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言:小孩是大人的縮影;意思是說小孩子充其量就是縮小版的大人,而大人只是小孩這一個體到時候的放大。這一種說法,只就外觀的體面積的描述而已,如果詳細認知人體的發展生理學及發展心理學,則會發現上述的說法有其謬誤,而最大的盲點就是在於兒童是一個不斷在「成長」、「學習」的個體,而大人則在某一個時間點,我們稱為「成熟了」「長大了」以後就少有變化了。
我們知道每一個小孩在20歲以前,身體上各個組織系統的發育,除了普遍認知的外觀上之成長外,淋巴系統、生殖泌尿系統、以及大腦的發展,都有其適時適當的發育曲線,本文單就與兒童知識之獲取與人格養成關係最密切的大腦的發展來探討。
我們先從最簡單的腦波來看,腦波是腦神經由突觸傳入電脈衝,引起後突觸電位之變化起伏,一般成年人的腦波電位起伏在30~50μv(微伏特),但嬰幼兒腦波的電位起伏可以大到100~200μv,兩者不同相當顯著,電位起伏越大,表示活動力越強。
另外大腦的功能是藉由不斷刺激而強化,腦神經細胞受到刺激時會產生突觸並釋放化學物質,刺激後面的神經細胞繼續發電,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刺激,細胞的能量就會變得更強,細胞能量變強除了神經細胞的主軸變寬,分枝數量也得以增加而形成一個強大的記憶與反應網絡。這樣的網絡形成的越廣越深,反應的能力就越迅速,而臨床上我們的認知與實驗都顯示,人類的記憶力在20歲的時候是最高峰,之後就會逐漸降低。
另外有人研究顯示3歲之前的嬰兒腦部已經形成大約1000兆個連結,約為成人的2倍。而3~10歲是社會性、知覺、情緒、生理發展最迅速的階段,這階段的腦部活動力亦是成年的2倍。到11歲之後人的腦部開始會刪除「多餘的」(也就是沒有在使用的)連結,而反覆使用過的連結則會成為永久的連結,這就是所謂的「用進廢退」最佳的例子。
還有某些特殊的研究顯示越早學習樂器的人整個腦部更是高度的發展,所以有人說13歲以後才學習樂器將難以成為大演奏家。語言的學習亦然,青春期前學習外語才有可能像當地人在講語,青春期後才學外語就注定會有揮之不去的「口音」。
運動也可以保護並強化腦部,這是眾所週知的,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動作控制是從全身性的大動作逐步延伸到手腳的精細動作。整體而言,運動對小孩除了建立感官能力的發展整合外,尚有身體控制,情感及社會化的發展,這四個面向就建構成孩子的人格發展。
所以,親愛的年輕朋友們,你們當趁著青春年少,當身體各方面都在蓬勃發展,特別是在掌管我們的記憶、心智、情感、人格等面向的大腦功能正在頂峰的當下,我勸你們,應該學習像一塊乾凅的海綿濡濕在水中的那一刻,努力的吸收各種新知(當然也要篩檢,不要接觸有害身心的事物)。
在這個階段學習得來的知識或養成的人格,將會成為你一輩子知識與生命的基石,正如同箴言二十二章6節所言:教導孩童走他當走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文/彰化縣生命線協會理事長,彰化精健之友會會長/吳潮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