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1

園長的話 – 習以為常,彌足珍貴

市長黃偉哲7月22日宣布「臺南市幼兒園、安親班7月27日起有條件開放」,對幼兒園和家長來說,這可是一個好消息。而政府也在7月23日上午,正式宣布疫情於727調降至二級。 新冠肺炎爆發後,全台疫情陷入嚴峻狀態,從指揮中心宣布三級警戒開始,各級學校從5月19日起停課至今,大部分民眾都乖乖配合防疫政策,盡量待在家,就算在家也避免室內群聚,但長久下來,許多民眾漸漸因活動空間太小、呼吸不到新鮮空氣開始煩躁起來,懷念起能夠自由外出的日子。許多民眾或企業都讓員工居家上班,或是分流上班,有些行業像是美容業、娛樂業、服務業或是部分餐廳,也因應疫情開始停業,等待解封日子的到來。 平時的習以為常,現在都彌足珍貴。 這一停到7月13日才有了微解封,開放了幾種行業,而繼續被停業的仍有許多,幼兒園是其中之一。大家都感到納悶,密閉式的電影院可以開放,而開放空間的幼兒園卻仍被停課? 真是難為了疫情指揮中心,一方面要控制疫情,二方面要顧慮各行各業經濟面,還要承受大家言語的責難,如何做才能順大家的意?考驗著中心人員的智慧。 隨著一次次疫情的延期,有托育需求的家長,人數也跟著增加,市長黃偉哲7月22日宣布「臺南市幼兒園、安親班7月27日起有條件開放」開放後必須做好各項防疫的措施,這對幼兒園和家長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將此消息透過週報告知家長,請家長這兩天提早做準備,讓許久未到幼兒園的小孩,做好心理準備。特別是大班小朋友,八月即將成為小學生了,希望把握僅剩四天幼兒園小朋友的身分,在即將進入小學殿堂前,一定要來參加仁和為他們舉辦的人生第一個畢業禮;雖然無法邀請父母親臨現場,但小朋友彼此互相見證,屬於他們成長的喜悅,會是個完美的end,也將成為孩子們童年最美麗的回憶。 七月過後就是八月,八月二日星期一,是110學年度第一學期的開學,將如期開始。 祝週休假日 愉快 平安 健康 Mandy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7/27起調降為二級警戒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召開政院擴大防疫會議,拍板27日起調降為二級警戒。政院官員表示,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將放寬至室內50人、室外100人,餐飲業若有適當防疫措施,也可開放內用,且經溝通,地方對此通案原則並無意見。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召開政院擴大防疫會議,聽取近日疫情發展,與各部會各項防疫指引規劃,會中根據指揮中心的防疫規劃,裁示將疫情三級警戒調降至二級,讓符合防疫指引的各行業、場所能夠恢復活動。 指揮中心會中指出,昨天下午針對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的相關防疫措施規劃草案與各地方政府進行討論,各地方政府對於指揮中心所提出包括集會活動人數上限,也就是室內50人、室外100人,以及餐飲內容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等通案性原則,都積極提出相關意見。 指揮中心說,在經過溝通協調後,各部會也針對相關的業務狀況進行調整。 政院官員表示,對於集會活動放寬至室內50人、室外100人,以及餐飲業若有適當防疫措施,包含隔板、梅花座等措施後,可開放內用一事,經溝通後,地方政府對此通案原則並無意見。 指揮中心也說,在考量其他國家的防疫作為調整經驗後,台灣在調降疫情警戒標準時仍應緩步實施,以確保民眾健康,各部會得依指揮中心所發布的通案性原則另訂指引,各地方政府也可在此原則下,視疫情需要進行調整,不過相關指引必須規範明確,以利民眾遵循。 至於各行業活動的防疫指引,羅秉成表示,將由指揮中心於下午記者會中統一公布,各項細節,也請各部會召開記者會,向各相關業者報告。 蘇貞昌會中提醒,百工百業包含各種樣態,指揮中心公布防疫指引後,仍然會有許多例外性的個案需要各部會給予指導,也請各業種的業管部會,與指揮中心持續討論,訂出明確的防疫規範,讓防疫、生計和健康能夠兼顧。 蘇貞昌說,台灣疫情日漸趨穩,才能迎來27日的防疫警戒降級,但各項活動鬆綁之後,仍應嚴格遵守防疫指引,守護得來不易的成果。 蘇貞昌表示,台灣疫苗接種率也可在月底前突破原定的25%目標,但鑒於國外疫情仍險峻,許多疫苗接種率較我國高的國家仍然受疫情復燃所苦,除了疫苗接種,確實的疫調、檢疫,以及個人配合防疫,才是穩定疫情的關鍵。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加入準公共化 仁和品質不變

