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1 月 2023

幼兒教育的本質

前幾天老師傳來了一個令人感到開心的消息,就是一位目前就讀國小五年級的校友,參與昆蟲方面的學術研究,發表的論文被刊登在國際研究期刊,與博士生並列在上面,這是何等光榮的事,對我們來說,就已經感到與有榮焉了,何況是父母家人? 說到論文,這可是碩博士或教授升等、做研究才會發表的報告,五年級的小學生就有此能力

繼續閱讀 »

不說話不代表內向!

其實「安靜的人」有6大特質…OS超多 你的身邊有些不太喜歡說話的朋友嗎?他們看起來很文靜、很內向,不太表達情緒,也不怎麼關心人的感覺。不過,國外網站《Lifehack》指出,安靜的人其實有「和你想得不一樣」的6大特 質,雖然好像對大家都無話可說,但心裡卻是OS滿滿! 雖然安靜,但內心OS超多安靜的人

繼續閱讀 »

感恩的心

活動室張貼著一張張的感恩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駐足欣賞那來自家長、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卡片,一張張卡片代表的是家長的用心與陪伴的心,引導小孩用筆畫出,用口表達心裡對人、對事、對物的感謝,分享過去一年覺得感恩的事情,將心中的感謝化為圖像呈現出來。 感恩卡不是比畫得多美、作品多好看,而是卡片的內容,那是

繼續閱讀 »

戶外教育:走出教室,學習更有感

走出教室之外,學習經驗知識而非套裝知識,近年在國際形成新學習風潮。芬蘭、美國、英國、澳洲與日本不約而同開始重視「戶外教育」,希望能呼應未來教育的需求,台灣也正搭上這波國際趨勢。 簡單來說,只要是走出課室的學習,都是戶外教育。讓孩子走出教室,重拾好奇心,結合五感體驗的融合學習,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包括生

繼續閱讀 »

語音和語法 從小培養自主學習

前些日子在網路上看到長期關心台灣中小學教育也自己成立實驗學校的葉丙成教授分享一則故事。
 有位媽媽在問答時發問,「我家孩子今年高三,課業中上。他雖然很認真,但課業成績一直沒能夠更往上突破。爸爸就覺得他不夠努力,常常會對孩子說『你一定是都在滑手機,所以才沒進步。』爸爸這樣說,親子之間的關係也因此惡化。

繼續閱讀 »

推動幼兒自主學習

幼兒進入園所,是正式邁入社會化的起始階段。幼兒在學校生活與師生的互動中學習如何呼應外在環境的規範,同時尋求內在需求的滿足。 為了讓孩子自信的迎向日新月異的環境與接受挑戰,自主學習勢必成為未來教育改革的重點。尤其值此科技勃興、資訊爆發的時代,未來學歷不再是生活的保障,惟有懂得「自 主學習」、不斷自我精

繼續閱讀 »

「聞登色變」

上週六下午收到葉里長的訊息,告知登革熱疫情雖已趨緩,但里內尚有少數罹患登革熱的病例,希望能一鼓作氣驅蚊,進入家戶孳清檢查不噴藥。 執行範圍有6個鄰的住戶,幼兒園是其中的一戶。 里長說~只檢查不噴藥,但若檢查到有孑孓,就會直接放置噴霧罐,也會開罰,哇~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必須認真以對才是。 週一,門口張

繼續閱讀 »

從遊戲中觀察孩子天性

那麼,父母怎麼知道孩子的天性和興趣在哪裡,以順其自然發展呢?父母需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觀察他遊戲的情形。 遊戲是孩子天性最流露的時候,一般來說,遊戲時孩子會玩他最拿手的項目:球玩得好的孩子會去玩球,老是接不到球、投不準的孩子會去玩別的東西,因為人都不喜歡挫折,孩子也是。 做得好的,正回饋會使他特別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