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外參觀】孔廟、南區氣象中心
配合大班學期主題「天空有魔法」,安排戶外教學,參觀位於公園路的「南區氣象中心」,並順道前往參觀孔廟。 (已於週四發通知) 時間-10/26日週二上午8時40分至12時 地點-南區氣象中心+孔廟 交通-大型遊覽車
配合大班學期主題「天空有魔法」,安排戶外教學,參觀位於公園路的「南區氣象中心」,並順道前往參觀孔廟。 (已於週四發通知) 時間-10/26日週二上午8時40分至12時 地點-南區氣象中心+孔廟 交通-大型遊覽車
週四午休起床後,小孩們如往常一樣依序到活動室,量體溫、消毒手部、散步、活動筋骨;只見惠方老師神色慌張的告訴園長,她家裡臨時有事,下午需提早離開,她說:哥哥出車禍,被右轉的貨車撞倒,還好沒甚麼大礙,只有手腳挫傷,她需要去協助接侄兒回家。 「被貨車撞倒」感覺很可怕,了解被撞倒的原因,行駛中的小貨車車要右轉,未亮右轉燈,跟在後面直行的方哥,機車來不及反應而被撞倒。 這樣的車禍事件,每天都在上演著,發生的原因不外乎超速、未保持距離、闖紅燈、分心、彎道未減速、爆胎、未亮燈,還有行人未走斑馬線等;這些除了爆胎是車體的問題外,其他可都是人為的疏失。交通規則大家都知道,但知易行難,執行起來卻不容易。 東區文教區,特別是崇學路,有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每早七點半左右,就已是車水馬龍的人潮,上班、上學、機車、汽車、行人,車子呼嘯而過,大家都在趕時間,馬路口紅綠燈處,學校的老師、志工、學生,用心的執行,守護著每個學生的安全;連帶的機車騎士也遵守兩段式的候車,沒人敢踰矩,以免受罰。 仁和的園地有著交通安全的設備-紅綠燈、斑馬線、道路分線,讓小朋友在學校的生活中,就能學習安全的課題,紅燈停、綠燈走,行人走斑馬線,騎車不能越線;走廊的地面貼有黃線、藍線,提醒小朋友走路靠右邊,上下樓梯也要靠右邊,不可用跑的(超速);簡單的用路安全,讓小孩在每天的生活中學習,並能養成習慣。誠如杜威先生說的:「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 從小學習守護自己的安全,落實在生活中。交通部為推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高民眾對於交通安全的重視,特從今年起將10月訂為「交通安全月」,希望各級學校能在課程中加入交通安全的課題,如:幼童穿越馬路應注意之安全、交通號誌的辨認、搭乘不同交通工具應注意的事項等。台南在108年成立了交通教育主題館,於12月開館,館內設施師是否適合幼兒,因不開放散客參觀,很難評估,只得再等等了。 祝福大家假日愉快平安喜樂 Mandy
「Mandy園長,今天都沒看到妳,好想妳哦!」一旁的小男生跟著說「我也想妳。」「真的哦,園長也想你們喲!」午休後,走在二樓教室前的走廊,從廁所出來的姝琁,語帶撒嬌的說著,雖然只是一句問候、關心的話語,卻讓人感覺很窩心。 在對的時間裡說對的話,這可是我們所希望能得到的說話的智慧,但很多時候,我們心想但卻說不出口,或口出惡言,反而傷了和氣。家人、夫妻、朋友間相處,往往因為言語的衝突,而互相傷害。 這些衝突在幼兒園的小孩間也常出現。問小孩:生氣的原因為何?被罵、被搶玩具、被插隊..,這些看似小事卻不可忽視,往往要花許多時間來了解與處理。 問小朋友:來幼兒園的目的是甚麼?學習、交朋友、玩、運動….等,不是來吵架的,但心想卻做不到,需時常耳提面命。 現代的家庭,小孩生的少,無法從手足中學習相處、禮讓之道,加上父母、爺奶的寵愛,進入團體中就會有許多的衝突,年紀愈長,問題就愈多,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放在銀盤子裡。」 「人口中的言語如同深水;智慧的泉源好像湧流的河水。」智慧在關係裡面,智慧會反映在話語,智慧人的話好像湧流的河水。 「得智慧,得聰明的,這人便為有福!因為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 從小培養孩子口說智慧的話語、得體的話,一生受益無窮。 幼兒時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要建立在穩固的磐石上,就是雨淋,水沖,風吹,房子總不倒塌。在忙碌的生活與工作中,父母一定要安排和小孩相處的時間,陪伴他們走在成長的路上。 十月十日星期日是國家的生日,這是個值得大家慶祝的日子。2021這動盪的一年,台灣人用堅韌不放棄的精神,全民一起負重前行,在國際與各方資源的幫助下,一起跨越了每個難關和挑戰,「民主自由」不但守護著台灣人的安全,更因這份共同價值,讓我們與世界上有著同樣信念的夥伴們互相扶持、馳援守望,因著大家的努力、團結合作,奧運的表現,防疫的用心,被世界看見,也象徵著此刻的台灣,正向世界前行與世界同行。 每週三的升旗時間,讓孩子聽國歌、唱升旗歌,在當中學習對國家的尊敬與國旗的認識。 「要抬起頭挺起胸,舉起中華的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飄揚天空真美麗,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我愛我們的國旗,向我們的期期行個禮。」 祝福大家假日愉快平安喜樂 Mandy ※三天連假出遊請注意安全與防疫措施※
