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3

台南市仁和幼兒園 合唱表演

園長的話 – 以身作則 打破惡性循環

母親節就要到了,本應該是一個溫馨快樂的節日,卻從新聞報導上看到了一則關於媽媽和小小孩不幸的消息,發生在我們居住的城市- 台南,心裡非常的難過與不捨。 這篇報導,相信大家都有看到才是,肇事地點是在繁忙的成功路與忠義路口,媽媽牽著三歲的小女兒走在斑馬線上,同方向有一輛小自客要左轉卻沒減速,直接撞上走在斑馬線上的母女,女童當場昏迷,媽媽被捲入車底,重傷住院,但小女孩卻……. 警政署在五月一日就開始全國性的路口安全大執法,其中「路口不禮讓行人」是取締的重點,違規的罰款更提高到3600元,但悲劇還是不斷發生。事發後,臺南市政府再度加強取締,特別是事故的地點-成功和忠義路口,諷刺的是該路口不禮讓的違規案件還是很多,一個早上就開出六件不禮讓行人的罰單。 政府不是沒有作為,交通部要求縣市政府全面推動「行人專用或早開時相」,行人號誌綠燈過馬路時,車輛方的號誌必須是紅燈,而一般路口的狀況是行人與行車同時亮綠燈,若用「行人專用時相號誌」則會分開亮燈,例如行人綠燈會比車輛早5~10秒起亮,只是車輛的通行時間就會比較壓縮。 印象中勝利路和大學路十字路口有行人專用燈,穿越馬路不用擔心受怕,很安全。 台灣交通的亂象被外國媒體稱為「行人地獄」由來以久,道路設計很少考量行人,民眾也為了求快、求方便沒有養成安全的用路習慣,甚至在路旁違規停車,佔用騎樓或馬路的情況也見怪不怪,導致行人在路上常常險象環生,民眾因為安全理由,更多的仰賴騎車或開車,導致車輛愈來愈多,讓原本不夠用的空間更加不足,違規停放更多,行人更不安全的惡性循環。 台灣的馬路真的如虎口,外在環境不安全,也無法一朝一夕改變大家的習慣,期待作為父母的家長以身作則,教導、培養小孩的安全意識與安全習慣。 幼兒園的地面貼有黃色與藍色的線,樓梯有腳印,希望小孩養成走路、上下樓靠右邊的習慣,不要跑免得跌倒,走到交叉路口時要停、看再走。 創辦人在創園之初園區的規劃,就把安全擺在第一位,以教室設計而言,左右兩邊是窗戶,窗戶低加上透明玻璃,他說小孩好奇心很重,窗戶高會想窺探外面的動靜,就會有跳、爬的舉動;低且是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外面,好奇心減低,危險就會降低。 「look before think before and do your best」看在前、想在前,做你最好的是創辦人的名言。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絕非只是句警語,而是保護自己與他人重要的話語。 明天上午舉辦母親節慶祝會,有小朋友的表演、還有闖關遊戲,幼兒園也準備象徵平安的禮物要送給媽媽。 在母親節的時刻,祝福大家 闔家 平安健康 「母親節快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晚間,接到學生來電通知,OO同學週五晚間滂沱大雨騎機車遭撞,經緊急送醫仍回天乏術。掛了電話後,心中頓時難過與錯愕,正值青春年華、人生正要起飛的大學生,竟在意外中離開! 機車一直是國人代步的好運具,然一直以來,從騎乘教育至駕駛環境一直都有待改善。首先從騎乘教育論,鮮少聽聞考照前接受完整正規訓練者,未若考汽車駕照多數人會前往駕訓中心,接受駕駛技術乃至機械教育之完整教育。或許如此,不論汽車或機車駕駛人,都未將機車視為運具單體,因此也未重視機車駕駛人應享有之路權。 人、車、路為交通安全探討必要三元素,其中囿於在有限都市空間 下,汽機車無法擁有獨立路權,兩者混合車流景象就險象環生。近來政府積極宣導大車內輪差與視差死角,亦是造成機車騎士潛在危險的成因之一,推動大車裝設曲面照後鏡,騎士自身提高警覺,均可減少機車騎士暴露於危險的環境中。 很遺憾地,在產管學眾人堅守崗位的努力下,今年多項交通安全指標仍節節攀升。首先,A1+A2一至九月總件數較去年增加近九千件,事故受傷人數亦攀高近一萬兩千人。其次,機車騎士死亡總人數1,237人、成長0.65%,其中18至24歲騎乘機車死亡人數多達190人,較去年同期成長2.7%,顯見年輕族群騎士傷亡成長相對來說幅度較大。 機車雖為日常所需之運具,各項安全措施之推動,仍有賴道安單位鼎力協助。不論早期的騎乘戴安全帽、左右轉打方向燈、酒後不騎車,甚至注意內輪差等,無一不是保命的關鍵。尤其在機車屬「肉包鐵」之情況,適度合規之慢行、不搶快,實保持行車安全的不二法則! 事實上,機車騎士每日騎乘付出的實際代價只是應付代價的1/3,噪音與排放產生公共健康威脅、超速產生肇事風險、燃油造成能源風險,這些風險未能透過取消免費停車、合理速限、科技執法、噪音管制等強制策略予以內部化。因而,機車騎士的方便與低價可謂「扭曲的方便與低價」(distorted convenience and low price),這個扭曲讓全社會長期承擔了巨大代價,包括機車騎士本人(如成為空氣污染與肇事的最大受害族群)!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是多年以來交通部道安會推動交通安全的宣導標語,對你我而言,這絕非只是句警語,而是保護自己與他人之力行!年輕學子對速度的追逐,換來的是後半輩子的遺憾,甚至犧牲,成為雙親永遠的痛! 每每習慣於課堂中提醒的機車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其實是過往發生於自己疼愛的親人中,如今無奈又再現,不勝唏噓。希藉此再次提醒所有機車騎士,並期待透過教育宣導、政府執法、提升用路環境等方式,有效降低機車事故傷亡人數,讓所有用路人平平安安的回家! 文/交通論壇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春暖花開 愛的季節

