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情緒教育之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認為EQ包含了以下技巧:自我覺察、動機、同理心、社交技巧、自我調節。
計畫①:透過自然遊戲來訓練,引起學習情緒的動機 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的重要,但卻不知道怎麼陪玩。例如:玩個桌遊,就要面臨孩子不能輸、不耐挫、不能專心……很多的狀況。弄得爸媽也很害怕。但研究發現,有正向情緒的孩子,學習效率更高、記憶力更深;而且,陪孩子玩,能幫助父母瞭解孩子的問題解決。
所以,要做好社交情緒教育,除了要從好玩開始,大人一開始的參與也是絕對必要的。很多孩子的大腦決策力(後側前額葉)還未發展完全,父母的引導,就能幫助他們成熟。因此,陪玩再困難,身為新世代的家長,還是需要跨出這一步。
再者,親子關係對幼兒的「利社會行為」發展也有深遠影響,國內林惠娟教授在研究中指出,幼兒從家庭中經驗到的「愛」和「信任」,是促成學齡前兒童對人由衷表現善意的最大動力,而這無疑都是父母陪伴下累積出來的產物。
而「團體」當然也是社交情緒教育的重點之一,否則如何讓孩子演練去體會他人的需求或想法,以及自己的行為、情緒如何的影響他人。2015年發表於《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的學術研究旨在探討組間競爭性的活動對321位2.5-3.5歲及5.5-6.5歲幼兒之影響,結果發現,強調組間競爭的活動,有利於兒童的利社會行為出現。
因此「團體」加「競爭」應能夠有效加強孩子的社交情緒,所以天才領袖將EQ課程,結合孩子最喜歡的桌遊,就是希望「情緒教育」,可以從家庭啟動。
計畫②:利用桌遊練習情緒表達,增加社交技巧
我常被家長問:「為什麼在教室裡,老師帶孩子玩桌遊,孩子就很投入、很開心,而回到家再陪他玩就意興闌珊?」我答:「因為少了一個故事。」
開始玩桌遊的年齡通常已經是4、5歲以上,這個年齡一直到小學的兒童,通常都喜歡挑戰、崇尚英雄、完成任務、驚奇的結果,而不喜歡教條式的規則、死板的內容,因此在設計這款情緒桌遊時,我們也特別編了一個故事,讓孩子易於融入角色裡。
研究顯示,社交和情緒的學習是發生在大腦的邊緣系統,它們最佳的學習方式就是不斷的演練、一對一的回饋,以及正向的動機,而角色扮演正是最佳模式。(待續)
文/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