中小學下週即將進入本學期第一次段考,各校教師也積極準備學生評量工作,以了解學生這段時間的學習效果,並作為改進教學的參考。 近年來隨著素養導向評量的興起,學校期中考或期末考,也有教師大量採用素養導向評量題目,融入生活化和情境化的內容。但如果題目冗長,學生答題費時,一般程度學生理解題意都有困難,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可能都處於猜題作答,這就失去評量的本質和精神。 素養評量題目並非不好,然而教師要設計一份具有鑑別度的素養題目,本身就是一種高難度挑戰,因為素養題目要兼顧知識、能力、態度和價值,談何容易?倘若教師缺乏素養導向評量的硬功夫,只是跟隨潮流走,憑著自己一知半解的經驗,不僅所設計的題目可能禁不起考驗,而讓評量走向偏鋒,甚至會抹殺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評量是檢視學生學習的重要過程,亦是教師判斷教學成效的重要方式之一,千萬不要陷入素養導向評量的迷思,忽略了課程中重要知識的評量,它是學習的基本功,對於弱勢學生尤其重要。教育的目的,是把每個孩子帶上來,而不是讓孩子沉下去,將學習視為畏途。只有讓孩子有信心和成就感,樂在學習,才能彰顯教育的功能與效能。 文/摘自國語日報社論
教育局學輔校安科:本市2021年第37週六種監視疾病中,腹瀉、發燒本週較上(36)週上升,類流感本週與上(36)週持平,腸病毒、紅眼症、水痘本週較上(36)週下降。 請加強腸病毒、流感/類流感、病毒性腸胃炎及水痘防治作為,請落實環境清潔消毒。為避免校園發生流行疫情,請加強宣導學童落實個人衛生,生病不上課。
一個逐漸被淡忘的節日-928教師節,也就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紀念日,就在週二悄悄的來,靜靜的離開,很少人記得它,更不用說慶祝。是因為沒放假,還是疫情之故? 教師節當天,幼兒園舉辦簡單的慶祝活動-介紹教師節的由來,猜猜我的老師在哪裡、幫老師搥搥背、合作畫我的老師,一起吟唱「老師妳好,妳真辛苦,為阮上課,對阮幫助,替阮改錯,給阮帶路,妳的引導,使阮進步。」最後大家一起向老師敬禮,說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我愛您!」。 大家沉浸在活動的氛圍裡,尤其是猜猜我的老師在哪裡,老師們分成二梯,光著腳站在布幕的後面,當布幕上升露出小腿時,孩子們看腳猜人,大班孩子很快就配對成功,中班也不惶多讓,小和幼則需給予更多的提示才能達成任務,大家邊猜邊笑;合作畫我的老師,每位孩子輪流在畫紙上畫,一旁的老師顯得有點緊張,怕被孩子畫醜了;史丹佛家把老師畫成玩具總動員裡的「叉旗」,老師哈哈大笑自己成為卡通人物了,最後大家開心的合影留念。 每年教師節,仁和都會安排小朋友參觀孔廟,搭乘娃娃車分批、分日前往;隨著孔廟周邊多了文學館、美術一、二館、消防史料館,成為孔廟文化園區後,參觀的景點增加了,近兩三年改搭乘遊覽車,同一天熱鬧的出遊。 孔廟-全台首學,一級古蹟,其建築為左學右廟,左學是以明倫堂為主的建築群,右廟則以大成殿為中心。這幾年因為大成殿在維修,無法進入,雖然看不到主建築的全貌,孩子們還是很高興,他們的焦點全放在樹上的松鼠。 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事先無法安排參觀的事宜;隨著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降級,開放遊覽車搭乘的人數,加上孔廟大成殿今年也已完成整修的工程,雖然教師節已過,孔廟文化園區應該是戶外教學參觀的好景點。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平安喜樂 Mandy
