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ugust 31, 2024

孩子,你今天快樂嗎?

週二預約參觀的家長於約定時間到來,三人小組-爸爸、媽媽、小孩,一家人臉上全掛滿了笑容,我也感染到那份喜樂的心。入園後,小孩的爸爸像在找尋甚麼似的,小孩的媽媽說:我先生小時候念這裡的,哦~原來如此,是校友,在尋找兒時的記憶。 校友述說著記憶中在幼兒園的那段日子,他非常的快樂,每天都帶著一顆無憂無慮的心,歡喜來幼兒園玩,活動室的體能、各種活動、廣場跳箱(跳箱他第一名),草場踢球、玩遊戲,大蝴蝶溜滑梯、盪鞦韆,游泳捉泥鰍,還有動物園裡的猴子、夜鷺和小白兔,小白兔生小小白兔,還有創辦人變魔術…等等印象深刻的回憶,太好玩有趣了。 於是帶著校友參觀校園。大蝴蝶-多數校友記憶深刻的遊戲場,如今礙於法規的限制,只能當成裝置藝術,不然就是拆除;操場-舉辦運動會,印象深刻;教室-學習的場所;游泳池-游泳、捉泥鰍;沙場-玩沙搓泥球;動物園-是小孩們的最愛,在觀看動物的時候,可獲得放鬆和療癒。仁和的動物園於民國九十三年,因禽流感將動物送走,改為生態池,如今生態池又面臨登革熱疫情,無法放太多水。 今年已五十歲的幼兒園裡各項設備,還保持著最佳的樣態。 校友爸爸回憶著,手牽著小小孩參觀兒時的校園,父子長得很像,走在校園裡,彷彿時光倒流一樣。 感謝這位校友還記得仁和,也很開心仁和給他留下快樂而美好的童年回憶,讓他在長大成人建立家庭之後,還能記得這段美好的回憶,並分享給他的太太和孩子。 園長告訴孩子的媽~妳真是太幸運了,嫁了一個快樂的先生,當一個幸福快樂的太太。此時又想起一位擔任過校長的家長,每次來園接小孩時,問的話就是「女兒~妳今天快樂嗎?」 什麼是好的幼兒園? 前陣子剛好看到有位清大幼教系的年輕教授,在分享如何挑選幼兒園,這位教授說,很多人在挑選幼兒園時,會看公幼、私幼、英文、美語、數學、何時學注音等,但對她而言,這些都是次要。 她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看到孩子在幼兒園裡有沒有看來很健康,臉紅通通的跑來跑去,看到陌生人是否會展現好奇心攀談等;以及孩子之間可以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玩,展現認知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社交協商能力等,這就是好幼兒園;相反的,如果孩子眼睛無神的坐在教室,沒有上述現象,那代表這幼兒園並不好。 仁和創園以來,就一直秉持如同這位教授所描述「好的幼兒園」作為我們的目標,安排各種體能活動,包括跳箱、晨間巡迴體能、大肌肉活動、游泳、足球等等,讓孩子充分放電,最好可以玩得髒兮兮回家,培養孩子人際互動,與園名「仁和」相呼應。 當年這樣幼教方式並不流行,甚至有點特立獨行,即使是現在,在政府大力推動以「身體健康」為首要重點的「幼兒六大核心素養與學習領域」時,仁和也不算主流的幼兒園教學方式,還是很多家長會選擇以全美語等學習知識等為重點的幼兒園;除了空間、人力、設備限制外,最主要的還是家長的期待。 聽到校友爸爸帶著孩子回憶童年往事,不禁想起,如果能讓孩子留下快樂的回憶,健康的長大,並願意將這回憶傳承給下一代,這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祝 闔家平安 Mandy

繼續閱讀 »

懂得感恩才是內心快樂的泉源

快樂常常來自於很小的事,無論是下午茶的可口甜點或是晚餐的美味佳餚,都會令人心情愉悅﹗只不過這樣子的快樂往往很短暫,轉瞬即逝。 一個人對於快樂的看法,決定著自己的內心是否平靜與喜樂。我們的這顆心,就是點亮快樂的明燈。 懂得「感恩」正是內心快樂的泉源。感恩能豐富精神層次,富足心靈快樂、幸福,有如和煦陽光一樣溫暖人心,讓周圍的人更樂於接近。 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人生確實是有許多不如意,但正是因為經歷過風雨,才更珍惜雨後美麗的彩虹。態度,決定著一個人的高度,遇到困難不是一味的抱怨,而是從萬般愁苦中破繭而出,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許多人常常抱怨少這個、少那個,卻看不見自己所擁有的,人心的貪婪與不知足,已經習慣將擁有的事物視為理所當然。有些經濟優渥的富裕家庭看似幸福,卻時常爭吵,做媽媽的被嫌棄菜不好吃﹔做爸爸的被抱怨從不幫忙家務﹔小孩被責罵考試成績沒有前三名………。不懂得知足、惜福,反而把天大的福氣都消耗掉了。 看那些鄉下務農人家,雖然每餐粗茶淡飯,日日農作辛苦,但心卻是溫 為他們明白生命就是充滿改變,活在當下會發現自己變得更快樂。 ◎ 學習感恩之心對人生的助益: 一、帶來樂觀好情緒– 時時刻刻心懷感恩,會讓自己壞心情轉換為好心情。醫學發現,記憶著感恩的人事物,可活化大腦前額葉皮質,讓大腦釋放神經傳導物質幫助穩定情緒,往正向思考。 二、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有一句名言:「想想你目前擁有的幸福,這些每個人都有。」人不要老是活在過去,過去不幸的人生歷練,只是生命旅程中的一段,往事已矣,無法改變,要學會放下。 也不要老是抱怨或是和別人攀比,縱然沒有豪宅、名車與高薪,但自己擁有的已經不少了!感恩是對現實的滿足,對現有的珍惜,不讓外在物質慾望影響內心寧靜的喜悅,踏實做好自己本分工作,堅定向前走。 三、樂於助人與付出 -摒棄「理所當然」觀念,感恩別人所做的一切,例如交通警察不論刮風下雨,總是堅守崗位維持交通秩序;公車司機開車劬勞一天,將每位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企業員工心懷感恩就會提升服務品質,得到客戶的信任,為公司廣進財源。學會用感恩的心對待身邊的人事物,社會也會更祥和。 感恩也要適時付出行動,主動熱心的關懷他人,真正的感恩是付出大於給予,幫助別人的同時,才發現自己更快樂。 四、逆境中的強心針– 有個老太太平日省吃儉用,雖然積蓄不多,但沒想到有天出門卻遇上搶匪搶走她的錢包,老太太一點也不難過,反而認為,還好搶走的是錢包,生命沒有損傷,只是失去一些錢而已,只要能活著,就是幸福的事!逆境中更需要勇氣,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保持感恩的心,懷抱希望和信心才能面對將來。 五、養成感恩的習慣– 遇到事情不慌張,培養感恩的心讓它成為一種習慣,讓內心有個遵循的感恩的人快樂常伴左右,自帶著源源不絕的正能量,鼓勵自己,同時也能激勵別人。 文/王知涵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