校園裡種植了好幾盆孤挺花,是多年生的球根花卉,鱗莖呈圓球狀粗大如洋蔥;不用特別的照顧,只要有日照、按時給水,它們總會在每年三月底、四月初陸續開花,互相爭豔,校園裡因著這群美麗花朵的綻放,色彩更加豐富,更有美感。 今年氣候異常,開花期也比往年慢很多,尤其是兩盆最漂亮的至今尚未開,不知問題所在,有些擔心!除了孤挺花,園裡還種植了多種不同的花卉,除了美化、綠化環境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生命的課題。這個世界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生命,有植物的生命,動物的生命與人的生命。每種生命都需要人用感官,去覺察、去體會、去聆聽,需要去呵護、去珍惜。 藉由校園的植物,提供小孩進入植物的世界,透過植物的色彩、造形與想像,培養孩子對周遭自然環境的感受力與觀察力。 而植物藉由花朵的綻放,吸引昆蟲授粉,是生命最美的歷程,也是為繁衍新生命做準備。喜愛賞花的小孩,利用飯後散步的時間,看著花牌念著扶桑、孤挺花、茉莉、金桔、七里香、九重葛、沙漠玫瑰,一面念一面欣賞;前門花園那株移植好長一段時間的雞蛋花不見動靜,心裡很是著急,這兩週看見它長出新芽,心裡好感動。 五月,是愛的季節,溫馨的月份,也是偉大母親的節日,母親的子宮孕育著一個新的生命,她的愛是堅忍永不厭倦、溫柔永不會改變的,母親對子女的愛不灰心、不失望。 有一猶太名言:「上帝無法到世界每一角落,所以創造了母親」;意思是母親能代表著上帝在世上的每一角落照顧世人,上帝的愛透過母親具體表現在世人的身上,透過母親塑造我們的人格與信仰,也希望透過母親的愛,使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更和諧、家庭更幸福。 家是人們遮風避雨、居住的地方。問小朋友;家裡住了誰?爸爸、媽媽、我、還有弟、妹、哥、姐,有沒有阿公、阿媽?少數孩子舉手。問~「大家住在一起有沒有相親相愛、歡歡喜喜?還是吵吵鬧鬧、打來打去的?」小孩的答案不一 帶著小孩們一起練唱愛我們的家~ 「每個人愛它, 家就有光彩,每個人付出,家就不孤獨;每個人珍惜,家就有甜蜜,每個人寬恕,家就有幸福;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 想不想家有光、亮晶晶的?想,那大家要一起努力、合作才行。 在幼兒園也一樣,每個班就像一個家,有諾貝爾家、哈佛家、柏克萊家、維也納家、愛迪生家、莫內家、果果家、豆豆家,每個家有一位媽咪,沒有爸比,又要照顧更多的小朋友,老師媽咪很辛苦的,所以一定要和老師媽咪合作,要相親相愛、互相幫忙,班級的家才會發出亮光。 下週五上午我們將舉辦慶祝會,藉著活動,讓小朋友再次以表演來表示對媽媽的謝意,也許沒什麼新意,但可是孩子們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動之意,用說、唱、畫來表達,相信您會感受到的。 祝 假期愉快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被愛擁抱才有能力展翅飛翔!「家庭」人生最重要的資產