何謂準公共幼兒園?問周邊的朋友,不是沒聽過,就是不知道或是不熟,若小孩不是學齡前階段,而是國小甚至是國高中大學以上,此名稱對他們來說,非常的陌生。到底甚麼是準公共幼兒園?家長可能不是很清楚。只知要繳的錢變少了。 所謂「準公共幼兒園」係指私立幼兒園符合「收費數額」、「教師及教保員薪資」、「基礎評鑑」、「建物公共安全」、「教保生師比」及「教保服務品質」等6項要件,與政府簽訂合作契約後,成為「準公共幼兒園」簡稱準公幼。家長若選擇就讀與政府合作的準公幼,今年110學年,每月最多不超過3,500 元,第3 名以上子女可再減繳1,000 元,低收及中低收免費。 家長每月所負擔的費用,相較於過去就讀私立幼兒園,確實少很多,真的「減輕了家長的負擔」;而幼兒園的收費,除了家長每月自行負擔的費用外,其餘的差額,由政府補助,支付給幼兒園。此政策107學年開始,三年一簽,若有重大違規且未改善的業者,不得申請為準公幼,並可解除契約。 110學年度至113學年為第二期。 加入準公幼需符合上述六項的規定,尤其是收費數額,有上限;若收費高過政府的規定,是必需調降收費才可以的。 孩子上幼兒園,對家長而言是大事。預約參觀,了解園所辦學理念、參觀環境設備、師資、教學、作息、接送外,收費的高低也是大家考量的點。 仁和創辦人於民國63年開辦幼稚園,以幼教之父德國福祿貝爾先生Kindergarten的理念來辦學,以平價的收費,提供孩子們寬廣的園地、豐富的學習設備,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認真的辦學態度,建立了良好的校譽。 因著平價的收費,才能加入準公幼的行列,家長能因此而受益。 創園的辦學理念至今未曾改變,加入準公幼後當然也不會變。 仁和幼兒園,品質保證,請大家放心。 祝 平安  健康                                      Mandy   ※※週休假日,請在家防疫,勿趴趴走※※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仁和幼兒園辦學理念

仁和之意:「仁和」→兩人以上謂仁,和乃和平,以人際關係做前提,具有:  福祿貝爾先生好園丁的精神:老師好比園丁,以愛心、耐心來照顧幼兒,從「人性教育」為出發點,讓孩子在自我逐漸摸索、學習中,了解自身的能力與潛力。  蒙特梭利蝸牛的精神:尊重兒童,以兒童為中心,把握兒童的敏感期,融合生活、感覺、數、運動教育、家庭教育,學習蝸牛慢慢爬的等待、正確性、穩定的、向上的精神。 皮亞傑學說的物理遊戲、數概念理論:皮亞傑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幼兒心理學家,他所提供的數保留概念、物理遊戲、物與物之間的關係,對幼兒的智能有很大的幫助,孩子通過遊戲能產生更好的概念。 動作教育:增進身體感覺、知覺神經與身體動作或身體移動能力,進而養成積極、樂觀,富創意的〝心理特質〞,擴大思維自由度,開發思想潛能,從而在意識上建立健康身心與自覺的幸福感。 多元的學習:提供孩子適性揚才、多元發展的學習環境。 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健康的成長,快樂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做好各項能力的準備,使之將來成為一個有「好品格」、「好習慣」、「會玩、會運動、有創意又會讀書」的孩子。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小朋友:來幼兒園真開心

