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避免硬碰硬、三種原因對症下藥
你的孩子也很難叫起床、一起床就發脾氣、擺臭臉、甚至哭鬧不停嗎?專家指出,幼兒發起床氣有其背後原因,找出根源並解決,就能有效減少孩子起床氣問題。
上班、上學時間步步逼近,但儘管家長不斷提醒孩子起床、快遲到了,孩子仍遲遲不願離開被窩,大喊「不要不要!我還要睡覺!」接著開始發脾氣、擺臭臉,甚至哭鬧⋯⋯這些情境在許多家庭中經常上演,讓全家心情烏煙瘴氣。
孩子發起床氣,避免跟他硬碰硬
早上家長多少都會需要趕時間,遇到孩子發起床氣,其實自己脾氣也容易上來,若當下不知道孩子為何生氣,也不用急於問出原因或責備,可以事後再釐清,最重要的是穩住彼此、無需在情緒上硬碰硬。
三大原因找出根源 解決孩子起床氣
不過要有效減少孩子起床氣問題,必須從解決根源開始。孩子發起床氣最常見的3大原因為:孩子沒睡飽、不喜歡大人喚醒他們的方式、不想上學,建議家長這樣處理:
一、孩子沒睡飽:滿足睡眠時長、建立睡前作息
3至5歲幼兒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長大約是10~13小時,如果孩子的睡眠時長被滿足,其實會自然而然起床,家長可以依據孩子需要起床出門的時間回推,判斷入睡時間。
不少家長共同的困擾,是孩子常睡覺時間到了卻不肯睡,導致隔天起床沒精神、發脾氣。對此情況,建議睡前1小時別讓孩子看3C產品,減少藍光刺激、分泌能讓人入睡的褪黑激素;將燈光關閉或調暗,塑造讓身體覺得「該睡覺了」的環境;固定播放輕柔放鬆的睡前音樂,長期下來讓孩子被音樂制約,聽到音樂就會想睡。
睡前4小時進行激烈運動或刺激的遊戲、聽充滿想像空間的睡前故事,都可能導致孩子大腦過度活躍而難以入睡、淺眠、多夢。她分享,可以進行一些睡前儀式,例如跟孩子一起扮演石頭等,讓孩子平穩下來。
二、因為大人的喚醒方式而生氣:漸進喚醒感官,別用負向語言
「都叫那麼久了還不起來?」「你怎麼一直拖拖拉拉?」你叫孩子起床時也說過這些話嗎?有時家長因為趕時間,叫孩子起床時會使用負面言語或太過急促,讓孩子覺得莫名被罵了一頓、心生委屈。
建議,叫孩子起床時,家長可以給予各種感官刺激、讓孩子逐步甦醒。視覺上,可以先拉開窗簾或開燈,讓身體接收到該起床的訊號;味覺上,可以讓孩子含一小口早餐、讓孩子開始分泌唾液,告訴他要坐起來才能繼續吃;觸覺上,可以用手指觸摸、輕點身體,搭配故事角色或動物與孩子互動,例如搭配手部動作、說「小蜘蛛爬爬腳、爬爬肚子⋯⋯小蜘蛛快爬到肚臍了!可以爬到你的肚臍裡面嗎?不行的話要起來把它抓住!」讓孩子有動力起床;也可以播放輕快活潑的歌曲,給孩子聽覺刺激。
此外,家長可以幫孩子的玩偶配音,問孩子「今天的早餐是什麼?可以幫我看看嗎?」「我們在等你吃早餐,你要一起開動了嗎?」讓幼兒為玩偶著想而起床。
三、不想上學:用對話與活動抒發壓力、創造起床動力
孩子在幼兒園、團體生活中多少會遇到壓力事件,但3至5歲幼兒較難用口語主動向大人表達感受,建議家長每天放學後主動與孩子聊聊「今天跟誰玩?玩了什麼?」從中了解孩子的狀況,也可以用遊戲、畫畫等方式抒發孩子的壓力;也可以讓孩子選隔天的早餐、衣服、陪伴一起出門的玩具,協助降低上學的緊張、增加期待。
幼兒起床氣造成親子雙方情緒的高漲點,往往是因為家長急著要孩子說明為何生氣、但在情緒中的孩子聽不進去也說不出口。她建議,家長可以事後再與對方討論起床氣的原因,透過問題與對話,讓衝突變成一次更了解孩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