「家從來就不是一幢建築物,而是家人間彼此相愛的確據」 有句話說,任何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幸福家庭不是一幢裝修華美的建築物,而是家人間彼此相愛的確據。如今,我們的社會卻充滿許多摧毀〝家庭〞的力量,有聲音說家庭是個過時的觀念,家庭觀念益加脆弱,然而,無論身處在多麼不完美的家庭當中,都有必要理解家庭的重要,唯有家庭的力量重新被建立起來,我們每個人才有展翅翺翔的能力! 為什麼家庭對於每一個人這麼重要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家是人生風暴的避風港 當經歷生命風暴時,一個功能健全的家庭是我們最好的屏障,讓我們受傷的身心得以被恢復,並重新站起來,這些風暴包括:1、改變的風暴:生命不同階段會經歷不同改變,像是生病、死亡、畢業、轉職、搬家…在這些過程中,我們需一個休息、停靠的港彎,當這些改變來臨時,家是我們最好的避風港。2、失敗的風暴:生活中我們不會一直都是贏家,有時難免嚐到失敗的滋味,在公司的晉升中被刷下來、學校課業被當、所屬的隊伍輸掉、面臨破產…人生不盡都順利,如果在家中可以被擁抱,我們就擁有能力擁抱生命中的不完美。3、被拒絕的風暴:人都不喜歡被拒絕、被輕看、被批評,在家裡我們可以得到關注、安慰、情緒得到抒解…。不同成長過程所經歷不同程度的拒絕,我們需要的是真正關心自己的家人! 二、家是生活技巧的學校 家是生活技巧的學習中心,我們學會基本的生活技巧,像是如何社交、如何說話、餐桌禮儀…等基本技能,都是在家中學會的。我們也在耳濡目染中學習如何成為丈夫、妻子、父親、母親…等角色,或是如何與配偶及青少年的孩子溝通等高度生活技巧;可以學習把家庭經營好,成為一個生活技巧純熟的人! 三、家是不用武裝,自在做自己的地方 家是讓人可以完全放鬆,展現真實自己的地方,人都需要一個可以卸下武裝或疲憊,可以完全被理解與接納的地方,那就是自己的家。一個充滿自在與歡樂的地方,可以盡情的放鬆、也可以穿著睡衣自在地走動、享受生活。 然而,現在許多家庭已失去了這份快樂,繁忙的工作導致家庭生活非常地緊湊,適時加點玩樂是必須的,有些家庭氣氛需要更快樂一點、放鬆一點,試著多帶給家人一些歡樂吧!滿足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期待、規劃家人年度旅遊或與配偶來點精心時刻,都是讓家人感情升溫的秘訣。 形塑一個人成為什麼樣子的人,都是來自於家庭,家庭教導我們如何愛,如何待人處事,人的品格大部份承襲自父母,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品格是被感染來的,而不是說教來的;而對於人生發展至關重要的價值觀,也都從家族代代傳承而來,家庭可以說是建造一個人的一切根基。 幸福的家庭需要家中的每位成員持續投入心力、悉心灌溉的,無論我們身處在什麼樣的家庭中,都有責任把家塑造為溫暖的避風港,讓家因為有每一個人的付出而更美好,讓國家社會因為有興旺的家庭而更強壯。 撰文/林詩敏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來食磅米芳,食甲嘴齒芳芳

「一兩三,磅一聲,大家來食磅米芳,食甲嘴齒芳芳芳。」每學期的教學課程均安排有母語教學,配合主題或節令,每二週一首台語囝仔歌,透過兒歌的念與唱,歌詞的詞意與意境,帶領小朋友學習母語,親近母語,對較大的小孩而言,每一首童謠都能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古早味懷舊零食

