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October 9, 2021

園長的話 – 培養孩子說智慧的話語

「Mandy園長,今天都沒看到妳,好想妳哦!」一旁的小男生跟著說「我也想妳。」「真的哦,園長也想你們喲!」午休後,走在二樓教室前的走廊,從廁所出來的姝琁,語帶撒嬌的說著,雖然只是一句問候、關心的話語,卻讓人感覺很窩心。 在對的時間裡說對的話,這可是我們所希望能得到的說話的智慧,但很多時候,我們心想但卻說不出口,或口出惡言,反而傷了和氣。家人、夫妻、朋友間相處,往往因為言語的衝突,而互相傷害。 這些衝突在幼兒園的小孩間也常出現。問小孩:生氣的原因為何?被罵、被搶玩具、被插隊..,這些看似小事卻不可忽視,往往要花許多時間來了解與處理。 問小朋友:來幼兒園的目的是甚麼?學習、交朋友、玩、運動….等,不是來吵架的,但心想卻做不到,需時常耳提面命。 現代的家庭,小孩生的少,無法從手足中學習相處、禮讓之道,加上父母、爺奶的寵愛,進入團體中就會有許多的衝突,年紀愈長,問題就愈多,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放在銀盤子裡。」 「人口中的言語如同深水;智慧的泉源好像湧流的河水。」智慧在關係裡面,智慧會反映在話語,智慧人的話好像湧流的河水。 「得智慧,得聰明的,這人便為有福!因為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 從小培養孩子口說智慧的話語、得體的話,一生受益無窮。 幼兒時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要建立在穩固的磐石上,就是雨淋,水沖,風吹,房子總不倒塌。在忙碌的生活與工作中,父母一定要安排和小孩相處的時間,陪伴他們走在成長的路上。 十月十日星期日是國家的生日,這是個值得大家慶祝的日子。2021這動盪的一年,台灣人用堅韌不放棄的精神,全民一起負重前行,在國際與各方資源的幫助下,一起跨越了每個難關和挑戰,「民主自由」不但守護著台灣人的安全,更因這份共同價值,讓我們與世界上有著同樣信念的夥伴們互相扶持、馳援守望,因著大家的努力、團結合作,奧運的表現,防疫的用心,被世界看見,也象徵著此刻的台灣,正向世界前行與世界同行。 每週三的升旗時間,讓孩子聽國歌、唱升旗歌,在當中學習對國家的尊敬與國旗的認識。 「要抬起頭挺起胸,舉起中華的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飄揚天空真美麗,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我愛我們的國旗,向我們的期期行個禮。」 祝福大家假日愉快平安喜樂 Mandy ※三天連假出遊請注意安全與防疫措施※

繼續閱讀 »

【親子教養篇】 別陷入素養評量迷思

中小學下週即將進入本學期第一次段考,各校教師也積極準備學生評量工作,以了解學生這段時間的學習效果,並作為改進教學的參考。 近年來隨著素養導向評量的興起,學校期中考或期末考,也有教師大量採用素養導向評量題目,融入生活化和情境化的內容。但如果題目冗長,學生答題費時,一般程度學生理解題意都有困難,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可能都處於猜題作答,這就失去評量的本質和精神。 素養評量題目並非不好,然而教師要設計一份具有鑑別度的素養題目,本身就是一種高難度挑戰,因為素養題目要兼顧知識、能力、態度和價值,談何容易?倘若教師缺乏素養導向評量的硬功夫,只是跟隨潮流走,憑著自己一知半解的經驗,不僅所設計的題目可能禁不起考驗,而讓評量走向偏鋒,甚至會抹殺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評量是檢視學生學習的重要過程,亦是教師判斷教學成效的重要方式之一,千萬不要陷入素養導向評量的迷思,忽略了課程中重要知識的評量,它是學習的基本功,對於弱勢學生尤其重要。教育的目的,是把每個孩子帶上來,而不是讓孩子沉下去,將學習視為畏途。只有讓孩子有信心和成就感,樂在學習,才能彰顯教育的功能與效能。 文/摘自國語日報社論

繼續閱讀 »
分類
過去文章