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une 23, 2024

仁和幼兒園 2024 游泳

「習慣」和「恆毅力」

七點二十五分,小朋友陸續來園,到教室整理書包後,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晨間三十分鐘的活動,每天都不同~有聽故事、 巡迴體能、動手動腦玩積木、 跳箱-看誰跳得高、律動遊戲、戲沙等活動,小孩們樂在當中,大夥兒一起享受、體驗不同活動帶來的樂趣,校園裡一早就充滿了孩子們的嬉戲與歡樂聲。 問孩子們:「上學好玩嗎?」大家異口同聲說「好玩」,再問:「為什麼好玩?」因為「每天都可以見到好朋友;可以和朋友一起玩遊戲;一起做體能;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學習;一起聽故事;一起表演;現在又可以一起游泳,好好玩哦!上學實在有趣。 「走走走,上學去,衣服穿整齊,看見老師笑咪咪,朋友一起玩遊戲,上學真有趣。」 看著這群天真、活潑、可愛的快樂小孩,在幼兒園裡學習、成長,師長們也感受到來自小朋友們成長的喜悅。雖然他們常常脫序,不受控,惹老師生氣,園長得天天提醒,要和老師合作、和同學相親相愛,建立良好的關係。 仁和幼兒園 2024 游泳 仁和幼兒園 2024 游泳 在幼兒時期培養以「習慣」為基礎的「恆毅力」 每個孩子出生就是一張白紙,思考及行為模式都是透過模仿而來,學前階段正是建立品格、習慣的時期,有句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反映這時期的性格養成對日後的關鍵影響。 在幼兒園,每天安排孩子喜歡的日常活動,有同儕一起玩,有老師教導,在寬廣的空間與設備中進行活動,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規律的作息(如為了來幼兒園,早上得有固定起床的時間,刷牙、洗臉等)才能享受和朋友互動的時間。 這些日常在大人眼中似乎沒什麼,但對幼兒來說,卻是人生很重要的關鍵,第一次體驗固定的生活作息;之前的嬰兒期階段,絕大部分是餓了就吃,吃了想睡就睡,或以哭來表達,滿足自我需求。生活經驗也侷限在家中和親人互動而已。 兩歲後的幼兒,進入幼兒園,和同齡的孩子聚集、一起上學,同聚在課室裡,在當中學習、互動,建立關係,從陌生到熟識,尋找那與自己有著相同特質的朋友。 幼兒園的生活作息以不同的音樂來提醒,當音樂一響,小朋友就知道要做甚麼~集合排隊、大肌肉活動、用餐、午休、下課等,固定的生活,養成規律與準時的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規律的生活中,加上生動活潑的教學與節期活動,豐富了小孩們學習經驗與能力。 而長期努力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就是建立好習慣,透過每天固定且持續不斷的進行,時間一久自然有成效。 仁和在幼教的路上,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不知不覺就堅持了五十年,其實也是一種習慣。感謝一路上支持我們的家長和現在及曾經一起共事的夥伴,讓我們能陪伴小朋友們走過童年的歲月,平安的長大,迎接燦爛的未來。 祝 闔家平安 Mandy 仁和幼兒園 2024 說故事觀摩分享賽 仁和幼兒園 2024 游泳

繼續閱讀 »

情緒控制,幾歲教最有效?

洪蘭:從幼兒期就要開始,5歲壞習慣已養成,就來不及改了 在台灣,有檢察官帶警察到幼兒園去審問小朋友。大人本來應該是孩子行為的榜樣,想不到反而更衝動,更沒有理智。 大腦研究顯示,人的情緒是由自己控制的,而情緒控制的教育更要從小開始。研究發現,5歲壞習慣已養成,就來不及改了。 孩子需要在一個情緒上感到安全的環境裡,表達他的憤怒、失望、悲哀和傷痛。父母只要在自己遭受挫折時,保持情緒的穩定,就可以提供孩子這個安全感。 在大腦發展上,情緒可以被控制,但訓練要及早。有一個研究發現教導孩子情緒控制最佳的時期,是出生六個月到一歲半、二歲的時候(即《顏氏家訓》說的「教婦初來,教兒嬰孩」),三歲以後,大腦敏感度的曲線開始下降,四歲趨平,五歲時壞習慣已養成,很難改了。 從幼兒期開始一點也不早 為什麼要這麼早教?因為幼兒期的學習,是不費力的內隱學習,大腦中司模仿的鏡像神經元,會把看到的行為自動登錄在神經連接的突觸上,每次神經迴路活化,這個行為就被強化一次。 又因為這是最原始的學習,動物也有,因此英文有monkey see, monkey do,中文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上樑不正下樑歪」等俗語,所以大人的榜樣非常重要。 曾有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不順心時便摔東西,而且只摔別人的東西不摔自己的。有一天父親來接孩子,老師問起來,父親苦笑說:「我太太一發脾氣就摔東西,而且只摔我的東西。」老師很驚訝小孩子學得這麼徹底,連母親摔別人的東西都學到了。 情緒控制在自己的身上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免不了會發脾氣,因此人要讀書,修身養性來變化氣質。其實人只要看到自己生命的目的,便不會輕易動怒,招來殺身之禍。韓信能忍胯下之辱,因為他有抱負,在等待機會成大業,所以不跟市井小人一般見識,因此大丈夫才能屈能伸。 大腦的研究顯示,人的情緒是控制在自己的手上,因為情緒迴路的活化在於人當下的意念,每一個人都是過去經驗的總和,過去的經驗造成現在的你,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五十六歲是做CEO最好的年齡,因為情緒的控制已經爐火純青,不受別人激將法的挑釁了。 人讀書是為了超越動物的本性,當人人腹有詩書時,社會自然就安寧了。 摘自 洪蘭《什麼才是人生最值得的事》/ 天下文化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