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3

園長的話 – 珍惜和收藏表演的經驗

今天星期四,是連假五天後第一個上課日,感覺孩子們仍是懶散的,還沉浸在放假中,特別是小小孩,哭叫著找媽媽。應該來個收心操才行。 再過二天就要舉辦第49屆親子運動會了。一早,老師們就開始準備,大家各司其職忙東忙西的,把用到的器材搬到草場,準備今天的預演。時間一到,孩子們到草場集合,大家各就各位,在司儀的號令下,節目順暢的進行著,小孩們努力的做練習,老師們在一旁守護著,就只為了即將到來的親子運動會,因疫情之故,兩年沒有邀請家長來參與,大家既緊張又興奮。 在這個重要的活動,小孩們希望能夠展現最佳狀況,讓爸媽看到最棒的自己。 幼兒園的生活多采多姿,隨著不同節日的到來,或教學主題的進行,安排不同類型的活動,讓小孩們藉著表演、參觀、遊戲,從中開闊視野與學習的興趣,以上台表演而言,除了讓孩子玩以外,另一個目的是提供孩子上台的經驗,累積膽量。 上台是件不容易的事,有些人天生就很會表演,在眾人面前的表現落落大方,不會緊張;但多數人上台是不OK的。 自己是否也很羨慕上台就可以侃侃而談的演講者或表演者呢?所謂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就是玩,他們喜歡和同儕互動、交談、玩遊戲,透過玩累積不同的學習能力,為明日做最好的準備。在玩當中也許會吵架、相爭甚至於動手,但這些都是過程,一下子就和好如初了。孩子們不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也正是培養他們表演能力的最佳時機,以幼兒園來說,有說故事比賽、積木比賽、跳箱比賽及節日上台的表演,當然運動會的表演與競賽也是一個累積經驗的好時機。 孩子們在不同活動中和朋友一起準備、練習,體驗表演和受到眾人注目的感覺,讓孩子感覺表演像是在玩,是一種樂趣,不是一件可怕的事,這是幼兒園生活特有的經驗和教育,一定要珍惜和收藏。上小 學後,除非參加特定才藝或比賽,幾乎沒有表演的機會。 平常心是表演成功與否的關鍵,作為師長和父母,我們怎麼幫助孩子呢?正面的態度和鼓勵是最具效益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潛力,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舞台和鼓 勵,加上關心、讚美與肯定,所產生的自信,就會看見更好的自己。 舉辦活動是件很辛苦的事,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能Happy end。在此先和家長做溝通,當日我們沒有多餘的人手能夠來協助,有的只是園所的教職員和體能工作室的人,每個人都有任務,現場無法提供家長、小孩任何的需求;教室會上鎖,無法進出拿東西;垃圾請一定要分類;園內外空間有限,只能停機車,請儘量共騎,可以走路就不要騎車,謝謝大家的合作。 別忘了事先做好各項準備,早睡早起,在家用完早餐才來幼兒園。預祝 仁和第49屆親子運動大會圓滿成功! 祝 假日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春季旅遊-戶外教學】

時間:4月20日星期四上午8:20至下午4時 地點:a.上午-高雄壽山動物園 b.下午-高雄兒童美術館 交通:遊覽車 參加對象:1.大.中.小.幼班小朋友。 2.開放家長同行(各年段開放人數不同,請向班級老師報 名)額滿為止。  費用:小朋友(6歲以下)-350元(含車費、午餐、保險費) (6歲以上)-370元(含車費、午餐、保險費、動物 園門票) 家 長-450元(含車費、動物園門票、午餐、保險費)  報名後活動前三天(4/17)不能參加者-小朋友退午餐費、保險費 家長退門票、午餐費、保險費 ※當天臨時不能參加者,小朋友不退費、六歲以上、家長退門票費。

繼續閱讀 »