這些古早味懷舊零食,你一定有吃過!涼煙糖、可樂橡皮糖、辣香片、逼逼糖,小時候都去雜貨店買這些 還記得裝在橘色小包裝裡的麵茶粉嗎?或是那顆被紅白條紋包裝紙左右兩邊包起來的牛奶糖? 相信身為6、7年級生的你,對於這些古早味零食或糖果絕對不陌生,相較於如今常見的各國糖果,這些懷舊零食更發讓人想念。 如今販賣這些懷舊零食的商店越來越少,一起從中回味你我的想當年。 古早味糖果/零食:1. 鐵盒水果糖 「搖搖圓形上蓋鐵盒,裡頭發出的喀喀聲響」是不是很熟悉這個動作跟聲音?這有著橘子、葡萄、草莓口味的鐵盒水果糖,當年擁有一盒彷彿就擁有了全世界,拿到班上去還會被小朋友們圍繞,走路起來都有風!最吸引人的不是盒內的水果硬糖,而是如雪花一樣滿滿的糖粉,糖粉越多越受歡迎,每次買回家打開就像開盲盒一樣,祈禱糖果盒裡面有著一大坨糖粉,根本是整盒糖果的大精華!6年級生在吃完糖果後,還會將鐵盒踩扁拿來跳房子,但身為7年級的編輯來說,倒是沒有這樣的經驗啦!(立刻強調自己還年輕)   古早味糖果/零食:2. 可樂糖一顆小小的乳白色糖果,竟然可以在舌尖上散發可樂的香氣,在年幼的心靈中,這是多大的滿足呀?對小時候的我們來說,這顆小小的可樂糖就等於是可樂的存在,雖然現在回想,應該比較像是「沒有氣的可樂」,但還是會讓人忍不住一顆接著一顆吃。 古早味糖果/零食:3.可樂橡皮糖 這款一樣是用可樂為味道,用QQ軟糖與可樂曲線瓶為外觀做成的糖果。在吃的時候需要先剝去背面的塑膠膜,再用牙齒摳出躺在硬殼塑膠內的橡皮糖,接著用力一扯,將可樂橡皮糖從立體塑膠膜裡拉出來,其實吃起來挺費工的,但不知為什麼,就是有一股療癒感。 古早味糖果/零食:4.麵茶粉過往麵茶的吃法,都是放到碗裡用熱水泡開,泡出一碗熱呼呼、稠稠的香麵茶,咕嚕咕嚕暖活的吃下肚。但雜貨店裡賣的麵茶粉,可不是這樣吃的。橘色包裝、一小包一小包的麵茶粉,聽過最特別的吃法是直接撕開倒在嘴裡乾吃,或插吸管用吸的!編輯也曾經這樣試過,想當然下場悽慘,因為整個被嗆到,咳到流眼淚。 古早味糖果/零食:5.嗶嗶糖 (口哨糖) 國小老師絕對不會發給學生這顆糖!因為會吵到無法安寧。1953年大阪一間公司利用成型技術設計出的這顆口哨糖,中間有個小洞,用嘴唇啣著同時吹氣,就能發出嗶嗶嗶的聲音,吹不了口哨的小孩,最喜歡唅著這顆糖假裝自己也能吹口哨呢!而且還帶有薄荷與甜味,吹完口哨後還能當糖果吃。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春季旅行

