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濛濛亮,舉辦過年慶的百貨公司門口已排了一圈又一圈的人龍,當大門打開的那一刻,人龍突然甦醒,迅速移動。收銀機彷彿沒有明日般,一刻也無法停止的吞吐花花綠綠的鈔票。理智逐漸潰堤的人們恨不得能多出三頭六臂,來扛大包小包的「戰利品」。
如果可以透視這些人的腦子,就會發現他們像1950年代歐德斯實驗室裡的老鼠,腦子裡的獎勵報酬中心插著一根隱形的電極針,讓不眠不休、不吃不喝的老鼠,瘋狂的按下那個令人歡愉無比的電流槓桿,刺激腦中的歡樂迴路。
把場景抽離人潮洶湧、血拼紅了眼的賣場,巡遊於城鄉不同的角落,發現有人默默掏出辛苦賺取的金錢,投入捐款箱做善事;有人貢獻時間、精力給社區;有人為弱勢人們服務,或傾全力保護生態。為什麼人們願意花費時間、精力、金錢,在自己需求以外的事物上呢?
◎為善最樂
美國奧勒岡大學的心理學家梅爾和經濟學家哈寶及伯哈特,對於人類的利他行為充滿好奇,想探索隱藏在腦神經迴路裡的動機,了解為什麼人們願意奉獻、犧牲自己,來增加公眾利益?世上真有無私的利他行為嗎?
他們給參與實驗的十九名婦人每人一百美元,告訴她們,這筆錢財不管是據為己用、捐贈給慈善機關,或是繳納稅金,都是匿名且可以自由運用的。
受試者選擇自由捐獻或繳稅時,實驗者運用功能性核磁共振來掃描她們的腦,結果發現:當受試者不管是把錢放進自己的荷包裡,或是捐贈利他時,腦內獎勵系統中的伏隔核、尾殼,以及與同理心、慈悲心緊密相關的腦島,都有同等的活化強度。同時也發現,當受試者做出捐款決定時,獎勵迴路活化得越強烈的人,捐款額度就越大。
這個實驗的主要策畫人梅爾和哈寶說:「許多心理學家認為,腦內之所以演化出『歡樂中心』,是為了強化學習,並且不斷活化歡樂中心的行為,使它們反覆出現。」
梅爾說:「這個實驗結果最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歡樂中心並不是只對自己有利的事物有反應,對別人有利益的事情也會不由自主的活化起來。」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同理心、慈悲心和利他的行為,可以經由後天的學習、培育而不斷強化。
◎從自己做起
從新聞媒體、網路傳播裡,經常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對待人、動物和環境的粗魯暴行,人們心痛之餘,往往只能搖頭嘆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心想,再多的痛心疾首,也挽不回向下沉淪的狂瀾。
但由上述實驗研究得知,愛、同理心、慈悲心,都可以藉由後天環境的學習、培育來強化腦神經迴路。要如何著手呢?宗教家達賴喇嘛說:「假如你要別人快樂,你就要有慈悲心;如果你要自己快樂,也要有慈悲心。」
所以,我們要先慈悲的對待自己,不做戕害自己心理、生理健康的行為,不飲用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還要注重營養均衡;不從事危險活動,來危害自己生命安全;面對障礙、挑戰時,學習看見希望;每有獲得,要心存感恩;不忘隨時鼓舞自己的努力,在腦內種下歡樂、開朗、進取的種籽。
每天強化正向的情緒、行為,當利他的情境浮現時,腦內的歡樂迴路自然會對天地萬物的痛苦、需求,做出如愛自己般的善意回應,讓快樂的種籽向蒲公英般,隨時可以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