【2023旺兔順利-仁和第49屆親子運動會】

為慶祝一年一度的兒童 節,舉辦親子運動會。 活動時間:4月8日星期六上午8:30-11:00 準時開始 集合時間:上午8:00前到園-要在家用完早餐 地 點:仁和幼兒園運動場 內 容:小朋友的體能展現、競賽、跳箱、親子趣味賽..等 參加對象:全園小朋友、家長、校友 服 裝:小朋友-仁和短袖運動衣、長褲、黃色帽子、運動鞋。 家長、校友-輕便運動服+運動鞋  ※.疫情趨緩,邀請家長撥冗參加仁和為慶祝兒童節特別為小朋友舉辦的親子運動會,今年安排在週六(4/8日)舉行,為事先統計參加家長人數,請家長填寫報名表,謝謝您的合作! 小朋友是運動員一定要參加哦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運動會前的點點滴滴

為了慶祝兒童節,每年三月底會舉辦親子運動會。在春暖花開的三月舉辦,是因為氣候舒適宜人,適合運動。 雖是如此,但也有不從人願的時候,二、三次遇到下雨天。 運動會下雨,該怎麼辦?取消還是延期?取消會很掃興,延期也會減低興緻,而是改在活動室進行,空間雖然小一點,但進行是沒問題,大家都熱情的參與和全力配合;活動進行中雨停了,太陽出來了,活動也換到草場繼續進行。 運動會是動態的活動,需要在安全的場地進行。草場是提供小孩們在場地內跑跳等大肌肉活動的地方,因為空間大,活動時需要擴音和麥克風。 仁和位處住宅區,有左鄰和右舍,與草場後方鄰居僅一牆之隔。每年運動會是讓園長最感困擾的時刻,練習時都安排在活動室,但活動前的二、三個禮拜,一定得在現場練習才行,每天半小時至一小時。從練習到活動當天,總會接到鄰居的投訴電話。 記得有一年運動會當天,警察到現場來站崗,環保局也來測試噪音分貝,是沒超過啦;雖然產生的噪音在法規範圍內,但造成鄰居的不快是事實,因此每當運動會的到來,會先向里長報備,請音響公司來檢查、做改善,或購買移動式的音響;今年也不例外的先向里長報備,再請廠商來檢查、討論,建議更換小一點的喇叭,調整方向,聽取了建言,希望能有所改善。 除了設備的更新,近幾年運動會選擇在週五上課日舉辦也是原因之一,大家都上班,較不會被抗議,困擾也較少。 今年因為連假多,請假的小孩也多,許多考量後決定將運動會延到四月八日星期六舉行,讓校友也能來參加。不過也有家長反應他們週六要上班無法參加。我們真的是沒辦法照顧到所有人的需求,只能盡力而為。 運動感覺智能是仁和辦學理念之一,49年來未曾改變;透過舉辦活動,家長來園參與,除了可以了解小孩在團體中的表現、團隊的合作力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體能發展的能力,舉辦運動會雖然勞心、又勞力,還會被鄰居抗議,但我們還是會堅持下去的。 儘管只是二、三個小時的運動會,背後卻有著園長、班級老師、體能老師和孩子們的努力與付出,還有多數鄰居的包容。 今年運動會在週六舉辦,更換新喇叭,不過應該也會收到鄰居的抗議,只能請家長們多配合、多包容,一起遵守流程秩序,讓運動會能照計畫順利進行,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這天可以盡情享受運動和成長的快樂,為2023的兒童節,增添更多歡樂的回憶。 祝 假日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運動改變了孩子,真好!

為了改變孩子不愛運動的習慣,在他國小時,我硬幫他報名了足球社。一開始他唉聲嘆氣,很不樂意去,沒想到上了幾次課後,突然開竅!愛上了足球運動,從此,每天都期待足球課的日子。 我家老二小小熊從小就不愛運動,他出門要爸爸抱,一直到五歲還黏坐在手推車上,不願自己走;等他會識字後,就變成一個書蟲,每天讀書不想出門。我忍不住暗暗擔心,他一輩子注定『肉腳一生』的日子。 為了改變他不愛運動的習慣,在他國小時,我硬是幫他報名了足球社。 一開始他唉聲嘆氣,很不樂意去,沒想到上了幾次課後,突然開竅!愛上了這運動,從此,每天都期待足球課的日子。 因為練足球,他的體能也變好了,以前一走路就哀哀叫的習性也改了。 這是一種神奇的轉變。長期研究大腦與運動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翰‧瑞提提出:運動不只對身體好,對大腦也好。他說:「運動除了能讓我們的心態做好準備,還能從細胞層面直接影響學習,提高大腦輸入及處理新訊息的潛力。」 洪蘭也分享一項實驗:小學生只要每週慢跑兩次、每次三○分鐘,十二週後,他們的認知能力就比以前進步很多。因為人在運動時會促進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和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分泌,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關,會讓人情緒穩定、注意力集中。 最近每天傍晚,他都說要出去跑步。我問為什麼?他說:「校慶運動會快到了,大隊接力我跑第三棒,很重要!我想跑快一點,所以要多練習!」 然後,他都帶著碼錶去附近操場練跑。 接下來都回來向我報告:「今天我進步了0.3秒!」、「今晚我又再進步了0.2秒!」 我望著他欣喜的笑容,腦海中突然浮現當年老是哭著走不動、扁著嘴 哀求爸爸抱的胖寶寶….當年我的擔心,如今煙消雲散。是的,你真 的不一樣了。有足球真好、有運動會真好 孩子運動改變了你,真好.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養成衛生好習慣 建立健康的財富