在幼兒園,戶外教學或旅遊活動深受孩子的喜愛,充滿了好奇, 對喜歡新鮮事物的孩子來說,戶外教學與同儕互動,一起發現、一起看見,都是相當珍貴的學習歷程。 每學期都會安排一次旅遊活動,在天氣涼爽的春季和秋季舉辦,地點以車程一個半小時內可到達的景點,台南為第一優先。學期初訂好日期,無法預測天氣,但憑信心,曾遇到出發時下雨,抵達目的地則是晴朗的好天氣。 氣象報導本週下雨機率很高,家長擔心頻問若是下雨怎麼辦?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南部水情吃緊,久違的春雨可以為乾旱的水庫補充水源;憂的是若真下雨,活動是延期、取消或照常? 週四早,快樂的照計畫前往高雄壽山動物園。下車地點到園區有一段距離,特安排大的小朋友牽著小的小朋友,像哥哥姐姐一樣,小小朋友們乖乖地跟著大朋友走,一路上還看到好多可愛的猴子。 高雄壽山動物園對小朋友和家長而言並不陌生,也許已經去過無數 次,幼兒園也曾去過,印象中動物好像多一點,當年還在園區內享用午餐;顧慮幼班小孩的腳程,詢問遊覽車可否上來接小朋友,管理員 說因規定嚴格,怕被檢舉開罰單,司機先生也不敢冒險。 兒童美術館是園長的最愛。館內有三間大教室,還有中庭,各設計 了不同的主題,讓小朋友動手操作,從操作中學習並增長知識;2005 年設立之初,每三個月或半年會更新一次教室的主題,目前101、201 室的主題是「飛翔」;101教室以動物探討,天空的鳥兒為何會飛?想 像一下,自己若能像鳥兒一樣飛行,你會想飛到哪裡去呢?有翅膀就能 飛嗎?想一想,除了鳥兒,你還認識哪些有翅膀的昆蟲或動物?仔細觀 察蝴蝶、蜜蜂、蜻蜓、蝙蝠…牠們的翅膀又有什麼不同呢? 201教室以機器類為主。你喜歡搭飛機嗎?你知道飛機是怎麼發明出來的嗎?原來,很久以前的人一直想飛上天空,他們從觀察鳥的翅膀開始,試著製作各種可以搭載人的飛行工具,藉由科學的探索與實驗,甚至冒著犧牲生命的危險,最後在科學與技術的改良下,才完成了飛上天空的夢想。202教室「烏路路、光艷艷」介紹光影,還有中庭的陳設。 兒美館,團體前往,有時間的限制,只能待八十分鐘,分四個區, 每區最多20分,時間當然不夠;設計者的用意是團體前往,引起小孩 探索的興趣,主要則是希望家長能帶小孩前往參觀並與他們互動。 參觀旅遊的目的,除了開闊視野,增廣見聞外,還可以增進體能、 健身,愉悅自己的心情,讓學習變得更生動、有趣,更有效益,就連 幼幼班的小孩,都受益無窮,雖然表達力沒大孩子強,體力較不足, 但,不容輕忽的每一次都是經驗的累積。 祝 假期愉快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親子旅行好處多多

第一次全家一起出國時,大鼎剛滿2歲,是最調皮的時候,小鼎不滿1歲,也才剛學會走路。原本擔心帶著小孩出國很麻煩,但是著手規畫後就會發現,其實一點都不難! 首先,我把學齡前孩子的出國旅行地點設定在亞洲地區,一方面是 因為航程短、天數少,一家四口的花費才能控制在預算之內。 一定要「自由行」,我們一開始就打定主意不跟團,沒有團體行動 的限制,不用跟著團員早出晚歸,或是拉車到不想去的景點,可以隨著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 飛行時間在2個小時以內。為了避免孩子在飛機上哭鬧,我會事先 準備好新玩具或好吃的點心,讓孩子在飛機上能夠有新鮮事,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孩子在飛機上玩一玩、睡一覺後,一下子就到達目的地了。 當地的交通工具要事先規畫。以日本沖繩為例,在當地開車很方 便,我事先在臺灣先租好車,只要輸入目的地的電話號碼,即使不 懂日文,也能使用車上的衛星導航,帶你去想去的地方。採買東西後,也不用一直提著大包小包。如果到了沒辦法開車的城市,選擇搭巴士或能夠直達目的地的電車,景點之間移動時,不用帶著孩子、拖著行李上上下下。這麼做或許交通費用會多一些,但是比起孩子走不動、一直哭鬧,輕鬆、便捷的交通方式,可以省下不少麻煩。 景點的規畫以「輕薄短小」為原則。從最初三天兩夜沖繩之旅,到 嘗試五天四夜的行程,我們都把握一個原則──每天都「晚起早回」,在飯店享用完早餐,充飽體力後再出門。上午及下午各安排一個景點,避免必須一直走路、消耗體力的重量級行程,然後盡量住在同一間飯店,就不必一直打包搬行李。 創造回憶,培養孩子世界觀 或許有人認為,孩子這麼小,根本不會有記憶,出國是在浪費錢!但是我們家的國外旅遊,一定是4人同時行動,形影不離,孩子腦海中留下的記憶雖然只有片段,但是因為到了不同的國度,會有不同視野,也能慢慢培養他們的國際觀。 我將舊照片拿出來回味時,全家人看到出國時的照片,就能立刻喚起當初共同經歷的美好時光,全家人都會笑得闔不攏嘴。孩子會漸漸長大,對父母而言,這些和孩子相處的回憶是無價之寶;而且,不斷累積出遊經驗,相信下一趟旅程,一定會更美好。 親子一起旅行是「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的生活體驗! 親子旅行可以提供孩子探索新的未知事物。除了替家庭製造美好的回憶,也可在旅行過程當中,給予孩子各種不同的感官刺激,像是在大自然的環境當中,帶著孩子去摸摸樹葉、玩玩泥巴,增加觸覺輸入,增進孩子對感覺統合的能力。 孩子的成長不是光只吸收課業的知識,國外旅行可讓孩子體驗不同文化,增加人文素養。帶孩子出國的地點選擇,可像文華以「輕鬆」為首要考量,若是選擇太花體力的地點、行程,除了孩子吃不消,父母的負擔會更重,很難放鬆心情。 遊玩當中若出現突發狀況,例如遇到孩子吵鬧、不合作時,建議預先帶著孩子喜歡的玩具,或準備一些可隨時進行的小遊戲,轉移注意力。

