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 口語表達的重要性

所謂的口語表達,指的就是清楚表達的能力、簡報能力以及推銷自己的能力,更深入的說,就是敢於公開表達的自信與技巧。

當一個人的專業知識很充足,想法很厲害,一旦他無法與人溝通或是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別人就無法從他身上學到任何知識,也無法了解他到底有多厲害。所謂的口語表達,指的就是清楚表達的能力、簡報能力以及推銷自己的能力,更深入的說,就是敢於公開表達的自信與技巧。

美國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對於口語表達有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演講不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技術,而且是人人都需要的一種技術。」也就是說,一個人是否具有口語表達的天分並不重要,只要是透過訓練和不斷的練習,這種公開表達的自信是可以被培養出來的。

這樣的自信,是一個人能夠擁有卓越公眾表達能力和團體溝通能力的基礎。當每個人都站在相同的起點時,口語表達的能力與自信,便是能讓你脫穎而出、在別人面前建立良好的印象的重要關鍵。

打擊上台恐懼症的四心法!

  1.  接受自己會緊張、會害怕的事實:在上台之前對自己承認「我現在很緊張」、「我不想上台去說話」之類的情緒,然後用肯定句鼓勵自己、為自己打氣。 
  2. 深呼吸、練習微笑,準備通關密語:運用大量重覆性的語句,像「呼、吸、呼」或「張手、握拳」等等一邊做、一邊說,以及張開嘴誇張的練習嘴型,都可以稀釋掉腦子裡那些「不要怯場!要冷靜!」的念頭,這時候反而能夠真正冷靜下來,讓精神保持放鬆。 
  3. 把台下聽眾視為風景,掃描一遍:在開場時與聽眾交換視線,以抓住聽眾的注意力;如果真的很緊張,也可以把聽眾當成風景的一部分,視線掃描過每一排的聽眾,但不用停留在某一位聽眾身上太久。
  4. 充分準備、提早到場,累積更多經驗:不管是演說的內容,或是掌握上台發表的節奏,都不可能一蹴可幾,想要上台說話時表現得從容自在,成功的不二法門,就是練習。可以事先到場感受一下站在台上的感覺,想像自己等一下能夠保持笑容,與聽眾充分連結,完成一場成功的演說或簡報,這些都能有效降低壓力帶來的緊張與恐懼。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