期望愈高,失望愈大。 原本已做好7月13日復課的一切準備,又被打碎了,七月八日下午一點多,學會傳來一則三級延長、適度鬆綁的訊息,仔細一看「各級學校、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維持現行機制」意思就是仍需停課不停班。而鬆綁的行業裡卻有餐飲場所、運動場館(除游泳池外),大家以疑惑的眼光討論著~實在很不解,可以開始旅遊、健身房、看電影,且幼兒園員工都已施打第一劑疫苗了,孩子卻不准來上學?這其中的考量是甚麼? 停課已快二個月了,大人小孩都辛苦,特別是家裡有國中小和幼兒園的家長,大孩子在家進行線上教學,需要家長協助,小小孩在旁也需要安撫,分身乏術,蠟燭兩頭燒;有的父母要上班,需要阿公、阿嬤協助,連週末都不得閒,長輩分擔了父母陪伴的責任,疲憊的臉令人感到不捨。大家期待三級警戒解封,奈何..還好一開始停課時,教育部公文公告內容「家長倘因故無法在家照顧或無法進行居家照顧者,各園仍應安排人力,持續提供幼兒到園照顧及用餐之服務。」這個公文在停課期間緩解了父母無法照顧幼兒的困擾,讓幼兒園得以來協助家長。 除了父母端外,還有幼兒本身的問題,在家太久、無法外出,作息不正常、規矩不好、缺少同儕的互動..等,家長只好求助幼兒園了。 問小朋友:「為什麼來幼兒園?」「因為在家很無聊;沒有朋友;不知道要做甚麼;常常和哥哥吵架;電視看太久….」 理由雖不同,卻有著相同的結果,就是來幼兒園。 問,來幼兒園快樂、開心嗎?「開心~」 看著小孩們在草場嬉戲、奔跑,在沙場堆沙;一起玩積木、做體能;昔日那開心的小孩回來了。 「我是仁和的好寶寶,聰明、可愛、天真又活潑,唱歌、遊戲和跳舞,樣樣行、樣樣通,滑梯、鞦韆、跳箱和單槓,樣樣會樣樣通,我是仁和的好寶寶,聰明、可愛、天真又活潑。」 7月26日三級警戒解除後,期待29日週四的畢業典禮能如期且順利舉行。 祝 平安 健康 Mandy   ※※週休假日,請在家防疫,勿趴趴走※※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換我來幫你!

這週,我聽到一個很溫暖的故事。 5月中,台灣的家長、老師與學生們,正因突然的停課宣布而兵荒馬亂,臉書很快出現名為「台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的新社團,短時間內,竟有7萬多位老師集結,共同學習如何線上教學。 透過資深記者雅筑的筆,我才知道它的發生,不是偶然。 原來,雙北市宣布升到三級警戒的同一時間,一封來自香港的簡訊就傳到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的手機。 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鄭淑華告訴他,只要需要,香港老師們隨時可以支援教導台灣老師做網課,但這得快,當地曾經歷的慘痛經驗,台灣無須重蹈覆轍。 當下,葉丙成成立社團,香港老師們熬夜準備,連續3週六,分享香港經驗給台灣,回答上千名老師的疑難雜症。其實,不僅香港,來自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地的老師,通通都來了。 原來,過去幾年,台灣教育圈掀起翻轉教室浪潮,許多熱心的台灣老師飛到各地分享經驗,以前是台灣教他們,「這一次,換我們來幫你們!」 先給予的威力,真大! 給予的範疇,不只有金錢,還有信任、時間與關懷。 現在,台灣隨處可見「給予」展開的好循環,如,有的房東會主動減租,幫助店家度過難關,而被幫助的店家,感念之餘,又把多出的食材做菜,送餐給醫護與拮据的人們。 但不給予的壞循環也出現,如疫苗議題。即便去年政府有諸多難為考量,但它確實沒有給予足夠的溝通與資訊揭露,這才導致今日的疫苗討論,變成政治口水戰,快速將民間與政府間的信任關係撕裂。 逆境中,人們能否為彼此付出,正決定我們能走得多遠。 這段期間,商周團隊也苦思,除了內容,我們還能再給予什麼? 最後,我們決定本週啟動「百大顧問團」服務,邀請百位企業家透過每日中午的直播,無償解答大家在疫情中的經營難題。令我感動的是,他們雖忙著為疫情調度打仗,但卻多一口答應,並且認同:台灣百萬家企業先挺住,員工不失業,社會才不會垮。 善人者,人亦善之。跟疫苗相比,眾人的願意給予,對現在的台灣真的同等重要! 文/商業周刊第1751期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不一樣的畢業典禮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再度延長至7月12日,所有行程計劃全部打亂,五、六月原訂的活動都無法舉辦;今已七月,學期最後一個月,若7月13日能如期復課,那畢業典禮就能夠舉辦。原定7月24日週六,擔心時間太趕,延後一週7月29日週四,7月30日週五同樂會及中小班結業典禮。 計畫跟不上變化,典禮,原計畫邀請家長參加,所以訂在週六;但值此嚴峻的疫情時期,復課後更需做好安全措施,現場只會有老師和小朋友了。但若無法復課,就只能舉辦線上典禮了。 無法預料,所以實體和線上的流程都先進行討論。 今年的畢業生將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回憶。 在疫情的衝擊之下,許多行業都受到影響,餐飲業、觀光業、交通等等,幼兒園也不例外因為疫情的關係,政府宣佈停止上課,除了幼兒園以外,各級學校均以線上教學來進行,落實教育部的指示~停課不停學。幼兒園因小朋友年紀小,專注力不夠,無法以線上來教學。   疫情,讓許多行業都苦苦支撐,不知道能支持多久,即使7月或8月開放上課上班,很多餐廳、商家、幼兒園都回不去了。   因為政府的規定「停課不停班」,讓所有的私立幼兒園承受經濟上巨大的壓力,沒有收入,但仍得支付員工的薪水,真是情何以堪啊。雖然如此,仁和仍用心的錄製主題教學、音樂教學、大肌肉活動、生活美語對話篇,供小朋友六月可在家學習,相信對家長有所助益。 七月,學期最後一個月,各項學習紀錄等著完成,還有準備復課後迎接許久未見的小孩和八月新學年的開始。 祝   平安  健康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好消息!仁和要加入準公共化幼兒園了!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新學年八月開始,仁和和政府簽訂合約,加入準公共幼兒園的行列了,相信這應該是嚴峻的疫情中,最值得家長歡喜、開心的事。 一旦成為準公共幼兒園,將不分大中小幼,家長每月繳交的費用不超過「3500元」。正確的收費金額會在系統裡呈現,政府會根據家戶所得與子女數來核定。 加入準公共行列的事一直放在心裡,二年前政策推動時就有考慮,但當時有許多的疑慮和考量。今年五月十一日,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帶領的團隊,到台南召開準公共申請作業說明會,當日驅車前往位於安南區的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認真的聽講。翻閱手冊第一頁,標題寫著「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政府將逐年增加投入經費,加碼幼托補助及育兒津貼,減輕家長負擔。 就是這句「減輕家長負擔」吸引了我。 在即將邁入48歲的仁和,能夠為孩子、為家長、為許許多多的校友做些甚麼呢?除了認真辦學外,若能讓家長實質感受體會,應該會更好。如今只要和政府合作,立刻就能減輕家長的負擔,何樂而不為呢?加入準公共,今年正是時候。 回園後,檢視申請所需的資料,決定在期限內-5月17日至6月15日送件。 就在準備申請的期間,國內疫情因確診人數急遽增加,5月19日政府宣布各級學校停課不停班,至今已三延了。 第一次-5/19-5/28;第二次-5/31-6/14;第三次-6/15-7/2;第四次-7/2-7/12。還會再延嗎?真的不知道! 隨著申請的通知函,確定了我們的身份,今日特將此大好消息告訴家長,新的學年大家的負擔減輕了,YA!YA!YA! 請大家告訴大家,樓頂招樓下,厝邊招隔壁,歡迎家中有二歲~五歲的小朋友即日起開始,來園登記,額滿截止。 祝 平安 健康 Mandy