一早,辦公室的電話聲響起,電話那頭家長傳來了訊息,她的小孩半夜嘔吐,今天需要請假。過了幾分鐘,電話聲再次響起,也是小孩半夜嘔吐、發燒,要請假。 或許是因為季節變化的原因,最近腸胃不舒服、嘔吐、發燒生病的孩子變多了,有的是在家裡就有症狀,也有在幼兒園有狀況~肚子痛、嘔吐,那就會請家長帶小孩回家休息、看醫生。 過去三年經歷新冠肺炎的疫情,大家對於口罩、洗手等措施都很熟悉,不過也可能因為長期的防疫,也許有些許防疫疲勞,相關的衛生措施鬆散、疏忽也說不定。 現在的病毒層出不窮,防不勝防;新冠病毒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也有相對的防疫常識;反觀腸病毒,對孩子的威脅可是不小。台灣地區腸病毒一整年均可能發生感染,每年三月底、四月初開始進入流行季節,於五月底、六月中達到高峰。政府為了防止腸病毒的傳染,訂了許多嚴格的規定。七日內同一班級有二名以上(含二名)幼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感染腸病毒、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時,該班級應停課七天。 為了降低病毒數量和傳染的機率,仁和不僅配合政府,鼓勵小孩施打疫苗,幼兒園內外環境,如教室、寢室的地面、門窗、手把、桌椅等,每日以漂白水稀釋後進行擦拭,還有玩具、積木的清洗與曝曬,定期請專業廠商來消毒,讓家長能放心、小朋友也安心上學。 老師也不厭其煩的對小孩們進行宣導並督促,希望他們能養成勤洗手、正確洗手的好習慣,知道洗手的五時機,提供足夠的洗手設備。 不過幼兒園在怎麼努力,也只能達到百分之五十,剩下的五十端看家長對小孩的關心、重視與合作的態度了。 舉例來說,每週五小朋友會將午睡用的棉被、漱口杯、牙膏、牙刷等個人用品帶回家,家長是否確實進行清洗、曝曬的工作,重視自家寶貝身體健康與衛生習慣的落實與否。 孩子們的記憶力、專注力、自我管理能力仍在發展中,幼兒個人衛生習慣的建立,需要仰賴成人不斷的提醒與要求,不論老師在學 校如何提醒孩子,如果在家不要求,或敷衍了事,把責任都推給學校,那只會事倍功半,生病的風險自然偏高。 健康就是財富,有了健康就有專注的學習力,因此必須從小建立各種健康的財富,累積健康的存摺,養成衛生好習慣就是其中之一,是孩子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祝 假日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腸病毒預防保健

腸病毒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無症狀,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症狀,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手足口病、泡疹性咽峽炎、無菌性 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流行性肌肋痛、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發燒合併皮疹等。 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 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臺灣地處亞熱帶,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所以腸病毒感染症儼然已是台灣地區地方性的流行疾病之一。 家中有5歲以下幼 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要隨時注意個人及幼(學)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若家中幼(學)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在 家休息,不要上學;且儘可能不讓病童與其他幼童同室,並儘量減少接觸;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應小心處理,且處理完畢也要立即洗手;並請注意觀 察家中患者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 「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 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 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轉送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午飯後的時光

