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讓寂靜校園恢復生機

一九六二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出版寂靜的春天一書,揭示人類過度使用DDT在農業上,破壞大自然生態,結果蟲鳴鳥叫、生氣蓬勃的春天突然變得沉寂,對人類社會環境可說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六十年後的今天,台灣的校園因為新冠疫情嚴峻導致學校停課,在校園內聽不到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也聽不到在運動場上的歡樂聲,偶爾只能聽到傳來例行的鐘聲。學生不在校園,即使再多響亮或優雅的鐘聲,也英雄無用武之地。此次自破壞了學校正常運作,就像早期的DD破壞了大自然生態。

校園有學生,學校才有生命力,只有學生能夠回到學校,接受實體教學,才能彰顯學校教育的功能。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或居家學習,絕不是教育的常態,而是不得已的應變措施,平心而論,線上教學對師生或家長都是很大的考驗,也不一定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疫情有趨緩跡象,重啟校園恢復校園常態將成為可能。學生停課一個多月,緊接而來是兩個月的暑假,期盼疫情早日平息下來,讓學生在暑假期間有機會回到學校感受校園的氣息,一則可稍加彌補線上教學之不足,二則亦可使校園恢復生機,找回校園原有的生命力。

文/國語日報社論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