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篇】 親師齊手-識別災害、避開災害、減低災損

時時刺一下小孩的厚殼甲,讓他注意到殼甲外面的世界,思考、對應真實生活,是現代父母應有的角色。

《愛的生存遊戲》是一本由熟諳天象地理,講究科學管理的父親,與心思細密、耐心傾聽、反複思辨保護與不過度保護女兒的母親,聯手說小孩安全教育的書。

 二○○八年因為主持教育部的幼兒防災遊戲書編制計畫,我開始認識災害管理學者單信瑜。在眾多「小孩子不必教他那麼多,告訴他(地震是)地牛翻身就好」「要編防災課本」喧嘩聲中,單委員提出:「小小孩更應該要教,但拜託不要變成制式教材。」讓人眼睛一亮,印象格外深刻。 台灣幼教界原來並不存在天然災害議題的。遊走幼教二十年之後,我才發現,壞人不見得一定會碰上,但是地震、水災,台灣每個人都避不掉。

談孩子的創造力發展、談品格、談人生規劃……但是,不保命,如何有未來發展呢?

我們愈來愈在意小孩,政府以及個人都愈來愈肯花錢在幼兒教育上。 官方注重教保活動課程發展,強調教保人員專業素養的提升,但是許多現場老師戰戰兢兢於發展特色課程、設計幼兒本位課程,面對與實施安全教育、防災教育時,卻有迷惑。有的老師以為一年一度或幾度的防災演練是官方規定,跟課程沒有關係,在規定時間依指示演出便是;有的老師努力蒐集各種防災資訊教育教材,卻苦於彙整以及不知如何融入主題課程。

其實,安全教育課程,正如食衣住行日常生活一般,是生活的一環,是幼兒園及幼兒家庭都可以,也應該進行的活動,也就是現行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綱要所說「自信、主動、能與人合作、對生活環境關心、有勇氣面對問題、有能力解決問題」的活動。可以是意外開展出來的活動,也可以是大人計畫性誘導的活動。例如本書針對小學生談的篇章序號「通學之路:打造上學黃金路線」,就是幼兒園可以依而炮製的「黃金路線」主題。

從幼兒每天上學路線的環境觀察開始,在幾個小孩的發表之後,設計一個名為「柯南辦案」的全班性校園環境觀察活動;或是在社區散步時間裡帶個名為「小問題大安全」的遊戲,提引小孩社區裡「哪些地方路有坑洞? 圍牆有裂縫? 陽台有花盆? 冷氣戶外機鐵架鏽蝕嚴重? 哪些店家招牌看起來很老舊?」等觀察重點,再延伸至小孩回家觀察居家、社區環境。

這樣的活動可以配搭地震、火災逃生路線演練,發展成「安全教育」主題課程,或是不拘主題,自成培育生活自理能力的一個環節。環環相扣,幼兒園應該有計畫地在二至四年期間裡,引導幼兒發展對於周遭異常現象的敏感度、觀察與分析的習慣,以及推理、解決問題的訓練。

幼兒家庭可以炮製本書的新聞聊天,跟孩子一起聊人禍天災,一起思考安全的意義與做法。 羅怡君說得好:「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點」。她以「刺蝟媽媽」自稱,以「穿山甲」譬喻女兒,雖然是一個母親的自省,但是,時時刺一下小孩的厚殼甲,讓他注意到殼甲外面的世界,思考、對應真實生活,是現代父母應有的角色。

沒有小孩傳衍的社會,稱不上富足;沒有適切教導孩子識別災害、避開災害、減低災損的社會,是不負責任的社會。還是老話:投資小孩,社會是最大贏家!

文/翁麗芳

相關文章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