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實在真趣味,畫圖、跳舞、唸歌詩,認真讀冊識道理,人人謳咾好教示。」孩子們同聲齊念,朗朗上口,問:甚麼是上課實在真趣味?上課很好玩;認真讀冊?就是認真讀書;那人人謳咾?人人稱讚;會回答的孩子人數極少,宣丞是其中的一個,問:怎麼懂的?因為在家阿媽也會教。
語言的學習沒有捷徑,只有透過不斷地練習,才會有明顯的進步。入門後在家的練習就很重要,練習就會,不練習當然就不會。近幾年來在政府大力的推動之下,母語教學的比重逐漸提高,而囡仔歌是我們推動母語教學的方式之一,因為兒歌簡短、活潑、有押韻、富節奏感、生活化、趣味化等特性,小孩們易懂易學。
除了以兒歌吟唱的方式帶領小朋友進入母語的學習外,每年2月21日世界母語日,舉辦本土語言分享會,讓小孩們有機會發表,上台表演、分享;每週二為母語日,從生活中練習聽、說母語。今年也不例外,不過分享時間是在三月10日。也許有人會認為學母語沒什麼用,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學,還不如把時間花在英文上,也有幼兒園乾脆以全美語教學為號召,請外籍教師,收取高額的費用。
英文是現在最普遍的國際語言,當然很重要,在孩子小時候語言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多學習一種外語的確很好;不過偏重英文忽視母語對孩子並不是好事,畢竟母語是自己的語言,身邊多數人都會使用的語言,可以與人對話、練習,實在不應該本末倒置才是。
語言是溝通和文化傳承的工具,語言的學習跟環境很有關係,越能使用母語的孩子,越能熟悉在地的文化環境,同時也形成身分與自我的認同。曾經看過一些文章,在歐美一些移民眾多的國家,政府也相當鼓勵學校推動母語教學,主要目的就是讓孩子有多語言能力和對跨文化的理解能力。
使用多語對孩子腦部的發育很有幫助,孩子隨著情境的變化,能發展出對應不同情境的多語詞庫,這方面的刺激不僅讓孩子能更靈活轉換不同情境,對透過語言傳達資訊的掌握度也會更好。
台灣目前也有很多跨國或跨文化的家庭,隨著台灣越來越國際化,未來也會有更多使用不同母語的孩子,無論您在家裡使用哪種母語,讓孩子熟悉自己的母語和文化,是對族群的一種認同。
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說:「語言是一個民族所必需的『呼吸』,是民族的靈魂所在,通過一種語言,一個人類群體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個民族的特性也只有在自己的語言之中,才能獲得完整的映照和表達。」
祝 週末假期愉快
M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