 除了孤挺花,校園還種植了多種不同的花卉,除了美化、綠化環境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生命課題的學習。這個世界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生命,有植物的生命,昆蟲的生命,動物的生命與人的生命。每種生命都需要人用感官,去覺察、去體會、去聆聽,需要去呵護、去珍惜。 藉由校園的植物,提供孩子進入植物的世界,透過植物的色彩、造形與想像,培養孩子對周遭自然環境的感受力與觀察力。在老師的帶領下,即使是小班孩子,也能說出認識的花名。 「小小地,種小花,灑灑水,長高了,啵 ~開花了」 請問你開的是甚麼花?「沙漠玫瑰」「九重葛」「茉莉花」「仙人掌」「天堂鳥」…. 植物藉由花朵的綻放,吸引昆蟲授粉,是生命最美的歷程,也是為繁衍新生命做準備。午餐後或課間休息時間,總會吸引三五成群喜愛親近自然的小朋友,駐足在前門花園觀賞,更關心金桔樹,這顆植樹節剛栽種的樹,期待夏天能多結果子,品嚐金桔茶。 週三,半年一次的牙齒塗氟如期進行,除了事先調查塗氟和口腔檢查的人數,資料的填寫、健保卡的準備外,也因著疫情,診所的空間,而有所調整。往年分兩天進行,大中班會走路前往,塗氟後護理師做衛教宣導與有獎徵答。 今年集中在一天進行,衛教宣導、有獎徵答改在幼兒園進行。小朋友們搭車分梯前往,診所內維持兩個班級,一進一出;戴口罩、量體溫、手部消毒,一點都不馬虎。 孩子們受到診所醫師、護理師、醫生媽親切的接待,兩位醫師態度和藹可親,小心且細心的為他們的牙齒塗上保護膜,祛除小孩怕看牙齒的心裡;又贈送每位小孩印有蝙蝠俠和芭比花樣的牙膏一支,希望孩子們能擁有健康潔白的乳牙,為恆牙做好準備。 祝福大家 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防疫中的功課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逾兩個多月,且波及全球各地,疫情恐將持續一陣子,有些國家延後開學,有些國家全面或部分停課,有些國家鼓勵線上教學。 病毒無國界。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各種傳染疾病的擴散難以避免。因此對於疫情的了解,以及具備防疫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素養,就顯重要了。這一波疫情,就是活生生的教學實例,它涉及到健康與體育、生物、化學、地理、科技等,在科技發達、人類追求物質與享受的今天,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學習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疫情不是憑空出現,是人類衍生出來的。歷史上有許多重大的傳染疾病, 如台灣14年前爆發的SARS疫情,歐洲的黑死病,明朝崇禎皇帝時期的鼠疫,滿清時代300年來與天花的纏鬥等。 人類過度的開發自然,引起大自然的反撲;自然界的生物原來生存的環境被破壞,最後找到人類當宿主。人不論多厲害,但總敵不過大自然的侵害與反撲。 皮爾蓋茲說:人類最大的災難不是核子武器,而是病毒。 生物學家說:人類若沒有破壞自然,自然界是欣欣向榮的。 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 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新冠肺炎,台灣因著許多優秀的官員與醫療人員,聰明與智慧,發揮了防疫能力,控制了疫情,成為台灣之光。 從這波疫情中,我們學習到甚麼功課?是否因此而記取了教訓,建立了良好的習慣。 三月十二日(四)植樹節,植樹造林不僅僅能夠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能夠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有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工程。每年此時,幼兒園都會贈送一株花苗或樹苗給小朋友,帶回家去種植,讓小朋友透過移栽、照顧(陽光、空氣、水)學習生命的功課,了解種植樹木的意義,此活動行之已有十幾年了;近年來隨著居住型態的改變,大樓到處林立,花苗樹苗帶回家,沒地方種植,或是轉贈或託給住鄉村的長輩,反而成為家長的負擔,失去生命教育學習的機會。 今年改為只在幼兒園示範種植,園長特別挑選可結果實的金桔樹,並請園藝行的師傅來示範,種在前門花園裡,透過說明、觀看、欣賞讓孩子認識、了解如何移栽,為何要種在前門?為何要種在土裡不種在花盆?中大小朋友很有概念的對答如流。 期待夏天結滿金桔,可以泡金桔茶來喝哦! 祝福大家 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樹與人的關係

樹與人的關係十分密切,樹在大自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樹能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廢氣,轉化成新鮮的空氣,供地球上的生物使用。 此外,樹根能深入地底,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土壤被雨水沖走,避免道路坍方和土石流的發生,有助於水土保持。而且,樹的用途十分廣泛,可以製做成家具、鉛筆和造紙,大樹能夠遮蔭,落葉可當肥料,多種樹亦可綠美化環境。 樹木有這麼多的好處,我們要好好愛護樹木,不濫墾濫伐,保護已經長成的大樹,並有妥善的造林計劃,珍惜有限的資源,使地球永保綠意。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樹苗的迴響

「植樹節由學校贈送的花苗,彥翔回來後,跟哥哥一起建造一處讓樹有非常舒適的環境。看著哥哥和彥翔一起把樹種好,甚至樹邊有景觀,幫忙抓蚯蚓、挖水渠,頓時感到植樹節的偉大!」 看了媽媽的分享,我好感動,一株樹苗能夠讓兄弟倆這麼用心的去對待、珍惜,真是不容易,頓時之間覺得為植樹節所盡的努力都值得了,從花苗的取得、搬運、教導、發送等,每個環節都是功夫、都需要人去執行,若不是那股熱情與動力,是無法年復一年的持續進行。 同樣的拿到一株樹苗,每個人的處理與對待方式也許都不同,有的以感恩的心來感謝,歡迎新成員的加入,且積極的為樹苗搬遷新的環境;有的抱怨沒有拿到所喜歡的;有的平淡的對待,放在一旁;因著主人態度的不同,當然會影響到樹苗後續長成的結果;移植後的照顧更要用心,陽光、空氣和水,施肥與修剪,從小樹苗的照顧中,讓孩子學習生命教育的課題,是非常重要的經驗。 然而小朋友對待樹苗的態度,多少反映出父母的教養方式。誠如家長所言,這群小孩如同小樹苗一樣,需時常留意關照及愛的陪伴,才能長得像大樹一樣高,為人遮陰,為社會所用。 春天是種植的好季節,也是運動的好時機;春天本是疾病多發的季節,多加運動是可以增強抵抗力的;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的開始,就要有好的計劃,而仁和的計畫就是以健康為新一年的開始,每年3月29日前後,舉辦親子運動會,今年已邁入第45屆了。透過運動會,展現小朋友的體能與運動技能,讓孩子們從小就培養運動的能力與健康的概念;藉著運動會,讓家長了解孩子體能的表現。而體能表現與勤奮和懶惰有著密切的關係。有的孩子懶得不想動;有的很勤,把握每個可以運動的時間,不斷的自我挑戰。 健康就是財富,擁有健康就是擁有財富,想要獲得這項財富,門檻很低,不需理財規劃師,也不用銀行,不會被偷,不需超時,可攜帶,只要有一顆願意的心,不分貧富貴賤,人人都可獲得。 健康百分百,人生才精彩。「一生之計在於勤」,讀冊驚勤、運動驚練是創辦人的至理名言。任何一件事不會,只要勤練,就能獲得。 下週五是仁和第45屆親子運動會,邀請家長們撥冗來參加。 ※※※※別忘了下週五上午九點至十一點三十分與仁和有約※※※ 祝  闔家平安 健康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