午飯後散步是本學期每日作息新規劃的時段,目的是希望藉著飯後的散步,來幫助食物的消化。沒想到反應超好的,孩子們很珍惜,老師們也給予很大的自由空間,讓小孩們可以自在且隨意的到處走動。 小孩們把握且享受此段自由的時間,和三五好友、或成群,或獨自一人。哈佛家幾個小孩雀躍的跑到花園,欣賞各種花卉和植物,園長也加入圍觀,有小孩說「這是蘆薈,可以敷臉哦!」園長說「也可以煮湯來喝,上次林阿姨就有煮哦!」「金桔樹在哪兒呢?」「在那裡,等它開花後就會結果,結果後就可摘下來煮金桔茶來喝。」孩子們好奇的東問、西問,也在當中學到一些課外的新知識。 有的小孩到生態池旁,觀察烏龜的行為和習性,有的則三三兩兩坐在活動室、升旗臺周圍,隨意的聊著生活瑣事,也不時的哈哈大笑。這種自由自在的時間,讓他們有所互動,與享受獨處的樂趣,靜下心的機會。 有次,園長走到司令台旁哈哈鏡前,發現詠婕獨自一人在鏡前舞動身體,看著鏡中的自己,那畫面吸引了園長的目光,悄悄的在一旁觀察。這種自由的時間,不僅讓孩子們可以玩樂,還能夠啟發他們的創造力和表現力,讓小孩有機會展現自己。 午飯後的散步時間只有15分鐘,是希望飯後散散步,來幫助消化,沒想到在短時間內,他們能創造出許多的樂趣,變成一段珍貴悠閒的時光。 現代人生活越來越忙碌,父母忙著工作、孩子忙著上學,忙著讀書做功課、忙著吃飯,佔據了每日生活的大部分。 雖然有週休二日,但週末也安排了不少活動,鮮少有真正的空閒。 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記給自己和孩子留一些時間,晚飯後帶著小孩一起在家附近散步,看看社區的環境,抑或是什麼都不安排,空出一段時間,讓孩子自己決定想要做什麼,享受自我學習的樂趣。 記得兒女在小學期間,每到寒暑假,我的公公(孩子的爺爺)要求 他們自己安排並製作每日作息表,不論孩子怎樣安排,都會尊重,訓練他們時間的計畫,才不會每天不知道要做甚麼。 大人們看似「浪費」時間的安排,或許是孩子們最享受、最期待的時段,可以讓小孩自由的發展自己的創造力和自主性,同時也能幫助放鬆心情,紓解日常生活中的壓力,說不定孩子的決定和行動,也會讓我們有意外的驚喜。 祝 假日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與孩子散步

孩子已經上幼稚園了,散步不需要父母牽着已經走得很好,他們甚至比父母跑得更快,跳得更遠。父母可以配合孩子的年紀和能力,跟他們進行更豐富多變的活動。以下是給孩子已上幼稚園的父母的建議。 三歲至六歲的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又愛發問,他們往往比成人有更 好的觀察力,加上這年紀專注力短,較難定下來學習,邊活動、邊觀 察、邊學習最為適合。孩子進了幼稚園,開始建立守規則的概念,明白自己是社羣中的一份子,需要遵守學校及社會上的規則。這時間最適合教導孩子交通安全規則和使用道路安全設施的方法。 相信大家散步時通常會經過馬路及各項道路安全設施,父母可實地介紹和示範如何正確地使用各項設施,亦可考考孩子,問他們一些有趣的問題,例如:綠色人像燈的閃燈時間有多久(同時教導在過馬路時走路的速度,在綠色人像燈閃動時,我們不宜過馬路)、站在行人天橋上着孩子猜猜一分鐘有多少不同類型的車輛在天橋下經過(同時解釋為何要建設行人天橋和隧道、介紹時間的概念,以及數數和簡單統計概念等)。如遇到道路上有不遵守規則的行人或司機,亦可及時向孩子講解,並強調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這種實地示範的教導,相信比說教或從書本上學習來得更有說服力。 這年紀的小朋友喜愛跑跑跳跳,亦愛簡單的運動競賽。他們十分好勝,有些孩子總愛贏但輸不得。在散步的同時,不妨跟孩子來個短距離的賽跑,讓孩子嘗嘗贏輸的滋味。運動競賽形式可不時改變,例如:運用手腳、收集東西等,無論鬥快、鬥高、鬥遠、鬥多,大人和小孩都有競勝的機會。玩遊戲之餘,可訓練毅力與堅持、鍛煉體能,亦能進行挫折教育。 另外,父母可跟孩子玩觀察遊戲及問答遊戲,例如:I SPY。一人記着路途上看到的物件,另一人透過問問題引導對方來猜。年幼的孩子可先由父母示範,由父母一方問問題及引導孩子思考相關問題,例如: 你覺得這物件會移動嗎?這物件會不會是紅色?它/牠會生長嗎?慢慢引導孩子推想出原來這件會移動的,紅色的,但不會生長的物件就是途中看到的紅色計程車。這個簡單遊戲可訓練孩子觀察力、思考力和表達力。 孩子接近升小學,可以給予他們更大的挑戰,例如:找路遊戲。先由父母帶路,散步至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回家時改由孩子帶路,看看孩子能否憑記憶找到回家的路。父母亦可引導孩子散步回家後畫地圖,畫出剛才走過的路線及經過的建築物和設施等,訓練圖像記憶力。 孩子進入小學階段,相信已經可以由他們主導,構思他們自己喜歡的活動,以及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升小學後,孩子的世界更大,更需要父母的細心傾聽及陪伴,父母也要繼續堅持這「散步時光」。 文/丘詠儀女士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堅持和挑戰

