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和語法 從小培養自主學習

前些日子在網路上看到長期關心台灣中小學教育也自己成立實驗學校的葉丙成教授分享一則故事。


有位媽媽在問答時發問,「我家孩子今年高三,課業中上。他雖然很認真,但課業成績一直沒能夠更往上突破。爸爸就覺得他不夠努力,常常會對孩子說『你一定是都在滑手機,所以才沒進步。』爸爸這樣說,親子之間的關係也因此惡化。請問該怎麼辦?」

教授的建議是,爸媽不需要做這種沒建設性的批評,這種批評不僅對孩子的課業沒有幫助,還會傷害親子關係,不如轉念讓孩子在家裡最後一年過得快樂點。 教授的回答當然是有道理的,孩子都高三準備要上大學了,在課業繁重時提出沒建設性的批評,當然會引起孩子的反彈,不過葉教授的回答反應的是他給自己小孩的教育方式,而這位媽媽的問題反應的是多數台灣家長在教育上的「傳統」。

什麼「傳統」呢?就是多數爸媽通常在孩子的表現上,特別是課業,一旦不如預期,大都歸咎於不夠努力、不夠用功,然後批評要求孩子要再努力、用功一點。

這種「傳統」其實跟台灣長期的教育方式有關,即使是現在,還有很多父母認為課業成績還是最重要,因此從孩子小時候就要求功課與成績的表現,這不能說不對,課業當然很重要,但長期以這種方式督促的副作用,養成了孩子習慣依照父母、師長的要求去學習,是被動的,不是主動。

即使已是高三生,具投票權的年齡,還須父母的督促和尋求外界的幫助。

人類天生就有好奇心,學習應該是自主的,而不是被督促、被要求。 為了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仁和長期以來推動親子共讀,希望寶貝們從小在父母的陪伴下,喜愛閱讀、樂於閱讀,養成閱讀的習慣,翱翔於豐富精采的書海中。

每週五是借閱圖書的時間,在過程中,讓寶貝學習愛惜書本.認識文字符號,感受閱讀的樂趣,樣成喜愛閱讀的習慣。當然父母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請家長於假日時間與寶貝約定一個屬於家庭閱讀的時間,陪伴孩子進行閱讀,增進親子間情感交流並提升幼兒閱讀興趣。 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不間斷進行21次。

祝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