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一日是世界母語日,台北一○一大樓出現五種台灣使用的語言,台語、客語及原住民語等,然而現今對台灣在地母語的刻板印象,也像出現的符號—問安。
近來雖有不少台灣母語復興運動,然則以今日華語的載體為台灣,台灣其實需要建立一個體系以承載台灣母語,並能隨時代推進的現代化工程。
語言除了是文化的載體,在世界許多地方更是國族認同的基礎。這也無外乎歷史上許多執政者,為了達成「政治目的」而消滅地方語言。藉由政治的預設,達到對特定族群的同化,獨裁政府得以十數年達到目的,而民主政體也不遑多讓,數十年內就可讓特定民族認同消失。即便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國家語言」業已立法,「請說國語」不僅常在國會殿堂上演,在一般公眾論壇平台,也以華語為預設甚或約制其他語言,如此顯然失去國家語言精神。
另外,台、客語等母語面臨傳承的挑戰。現今大眾媒體仍以繁體華語為預設。即便以台語播報的新聞,也常面臨外來語翻譯問題,不少直接以國語或英語方式代替。造成一般人對台、客語沒有專有名詞的印象。而以廣東話為主體的香港,許多港媒亦以華語漢字相應的粵語音譯,如「立陶宛」、「烏克蘭」譯音皆然。依國家語言發展法,國家語言乃台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國民使用國家語言不受歧視或限制。
既然設立這部法,國家各機關應該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精神,保障任何族群以其母語表達時不受限制。而今教育部閩南語辭典及客語辭典,更應推動現代化工程,針對現代外來語,得以過去由專家推薦用字方式,推廣外來語或現代詞語母語化,讓母語得以與時俱進。
例如,十年前,台灣許多人還會以台語「大粒卵」翻譯巨蛋,今天經過巨蛋台北、高雄人已習以為常。這或許需要時間,但也是保存母語最必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