每當運動時間,園裡總是熱鬧無比,孩子們充滿了活力,喜歡嘗試新事物來挑戰自己。 週四晨光時間跳箱活動,軒妤興奮地跑來跟園長說~我是中班小孩,跳過八層了耶!接著孟淮也跟著跑來,向園長說著挑戰跳箱成功的喜悅;在Kady媽咪的鼓勵下,挑戰八層以上的小朋友越來越多了。 跳箱是一項孩子身體發展的綜合展現,需要有爆發力、高度、身體和眼睛協調、彈跳能力等要素;有些小孩即使身高體型條件好,但缺少動力、勇氣和練習,無法突破原本的極限;有小孩雖然條件較差,但勇於自我挑戰、勤加練習,表現更為出色。 透過多元活潑趣味化體能遊戲,培養幼兒喜愛運動的習慣,增進體能發展、促進身心健康,提升體適能的能力,是仁和辦學特色之一,不是口號,是每天都在進行,跳箱只是其中之一。 本週起開始為即將於四月八日舉辦的運動會做準備,小孩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積極參與開場舞、大會舞的練習,不僅是個人能力的訓練,更是團隊合作的培養。 親子運動會是仁和非常重視的活動,於每年三月青年節前後舉辦,今年因諸多考量(如連假多、家長說週五要上班、校友不能參加),特延後在四月八日週六舉行,希望在假日舉辦,家長能陪著小孩來參加,藉著活動的展現,了解孩子目前的體能狀況。 春天到了,除了運動會外,還有另一個較少人關注到的節日,那就是植樹節。植樹節又稱國父逝世紀念日,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植樹節也以推廣綠化和提昇環保為主。 過去每年植樹節,幼兒園會贈送每位小朋友花苗一株,希望透過照顧小花苗,讓孩子們體驗生命教育的課題,了解植樹的重要性。 然而,隨著居住環境的改變,越來越多小朋友是住大樓或公寓,沒有種植花木的空間,花苗拿回家大多轉送或擺著,使得這項活動意義降低不少,反而造成更多浪費。 107學年開始,就不再贈送花苗,隔年請園藝行師傅來園,在前門花圃種植一株金桔樹,透過實際種植的過程,讓孩子了解植物和人的關係,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金桔樹每年此時開花、結果,小朋友會採果來享用。 最近台南地區又缺水了,隨著氣候變遷,缺水的現象似乎一再發生,環境保護已經不是遙遠的議題,而直接和我們生活相關。 節能減碳、保護和綠化環境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不容易,光是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綠化的環境,每天有陽光、可以在綠地上奔跑,就得花心力來維護。 堅持做對的、有意義的事不是那麼容易,不做可是最簡單了。 祝 假日愉快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