繼續閱讀 »
臺南市仁和幼兒園 運動會

園長的話 – 感謝與感動的運動會

慶祝兒童節,第四十九屆親子運動會於上週六四月八日上午八時30分,在仁和的園地熱鬧的展開,成功且圓滿的結束,不僅孩子們玩得盡興,家長們熱情的參與,增添活動的熱鬧性,大家都樂在當中! 這是一場成功且圓滿的的親子運動會,有晴朗的好天氣、適合孩子體能活動的空間,以及親師生的合作,讓活動得以順利的進行,真是天時、地利與人和。 雖然已舉辦過48次,但因每年參與的親師生有所異動,SO事前的各項計畫與準備工作可偷懶不得。在老師們的合作與用心,小朋友的努力,家長們的配合,加上主持人的功力,形成了堅強的團隊,連天氣都眷顧我們,參與這場盛會,小朋友們盡情的玩遊戲、做運動,展現他們超強的體能。 從四十三屆(106年)年起到第四十八屆(111年),連續六年運動會都在週五上課日舉行,今年,許多的因素,活動調整在四月八日,擔心擴音與天氣的問題,都沒發生,許多的感動在心裏。 感謝策畫的老師們和所有的工作夥伴,特別是指導開場舞和大會舞的文璐老師,花了許多的心力構思與指導,增添活動的色彩。 翻滾吧!仁和,從旺兔順利開場舞、開幕式到大會舞的表演,孩子們的表現可圈可點,一舉手、一投足,都展現小小運動員的精神,與團隊合作的態度,令人刮目相看;體能展現,幼班的翻山越嶺,從爬、走、跑、跳、滾中訓練身體協調、前庭刺激、四肢靈活運用與大腿肌力的成長;大中小班的足球金童與世界盃足球賽和班級對抗的火焰大挑戰、體能之巔,結合水谷器材墊子、球的擺設,從低到高,除了提昇孩子的心肺功能外,加強孩子的方向感,肌力的訓練與更進階的協調功能;足球比賽,孩子們展現足下功夫,讓人不禁要按讚。 跳箱,今年進入決賽的孩子較少,探究原因,老師說世界盃足球賽耗盡了體力。 每一個體能動作的訓練都需要時間的累積;勤練,才能使之靈活、敏捷與增強體力;奪標-音速小子,小朋友使盡全力往前跑或通過障礙,通通有獎;主持人邀請在學校友以及家長爸爸、媽媽參與,增添 看頭。 親子趣味賽-雙人合作、愛的抱抱,趣味又好玩,小朋友很高興,家長可累慘了,沒抱過那麼多小朋友。頒獎皆大歡喜,贈送每位小朋友足球一個。會後場地的整理,除了工作人員外,感謝協助整理的家長,很快將所有的佈置、物品放回原處。 心裡的感動並未隨著活動的結束而停止,小朋友們是我們的寶貝,我們的希望,有他們在的地方,就有歡樂。四月四日是兒童節,在這個屬於孩子的月份,仁和的親子運動會是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祝 假期愉快 平安 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