繼續閱讀 »

園長的話 – 共同目標還須共同努力

雖然是停課期間,不過感覺還是很忙,除了固定的小朋友會來園外,本週增加三位,雖然不到十個小孩,但動用到的人手和正常上課一樣多。趁此停課期間,大夥兒一起整理幾間儲藏室,將過去陳年已久珍貴的手繪圖片,捨不得丟棄的物品出清,並重新收納、歸類,讓儲藏室更舒適、寬敞,校園的空氣更加清新。 老師說:整理比帶班還累。 沒錯,做了才知道別人的辛苦,才會體貼從事此工作的家事管理員。更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少一些抱怨、多一點感謝,讓社會更加和諧。 在疫情嚴峻的時刻,不僅疫苗採購的負面傳聞不斷,連施打的順序方式也出現了不少的口水戰。凡事都可以爭、可以吵,讓我不禁聯想到過去我的父親,當兄弟姐妹間為了爭個物品、爭個理吵架時,他總會說「書都讀到哪裡了?不會禮讓。」 在疫情嚴峻全國各級學校停課期間,衝擊到的行業不少,大家都有虧損,理應互相體貼、共體時艱才是。但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為了補助款的多寡,收退費的問題,出現了許多負面的訊息,為了少交多補,到處陳情。 社會是由多數人共同組成,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多重的,不同的立場,就會有不同的角色,都遇得到的。 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今年的端午節變得很特別,電視報導、1ine的訊息提醒民眾「端午不返鄉」端午連假,請好好待在家,不要外出,避免群聚;更有守護台南的行動呼籲「北部親友不要南下返家,保護自己、守護家人。」也許有些人會認為只是坐個交通工具回家,沒有去別的地方逗留,但同時也有可能我們帶著身上看不見的病毒,一起南移北漂。原本計畫返鄉的遊子,多數都願意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相關防疫措施,這也是身為台灣人民能夠為國家盡的一份努力,也因此台鐵、高鐵的退票率達七、八成。 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疫情能受到控制,確診、死亡人數下降,讓生活早日回到往常。 明天周六上午9:30,透過Google meet,進行大中班台語故事分享,歡迎有興趣的家長一起加入。 祝 端午節快樂 平安 健康 Mandy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