我國自一九九零年代以來,已推動數次教育改革,但因升學主義根深蒂固,即使實施多元入學和十二年國教,仍難改變家長觀念。學校宛如競技場,成績較量成為家長關切首要,考上名校是驗收教育成果的唯一評價。科舉考試已廢除了一百多年,但「考試論成就」的觀念仍未消除,以致補習班林立,學生學習過勞日益嚴重,阻礙教育培育全人的目標。 街坊朋友交談,家長常以炫耀孩子成績、名校為話題。一名被視為人生勝利組的某醫學院女高材生,肩負光耀門楣的責任,陷入嚴重的恐懼和焦慮,自嘆:「其實一直不確定母親是不是真的愛我?還是我只是她的一個名牌包?」 公視製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視劇,深刻探討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錯誤觀念,所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許多父母都說「我是為你好」,卻讓無數的「乖孩子」困惑受傷。其中一段〈茉莉的最後一天〉最為震撼,描述一名知名女校學生茉莉跳樓了,媽媽不懂為什麼。電視劇提出的警告,並未撼動父母的教育觀念。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以核心素養為課程發展主軸,著重在全人教育,探索自我潛能、自學能力、人格養成。補習班也開設應付升學的素養課程,滿足家長期待,繼續聯手增加孩子的壓力。如不扭轉價值觀念,家長恐成為教改最大阻力。 文/國語日報社論
中秋四天連假,問小孩:「放假有沒有出去玩?」有人說有,有的說沒有,有的是在家烤肉,有的去外地玩。雖然疫情趨緩,但仍為二級警戒,大家還是不敢輕忽。 不過電視的報導,四天連假,澎湖出現報復性的旅遊,各觀光景點出現難得的旅遊人潮,遊客數就近萬人,呈現疫情爆發以來難得一見的榮景,還好大家有遵守戴口罩、勤洗手的措施,才能安然度過四天的假期。 放假後第一天上課,週三的校園又恢復熱鬧的景象,小孩們聚集在活動室玩積木,大班小朋友多數選擇與班群好友同坐一起,彼此分享,中班部分小孩同大班一樣會想要汗斑群同儕坐一起,小班和幼班,只要有位置或是在老師引導下就坐下來玩,享受玩積木的樂趣。孩子們一個個專心的動手動腦,巧手將原本一塊塊、一片片的積木,組合或堆疊成不同的造型,賦予了它們新的生命,孩子們好有成就感,更樂於分享。 積木對於孩子而言,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玩積木的好處多多,包括認知能力、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人際互動、想像力與創造力等,甚至透過積木可以誘發與促進口語能力。 玩積木是培養孩子創造力與想像力的最佳玩具之一,積木的玩法沒有限制是主要的優點之一,尤其是隨時可以重新拆開再組裝的特性,讓孩子自由的玩、不斷的嘗試與實驗,做錯了隨時可以重來,減少失敗的挫折感,孩子可以隨心所欲組裝任何造型,儘管只是將兩塊積木疊在一起,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都能賦予它不同的生命,只要他覺得像什麼就會是什麼,大人們應該對於這些想像力給予熱烈的正向回饋,千萬不可以潑冷水,澆熄孩子對於創作的熱情。 每週三晨光8:00到8:45分,是混齡玩積木、玩創意的時間,孩子們看重且珍惜。 本學期第一次升旗,大家開心的齊唱「要抬起頭挺起胸,舉起中華民國的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飄揚天空真美麗,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我愛我們的國旗,向我們的國旗行個禮。」 祝福大家 假日愉快 平安喜樂 Mandy
出生在富有或貧窮的家庭,命運將截然不同,享有的資源與人際關係也是天壤之別。 因此,富者恆富,貧者恆貧,階級流動停滯,社會總是有著窮小孩難翻身的不公平。 資本主義社會認為,窮人是因為懶惰才窮困,社會福利養成依賴而更窮。美國社會普遍反對社會福利,尤其共和黨人更甚。所以美國採行殘補式福利,嚴苛條件排除弱勢者,至今無法施行「全民健保」;醫療保險以私人投保為主,有三千多萬名窮人無醫療保險,占總人口近百分之十三。 與美國大相逕庭的北歐國家,認為國家應戮力縮短資源和機會落差,讓擁有天賦的窮小孩也能出頭天,貢獻社會。所以,從小學到博士教育完全免學費,機會平等,消弭貧富資源的差距。 一九九零年,瑞典政府發給八十五萬戶家庭的小孩每人一部電腦,並以獎勵方案讓家家都有電腦,減少數位落差。二十年後,瑞典成為數位強國,創新創業能量大爆發,獨角獸公司密度僅次於矽谷,創造著名的spotify、iZettle及skype。平等普及的社會福利,造就瑞典成為世界科技巨星。 我國奉行美國資本主義「殘補式福利」,大力提倡使用者付費,至今,十二年國教免學費仍難落實,且學貸加重弱勢學子負擔。疫情期間鼓勵線上教學,更凸顯數位嚴重落差困境,即使有企業捐贈平板,弱勢學童卻不會使用。瑞典的例子值得我國參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