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 當心寵壞孩子 – 少子化家長的通病

現代台灣父母因為經濟壓力或是觀念的改變,少子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導致許多爸媽都把小孩寵上天了,無止盡的溺愛對幼兒來說真的是好的嗎?親子間的關係不應該是這樣的!

一.    難教?是你們寵出來的

1.    社會負面效應-家長們如果過度的溺愛,比較會養成任性、自私自大的孩子,不懂得體諒別人,以為世界繞著自己轉,就會導致產生社會問題。

2.    靠愛而非物質-親子間的聯繫應該是靠歸屬感、信任感為基礎來教育孩子,而不是一昧給予物質或是凡事都順從他們,這可不是良好的家庭關係。

3.    家長負起責任-不需要整天羨慕其他家的孩子,為什麼這麼乖、有教養又聽話,其實孩子的表現與父母親的教育息息相關,用對方法,用多少心力孩子給予多少回報。

4.    通融惡性循環-前面好幾次的放縱,會導致增加未來想要導正的困難性,只好再度的通融,就會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所以父母得在該教育的時後立即教育,不要輕忽每一次的行為。

二、過度溺愛孩子有何表現?

 1、可能無法獨立-因為孩子只要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個眼神爸媽就    知道他們的需求,並且幫忙搞定,這樣小朋友會喪失很多能力, 也比較無法擁有靈活的思考。

 2、自私自大心態-由於在家中都是孩子最大,最好的都是給小孩,使他們變得無法關心別人,缺少團體的概念及責任,到了與外人接 觸的時期就會產生一些問題。

 3、金錢價值觀念-不把錢看在眼裡,不懂爸媽的辛勞,因為孩子們總是要什麼有什麼,錢不夠開口就有,這不僅會讓小孩對於金錢觀念有了偏差,更有可能害了長大後的他們。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