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uly 29, 2022

期末的叮嚀

隨著熱鬧的畢業典禮落幕,學期也進入尾聲,本週為學期最後一周的上課日,大班小朋友不因畢業了而不來上學,出席率依然很高,小孩說:「只剩幾天可以在仁和玩,下週開始就沒機會了,所以不能請假。」 7/28舉辦同樂會,小朋友們齊聚活動室,一起玩遊戲,開心的享用麥當勞餐,分享各自帶來的小點心,珍惜大家在一起相聚的時光,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小朋友喜歡來仁和的心聲,正是我們的願景,孩子的童年歲月應該是最快樂的,在學習的同時,也留下許多值得珍藏、美麗的回憶,看到可愛的孩子一點一滴不斷的在改變,由稚氣的模 樣,日漸茁壯、成長,進而邁向另一個學習旅程,從每一屆的畢業生和家長所給予的肯定與感謝,成為我們繼續奉獻在幼兒教育的動力。 曾有來參訪的老師說,走進仁和的校園,覺得很驚艷,很難想像在小巷內竟然有空間這麼大的幼兒園,尤其是在東區更是少見,就讀的孩子一定相當幸福。 這位老師觀察很敏銳,這也是創辦人的理念,讓仁和的孩子有寬廣的活動空間,配搭豐富的體能課程,以運動發展孩子肢體、認知和智能,為孩子日後的成長立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就讀仁和的孩子,都比入園前更健康、活潑、聰明,成長也非常明顯。 為了更具體更有系統的評估孩子來園後的成長,每期末我們都會進行「幼兒發展與學習評量」,這是照幼兒各項發展能力設計的,主要分為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和美感等六大領域,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以統整方式評量各領域的學習面向,彼此關聯,相互統整,以支持幼兒發展統合的六大能力,並檢視幼兒在本學期各項指標上的表現與成長。 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這個評量絕不是成績單,千萬不要用成績來看待孩子的發展;每個孩子發展的速度不同,而即使是同一個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也會有快慢不同,例如:有的孩子語文發展很快,可是在身體動作動作方面,可能就慢一點,評量表提供的只是孩子目前的發展狀況。 希望家長以了解、接納的客觀態度閱覽它,從中確實知道孩子的優勢與需等待開發的,並藉此觀察孩子的進步情形。 大班小朋友九月就要上小學了,上小學,對父母而言,也許會認為孩子上過幼兒園了,上小學有什麼難呢?其實不然,不可輕忽,對小孩來說,是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它將是另一個學習旅程的挑戰,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心裡承受不少的壓力,而擔心、害怕。 因此父母必須協助他們克服心裡的障礙,陪伴他們渡過開始的適應期,關心他們在課業上的學習、環境的認識與人際關係互動上所遇到的困難,給予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與學習的樂趣。 送舊迎新,下週一 8/1為新學期開學日,歡迎新加入仁和的小朋友。在少子化的時代,家裡孩子變少,獨生子女也不在少數,不像過去的家庭,有很多兄弟姊妹,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機會與不同年齡的同學互相學習合作,新學年起班級將採混齡方式,有大中、中小,幼幼,這對我們也是一項新嘗試和新挑戰,感謝各位家長過去對仁和的肯定,希望未來也能繼續和我們一起為了孩子的成長共同努力。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 身體健康 平安喜樂 Mandy

繼續閱讀 »

終結寫作業戰爭!從最難的開始做起

如何引導孩子建立寫作業與讀書習慣,是很多家長的問題。不分孩子年紀、不論課業難易,家長都可以鼓勵孩子建立固定的寫功課習慣,作為新學年成功的第一步。 每個新學年都充滿希望:嶄新的作業簿、乾淨的筆記本、井井有條的資料夾。但這種充滿希望的感覺往往維持不了多久,就在孩子抗拒寫作業的嚎啕大哭中被擊碎。 紐約家教中心創辦人艾比·弗賴雷克(Abby Freireich)和布萊恩·普 拉策(Brian Platzer)說,其實家長可以有技巧地引導孩子建立寫作業習慣。首先,引導孩子考慮一個固定的寫作業空間,書包和書櫃裡清理乾淨,不要堆放雜物,避免分心。 然後,建立每天晚上的待辦事項清單,將「寫作業」列為其中的必要事項,每天撥出固定時間寫作業。 許多學生一看到作業就覺得有壓力,他們的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有拖拉習慣,或者覺得作業太多太難。家長可以採取以下策略,從小學起引導孩子建立好的寫功課習慣,如此一來,隨著孩子年紀漸長,他們需要的指導會越來越少。 孩子愛拖拉,家長這樣做 減少分心因子– 很多學生寫幾個句子,就滑一下手機,看看IG上有沒有什麼新圖片。這很不理想。學生寫作業的時候,手機或平板不可以放在附近。需要用電腦寫作業?可以,但這時候社群媒體應該要關閉。可以在家指定一個「3C產品區」,手機與平板不使用的時候要放在這裡。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手機不用的時候就收起來,不要一邊做事一邊滑手機。這對你自己也有好處!  堅持到底是關鍵-當孩子每天有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時間寫作業,他們會逐漸養成習慣,讀書習慣會漸入佳境。所以必須堅持,每天遵循一樣的規定,該寫作業時就要寫作業。 孩子抱怨作業太多太難,家長這樣做 事先計畫-家長可以示範給孩子看如何做計畫,讓孩子看看你如何安排時間,完成工作上的一連串任務。平常也可以讓孩子參與計畫跑腿行程、計畫家庭旅遊。然後指導他們依據相同的原則,用星期天計畫好下週的寫作業進度。 指導孩子把大型作業分成幾項小任務,然後計畫每項小任務需要完成的日期,標記在日曆上,然後根據計畫完成作業。 在低年級,這個任務很簡單:星期二讀完一本書,星期三寫讀書心得。到了中年級,這個任務就比較複雜了:安排足夠的時間做完科學實驗、足夠的時間完成海報、然後在科展上展示。越早學會計畫,孩子就能越早自動自發寫作業。  練習時間管理-引導孩子估計每項作業需要的時間。就算他們估計錯了,這個過程也可以幫助他們熟練時間管理  從最困難的作業開始-大部分孩子都會毫不猶豫地先完成最有趣、最簡單的作業。但家長應該引導他們先完成最困難的作業。否則,時間愈來愈晚,精神愈來愈差,難的作業變得更難。鼓勵孩子最先完成最難的作業,也可以給他們一種成就感,作業愈寫愈起勁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